第389章 再見圓通
要問這回的移民從哪個衛所擠出來?
還得是瓜州衛!
瓜州衛也是沙塵暴的重災區,移民人數最多,存糧捉襟見肘。
要是瓜州衛不樂意往甘露川輸送勞動力,他們就得不了甘露川的救濟糧。
於是乎。
在夏曆八月初冬小麥種植前,整一萬戶近四萬移民就被送來了甘露川。
關於這些人的安置問題,古千夫長等人很有顧忌:
“將軍,四萬人可比咱們衛所的關軍和軍屬加起來還要多一倍,對這些人半分不瞭解,要是和他們混居在城內,怕是容易出亂子的。”
甘明蘭表示:
“不用和軍屬們混居!讓他們以村爲單位,分散居住在接下來要墾荒的地裡。農具、麥種和牲畜任他們用,每戶的任務地先給個五畝,提前給每戶預支五石糧,瓜果和菜蔬也免費供應。”
“將軍大氣!”
“有了這五石糧,不怕他們不樂意墾荒!”
“嘿嘿,還要和這些人好好說說,咱甘露川不比瓜州衛,這裡可沒有黃沙埋麥地。”
“.”
移民們是萬萬沒想到,甘露川居然是個神仙地方。
目之所及除了巍峨的雪山,就是大片的牧場。
牧場上的牲畜肥得流油。
那些個孕期中的馬兒,駱駝,看着就讓人眼熱。
吃着狗米草長大肥羊,也提前貼上了秋膘。
最讓他們高興的是。
這裡雪山融水匯成了大河和湖泊。
冰山融水清澈甘甜。
比起瓜州衛的水渠來,這裡的生活用水可不太便利了喲。
一來,就喜歡上了這個寶地。
結果一打聽,好嘛。
人家甘露川的衛所將軍還是個實力強悍的。
任務不重,福利多多。
更有新城工地搬磚的活計幹。
衛所的關軍們宣傳的是:
“家門口的幹活,雜役最低一天五十文,手藝最好的大匠師一天兩百文,可按天結算!”
聽到這裡。
移民中發出陣陣驚呼。
“仁慈啊,甘露川的將軍仁慈啊!居然願意提前給咱們五石糧,真真是救了老漢全家六條命。”
“五畝荒地的任務不算重,我們一家五口人只要兩匹馬,半個月就能給收拾出來。”
“軍爺,上哪裡領糧食?趕緊帶咱們領了糧食去分地吧!早點種完冬小麥纔好上工地搬磚吶。”
“.”
就在這一聲聲催促中。
一個身高八尺,頭髮胡茬亂糟糟,全身瘦得只剩下一個骨架了的大個子男人,拍了拍背上面黃肌瘦的耷拉着腦袋孩子的屁股。
“師弟你莫要再睡了,有飯吃啦。”
“咕嚕嚕”
提到吃飯,這個八尺大漢的肚子各種鬧騰。
背上的孩子有氣無力的哼唧了兩聲。
師兄弟兩人和大部分移民不同,他們前腳纔到瓜州衛,後腳就被分配到了甘露川。
大的這個腦子不靈光。
小的在半路上還病了一場,幾乎就長在了大的那個背上。
兩人上一頓飽飯,還是在兩個月前。
抓了五隻兔子,小的這個堅持讓大的點了火烤。
半生不熟,沒鹽沒味,只當是塞滿了胃。
在那之後,路上能抓到獵物的機會不算多,更多的時候是用摘到的野果子充飢。 差點沒餓死在路上。
此時,一聽甘露川管飯,要提前給每戶人發五石糧。
腦子不太靈光的大個子,立馬察覺到他們師兄弟來對了地方。
更對的在後頭。
在歡迎這些移民的時候,甘將軍不但讓伙頭兵給這些人送上了熱騰騰的新麥饃饃,還殺了五百隻羊給他們燉羊湯。
很是希望移民們能感受到甘露川的溫暖。
感受到了。
真的感受到了。
白麪饃饃管飽的滋味,久違了!
八尺大漢在拿饃饃的人羣裡特別扎眼。
無它。
這個傢伙兩隻手各抓了四個饃。
嘴裡還叼着兩個。
他周圍的人,都被他兇狠的模樣給鎮住了。
就連發饃饃的大嬸們都不敢斥責他。
就這,還沒完。
任誰也不能三口乾掉成年人拳頭大的一個饃吧?
人家這位就可以!
他的嘴巴彷彿直通他的胃。
三口一個!
三口一個!
所有人就這麼眼睜睜的看着他,從隊伍前面搶了饃饃,只遞了一個饃給背上的孩子後,自己邊走邊吃。
還沒走到隊伍後面,九個饃饃就吃了個乾淨。
別的移民更願意往羊肉湯跟前擠。
他卻又去排饃饃的隊伍裡排起了第二輪。
只把負責維持秩序的蘆葉、綠沉和虎頭等人看得咋舌不已。
蘆葉一臉的崇拜:
“昂爹說能吃就能幹!那個三口一饃的大個子肯定是有真本事的,要不把這人帶去給家主看看?”
親兵小子們深以爲然。
他們一百個親兵裡最能吃的就是虎頭,論力氣,也是虎頭最大。
於是乎。
晌午飯後,甘明蘭就見到了這位據說一次吃了十五個饃饃的狠人!
狠人摸着自己鼓鼓脹脹的肚子,對甘明蘭道:“我有力氣,我能幹活!”
甘明蘭:“.”
似乎有些缺心眼。
正待她想說些什麼,缺心眼漢子背上的小蘿蔔頭看到甘明蘭的面容後驚呼出聲:“好心的施主!”
啥?
好心的施主?
八尺大漢也愣住了。
他師父和師弟以往唸叨得最多的就是這位好心的施主。
前年他下山買糧,被騙去了一個流民首領的團伙裡。
那些人看出他有一身功夫後,就騙他說去地主家搶糧食不要銀子。
結果,他就被這羣人哄騙了兩個月。
最後終於有個被他救過一條命的團伙成員不忍他被矇騙,勸他半夜逃回了山上。
要不是好心的施主走前給師弟和師傅留下了糧食,真的就要餓死在山上了。
師傅臨終前千叮萬囑,就是要讓他有機會一定要報答好心施主的救命之恩。
埋了師傅,師兄弟也沒了親人。
之後,就決定往西北而來。
不成想,今兒還遇到恩人了!
甘明蘭也終於記起了這個大頭小道士:“圓通,你是圓通!孩子,你怎麼跑到關西來了?你師傅呢?”
“嗚嗚嗚,好心施主,我師傅他老人家在半年前羽化了!就只剩下我和師兄.”
圓通今年都六歲了。
早慧的他,口齒伶俐的講述了他和師兄的一路逃難史,還把得了消息跑來的肥仔聽了個眼淚汪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