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憤憤不平
鞋拔子臉婆子也不是什麼善茬。
她急得跳腳,大聲駁斥:
“誰攀扯大將軍了!難不成在關西還不允許昂們這些軍屬說幾句實話?
她現在不是甘露川一個三千衛的威武將軍,而是整個關西的大將軍。
既然關西十衛都歸她管,就該對昂們一碗水端平!
你們知道人家甘露川前兩天發的年貨,都有啥不?
再看昂們哈密衛!
同樣都是衛所釀酒坊的酒,爲啥只給昂們發果子酒?而甘露川就發那死貴死貴的伊裡五糧液?
十斤羊肉聽上去挺多的!
但關西家家都養羊,誰家還缺十斤羊肉吃?
他們甘露川呢,人家又是發肥膘豬肉,又是發大鵝的!
二十斤大米!昂們西北人,吃了一輩子餅子、湯麪,又不是多愛吃米飯!你哪怕給換兩斤奶糖也好讓孩子們甜甜嘴呀!
最氣人的就是這十斤香油!誰家的田間地頭不種點胡麻?昂家油翁裡新打的香油都還有二十斤
再說到年終獎!最讓昂氣不過的就是這個。
要說後勤創收中心的產業也不少,又是大酒樓,又是繡樓,又是酒坊和蜂窩煤坊的!哪一樣不是日進斗金的大買賣?
但實際呢?發到昂兒子手裡的年終獎金,才區區二十兩銀。
昂兒子大小還是個百夫長,他都沒有人家甘露川一個大頭兵的分得多!昂就是不服!”
鞋拔子臉婦人越說越理直氣壯,說到後面雙眼泛紅,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樣。
把和她排成一隊的上了年紀些的軍屬們,聽得五迷三道。
有人還頻頻點頭,向她投以鼓勵的目光。
有意思的是,另一支隊伍裡的年輕媳婦子們卻是眉頭緊鎖。
聽完鞋拔子臉的歪理邪說後,給了她迴應:
“你不稀罕沙棘酒?你不知道這酒,是老黃御醫的獨家配方?這可是祛痰利肺、養胃健脾的藥酒!出了和平關送到河西走廊,都要賣二兩銀子一罈的!”
“羊肉、大米和胡麻油,你不是家裡有,就是不愛吃?既然都不稀罕,那你倒是別來領呀!可以把你家這一份騰出來,均分給有需要的人!”
鞋拔子臉婆子的臉,拉得更長了。
嫌棄這些?
不不不,她只是嫌少!
正想爲自己狡辯幾句,又有人開口戳她的肺管子:
“這位老夫人,你家那做百夫長的兒子,五年前是個什麼大官?你快給昂們大夥兒講講,過去你那錦衣玉食,吃一碗肉丟一碗的好日子!”
“你們.你們你們”
“別你啊昂的,你倒是給大夥兒說說,你家以前是何等富貴,說說看,你到底在高貴些什麼!”
“.你們”
“還有啊!你竟然瞧不上二十兩銀的年終獎!昂們邊城九成九的軍戶,在過去五年前,家中都沒有過十兩存銀。
昂們不懂什麼大道理,但昂們都是那等沒良心的人。
昂們只知道,前朝的時候昂家男人當兵八年,都沒拿過朝廷一個銅板的餉銀。
每年也是這樣的寒冬臘月,都是當今陛下掏了自己的私庫買米麪來救濟昂們這些窮軍戶。
那些年,過年和平時的日子有啥兩樣?全家都沒見過一身新衣裳!還酒肉?羊也不是家家都有,有的也捨得留着殺了吃肉!
現在昂們過的又是啥日子?!
給關軍們發軍餉的石炭礦,是誰帶人發現的?!——是鎮西大將軍!
高產的糧種是誰從番商手裡買回來的?——是鎮西大將軍!
各家的耕牛和羊,又是誰搞回來的?——還是鎮西大將軍!
拿下關西九衛和伊裡河谷的是誰?——是鎮西大將軍和她的先鋒營!
昂家大兒子是去年春入伍的,過了新兵連,月俸就有八百文,年終還得了五兩銀子的獎金。
算起來,他一個剛滿十六歲的小子,一年掙到的現銀就有近十五兩!再加上一年四季各節日發的這些福利!
你們去雍泰朝的所有的城池打聽打聽,誰家十六歲剛成丁的小子,不靠走歪門邪道,就能掙來這些?”
幾條長隊的軍屬,早就這位婦人振聾發聵的話,問得鴉雀無聲。
鞋拔子臉婆子囁嚅了好半天,半晌才擠出一句:
“昂昂不是說大將軍不好!昂就覺得不.不公平.” 剛剛還在給她加油打氣的同齡人聽到這裡,生怕被鞋拔子臉婆子給連累了。
寧願調頭去隊尾重新排隊。
她們又羞又愧。
人不怕對比。
就怕和誰比。
比自己,幾年前和現如今的日子,就有了強烈對照。
不是所有上年紀的人都是厚臉皮。
更何況,她們也怕自己的言行給大營裡的兒子們帶來麻煩。
哈密衛的城門樓上。
在排隊軍屬們的視線盲區,領頭的哈密衛的千夫長,轉頭問自己身後的一干下屬。
“你們這也算是聽了個全場,都有何感想啊?”
感想?
不敢想!
心裡那有怨氣的,此時羞臊得滿臉通紅。
而城門樓下唱主角的鞋拔子臉婆子的小兒子,好不容易纔升到了百夫長的漢子,全身都快要燒熟了。
更是把頭埋進了胸腔裡,生怕有人看出他和那婆子有張五成像的臉。
場面有些冷。
無人敢亂應聲。
衆中基層將士,又聽他們頂頭上級悠悠說了句:
“升米恩,鬥米仇!你們好好想想,好好想想吧.”
風波未起,就被有心人給壓了下去。
據知情人透露。
這位鞋拔子臉婆子的百夫長兒子。
就因爲家中出了個不知感恩的老母親,當天下午就被擼到了什長。
當然,這等小事是不會有人專門去鎮西大將軍跟前嚼舌根的。
臘月二十五,家家推磨做豆腐!
關西最不缺的就是豆子。
各種各樣的豆製品,都被玩出了新天際。
也就是這一天,賠款規定期截止的最後五天。
喀什葛爾汗國把他們賠償的和田美玉若干,駿馬萬匹、牛五萬頭、羊百萬只送到了伊裡河谷。
由田玖代爲檢驗簽收。
而這些,稍後會由鎮西大將軍向朝廷通報。
是直接在關西折現,還是要把這些賠款親自送到商都,皆由朝廷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