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

長安城好像絲毫沒有受到高句麗戰爭的影響,甚至與往年相比,顯得更加的熱鬧。不過高句麗之戰畢竟不是一件小事,長安城做爲大唐的國都,當然也受到一些影響,比如城中一些家中有子弟在前線的,自然心中牽掛。另外因爲南方運來的糧食有部分被分到前線去了,長安、洛陽等北方大城的糧價普遍都提高不少。

家中有子弟在軍中的人畢竟只是少數,受影響的人並不多,而糧價上漲影響雖大,但是從去年開始,整個關中地區開辦的水泥廠、煤礦、玻璃廠、食品廠等直線上升,需要的工人數目更是十分龐大,人們從一開始的疑慮到積極,在嚐到甜頭後,開始主動尋找周邊工錢更高的工廠幹活,甚至有人放棄土地上的微薄收入,將工廠做工當成自己的第一事業來做。

也正是因爲如此,關中地區的人均收入大大增加,糧價雖然上漲了幾成,但與增加的收入相比,卻根本不算什麼,有些一家幾口都在工廠幹活的人家,一年的收入幾乎都快趕上的鄉間的小地主了,對於罐頭等稀罕物件也能買上一些,過年時無論是送人還是待客,都是倍有面子。

也正是因爲收入的增加,所以今年的春節顯得格外熱鬧,特別是長安城中,城內城外手中有了餘錢的居民,都一窩蜂似的涌到東西兩市上,擁擠的人羣幾乎都快將兩個坊的坊牆給擠塌,現在朝中已經有人上書李世民,希望將商業放開,允許其它坊也能進行各種商業交易。

不過現在李世民卻沒空理會這些小事,更沒心思過什麼春節,他現在除了處理一些比較緊急的政務外。其它精力全都撲在了對高句麗的這次征戰上。雖然這場戰爭發動的有點倉促,不過他對最後的結果卻抱着極大的信心,那就是一舉滅亡高句麗這個煩人的小車。將前隋之恥用高句麗人的鮮血來洗刷。

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七了,再過三天就是春節,現在天色已經微黑。長安城雖然熱鬧依舊,不過路上大部分的行人卻都是腳步匆匆,頂着寒風想快點回到溫暖的家中,而沒忙完事情的人也加快了手頭的速度,爭取在宵禁前回到家,這一年長安城的宵禁雖然放鬆了許多,但隨着高句麗這場大戰,宵禁卻又再次嚴格起來,若是到時還在街上亂闖。那可不像以前那樣,說幾句好話就能放過,估計一頓板子肯定逃不掉。

普通人可以按時回家。可是做爲統治者的大唐皇帝及身居高位的文武重臣們。這段時間卻忙的不可開交,比如現在的太極宮兩儀殿內。不但李世民沒有回去休息,連房玄齡、李靖和侯君集三人也都在這裡。

“玄齡,前段時間高句麗那邊糧草緊張,朕讓你和君集一起想辦法解決,現在辦的如何了?”李世民用手指揉了揉太陽穴,一臉疲憊的問道。

聽到李世民的問話,房玄齡和侯君集對視了一眼,最後還是房玄齡站出來說道:“啓稟殿下,臣也正要稟報這件事,因爲是兩路進軍,其中李績的後方多是產糧之地,因此雖然準備不足,不過挺過最初的一段時間後,調集的糧草倒也夠用。至於南線的牛進達那裡,本來我們是想將運河那裡的糧船都調過去,以支撐大軍的行進,不過讓我們沒想到的是,齊王殿下治理的登州富裕,本來就儲存了大量的糧食,而且前段時間殿下還出臺了一個鹽票法,將鹽業與運糧結合起來,一時間使得海商們爭着從南方運糧,現在光靠海路運去的糧食,就能支撐大半的南路軍消耗,因此現在糧草問題已經解決了。”

“鹽票法?那是什麼?”聽到房玄齡話中對李愔大爲讚賞,李世民也是精神一振,爲了高句麗的這場戰爭,本來今年年末就能回長安的李愔卻不能回來,畢竟登州的位置太重要了,沒有一個足夠份量的人坐鎮可不行。

聽到李世民的問話,房玄齡就把李愔的那個鹽票法講了一遍,不但李世民聽的是喜上眉梢,連旁邊一向穩重的李靖也是不停的點頭稱妙,不過很可惜的是,這個辦法只能在登州施行,因爲只有登州纔有大量廉價的海鹽,其它地方的曬鹽廠都還沒有發展起來呢。

“哈哈哈~,好!不愧是朕的兒子!”聽完之後,李世民撫掌大笑道,整個人感覺這段時間的勞累和不順心一掃而光,精神更是又好了幾分。

“陛下,糧食的問題雖然解決了,但是高句麗那邊卻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安市城中的榮留王該怎麼處理,過了年我們要不要攻打安市城?”等李世民爲自己的兒子驕傲過後,侯君集這才上前一步問道,他身爲兵部尚書,這次高句麗之戰他雖然沒有上戰場,但是花費的心血卻比前線的李績和牛進達都要多。

“不過是個名號罷了,我大唐的兵鋒豈能因爲一兩個而停下?”李世民冷哼一聲說道,在唐軍抵達安市城的時候,他就派人與榮留王接觸過,希望能將對方說服歸順大唐,到時唐軍藉着他的名號,也更加名正言順,但是讓李世民沒想到的是,家人臣人都死在淵氏手中的榮留王,竟然不肯和唐軍合作,反而命令安市城主全力抵擋唐軍,絕對不能讓高句麗亡國。

對於榮留王這種不識擡舉的表現,李世民是十分惱火,要不是安市城主想出以冰爲牆的辦法,使得唐軍在冬天無法攻城,他早就命令李績他們把安市城拿下了。

聽到李世民的氣話,李靖急忙站出來陰笑道:“陛下,雖然只是個名號,不過事關我大唐威名,因此這個名號還是得要,不如明年開春後,我們依然攻城,至於榮留王儘量將其活捉,然後再對外宣傳,說安市城主與淵氏私通,挾持了榮留王,我們攻打安市城是爲了解救榮留王,如此一來,豈不是兩全其美?”

“好,藥師真是朕之肱骨啊!”李世民聽到這個陰險之極的計策,立刻高興的大聲讚賞道,史書向來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況且以現在大唐的強盛,只要一口咬定是爲了解救榮留王,又有誰敢懷疑?

解決了糧草和名號上的事,接下來他們又商議了一些戰略上的事,然後李世民就叫侯君集退了下去,卻把李靖和房玄齡留了下來。侯君集雖然依言退下,不過在走出殿門時,卻滿臉嫉妒的看了一眼殿中的李靖和房玄齡二人,然後這才轉身離開。

李世民讓侯君集退下後,從案後站起來在殿上來回走動了幾趟,最後忽然一轉身,面對李靖和房玄齡說道:“過了年之後,朕想御駕親征高句麗!”

“陛下不可!”聽到李世民的話,房玄齡第一個反對起來,“殿下,現在高句麗戰事順利,近半國土落入我大唐之手,可以說只是苟延殘喘,根本用不着陛下親自出徵!”

李靖一聽也有些皺眉,開口勸道:“房相說的不錯,陛下乃萬金之軀,雖然御駕親征能鼓舞士氣,但卻也會給前線將士帶來更大的壓力,若是被對方抓住機會,甚至還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還請陛下三思!”

對於兩人的反應,李世民早就料到了,不過他想親征高句麗,除了想重溫一下當年金戈鐵馬的舊夢,還有兩個十分隱秘的原因,而且這兩個原因還事關他的幾個兒子。

“藥師,玄齡,你們聽朕說完,這次朕御駕親征,會留太子監國,畢竟太子年紀也不小了,是該讓他熟悉一些政事的時候了。”李世民說到這裡,神情一下子低沉下來。

雖然李世民的話不多,但是下面的房玄齡和李愔卻是神情微動,互相對視了一眼,心中同時想到:自從太子腿瘸之後,長安城上下都盛傳陛下要易儲,而呼聲最高的就是魏王李泰和齊王李愔,可是這時候陛下卻忽然讓太子監國,而且又讓太子熟悉政務,這哪裡是要易儲?分明是幫太子加固自己的位子啊!不過他們兩人都是非常人,立刻同時想到一個人,那就是長孫皇后,能讓陛下改變想法的,也就只有這位大唐的賢后了。

“陛下既然有此打算,那老臣也不會反對,不過老臣年紀大了,受不得軍中之苦,請陛下允許臣留在長安!”明白了李世民的打算,李靖立刻識趣的說道,李世民雖然離開長安,但長安只有一個太子卻還是有些單薄,因此李靖主動留下來,有他這個軍中第一人鎮着,無論如何也不會出亂子。

“老臣必定盡心盡力輔佐太子!”房玄齡也很知機的說道,他是大唐的丞相,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樣,跟着李世民在軍中亂跑,大大小小的政事都等着他去處理呢。

看到一文一武兩個肱骨重臣都表了態,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和兩人商量了一下自己親征的安排,這才讓他們退下,不過李世民卻坐在殿中半天沒動。

過了好一會兒,李世民忽然開口吩咐道:“來人,去通知望雲殿,朕今天要去楊妃那裡,讓她準備些酒菜,朕要與她喝上幾杯!”

第316章 逃跑了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210章 前來問罪的蕭瑀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290章 解剖學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234章 謝縣令第113章 找皇帝老爹做筆大生意!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713章 甘露殿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745章 遷都?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752章 採兒的建議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234章 謝縣令第294章 吞蕃城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71章 推廣酒精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754章 大結局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658章 浴室沉思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517章 第一次錫蘭海戰第712章 回長安第617章 瓦塔皮之戰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210章 前來問罪的蕭瑀第418章 搬遷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565章 獅城夜景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61章 我拿他們和你換五千精兵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47章 淵氏之謀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713章 甘露殿第563章 下南洋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32章 兩軍相對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749章 長安的早晨第72章 表兄張儉第390章 同乘一船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704章 政變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289章 醫學院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604章 哭泣的波斯王子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12章 鬥詩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619章 莫力城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
第316章 逃跑了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210章 前來問罪的蕭瑀第205章 你們兩個都給我閉嘴!第290章 解剖學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533章 搬運工人李治第730章 父子二人的心結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234章 謝縣令第113章 找皇帝老爹做筆大生意!第640章 波斯女奴第7章 去小學讀書第558章 改良婆羅門第701章 戀人重逢第713章 甘露殿第554章 身份揭穿第745章 遷都?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752章 採兒的建議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709章 伊琳娜一世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234章 謝縣令第294章 吞蕃城第355章 倭國銀山第71章 推廣酒精第705章 伊琳娜的選擇第754章 大結局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658章 浴室沉思第421章 香料羣島第517章 第一次錫蘭海戰第712章 回長安第617章 瓦塔皮之戰第26章 女扮男裝王惜君第313章 你爲何要救我?第210章 前來問罪的蕭瑀第418章 搬遷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565章 獅城夜景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61章 我拿他們和你換五千精兵第645章 黑海海峽第67章 李愔要謀反?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47章 淵氏之謀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713章 甘露殿第563章 下南洋第538章 工廠學堂第78章 虎頭軍之威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32章 兩軍相對第341章 李恪吹牛第686章 抵達椰城第41章 李愔的坑,人人願跳第214章 寧可喜樂由心的少活幾年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749章 長安的早晨第72章 表兄張儉第390章 同乘一船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88章 冶鐵鍊鋼(上)第704章 政變第144章 李愔摟錢的本事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157章 程兄,你是不是我兄弟?第289章 醫學院第417章 計劃行不通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604章 哭泣的波斯王子第164章 范陽盧氏又如何第12章 鬥詩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44章 給兄弟們開後門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619章 莫力城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577章 遭遇海盜第750章 六哥,你瘋了嗎?第74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203章 永不和親!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