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黑海海峽

將行政與司法獨立出來,這已經是李愔能做到的極限了,至於立法權,則還暫時掌握在李愔手中,不過立法權遲早也是要獨立出去的,畢竟來自後世的李愔早已經知道歷史的潮流,一味的將權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只會造成獨裁的發生,而獨裁則可能會給自己的後人帶來滅頂之災,因此他從現在開始,就已經有意的開始將皇帝的權力稀釋了。

不過無論李愔再怎麼稀釋,在這個年代下,皇帝依然是整個帝國的主宰,特別李愔還是整個大齊王朝的開創者,無論是威望還是能力,都得到所有臣民的認可,因此李愔雖然將手中的行政權力交出大半,但其實只要他一句話,就隨時可以將這些權力收回來。

齊國的行政結構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升級而來,大部分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也只是在一些細節上做了一些修改,不過即便是這樣,也依然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因此在建國大典完成後,身爲首相的王安,以及那些內閣成員的各個部長們,一個個簡直都快忙死了。

不過上面這些都與李愔無關,因爲他只負責制定大的規劃,具體的操作自然要由臣子們去完成,否則他這個皇帝不是白當了嗎?更何況李愔還將大部分的行政權力下放,趁着這次行政機構升級的機會,也是對自己選定的內閣的一個考驗,只有通過這個考驗,李愔也纔有理由相信,他們將在自己的領導下,帶領大齊走向更高的輝煌。

在李愔登基半個月後,李貞和李惲也在天竺的中京登基爲帝,不過他們的政治體系比較特殊,國內有兩個皇帝,分管着政務與軍事,而且他們的國號也比較麻煩。無論是用李惲的“蔣”還是李貞的“越”,都不太合適,所以最後乾脆以“天竺”爲國號。

而且因爲天竺政教合一的特殊性,使得天竺的政體與大唐和大齊的政體都完全不同,但是卻也吸收了一些兩國政體上的特點。再加上天竺的工商業發展遠不如大唐和大齊,所以李惲提出了農工商並重的發展思路,這也導致天竺的政體顯得更加的與衆不同。

不過就在李愔和李惲、李貞他們相繼立國稱帝的時候。李恪卻終於穿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然後由南向北前進,期間穿過了愛琴海,終於在一個月後到達了黑海海峽,而東羅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就坐落在那裡。

君士坦丁堡本來是一座名叫拜占庭的希臘古城,但是後來希臘被羅馬人征服。這裡自然也成爲羅馬的領地,後來君士坦丁大帝在這裡興建了一座大城,並將其命名爲新羅馬,不過人們還是喜歡稱其爲君士坦丁堡。

不過在東羅馬百姓中,直接簡稱其爲城,可能是在東羅馬人的心中,除了君士坦丁堡可以稱爲城市外。其它地方全都是鄉下,這倒是和後世中國的某座城市有點像。哈哈,開個玩笑。

君士坦丁堡位於黑海海峽的東北端,黑海海峽則連接黑海與地中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黑海海峽分爲三部分,其中西南端爲達達尼爾海峽,中間則是世界上最小的海,名叫馬爾馬拉海。而東北端也是一條海峽,同時君士坦丁堡也位於這條海峽上。

希臘人稱這條海峽爲博斯普魯斯海峽,翻譯成漢語爲牛津渡,希臘神話傳說中,那個老淫棍宙斯和人間的公主偷情,結果被老婆發現,於是他就把公主變成了一頭牛。最後這個公主遊過海峽逃走,所以纔有了這個名字。

李恪他們的艦隊穿過西南端的達達尼爾海峽時,發現這條寬度纔不過兩三裡的海峽兩岸,建造了許多的堡壘。不時可以看到有士兵在堡壘中穿梭,另外在海峽之中,還有一支東羅馬帝國的海軍在巡視。

在進入達達尼爾海峽之前,李恪的船隊已經和後方王方翼的使者艦隊匯合在一起了,而且這次李恪已經不再打算隱瞞身份,在見到管理海峽的東羅馬官員時,直接將自己的身份亮了出來,結果讓對方是十分震驚,一邊派人通知君士坦丁堡,一邊十分殷勤的接待,現在他們艦隊前面,就有兩艘羅馬軍艦在引路,後方還有一支羅馬艦隊負責保護,生怕這位尊貴的大唐皇子出現意外。

“好一個易守難攻的險地!”李恪站在軍艦的船頭,一邊行進一邊打量着兩邊的軍事佈局,他雖然沒在軍校中學習過,但是在做皇子時,卻也跟着幾位老將學過兵法,自然也能一眼看出達達尼爾海峽的戰略重要性。

“方翼,若是讓你來攻打君士坦丁堡,你有沒有辦法攻克這條海上要道?”岑長倩對兵法所知不多,不過在聽到李恪的話後,轉頭向旁邊的王方翼問道。

王方翼從剛纔開始,也一直在打量着這裡的地形,而且身爲一個武將,腦子裡很自然的就在思考着攻打這裡的辦法,因此聽到岑長倩的話後,立刻開口道:“這條海峽連通黑海,不但地形險要,而且背後又有君士坦丁堡的海軍支援,想要從海上攻下這裡簡直不可能,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從海峽南方的陸地上進攻,直接將海峽南岸的陸地全部佔領,那時可以從海峽的任意一點進攻君君士坦丁堡,這裡也就沒有任何軍事價值,攻與不攻都無所謂了。”

“哈哈,方翼果然是軍事奇才,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看出這裡的弱點,不過大食人的軍隊還沒能完全佔領小亞細亞半島,距離黑海海峽更是有着相當一段距離,再加上東羅馬帝國在小亞細亞地區佈置了大量的兵力,所以大食想要從陸上進攻這裡的話,必須將整個小亞細亞的軍隊全部擊潰才行。”李恪也開口笑道。

在李恪的路上,已經十分注意收集關於東羅馬帝國的情報了,特別是對方與大食人的戰爭,以及與北方和東方蠻族的關係,更是他收集的重點,因此李恪對東羅馬帝國的局勢也算是有了一些瞭解。

“這倒是,小亞細亞半島已經成爲東羅馬帝國與大食之間最後的一道屏障了,所以東羅馬人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那裡,所以大食若是想以最快的速度滅亡東羅馬的話,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海上攻佔這條海峽,然後一舉攻佔君士坦丁堡,咱們在來的時候,不是聽說大食已經在埃及建造海軍了嗎,估計大食也是準備在海上與羅馬人一決生死!”王方翼一臉微笑的道。

雖然在大唐三國的強壓下,大食不得不簽訂了四國盟約,但是所有人都十分清楚的知道,大食做爲一個新生的帝國,而且天生就帶着向外擴張的慾望,雖然現在暫時向大唐三國低頭,但肯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再次露出自己的獠牙,而且在東進的路受陰後,他們只能將目光轉向北方的東羅馬帝國,畢竟大唐再怎麼強,距離這裡也實在太遠了,就算是支援也不會有太大的力量。

達達尼爾海峽長度約有一百多裡,以李恪他們船隊的速度,走了近半天時間才進入馬爾馬拉海,這片位於黑海海峽中間的海洋很小,在後世被稱爲世界上最小的海。

不過這片海雖小,但是風景卻十分秀麗,再加上黑海海峽連通着黑海與地中海,所以經常有魚羣穿過這條海峽,使得這裡的捕撈業十分發達。海中還有兩個小羣島,島上盛產大理石、花崗岩和石板,建造君士坦丁堡的石料大都是從羣島上採集的。

李恪他們並不是第一批到達這裡的漢人,其實早在大食開放蘇伊士運河之初,就已經有零星的漢人商船到達東羅馬,因此這裡的百姓對漢人的商船並不陌生,但是李恪他們船隊的到來,卻是引起了一陣轟動,甚至不少打漁的漁民都目瞪口呆的站在船上,遠遠的眺望着李恪他們的船隊。

他們的目光全都集中在李恪船隊中的四艘軍艦上,這四艘軍艦全都是李愔海軍中的主力軍艦,船體分爲四層,每層的船舷兩側,都開着十幾個炮門,露出裡面烏黑的炮口。不過這些火炮並不是讓人驚訝的原因,畢竟東羅馬人根本不知道火炮的威力,他們之所以震驚,主要是戰艦的體型實在太大了。

本來東羅馬人一向對自己的海軍十分自豪,但是後來漢人商船的到來,卻讓他們發現,原來漢人的船隻竟然造的比他們的戰艦還要大上幾分,可是現在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戰艦,卻比普通的漢人商船大上一倍左右,這使得前面引路的東羅馬戰艦看起來,竟然還不到李恪戰艦的一半,可以說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船。

其實不光是這些漁民,在之前李恪他們進到達達尼爾海峽時,東羅馬的海軍也同樣對那四艘戰艦十分震驚,要不是擔心驚擾到尊貴的大唐皇子的話,估計早就有羅馬軍官忍不住登船參觀了。

不過即便是這樣,前面引路的兩艘羅馬軍艦的船尾,也聚集了幾名羅馬軍官,正在對四艘軍艦品頭論足,估計很可能是在討論若是遇到敵人駕駛着這種戰艦時,他們該如何擊敗對方?

又經過兩天的航行,李恪他們的船隊終於穿過了馬爾馬拉海,再向前就是博斯普魯斯海峽,而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也已經遙遙在望。

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114章 王傅第10章 經典船型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第351章 試槍(下)第81章 兩支殘槊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441章 連環殺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第162章 溺水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289章 醫學院第49章 天下王氏出太原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621章 唐義識與豫章公主第200章 八百斤!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34章 燒製水泥(中)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345章 種植園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62章 敷面膜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着整個世界第503章 爲了黃金,幹!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707章 默坦之死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460章 南山村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第677章 空蕩蕩的瑪雅城市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201章 慘勝第78章 虎頭軍之威
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114章 王傅第10章 經典船型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184章 絕不讓大唐女子外嫁吐蕃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第351章 試槍(下)第81章 兩支殘槊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441章 連環殺第207章 被嬌怯怯的姐姐算計了第396章 劉仁軌入長安第329章 對馬海戰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359章 李佑的反叛鬧劇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425章 南方的‘大島’第195章 吐蕃第一枚金牌第537章 小人物的婚姻(下)第453章 收回鑄幣權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第561章 家庭瑣事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第162章 溺水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289章 醫學院第49章 天下王氏出太原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621章 唐義識與豫章公主第200章 八百斤!第21章 文心的背後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192章 世家藏書第151章 蒸汽機的新進展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527章 吐了與收穫第44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34章 燒製水泥(中)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278章 臭氣逼人的化學院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513章 九哥,帶上兕子吧!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562章 醜醜上學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208章 用雙手打下一片江山第64章 老李家的好色傳統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9章 腹黑正太報應快第573章 瑪雅人“曼薩城”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564章 抵達獅城第83章 有人搶地盤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345章 種植園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120章 又見蕭瑀第213章 李愔的海外藏寶第20章 與蕭文心的初見第62章 敷面膜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着整個世界第503章 爲了黃金,幹!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171章 小人物改變大事件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82章 商人的戰爭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240章 推出去,斬!第70章 蕭文心來了第707章 默坦之死第583章 李貞和李惲的小矛盾第311章 備用計劃第460章 南山村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第677章 空蕩蕩的瑪雅城市第149章 李世民是大嘴巴第559章 立國的顧慮第445章 你們竟然到了澳洲?第519章 兕子的禮物第201章 慘勝第78章 虎頭軍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