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茶樓混戰

李愔聽到文心問的如此直白,顯然早已經調查清楚,這下想隱瞞都隱瞞不了了,無奈之下,只得將自己的崔夢雪的事和盤托出。只不過相比其它人,李愔和文心解釋起來就要簡單多了,因爲他已經將前世的經歷,當成南柯一夢向文心講過,只不過關於小雪的事,卻沒有細說,今天剛好全補上了。

雖然李愔講的信息量有點大,不過以文心的聰明,還是將整件事給理清了,甚至最後聽到那位夢雪小姐並不是李愔想要找的人時,還沒心沒肺的笑了起來,搞的李愔是有些莫名其妙,做爲妻子,聽到自己有外遇這種事,文心不是應該大吵大鬧的生頓氣嗎,怎麼會有這種反應?

不過當文心聽到後面遇到盧宏和崔璜時,臉色也有些凝重,直到聽到李愔要搶崔夢雪的那些話後,纔有些醋意的白了夫君一眼,同時手指用力,在李愔手臂上擰了一下,疼的他是齜牙咧嘴,卻又不敢叫出聲來。

不過這才僅僅只是開始,當李愔講到後來蟲蟲轉述的那些話,然後程懷亮出來,逼他寫下娶夢雪的文書時,蕭文心這個小醋罈子,終於被完全打翻了,只不過這次她不擰李愔的手臂了,而是改擰腰上的軟肉,結果疼的李愔是連連告饒。

好不容易等文心發泄完心中的不滿,只見她忽然長嘆一聲,抱着李愔的手臂說道:“夫君,我知道以你的身份,身邊自然不會只有我和惜君姐姐兩人,而且妾身也知道,夫君是個重情之人,母妃前些日子要給您收羅姬妾,不過全都被您找各種理由給退了!”

聽到文心提起楊妃爲自己納妾的事,李愔也是一陣苦笑,當初他答應楊妃爲自己納妾,結果第二天楊妃就將一些關係好的貴婦、長公主等召進宮參詳,結果一下子找了數十名品貌不錯的少女,身世也十分清白,這下可把李愔給嚇壞了,這麼多的女人要是全進了他的王府,別的不說,他的身板也吃不消啊。

因此無奈之下,李愔只得一個個的挑毛病,不是說這個長的不好,就是說那個性格有問題,結果全都給退了。可是沒想到卻把那些做爲介紹人的貴婦和長公主們給得罪了,以性格潑辣的丹陽公主爲首,十幾個人堵到李愔的府門口,讓他給自己一個解釋,畢竟她們當時可都向少女家裡保證過,以自己的關係肯定能當選,結果全都被李愔給退了,這讓她們也是面目無光。

對於這些長輩,而且又都是婦道人家,李愔就算有理也變沒理了,無奈之下,只得挨個賠罪,而且又送上不少的新奇禮物,這才把這些貴婦的怒火給平息了。想想那短時間被一幫婦人數落的悲慘生活,李愔除了苦笑還是苦笑。

文心看到李愔臉上的苦笑,知道他心中所想,當下不禁也有些好笑,接着又道:“夫君,我知道你是爲了我和惜君姐姐好,只是那位崔小姐身份特殊,而且還是你有負於人家,所以不如就將她納爲嬬人,也算是給母妃的一個交待,省得她老人家再爲你這個不省心的兒子操心,你看這樣好不好?”

文心的話雖然說的好聽,不過李愔卻從中聽出一股隱隱的怨氣來,本來他納妾應該是文心的份內之事,不過卻被楊妃這個做母親的給奪了過去,而且納的人也沒有經過她的同意,這讓文心也感覺到楊妃對自己的不滿。當然了,做爲兒媳,文心自然不會說婆婆的不是,只是心中也難免有幾分幽怨。

“我的文心最賢慧了,你怎麼說咱們就怎麼辦,至於母妃那裡,就由文心你去說好了,另外母妃其實也是爲我們着想,想我們齊王府能早點有個孩子,所以才一下子找了那麼多的少女,不過自從惜君懷孕後,母妃對這件事也就不怎麼着急了,一直到現在都沒再和我提過納妾的事。”李愔急忙在中間和起稀泥,他之所以讓文心去說納崔夢雪的事,正是想讓楊妃看到,文心也正是在幫自己納妾,從而改變一下她對文心的印象。

文心也明白李愔的意思,同時她也清楚的知道,楊妃之所以從那以後再也沒提過納妾的事,主要還是因爲臨近生產無法分身,等到楊妃坐完月子後,很可能還會李愔安排納妾的事,不過有了崔夢雪這件事後,想必就算安排了,自己夫君也能擋下來。想到上面這些,文心也就乖巧的點了點頭。

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李愔雖然想借崔夢雪的事,讓文心和楊妃緩和一下關係,同時他也正打算展開逼盧氏退婚的事。可是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卻生了一件事,也正是因爲這件事,把他所有的計劃全都給打亂了。

“賣報!賣報!儒報頭條新聞!大唐某皇子猥褻溺水女子,同時勾引已定婚的待嫁之女,被對方的未婚夫撞見後,又不顧身份將對方毆打成重傷!大家都快來買啊!”第二天天還沒亮,大量報童斜挎着報紙,一邊在大街小巷奔跑,一邊四處叫賣這條勁爆的新聞。

所有人都有自己八卦的一面,聽到如此吸引人的新聞,而且還事關皇家,自然勾起大部分人的興趣,識字有錢的紛紛掏出腰包買下一份儒報,不識字或沒錢的也紛紛圍上來,請求看報之人講一下到底是哪位皇子如此大膽?

因爲天還沒有完全亮,各大酒樓一般都沒有開始營業,畢竟很少有人會在大清早就喝酒,不過因爲長安城工商業的發展,早起做工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來不及做早飯,所以就習慣在外買一點早點吃,每天早上,最熱鬧的就是賣早點的各家店鋪。

臨仙茶樓是長安城東市中最大的茶樓,同時也是東市中最熱鬧的早餐供應點,因爲這裡不但賣早點,而且還有免費的茶水供應,當然了,免費肯定不是什麼好茶,想喝好茶的話,就必須單點,可惜這茶就要單算錢了。

臨仙茶樓離長安最大的登仙樓不遠,而且兩家店鋪的東主都是王子豪。今天的臨仙茶樓也和往日一樣,天還沒亮就已經開門,並且很快就坐滿了吃早點的食客,這些食客並不都是早起做工的,也有不少有錢的閒人喜歡早起,來茶樓叫上一籠水煎包,邊吃邊聽周圍人談話,遇到相識之人再閒扯幾句,也算是個不錯的休閒場所。只是與往日相比,今天臨仙茶樓的氣氛更加火爆,因爲所有人都在談論同一個話題,“要我說,那個儒報根本就是在胡說八道,人家齊王殿下是什麼身份,怎麼可能會去輕薄一個溺水的女子?至於後面的什麼勾引待嫁之女,更是胡說八道!”一個身穿短衫,露出粗壯手臂的漢子首先說道,看他的樣子,應該是東市幹活的工人。

茶樓是個親生事物,它是隨着茶葉的推廣後,才慢慢開始出現的,所以茶樓的經營模式還沒有確定,爲了吸引客人登門,各個茶樓都是想盡辦法,而臨仙樓中就專門請人讀報紙,畢竟這年頭的識字率不高,大部分人都看不懂報紙的內容,而人們對於信息的需求是一種天性,所以這招一出,果然吸引了不少的人。

只不過今天的讀報的先生卻從儒報上獲取到一條爆炸性新聞,雖然對方並沒有指名道姓,但卻直接稱呼對方爲失憶的皇子,這個稱呼明擺着就是指齊王李愔。至於新聞的內容,更是讓所有人都感到難以置信,所以纔有人站出來質疑。

“這位兄弟說的好,我也不相信齊王殿下會做出這種事!”中年人的話音剛落,立刻有一個全身綢服的大胖子大聲附和,看他身上的衣服和手上抓着的白玉佛珠,定然是個身份不菲的富商,只聽這位富商再次說道,“各位想一想,儒報那幫人早就看咱們這幫工商不滿了,而且又處處與殿下作對,屢次在儒報上辱罵工商業的發展,現在技窮之下,竟然使出如此下作的手段,企圖污衊齊王殿下,打擊殿下的名聲,以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大家千萬不可上了對方的當啊!”

不過富商的話音剛落,立刻有一個身材瘦弱的男子站起來,舉着手中的報紙反駁道:“兩位說的雖然有些道理,但在下卻不這麼認爲,儒報雖然和齊王處於對立的位置,但人家報紙一向以嚴謹著稱,若是這條消息沒有經過證實,儒報肯定不會刊登的,而且這報紙上寫的明明白白,整件事是儒報裡的先生親眼所見,自然是做不得假!”

“說的好,老夫也是如此認爲!”又一個反對者站出來,只不過這人是個花白鬍子的老者,身穿藍色長衫,看起來像個讀書人,“儒報上的消息肯定不會有假,而且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雖然齊王在民間和朝堂上名聲不錯,但是別忘了,他以前可是個劣跡昭著的皇子,甚至就算是現在,有些舉動顯得十分荒唐!”

“老先生此言差矣!”還沒等老先生坐下,立刻又有一個斯文的年青人站起來道,“齊王以前雖然有些劣跡,但正所謂浪子回頭,自從貞觀十年之後,齊王做了多少利國利民的大事?不信的話您可以去登州看看,那裡的百姓生活富足,人人都感激殿下的恩德,你剛纔的那段話若是敢在登州說出來,恐怕會被所有的百姓唾棄!”

登州在李愔的治理下,一躍從以前的海邊小城,變成僅次於長安、洛陽的全國性大城市,甚至已經可以和太原相提並論,所以不少人都將其當成李愔最有說服性的政績。

老先生一聽心中不服,當下反問道:“年青人,不要人云亦云,人人都在說登州的好,可是你又沒有親眼見過,怎麼能肯定登州就一定像傳說中的那麼好呢?說不定關於登州的那些傳言,都只是別人編造出來騙人的!”

老頭的話一出口,卻把那個說話的斯文青年人惹的大怒,當下冷哼一聲說道:“老先生千萬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生不才,前些日子剛從登州遊學回來,對於登州百姓生活的富足,全都看在眼裡,而且與小生同去的,還有幾個同窗,其中兩人還是國子監中的學子,若是您老不信,我儘可告訴您他們的姓名,讓您找他們求證一下!”

青年人的一番話,立刻讓那個老先生啞口無言,只得尷尬的坐了下來。不過這個老先生卻坐着一個長臉年青人,看樣子應該是他的子侄輩,看到長輩被人諷刺,當下再也按耐不住道:“這位兄臺,咱們今天討論的是儒報上那件事的真實性,不是齊王所做的功績,我看你是故意岔題的,而且齊王在工商上的作爲,也有不少有違聖人之道,比如那個所謂的紡織廠,名爲紡織,卻只招女工,還不知在裡面做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

這個長臉青年的話一出口,立刻引得茶樓裡不少人色變,在這茶樓裡喝茶的,雖然也有像剛纔那個富商一樣的有錢人,但大部分還是幹活掙錢養家的普通人,而且有不少人爲了家裡過的更好,家中都有女眷在紡織廠做工,而長臉青年的話幾乎是把他們家中的女眷全都給侮辱了。

只見第一個說話的那個粗壯漢子拍案而起罵道:“小子,你給我嘴巴里放乾淨點,什麼叫見不得人,紡織廠裡都是紡棉織布的正經活計,不懂就別亂放屁!”

粗壯漢子是幹力氣活的粗人,再加上一生氣,嘴裡自然沒什麼好詞。不過這也情有可願,因爲他老婆和兩個未出嫁的妹子,都在齊王府的紡織廠裡做工,對方一下子罵了他三個至親之人,是個男人都會受不了。

“呸,你這個臭拉煤的,小爺說什麼還用不着你管?”對方也是個跋扈的性子,聽到粗壯漢子的話,自然也不甘示弱。

粗壯漢子和長臉青年兩人越罵越難聽,而且周圍的人也開始幫腔,結果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對罵的行列,氣氛也越來越激烈,火藥味愈加濃厚,最後也不知是誰先動的手,結果引發生一場混戰,只是這場混戰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們的這場混戰卻被光明正大的載入史冊,而且還對其有個特定的稱呼,這就是後世歷史上有名的“茶樓混戰”。

(未完待續)

第441章 連環殺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108章 賣奴隸的杜爾老爹第70章 要動身了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303章 幫李世民處理罪犯第200章 八百斤!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100章 崔氏浪蕩子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255章 李愔的後續計劃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128章 打壓之始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34章 燒製水泥(中)第23章 長安態勢第50章 軍用食品第262章 聯姻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464章 寒災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122章 齊王府中再聚首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49章 鹽票法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530章 馬六甲獅城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30章 一句話引發的羣毆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614章 動物園第73章 楊妃懷孕了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5章 登州別駕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546章 流鼻血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98章 無花果樹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441章 連環殺第485章 情定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362章 坐等上門
第441章 連環殺第211章 身不由已第108章 賣奴隸的杜爾老爹第70章 要動身了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303章 幫李世民處理罪犯第200章 八百斤!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631章 月光下的決斷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28章 左老爺買奴第89章 冶鐵鍊鋼(下)第100章 崔氏浪蕩子第57章 開家冷飲店第255章 李愔的後續計劃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128章 打壓之始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659章 帶我回大唐好嗎?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34章 燒製水泥(中)第23章 長安態勢第50章 軍用食品第262章 聯姻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156章 封號之爭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419章 崔玉夫婦回長安第676章 消失的呂萬船隊第688章 馬氏種植園(上)第464章 寒災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71章 三國也是可以泡妞的第122章 齊王府中再聚首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49章 鹽票法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23章 女眷們的詩會(下)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530章 馬六甲獅城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598章 船隊歸來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30章 一句話引發的羣毆第486章 李愔的信第614章 動物園第73章 楊妃懷孕了第148章 二十年前的第一猛將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5章 登州別駕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314章 戰爭的影響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741章 兕子出嫁(下)第571章 樹枝與無人島第579章 精舍外的漢僧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608章 羅馬大使的傳奇第17章 釀酒作坊與發酒瘋第540章 登陸天竺大陸第546章 流鼻血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98章 無花果樹第305章 登州的準備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318章 飢餓的金城(上)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441章 連環殺第485章 情定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461章 遷移逃民第55章 高句麗潰兵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362章 坐等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