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登陸倭國

時光匆匆,轉眼已經進入初冬時節。爲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嚴冬,不少人家都在儲備冬糧,而且隨着天氣的轉冷,很多人都儘量減少在外面活動,畢竟在這大冷天的,實在不適合呆在戶外,特別是那些貧寒人家,連禦寒的衣服都沒有,所以一到冬天,更是天天窩在屋子裡。

不過李愔治下的各地卻是十分繁忙,比如登州到泗沘、泗沘到金城的海船就一直沒有停過,甚至比以往還要繁忙,各色福船裝着滿滿的貨物,個個都是吃水極深,在各個港口的航線上往來穿梭不停。

而在泗沘城外的港口上,這段時間卻忽然多了一批軍用大船,這些船的船身寬大,速度都不太快,而且也沒有多少武器,一般都只是用來運輸軍隊或物資,這段時間在泗沘城進進出出,而且用的都是軍用碼頭,普通人根本不知道這些船運的是什麼?而當最後一批這樣的軍用貨船離港時,卻只有極少部分人知道,李愔乘着齊王號也隨着船隊一起離開了泗沘。

李愔跟着船隊先向東南,然後進入對馬海峽,在儋羅那裡停了一下,最後驅船北上,一直來到對馬島,只不過相比往日,現在的對馬島上卻是軍隊雲集,各軍的軍營連綿一片,幾乎將整個島嶼都給佔滿了。

李愔到了對馬島後,立刻召集衆將議事,這個島上的軍隊一共分成四部分,其中火器部隊人數最少,加上那兩千破陣營也才三千五百人。由劉仁軌指揮。崑崙奴軍隊四千人,歸虎力指揮。長安豪門貴族家將部曲六千四百人。由李士和徐德指揮。草原弓箭手五萬人,分別由薛仁貴和周龍節制。而這次攻打倭國之戰,則由蘇定方擔任統帥,節制各軍。另外新羅人的軍隊還有一萬五千人,不過這些人戰鬥力不強,只做爲後備補充。

燈火通明的帥帳之中,蘇定方坐在中間的帥位之上,而李愔卻只在右側相陪。軍中一切都是以帥爲主,哪怕李愔身份尊貴,但卻也不能搶了統帥的主位。畢竟正所謂軍令如山,若是無法確立統帥至高無上的位置,那又何以服衆?所以別說是李愔了,連李世民出征之時,若是不爲帥的話,召集衆將時也只能坐在統帥之下,這就是軍威。

“殿下,此次參戰之軍共八萬人,徵調大小船隻七百三十餘艘。已經完全做好準備,隨時都可登陸倭國!”蘇定方頂盔貫甲,威風凜凜的坐在帥位之上。這些作戰的部隊有些雜亂,但卻是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條。所有將軍都很服氣,可謂是一個難得的將才。

李愔聽後點了點頭,然後掃視了一下帥帳中的衆人。特別是在看和蘇定方一起留下來的薛仁貴時,心中也有些暗暗得意。之前軍校的學員都已經回去了。不過蘇定方和薛仁貴卻是留了下來,並且已經向軍校提交了退學書。下定決心幫李愔做出一番事業來。

對於兩人的此舉,李愔自然是求之不得,而且這也是他之前早就計劃好的。畢竟他現在正是缺人的時候,特別是在軍事方面,除了周龍和虎力、陸青三人外,實在沒有拿的出手的將領,現在有蘇定方和薛仁貴兩員大將幫忙,他總算能輕鬆許多。

“倭國那邊可有何反應?”李愔環視一圈後武器問道。爲了征伐倭國這一戰,他足足準備了有大半年,雖然知道這件事的人不多,但畢竟這麼大的動作,想要保密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李愔估計,倭國應該早就得到的消息,只是不知道他們會如何應對?

早在幾個月前,武媚娘手中在倭國的情報已經完全交給蘇定方掌管,所以聽到李愔的問話,蘇定方立刻回答道:“啓稟殿下,據細作得來的消息,倭國的確已經知道我們要對其動兵的消息,只不過因爲上次倭國出兵幫百濟對抗我大唐,使得倭國人的商船也進不了大唐的各個港口,所以他們在我們大唐並沒有什麼消息渠道,也正是因爲如此,倭國對我們這次動兵的消息知道的並不準確,也不知道我們這次的戰略目標,甚至倭國國內的不少貴族都認爲,我們這次只是對上次他們出兵幫助百濟的報復,根本不知道咱們是打定主意要滅掉他們!”

聽到蘇定方如此說,李愔也終於滿意的點了點頭,看來自己一方的情報工作做的不錯,至少在這方面已經贏了一籌。接下來李愔又分別詢問了一下各軍的準備情況,周龍和薛仁貴這些將領都各自做了彙報,而李愔聽後也十分滿意,和各位將軍議到半夜時才各自回營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四千崑崙奴軍隊和一萬人的草原弓箭手率先乘船出發,沿着對馬海峽北上,一直來到後世的日本海,然後在本州島的西南部,也就是後世石見銀礦的地方準備登陸。

石見銀礦是日本戰國到江戶時期的主要銀礦,產量曾佔當時全球的百分之三十,可謂是一個極爲龐大的礦脈,而且礦石含銀量高,是難得一見的富礦,日本島上的居民很早就開始開採這裡的銀礦,趕到戰國後期才達到一個高峰,而在李愔所在的大唐時期,這裡雖然也有一些人採集銀礦,但一來銀的價值不高,二來倭國的煉銀技術落後,所以產量極小,根本沒有引起倭國的重視。

巨大的運兵船上,薛仁貴獨自立在船頭,看着遠處已經在望的倭國本州島,臉上不禁涌起一股激動之色。這是他第一次獨自帶兵,而且還是一萬草原弓箭手,算是這次攻打倭國的兩大先鋒之一,另外的先鋒則是由虎力帶領的四千崑崙奴軍隊。

想到同爲先鋒的虎力,薛仁貴扭頭看了看旁邊不遠處的另外一艘運兵船,那裡是虎將軍的坐船,而且對方也和他一樣,正站在船頭觀察着遠處登陸地的地形。雖然虎力的資格比薛仁貴要老,但是薛仁貴卻並不服氣,從一開始就憋着股氣,準備在這次先鋒作戰中與對方一比高下,以此來向齊王殿下證明自己的價值。

而遠處船上的虎力也似有所感,忽然扭頭與薛仁貴對視一眼,兩人眼中都燃燒起一股難言的鬥志,兩人的武藝不相上下,以前在軍中比試過幾次,雙方都互有輸贏,不過這種結果並不準確,畢竟不能生死相搏的話,誰也不敢說自己就比對方強。不過既然個人武藝上比不出來,那就只能在戰場上比軍功了,而恰好兩人又是這次登陸的先鋒,這下終於有好戲看了。

石見地區並不是倭國的政治軍事重地,再加上大唐這個時代又沒有海防的概念,所以倭國在這裡並沒有駐紮什麼軍隊,海平面上只有數只小小的漁船,當看到薛仁貴他們的巨大福船時,立刻如魚羣般四散,連追都追不上。

薛仁貴和虎力也懶的理會那些漁民,命令船隊找到一處合適的登陸地點,然後派出小船上岸,當第一隊崑崙奴軍隊登上岸時,根本沒有受到任何的阻攔,甚至有個別倭國人看到這些黑乎乎的崑崙奴,立刻怪叫一聲,嚇的屁滾尿流逃開報信了。

當虎力他們的軍隊完全上岸時,黑色惡鬼乘大船而來的消息已經在石見的沿海地區傳播開來,特別是他們登陸附近的幾個小村子,更是逃的連根雞毛都找不到,這倒是給虎力和薛仁貴出了點難題,因爲他們上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一個當地人,然後讓對方給他們指引一下銀礦的所在,他們好將齊王殿下口中的銀山先佔據下來。

不過附近的人雖然跑光了,但卻也難不倒他們,這次他們船上除了運送士卒和物資,另外還特地運來了上百匹好馬,這些馬是給斥候用的,現在剛好可以派上用場。

薛仁貴從手下的草原人中選出五十個騎術最好的草原士兵,然後讓他們騎馬沿着小路追下去,務必帶回幾個熟悉當地情況的倭人來。

將這些人派出去後,虎力和薛仁貴立刻整理隊伍,畢竟在登陸之時,各個隊營之間的編制已經被打亂,部隊的戰鬥力大打折扣,必須要儘快調整過來。雖然之前得到的情報說這裡沒有太多的駐軍,但凡事都要小心行事。

薛仁貴和虎力都是治軍嚴謹之人,所以他們的隊伍很快就整理完畢,可是讓他們意外的是,派出去的五十名草原騎兵卻到現在還沒有回來,這讓薛仁貴臉上無光,畢竟他們都是自己的手下,五十人雖然不多,但卻都是騎兵,而且據他所知,倭國馬匹並不多,而且馬的個子矮小,根本無法與他們運來的河曲馬相比,所以哪怕是遇到大股敵人,但是打不過總跑的過吧?

看到薛仁貴的人一直沒有回來,虎力雖然不至於幸災樂禍,但卻不免對薛仁貴看輕了幾眼。不過就在這時,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這下終於讓薛仁貴放下心來,只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次派出去的騎兵竟然給他帶來一個不大不小的驚喜!(未完待續)

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52章 不倫不類的‘侍女’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450章 獨立女性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第416章 馮石介的經歷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58章 殺豬吃肉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92章 殿下,媚娘來幫您吧!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345章 種植園第307章 成婚之前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120章 邪惡的開端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29章 吐蕃大使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366章 風議郎第46章 大唐備戰第745章 遷都?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626章 李恪訪天竺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652章 希臘火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617章 瓦塔皮之戰第132章 採訪(上)第737章 樑皇山第754章 大結局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41章 人貓李義府與新作坊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547章 偶遇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441章 連環殺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321章 新羅士卒崔大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
第117章 幕後真兇與李愔的報復第662章 遭遇西哥特戰船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185章 打仗親兄弟第52章 不倫不類的‘侍女’第122章 “事實”就在眼前第450章 獨立女性第718章 李世民甦醒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242章 瘧疾的剋星第416章 馮石介的經歷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743章 四大帝國的發展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58章 殺豬吃肉第322章 軍校學員到來第92章 殿下,媚娘來幫您吧!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670章 惹楊妃生氣第739章 李恪歸來第190章 你提出的條件我統統不答應!第4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593章 差點形成的大災難第665章 兄弟之間的交談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340章 孫氏夫婦第345章 種植園第307章 成婚之前第354章 建立自己的鋼鐵基地第265章 ”飯桶“比賽第369章 小陰一把第320章 大國與小國的差距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309章 打獵的青年第131章 報紙的影響力(下)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120章 邪惡的開端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29章 吐蕃大使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333章 對百濟與新羅和治理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366章 風議郎第46章 大唐備戰第745章 遷都?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589章 美洲的船隊生活第626章 李恪訪天竺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27章 科學院雛形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652章 希臘火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246章 澎湖列島第669章 蘇伊士運河通商條約第624章 天花之年第183章 松贊干布來了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90章 武元慶、武元爽,你們贏了!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617章 瓦塔皮之戰第132章 採訪(上)第737章 樑皇山第754章 大結局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370章 登陸倭國第633章 “大掃除”行動第43章 勳章與航海時代第130章 報紙的影響力(上)第446章 澳洲的開發之始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534章 平民生活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41章 人貓李義府與新作坊第82章 財神與楊家第547章 偶遇第113章 王安穩坐釣魚臺第441章 連環殺第541章 獅城海戰第700章 基督之爭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497章 白送火器?第321章 新羅士卒崔大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