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李愔的後續計劃

楊暕的話雖然看似問的很隨意,不過卻指出一個極其嚴肅的問題,那就是日後對流求的管理。開始的時候,是李愔提供後勤,由陸青及他的手下爲前鋒,將流求上的勢力整合起來,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流求大島,而且現在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

不過陸青雖然是個人材,以前也是南樑的舊臣,不過他畢竟只是一個武將,對於行政方面的事並不拿手,身邊的人也都沒什麼行政經驗,所以對於流求的管理,還是當初海盜窩的那一套,非但不正規,甚至可以說十分混亂,畢竟地方大了,很多問題都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而且將流求的軍政大權全都交給一人,也不是上位者所爲。

“那舅父的高見,外甥該如何治理流求?”李愔聽後笑呵呵的問道。雖然對於這個問題他早有準備,不過還是想聽聽楊暕的意見。

“你這個小滑頭,明明早就胸有成竹,卻又來套我的話。”一看李愔的反應,楊暕立刻明白自己是白操心了,不過既然外甥想聽,那他就乾脆把心中所想先講起來。

想到這裡,楊暕整理了一下頭緒後,這纔開口說道:“首先流求現在的管理方式肯定不行,一定要成立正式的官府等機構,然後將流求劃成幾個縣一級的區域,以方便進行管理,另外對於流求本地的發展,首先就是糧食和人口的問題,糧食的重要性就不用我來說了,流求島上土地肥沃,氣候也十分適宜作物生長,所以只要有人肯耕種,糧食的產量肯定不低,因此說到底,還是一個人口的問題,而且這些人口可不是你擄來的那些奴隸,必須是認同你的漢人才行,島上的漢人實在太少了,根本無法滿足要求,所以你必須要進行大量的移民,可是這些人該從哪裡移,你父皇會同意讓你從大唐移民嗎?”

楊暕的話雖多,但除了那個正式成立政府機構外,最主要的就是提出了人口的問題,畢竟發展流求的前提需要大量的人口來支撐,人才是這個社會中最重要的一環,沒有人口什麼也做不了。

李愔聽後卻是淡定的一笑道:“舅父有所不知,當初我提出放棄皇位,準備向海外開拓時,父皇也給了我許多的支持,其中之一就是移民的問題,許諾我可以從大唐的任何地方移民,前提是不能強迫,所以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先搭起一個廉潔高效的行政機構,然後發展島上的經濟,使之成爲一個衆所周知的富饒之地,以此來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定居!”

李愔的話倒是提醒了楊暕,自己這位外甥可是出了名的財神爺,只要他到哪裡,哪裡就能成爲一塊聚寶盆,雖然這個世上並不是人人都是逐利而生,但至少絕大部分人都有逐利的天性,若李愔真的能將流求變成登州那種繁華之地,的確可以吸引不少人來定居。

“這倒是個手段溫和的好辦法,不過六郎,我倒是很好奇,你想如何把流求變成一個人人嚮往的聚寶盆?”楊暕笑着開口說道。他是個瀕死之人,可以說對世間一切都已看透,不過對李愔這個外甥,他卻總有一種看不明白的感覺。

“嘿嘿,其實發展經濟的辦法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因地制宜,比如流求雖然多山,但是可耕種的土地也不少,所以可以先發展種植業,現在暫時以甘蔗種植爲主,另外島上森林遍佈,可以提供大量的木材,再加上四面環海,有着無數的優良港口,因此造船業和海貿也將是發展的日後發展的重點,比如基隆這裡,就是一個十分優良的港口城市,只不過現在還缺少造船業,這個我已經派人去福州去招募造船的工匠了,先在基隆這裡建一個造船廠,有了基礎之後,再慢慢的向其它地方發展!”

聽完李愔的話,楊暕卻是緊皺眉頭,等李愔的話音剛落,立刻迫不急待的開口問道:“那糧食呢,甘蔗雖然可以製糖,以此來換取大量的金錢,可甘蔗畢竟不能當糧食吃,若是萬一有什麼意外的話,島上的人總不能捱餓等死吧?”

楊暕的話雖然沒有說明白,但意思卻也很明確,糧食畢竟關係到一個地方政局的穩定,總不能一直停靠從大唐運輸吧?雖然李愔是大唐的皇子,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但若是將糧食這種命脈放在別人手中,總有一種如鯁在喉的感覺。

“舅父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我已經考慮過了,只不過與中原傳統的種植不同,對於糧食的種植,我也打算用種植園的方式種植,而且流求島上雖然也會劃出一些糧食產區,但對糧食產量,我只要求能供島上吃上半年就行,其它缺額,我會從其它地方運來,不過並不是大唐,而是兩個還沒有被我掌控的地方。”李愔笑呵呵的說道。

“哪裡?”楊暕有些驚訝的問道。

“呂宋和林邑!”李愔伸出手指,一臉淡笑的說道。

“嘶~”楊暕聽後倒吸了口涼氣,他沒想到自己這個外甥的胃口還真大,流求大島還沒有徹底掌控,就已經開始將目光放到更加遙遠的呂宋和林邑了。

“六郎,你知不知道呂宋和林邑到底有多大,那裡可不比流求,無論呂宋還是林邑,都有統一的國家,你若是想要掌控這兩個地方,必須做要打一場大仗的準備啊!”楊暕顯然還不太相信李愔的實力,畢竟那也是兩個不小的國家,想要滅了他們,以李愔現在的這點實力來看,實在有點難以想象。

“嘿嘿,舅父你彆着急嘛,我又沒說現在就去滅了他們,畢竟我自己的實力我心中有數,在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前,絕對不會貿然行動的,怎麼着也得先把流求初步發展起來,而且我在北方還有一攤子的事,那裡也要花費一些時間處理一下,所以我給自己留了足夠的時間來積蓄力量。”李愔笑呵呵的說道。

他也深知貪多嚼不爛的後果,所以呂宋和林邑那裡還只停留在紙面上,若不是今天楊暕問出來,他根本不會向別人提起。而且呂宋和林邑這兩個地方,他可不是隻單單做爲糧食產地來用。

楊暕聽後也是點了點頭,的確,現在李愔的首要目標是把流求發展起來,至於糧食的問題,可以從內部種植一部分,若是不夠還可以從大唐購買。況且在初期時,流求的人口肯定不會增長很快,所以只靠流求島上的糧食,估計也足夠食用了。

“六郎,你不愧是心思慎密之人,事事都想的十分周到,只可惜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楊暕拍着李愔的肩膀,一臉感慨的說道。

楊暕本以爲自己看破生死,除了女兒之外,再無可牽掛之事,只是沒想到今天聽到李愔的雄心壯志之後,卻忽然想親眼看看自己這個親外甥能發展到什麼地步?可惜老天不會再給他時間了。

看到楊暕又提到這自己時日無多的事,李愔臉上也是一陣黯然,採兒雖然對他們的話題不感興趣,不過倒也一直聽着,現在聽到父親的話,小嘴立刻一扁,看樣子就想哭出來。

李愔一看,急忙岔開話題道:“舅父,林邑和呂宋的事有點遠了,咱們還是說一下眼前的事吧,流求要建立一個高效廉潔的行政機構,對此我還真沒有什麼經驗,不知舅父可有什麼好的建議?”

楊暕也看到了女兒要哭的樣子,一聽李愔的話,立刻反應過來,笑着將自己想到的一些建議講了出來,並且還將自己手下的第一謀士陳宮推薦給李愔,告訴他此人是個行政方面的高手,有他幫李愔的話,肯定能省不少的事,對此李愔也點頭稱是,同時心中打定主意,找個機會一定單獨召見一下這個陳宮。

就在李愔和楊暕的這場對話結束沒幾天,李愔苦苦等候的王安終於回來了。王安做爲李愔的第一智囊,這次之所以要他親自出馬,而且一去就是這麼久,主要就是帶着人圍着流求大島轉了一圈,當然這可不是去觀光,而是拿着陸青等當地勢力提供的流求地圖,實地去勘察一番,看看有沒有錯誤,順便再大概瞭解一下當地的地形、土質、氣候等問題。

這些事情看似並不是件難事,而且也不需要王安這位齊王府的王傅親自跑一趟,不過這卻關係到流求的一個關鍵性問題,那就是對行政區域的劃分,畢竟這麼一個大島,自然不能只有一箇中央政府全權管理,必然要分成數個縣區,可是流求好多地方都是荒無人煙,沒有人能提供當地的資料,所以只得派人親自跑一趟,並在地圖上大致標出各個行政區域的邊界,以此做爲李愔劃分的參考。

王安帶着人回來了,相應的資料也全都帶回來了,李愔也終於可以開始對流求進行一些軍政方面的重大改革,不但重新劃分各個行政區域,而且對於流求的行政及軍事機構,也將進行極大的調整,其中雖然有許多地方都是參照大唐的那一套,但也有不少創新,特別是李愔自己想出來的一些機構和措施,讓楊暕、王安和燕北這些人都有些看不明白。(未完待續)

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619章 莫力城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677章 空蕩蕩的瑪雅城市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63章 免費冰棍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46章 大唐備戰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107章 角力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428章 飛來器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366章 風議郎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11章 落魄漁民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47章 淵氏之謀第237章 女王薨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321章 新羅士卒崔大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622章 澳洲的天花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247章 另一個齊王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92章 殿下,媚娘來幫您吧!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66章 蕭家來人第96章 回登州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
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568章 偏離航線第199章 絕對不可以再輸!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249章 基隆出事了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512章 給你一年時間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619章 莫力城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677章 空蕩蕩的瑪雅城市第430章 澳洲大陸第637章 苦惱的李恪第65章 突然冒出來的新岳父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215章 長孫無忌要見李愔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738章 李世民來過第85章 專利司兩大打手第357章 草原形勢第6章 與老李同志的首次會面第63章 免費冰棍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46章 大唐備戰第391章 馮氏兄妹的隱瞞第269章 運動會與商標第116章 長安流言第586章 世家大族的困境與出路第26章 長安本初子午線第609章 使團入長安第37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第5章 李恪的野心第248章 楊暕託孤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216章 東市之行第107章 角力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428章 飛來器第319章 飢餓的金城(下)第703章 陽謀與陰謀第296章 佛入吐蕃第627章 衛生問題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576章 李愔要去錫蘭第59章 虎嬸釋放的信號第666章 大食的軟肋第347章 不花錢的戰爭第94章 蕭瑀是大唐第一號反賊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383章 水到渠成之時?第366章 風議郎第110章 王氏議事第11章 落魄漁民第285章 暕兒~,是暕兒!第33章 燒製水泥(上)第3章 李恪帶來的壞消息第47章 淵氏之謀第237章 女王薨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555章 大唐與臺灣的差距第321章 新羅士卒崔大第112章 我們都是守法之人第352章 李愔與文心第622章 澳洲的天花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493章 沿着李愔的腳步第727章 翁婿相見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247章 另一個齊王第244章 白玉印章第92章 殿下,媚娘來幫您吧!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722章 兕子知道了第121章 不是我,我沒有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66章 蕭家來人第96章 回登州第695章 屠殺與伏擊第223章 不知道能不能化而爲鵬?第651章 海軍演練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581章 玄奘的勸說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254章 你打算如何治理?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584章 參觀喬拉城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