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

“啓稟夫人,本來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可以實施最後一步了,但是當時呂宋的清剿還沒有結束,派往呂宋的軍隊中,林邑軍隊戰隊相當一部分,而爲了穩定這些林邑軍隊的軍心,所以就暫時將最後一步推遲了,不過現在呂宋那邊已經穩定下來,所以隨時都可以將那個範鎮惡趕下王位,到時林邑會徹底併入殿下屬地之中!”楊九不急不緩的回答道。

所謂最後一步,就是將林邑完全的吞併,徹底消滅範氏王朝對林邑的統治,不過在最開始時,李愔只是掌握了林邑的中央政權,周邊還有五個實力強大的酋長,所以這讓他不得不扶持範鎮惡這個傀儡,然後用收買、暗殺等手段控制五大酋長,不過後還是有一個酋長造反,最後被血腥的鎮壓,雖然這件事給李愔帶來不小的麻煩,但卻也讓其它人看到李愔手中的武力,從那之後再也沒人敢有其它的心思。

聽到楊九說隨時都可以吞併林邑,武媚娘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林邑已經盡在他們的掌握中,但是在名義上,林邑卻還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就給林邑增加了許多不可知的變數,所以最好還是儘快把林邑吞併,從此這個世上再也沒有林邑這個國家。

“楊十,柳姐,你們現在主要經營南洋的地情報系統,按照殿下的指示,我們需要將金洲與馬來半島的情報全都收集起來,現在你們做到什麼地步了?”武媚娘又轉而對楊十夫婦問道。

楊十夫婦對視一眼,然後柳氏上前一步道:“啓稟夫人,馬來半島,特別是與馬六甲海峽相臨的地區,幾乎全都處於荒蕪人煙的熱帶雨林之中。甚至半島上居住的土人都不是很多,更沒有國家的概念,所以若是想要佔據那裡的話,根本不會有太大的阻力。”

馬六甲海峽這個名字是爲了紀念馬六甲古城,不過座城市在唐代根本還沒有出現,馬六甲海峽更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末羅遊海峽,這是因爲在唐代時,馬六甲海峽最強大的國家就叫末羅遊。他們的都城也叫末羅遊城,是當時海峽中最大的海港,東西方來往的海船都會在那裡停泊,所以纔會以末羅遊命名海峽的名字,只是後來李愔出於自己的習慣。將海峽的官方名稱改爲馬六甲海峽。

柳氏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馬來半島的情況後,接着又開始介紹與馬來半島隔海峽相望的金洲,只見她的神色有些凝重的道:“至於金洲的情況則有些複雜,狹長的馬六甲沿岸,分佈着數個實力強弱不一的國家,其中以末羅遊最爲強大,把持着整個海峽的運輸……”

聽到書房中柳氏的介紹。李愔也對現在的馬六甲海峽有一個全面的瞭解,特別是對於末羅遊這個國家的實力,更是瞭解的十分全面。這個國家佔據着地利之勢,以海港稅收和搶劫爲主要經濟收入。

比如末羅遊有戰船千條。戰鬥力不可小視,只是平時軍紀放鬆,水軍時軍時匪,經常劫掠過往的海船。以前甚至連漢人的貨船都會受到他們的劫掠,直到後來李愔在林邑駐紮了一支實力強大的海軍。然後又在馬六甲海峽轉了幾圈,才讓末羅遊收斂了許多,至少不敢大張旗鼓的搶掠漢人的商船,只是對於西方來的波斯、天竺等國的商船搶掠的更加厲害。

不過現在末羅遊國內也並不平靜,因爲在他的屬國中,有一個名叫室利佛逝的佛教國家,這個國家受到天竺文化的影響,實力發展很快,已經對末羅遊形成一種強大的威脅,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這個佛國會取代末羅遊的地位,成爲馬六甲海峽的又一霸主。

李愔在聽到室利佛逝這個名字時,總感覺有些熟悉,但卻一時又想不起來在哪聽過?其實若是將室利佛逝變成幾百年後的一個名字的話,李愔肯定聽說過,這個名字就是三佛齊。

室利佛逝其實就是獨霸南洋幾個世紀的三佛齊的前身,只是現在這個南洋霸主還只是末羅遊的一個屬國,雖然已經對末羅遊形成一定的威脅,但是實力還是太弱,若是再發展個五六年的話,吞併末羅遊也不是什麼難事。

除了末羅遊和室利佛逝外,金洲的馬六甲沿岸還有幾個小國,不過這些小國的實力都不強,而且也沒有什麼發展的潛力,遲早都是被別人吞併的貨色,所以楊十夫婦對此也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一下。

不過柳氏在最後提到,上面的幾個國家的影響力都只限於海岸地區,對於金洲的內陸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力。其實說起來金洲的確是一個落後之地,內陸地區還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劃分成一個個區域,與呂宋那邊的形式差不多,而海岸地區受到東西方文化的影響,這才使得這些地區比內陸要發達的多,而且也有國家的形成,所以對於金洲來說,真正的精華地區全都在海岸附近。

“好,不錯,楊十你們夫婦辛苦了!”站在書房外的李愔聽完柳氏的介紹後,當下拍着手走進書房中道,看向楊九三人的目光中也滿是讚賞之意。

“參見殿下!”楊九沒想到李愔會在這個時候進來,而且聽他話中的意思,應該是早就到了,因此立刻躬身施禮道。

“不必多禮!”李愔向三人揮了揮手,示意他們站起來,然後又走到武媚孃的身邊,把正要施禮的媚娘拉起來道,“媚娘,當初把你擄來,也許是我這一生做的最正確的事,否則讓我到哪裡找這麼好的情報主管?”

當初綁架武媚娘就是楊十和楊九動的手,所以他們聽後,臉上都露出一種古怪的笑容。而武媚娘也沒想到李愔會當着幾個屬下的面誇她,而且還說的如此肉麻,這讓她的粉面微紅,有些嬌羞的道:“謝夫君誇獎!”

李愔拉着武媚娘坐下,然後又讓楊九三人也坐下回話。他之所以讓武媚娘將情報重點放在馬來半島和金洲,其實主要是爲了這兩地中間的馬六甲海峽。

自從中原地區開始與海外交易開始,馬六甲海峽就成爲了海上的交通要道,波斯、天竺、甚至連羅馬的商人都不遠萬里來到東方,通過馬六甲到達中原王朝的海岸,從那裡購買絲綢、瓷器等商品,然後再冒着風險回到故土,以這些精美的商品牟取暴利。

可以說正是因爲有了中原王朝的漢人,馬六甲海峽纔開始繁忙起來,也正是有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才造就了馬六甲海峽的繁榮。而金洲本地的土人佔盡了地利之勢,只憑稅收就能過上富足的生活,東西方的貨物更是讓他們享受到無比的便利,這若是放在其它民族身上,應該會感到十分的滿足了。

不過很可惜的是,這些土人的本性貪婪無比,而且又十分的愚蠢,他們在馬六甲海峽收稅也就罷了,但卻還貪心不足,無論是哪股勢力霸佔了馬六甲這條黃金水道,都會在收稅的同時,明裡暗裡的縱容正規的水軍搶掠路過的海船,這種殺雞取卵的愚蠢行爲,直接導致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的風險直線上升,已經嚴重影響到大唐與李愔的海外貿易。

當初李愔在登州大力發展海貿時,就已經發現馬六甲對海貿的制約,雖然李愔沒有做過統計,但陸青卻告訴他一個大概的估算,那就是假如每年有一萬艘海船來往於大唐與西方各國之間的話,可能有三千艘海船因爲各種自然災難而難以到達目的地,而在剩下的七千艘海船中,最少有一半都是因爲遭遇到了海盜,落得個人財兩空。而這些海盜除了一少部分外,大部分都是這路航線上各國的正規軍,其中猶以馬六甲爲甚,其實與其說他們是國,還不如說他們是一個個的海盜窩。

也正是因爲如此,李愔早就想對馬六甲海峽動手了。可惜他當時手中沒有太大的海軍力量,而且大唐周邊的新羅、百濟和倭國都是潛在的威脅,再加上他又沒有自己的地盤。所以他只能一步步來,先將那些潛在的威脅消除掉,同時又得到了人口與土地,再加上臺灣的發展,使得他有了一塊真正屬於自己的地盤,可以自由的發展經濟與武力。

一直到了將呂宋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李貞與李惲的大軍又要開赴天竺,這使得馬六甲對李愔來說,不但具有了巨大的經濟價值,而且還是一片極爲關鍵的軍事要道,畢竟日後各種軍事物資的運輸,絕對不能受到它人的威脅!也正是直到這時,李愔才終於感覺到,自己是時候向馬六甲進軍了。

接下來李愔又向楊十夫婦詳細詢問了一些關於馬六甲方面的情報,等到一切做到心中有數時,才揮手讓他們退下,臉上滿是躊躇滿志的表情。

不過武媚娘這時卻有些擔心的道:“夫君,咱們纔剛剛拿下呂宋,林邑也將要被我們完全吞併,若是現在再對馬六甲用兵的話,那麼擴張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些,若是日後發生什麼變故的話,恐怕會對夫君的統治造成嚴重的影響。”

第123章 王子豪帶來的大喜事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39章 野蠻的自行車賽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289章 醫學院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245章 完美的佈局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754章 大結局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155章 殿下請自重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529章 香城與倭港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113章 找皇帝老爹做筆大生意!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506章 陷阱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204章 慶功宴第283章 更加鬼大的李治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464章 寒災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444章 歸來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649章 羅馬晚宴(下)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515章 傳說中的海盜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218章 度量衡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655章 莊園狩獵第17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下)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622章 澳洲的天花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529章 香城與倭港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621章 唐義識與豫章公主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62章 敷面膜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
第123章 王子豪帶來的大喜事第710章 昇平與思唐的到來第522章 軍政分離第458章 建州逃民第395章 武媚娘進王府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238章 陸青遇到的麻煩第39章 野蠻的自行車賽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258章 趙復與陸洪的對話第379章 蘇我蝦夷之死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267章 長安雜事(下)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289章 醫學院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18章 五王宴之開端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585章 當年的故人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699章 伊琳娜來了第567章 幫上一把第173章 泛舟閒談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661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145章 儒商引發的爭吵第401章 人性之背叛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107章 幸虧是李愔第454章 全家搬遷第245章 完美的佈局第719章 命不久矣第368章 家將和部曲第754章 大結局第474章 編寫教材與南洋出生第531章 佛牙舍利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155章 殿下請自重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529章 香城與倭港第481章 軍校中的皇子第113章 找皇帝老爹做筆大生意!第27章 酒樓與早餐第663章 炮轟哥特人第506章 陷阱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708章 馬爾馬拉海戰第135章 一篇文章引發的混亂第204章 慶功宴第283章 更加鬼大的李治第158章 崔氏有女名夢雪第464章 寒災第76章 衛國公的家規第13章 炒茶與虧空的王府第455章 深夜送粥人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15章 詩才之名滿長安第444章 歸來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98章 李世民與三國第400章 張玄素遇刺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649章 羅馬晚宴(下)第59章 天佑我大唐第43章 火爆的招商第372章 聲東擊西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515章 傳說中的海盜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218章 度量衡第119章 上元驚變第655章 莊園狩獵第17章 “神棍”的登州見聞(下)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51章 朕要御駕親征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299章 軍校的食堂第93章 天人之姿,月仙公主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622章 澳洲的天花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435章 顛覆林邑的陰謀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80章 少年“隋煬帝”第529章 香城與倭港第528章 掌控經濟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621章 唐義識與豫章公主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84章 千年世家與大唐新貴第29章 捕奴隊被扣第62章 敷面膜第22章 放心大膽的去開拓吧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