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到達閩省

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之間,國內很大一部分國企的運作方式,都是由外資來合併,然後打包拆分,最後把優質資源瓜分,旁支末節則是丟給當地政府?

這樣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國有優質資源的流失。但現如今的政府,並沒有看到這一點,或者說是看到了,也沒有在意,對於很多人來說,讓外資來整合國有資源這條路,是包治百病的良藥。劉東對於這樣的情況,看在眼裡,痛在心裡。但他並沒有解決這一問題的能力,所以也就只有選擇性的忽視掉。?

原本劉東以爲,這樣的事情他既然管不了,那就不去摻合,畢竟這樣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他自己心裡是明白的。但當他想要成立環亞船業的時候,才發現如果單靠環亞自己的力量來運作,想要出成績,還不知道會用掉多少年的時間。而船業想要快速的發展,就必須要抓緊時間,趕在全球經濟復甦之前,把環亞船業運作成爲一個有基礎的部門,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

在劉東的發展規劃當中,環亞船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部門。環亞以後,起碼有三個部門會和環亞船業形成交叉合作,一個是環亞礦業,未來的環亞礦業從國外把原礦運回國內,需要用到的交通工具就有運輸船,而發動機生產工廠,也會有相關技術運用到船業領域。環亞船業,就起到這麼一個承上啓下的作用。?

未來二十年,是國內航運快速發展的黃金二十年,如果現在不把一切準備工作做好,那環亞的預期目標,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到最後,劉東即便是不願意走兼併國企這條路,他也不得不走這條路。?

並且,還必須按照現行規則來走這條路,不能讓環亞成爲政府和其他外資眼中的另類。即便是到了環亞這樣的高度,有些規則,也依舊不能夠打破,即便是這個規則,對於環亞來說,相當的有利,但劉東依舊不是那麼高興。畢竟,這便宜佔得,不是那麼有道理。?

但無論如何,爲了環亞能夠正常的發展,佔便宜的事情,劉東也不得不去做。所以,纔有了這麼一次閩省之行。做爲國內最有海洋意識的閩省人,無論是在什麼時候,他們對於.大海的瞭解,都要比國內其他任何一個地區的人好。有羣衆基礎,也有工業基礎。?

有着這麼好的優勢,在加上當地政府也相當支持環亞的行動,所以劉東的環亞船業,最終選擇的地址,就在閩省。第二次考察的第一站,劉東就把目光放到了閩省。?

當劉東一行人下了飛機以後,閩省省政府的工作人員,派來了專人接待劉東一行人。領頭的一個人是閩省的一個副省長,五十多歲的年紀,在他這個位置上,也算是年富力強。?

當雙方握手之後,這個姓餘的副省長開口說到:“劉董事長,我們閩省這邊,對你的到來,可以說得上是望眼欲穿啊。你們環亞公司,對於我們地方政府的支持,是非常有利的。原本早就想拜訪你了,可惜你是個大忙人,這時間也確定不了,正好聽說你們公司高層近段時間會到各地考察調研。所以我們就在家門口,迎接你,可別怪我們禮數不周啊。”?

餘副省長可能是閩省當地人,所以他說的普通話,並不是很標準,如果他說快了,劉東肯定不是很能聽得懂,好在餘副省長說話的語速並不快,劉東連聽帶猜,算是勉強能聽得懂他說的話。?

聽明白了餘副省長的話,劉東連忙擺手說到:“餘省長你這可是折煞我了,我不過就一個小公司的董事長,哪裡稱得上是什麼大忙人,這幾年不過是在瞎忙。你們這些領導,才能算得上是日理萬機。本來早就想到閩省來走一走看一看,可你也知道,我們環亞正處於草創階段,很多時候我都離不開,所以這到處走走看看的時間,也是一拖再拖。這事情可不能怪到你們頭上,而是我的問題,等到有時間了,我再好好向你們各位領導賠罪。”?

餘副省長和劉東之間的對話,算是把雙方的關係拉得更近了一些。等到相關人員把照片什麼的拍完,就算是齊活了。這個時候餘副省長把劉東領到了省委那邊的車隊前,說到:“蔡書記和錢省長在省委那邊,今天中午,我們就吃一頓便飯,順便雙方洽談一下。你看怎麼樣?劉董事長。”?

“唉,真是慚愧,我一個小輩讓蔡書記和錢省長這麼太愛,讓我有些惶恐啊。既然各位前輩都等着了,我當然是從善如流了。”劉東持着小輩態度說到。?

雖然劉東最是不喜歡和這些領到們打交到,但既然自己的工廠都建到這裡來了,要還不和當地政府搞好關係,那就是白癡的行爲。之前在蘇省的時候,自己老爸還是省長,環亞又出了那樣的問題,劉東也抽了時間和那些領導們見過面。?

老爸在本地都尚且如此,又更何況關係並不怎麼近的閩省。要是劉東不給這些地方大員面子,到最後吃虧的就只有環亞,僅僅是爲了一時的不願意,惹怒了這些大佬,那環亞以後無論是在什麼地方,都沒有發展前途。?

和地方大員一起吃飯,對於劉東來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折磨。雖然劉東的環亞實力強勁,但面對着這些地方大員的時候,劉東並不能拿自己的環亞來說事兒,而是該執晚輩之禮。畢竟,劉東的老爸劉勝利,現在也是在蘇省當省長,要想把雙方的關係拉得更加緊密一些,劉東執晚輩之禮要比把自己當成環亞公司董事長要好很多。?

可能看起來有些繞,這些地方大員們能和劉東吃飯,肯定不會是看在劉勝利的面子上,如果僅僅靠着劉勝利的名頭,這些大佬壓根就不會見劉東。但劉東如果在這樣的場合上,真的把自己當作環亞公司的董事長,那無論是蔡書記,還是錢省長,都不會有什麼好心情。這就涉及到官員們的臉面問題,要說詳細了,是非常複雜的。?

好不容易把這羣大佬給伺候好了,並且雙方之間還進行了一定的會談,做出了一定的承諾。劉東總算是能夠暫時的擺脫官方的問題,開始專注於公司內部的問題。而這一折騰,就用去了兩天的時間,當劉東到達閩省的第三天,纔開始真正的查看起閩省這邊的情況。?

閩省這邊的部門結構,和金陵那邊是一樣的,也是屬於公司的三級部門,而部門經理張亞平,之前工作的地方是在京城。要說到資格,他比起吳坤還要老一些。當初京城分部剛剛成立的時候,張亞平就進入了環亞公司,而就在那幾年的時間裡面,張亞平不但在京城分部,也就是現在的京城總部做過事,還去過大興刀具廠做過副總經理,甚至有一段時間,還去過環亞特鋼,給吳一平當過副手。?

所以,張亞平在工作經驗上,要比金陵分部的吳坤更加豐富,之前雖然他也是在國企做過事的,但他很快就適應了環亞內部的規則,善於處理各種各樣的疑難問題。?

而正是因爲有着這樣的經驗,所以當初閩省這邊分部成立的時候,劉東親自點名,讓張亞平到閩省這邊來坐鎮。畢竟,閩省這邊的情況,可以說是在環亞三級部門當中最爲複雜的。做爲閩省這邊的經理,張亞平不但要處理好公司內部的事情,還得處理好地方政府,和那些國有企業之間的混亂問題,這麼多的事情,如果沒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是根本做不好的。比起吳坤來,劉東更加欣賞張亞平。?

在張亞平的辦公室裡面,劉東,陳潔,還有張亞平三個人,坐在沙發上,喝着茶,聊着天,氣氛顯得有些輕鬆。雖然張亞平自己,未必能夠輕鬆多少,但看到劉東這個董事長都那麼輕鬆,他也不得不裝裝樣子。?

“亞平啊,閩省這邊的情況,是環亞現目前所有三級部門當中,最爲複雜的。我當初把你派過來,你不會恨我吧?”劉東笑着說到。?

“哪裡敢啊,我既然是在爲環亞做事,當然得聽領到的。領到叫我到哪裡工作,我就得到哪裡工作,要是不聽指揮了,我還是環亞的員工麼?”張亞平回答到。?

“不要那麼嚴肅嘛,你做事的能力,我是看得到的。雖然我是第一次來閩省這邊,但並不代表我就什麼都不知道。在那麼困難的情況下,你還能把公司的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實在是不容易。你的成績,我是知道的。如果你能繼續保持現在的工作狀態,我可以給你做個保證,未來的環亞船業,你一定是第一任總經理。”劉東說到。?

聽到劉東這話,張亞平眼前一亮。做爲環亞的老人,他明白劉東這個承諾含金量有多高。雖然目前來說,所謂的環亞船業,還不過是一堆破爛貨,不但需要更新東西,還要對目前收購的國企單位,進行大的手術。?

但無論如何,只要環亞船業成立,它都會是直接成爲公司的二級部門。要比起底子,現在閩省的分部,完全不能和環亞船業相媲美。

第134章 悄然成立第391章 春節聚會第5章 完美的資料第2章 自己開公司第394章 老爺子的厚黑學第583章 午宴第30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507章 一個月以後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530章 半年發展情況(下)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636章 不高興的老爺子第384章 盤點家底第442章 家長裡短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74章 只欠東風第45章 一份清單第574章 準備走人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346章 肯定的答覆第510章 燒上一把火第220章 互惠互利第252章 股災形成的可能性第527章 一些情況第215章 當面打臉第104章 高規格的接待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35章 計劃安排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349章 還是缺人啊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509章 盛宴的開端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74章 只欠東風第215章 當面打臉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30章 拜年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213章 解決麻煩第334章 接受援助(中)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442章 家長裡短第157章 環亞特鋼的迎接第195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80章 小小算盤第64章 土地的價值第268章 雙向發展第674章 瞭解內幕的陳三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426章 八八年的主要工作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465章 到達閩省第61章 紅星紡織廠第619章 合縱連橫3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203章 想得太簡單了第146章 一炮而紅第640章 放手去幹第328章 轉明爲暗第611章 空殼公司第454章 車中定論第505章 大家一起來第347章 離開蘇聯前的安排第102章 在路上第285章 待遇太好也是負擔第102章 在路上第69章 美國新動作第253章 要的就是虎口奪食第105章 梟雄人物第11章 首長召見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處第133章 積極籌備第252章 股災形成的可能性第278章 資金來源問題第421章 羅伯特的業務第537章 低調的科研院第122章 白菜價的高新技術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547章 核武器的威懾力第602章 試探銷路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286章 初步達成協議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669章 老首長的借力打力第417章 聯袂而來的人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626章 搬空蘇聯的野望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644章 真不是開玩笑?(上)第180章 還得加強實力
第134章 悄然成立第391章 春節聚會第5章 完美的資料第2章 自己開公司第394章 老爺子的厚黑學第583章 午宴第30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507章 一個月以後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530章 半年發展情況(下)第366章 推動產學研第636章 不高興的老爺子第384章 盤點家底第442章 家長裡短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274章 格外麻煩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74章 只欠東風第45章 一份清單第574章 準備走人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346章 肯定的答覆第510章 燒上一把火第220章 互惠互利第252章 股災形成的可能性第527章 一些情況第215章 當面打臉第104章 高規格的接待第250章 環亞金融高層會議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35章 計劃安排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349章 還是缺人啊第523章 到大伯家做客第509章 盛宴的開端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74章 只欠東風第215章 當面打臉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30章 拜年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213章 解決麻煩第334章 接受援助(中)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442章 家長裡短第157章 環亞特鋼的迎接第195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80章 小小算盤第64章 土地的價值第268章 雙向發展第674章 瞭解內幕的陳三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426章 八八年的主要工作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465章 到達閩省第61章 紅星紡織廠第619章 合縱連橫3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203章 想得太簡單了第146章 一炮而紅第640章 放手去幹第328章 轉明爲暗第611章 空殼公司第454章 車中定論第505章 大家一起來第347章 離開蘇聯前的安排第102章 在路上第285章 待遇太好也是負擔第102章 在路上第69章 美國新動作第253章 要的就是虎口奪食第105章 梟雄人物第11章 首長召見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處第133章 積極籌備第252章 股災形成的可能性第278章 資金來源問題第421章 羅伯特的業務第537章 低調的科研院第122章 白菜價的高新技術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547章 核武器的威懾力第602章 試探銷路第646章 老丈人態度的轉變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286章 初步達成協議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669章 老首長的借力打力第417章 聯袂而來的人第378章 企業凝聚力的具象表現形式第626章 搬空蘇聯的野望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644章 真不是開玩笑?(上)第180章 還得加強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