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戰

天下最有權勢的劉姓是誰呢?不是引起十四國起兵的陳王劉寵,而是坐擁整個荊州的劉表。儘管剛剛定下以張繡、劉備二部客將發兵攻打豫州的決議,收到陳王劉寵起兵的消息後,劉表的牧府智囊便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劃中,最終籌算而出的答案只有一個……發兵攻取司州。

而在這個決議通過之後的當日,劉表便派人飛馬告知劉備與張繡,讓其二人領兵回還南陽。劉表的荊州並非只有蔡瑁的兩萬兵,當今天下哪個州沒有四五萬兵馬,尤其荊州在過去一度被稱作帶甲十萬,兼得劉備、張繡這樣的虎熊之士居爲客將,是誰都打不下來的。

在許多關係到天下局勢的重大事件發生時,劉表並不熱衷於參戰,而是固守在荊州一畝三分地隔岸觀火,這給了荊州內部發展的機會,但也相當於自廢武功,太希望兩邊討好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兩邊都不討好。但這次劉氏諸侯王起兵與先前劉表需要面臨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劉備與張繡攻略汝南潁川,不論成功失敗與劉表都無太大幹系,無非是把客將放出去給他們重新攻取一地的機會,這是對劉備;而張繡則是潁川與南陽相連,照樣在位置上爲劉表固守北方,幾乎沒有差別。但劉寵的起兵,在道義上堵死了劉表一貫兩不相幫的選擇……他要麼繼續幫助燕北平叛,要麼與劉氏站在一起,對抗燕北。

這件事在道義上分不出對錯,不論選擇哪個對將來而言都是生死存亡。對荊州牧府那些智謀之士而言,無分對錯,僅僅分析利弊,他們應該討伐燕北。

在荊州繼續幫助燕北,阻力太大,並且戰後也得不到什麼好處。

“劉公的決定很明朗了,即便將軍攻取豫州,也無非是新的豫州牧,與劉公無關。”諸葛亮笑着將天下局勢拆開一一爲劉備分辨,道:“益州牧不知是否會對檄文響應,如若響應而荊州沒有動作,荊州便要面臨益州與兗、豫二州的共同征伐;而荊州響應,益州不響應,則荊州便擁有襲取益州的機會,這個選擇對劉公而言最有利。”

劉備有些頹唐地點頭,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左右局勢的力量,長嘆一聲問道:“孔明認爲,我們現在應當怎麼辦呢?”

“將軍若違抗劉公的命令,固守半壁豫州,則不但要東防豫州曹軍,西面還要忌憚荊州兵,荊州在江夏、南陽皆有大軍陳布,將軍……”諸葛亮緩緩搖頭,言下之意便是劉備難以抵擋,道:“不如退兵還新野,向劉公爭取進入益州的機會。”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他並不能忤逆劉表,不論局勢還是道義,他都不能違抗劉表的命令。

就別提這件事對新野軍士氣打擊有多嚴重了,關張諸將收到消息時的慍怒不亞於劉備收到劉表讓他撤軍的消息,好端端的眼看能借此時機掠取豫州,沿途各縣城郭皆望風而降,突然後面告訴你撤回荊州,放誰心裡能好受了? wωw•Tтkan•¢ 〇

“真是晦氣!”張飛騎着黑馬在前面走着,逶迤的軍陣沒了進入豫州時的風光,各個低垂着腦袋行進極慢,便聽他嘟嘟囔囔道:“兄長,咱們出荊州時多風光,現在寸功未立便返回荊州,讓旁人怎麼看咱們?”

張飛的話得到衆多部將的贊同,甚至連劉備也不禁去想,當時將軍械糧草軍卒送給他們的太守們,又會怎麼看自己呢?

但劉備擔心的並非是他們的臉面,而是突然勒馬轉頭對諸葛亮言之鑿鑿地說道:“孔明,你有智謀,這場仗不能停止!”

“不能停止?”張飛興奮地大叫,關羽則眯起眼睛思慮着劉備說這話的起因,不過當他看向前軍的黃忠、魏延等人時,也跟着反應過來,頷首應道:“兄長所言不虛,此戰絕不能就此停止!”

如果他們這樣回到荊州,黃忠、魏延等人是一定要還給韓玄的,甚至就連那些兵馬也要交還,轉眼他們便會失去多半力量。如果這樣,他們還談什麼前往益州?帶着兩千多人去益州,奉勸劉璋投降?

這與說笑有什麼區別?

益州是個好地方,荊州劉表的命令帶來的壓力也很大,但這都不是能讓劉備回到荊州的理由,因爲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這件事便是如何保存部下超過萬人的兵勢!

謀取益州對現在的劉備而言無疑是好高騖遠,真正腳踏實地的事情便是要如何抵抗住壓力來留存自己部下兵力。只有精兵強卒攥在自己手裡,才能擁有寄望益州的能力。

“將軍打算違抗劉公的命令嗎?”諸葛亮明白劉備想的是什麼,但他不明白的是,“諸君可知道這意味什麼?”

諸葛亮爲劉備分析過,汝南並非是一塊寶地,甚至完全當得起四戰之地,南面有揚州的威脅,北面是曹操的地盤而東面沒多遠就是袁氏的徐州。哪怕沒有此番變動,他們所能依靠的也只有荊州劉表的支持。

如果劉備決意在這裡與劉表決裂,那麼等待他們的便是四面八方層出不窮的敵人,何況現在中原局勢無比混亂,除了面對曹氏的威脅,如果仍舊留在汝南,便很有可能被劉氏諸侯王視爲敵人。

“如果將軍不願回還荊州,也不要直截了當地與劉公決裂,不如緩緩行軍,派人詢問南陽張太守的意見。”如果不能與劉表聯合,那麼便必須要拉攏張繡,讓他仍舊守住潁川,作爲他們的北方屏障,“如此一來,不論是勸說張太守留守潁川,或是曹軍追擊而上,將軍都無法回還荊州。只是此事尚需三思,哪怕不會忤逆劉公,也是容易引來劉氏諸侯夾擊的險招,將軍便只能北投燕氏了。”

諸葛亮的投效改變了劉備一直以來毫無大局的思想,但同樣讓劉備將‘根基’二字看得無比重要,既然回不回荊州他沒有地盤,那麼能稱得上根基的便只有這些兵馬。

爲此,劉備不惜一戰!

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關下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六章 鎮關中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六十七章 鮮卑素利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戰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十八章 慷慨解囊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九章 招兵買馬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二百零五章 驢陣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
第二十七章 南北告急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三十六章 進擊鉅鹿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五十四章 破軍之策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月破敵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關下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六章 鎮關中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六十七章 鮮卑素利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戰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十八章 慷慨解囊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六十章 鮮卑英雄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某是甘寧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二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七十九章 將士聚飲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十一章 姑且一試第九十章 青石橋之戰 三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第九章 招兵買馬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六章 回來開船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二百零五章 驢陣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