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

中平三年的雪來的又急又快,遼東的人們還尚未換上厚實些的冬衣,短短半個月的寒風之後轉瞬便降下鵝毛般的大雪,僅僅一夜之間便掩蓋了道路。

最先癱瘓下來的是汶縣水寨,冬雪已至,根據以往的經驗再過月餘就連海岸都要封凍,船隻就算僅僅在汶縣與薊縣之間行進都絕無可能,封凍的冰凌會阻斷回港的海路。至此,向薊縣輸送糧草、軍械的船隊全部在汶縣靠岸,由老練的船伕與水卒一同用纜繩將戰船拉到岸邊,拆除桅杆後倒扣在沙灘上。皚皚白雪覆蓋着近兩百艘大小戰船好似巨大的墳頭,遠遠望去就像一片無名墓場。

幽東諸郡的郡府也失去了連接各地縣鄉的能力,大雪綿延的日子裡道路無法被疏通,冬雪到來前最後一個被派往薊縣傳信的倒黴鬼僅僅走到遼西,夜晚的大雪壓塌了夜宿亭舍的馬廄,初平三年幽東諸郡最後一封想要送往薊縣的書信沒能走完全程。

不過這也已經不重要了。

隨着幽州東部的大雪,整個北方都將陷入更加難耐的隆冬之中,上天如此公平以至一視同仁。這個冬天的雪下得很大,天下會有很多人因此而死,但幸運的是至少不會再有誰會因爲戰爭而死。

即便是最堅韌的武士,也無法在這樣的天氣與敵人戰鬥。

由上至下,人們自由了。太守無法將自己的政令傳達給縣令,縣令也一樣無法管轄到鄉里,人們似乎隨着冬月的大雪再度重歸原始,自求多福。

需要在冬季來臨前做完的事情,他們都已圓滿達成,即便一封無關痛癢的書信沒能送達薊縣也沒關係了。幽州如今有北方最出色的武將與謀士,即便遇到難以想象的突發事件,燕北相信就算沒有他這個一州牧守坐鎮薊縣,他們也能將州中政務與邊境事宜處理好。

他對自己部下那些武夫文人有什麼本事再清楚不過,別說最近傳回的消息公孫瓚在渤海郡西面輕功冒進爲袁紹所困,就算公孫瓚此時領兵北進,有高覽和麴義在也足夠讓其鎩羽而歸,何況屯兵無極的僅僅是公孫瓚部下中並不顯名的中山相王門。

儘管宅院中落了厚厚一層被裘般的大雪,燕北仍舊在院落間踱着步子,圍着涼亭走了一圈又一圈。屋舍裡時常傳出一聲甄姜痛苦的叫喊,上氣不接下氣。整個燕氏宅都因此而慌亂不已,人們進進出出跑前跑後,好不熱鬧。

他的孩兒要出世了!

這種冥冥之中血脈相連的感覺,令燕北發自內心感到顫慄。數年來起於遼東,投身兩次渤濟天下的叛亂,南征北討殺敵無數,可燕北的心從來沒有像此時此刻一般寧靜,總是像個行走在路上的亡命之徒,爲了活着而活着,爲了壯大而壯大。

但是此刻,再沒有比他清楚自己想要做什麼的人。

很快,他就能沒有絲毫後顧之憂了,他的一切,都將有人繼承。

燕氏宅裡有人看起來比他還要焦急,遼東太守燕東從這頭走到哪頭,夾雜着呵斥府上僕役的呼喝。“熱水洗淨了送去,穩當點別灑了!愣着幹什麼,動起來動起來!”

令作爲過來人的沮授感到好笑,這兩個燕氏子,平時看起來再怎麼面露威儀,此時還是不免露了怯。

“主公不必焦急,需要的時候還長,倒不如先靜坐片刻。”沮授是過來人,心知眼下宅邸雖亂卻顯然還沒有開始生產,若是從現在燕北便是這副模樣,怕等孩子出生他早就累的睡着了,開口說道:“何不去宗廟,祭祀祖先呢?”

燕北的腳步頓住,這種時候祭祀祖先,顯然是燕北所沒想到的。但也僅僅是怔住一瞬,便好似溺水人捉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點頭連忙道:“對,我去宗廟,我去宗廟!”

話音一落,燕北便披上狐裘朝着府外奔去。沮授輕輕搖頭,望向府宅下端坐好似越冬之熊一般的披甲猛漢,開口道:“典司馬,去看護着君侯吧。”

典韋毫不做聲地起身,衣甲內龐大的身軀攏在寬大的黑色罩袍裡,跟着燕北走出府邸。

駿馬一陣風般奔離襄平城外的燕氏宅邸,馬蹄踏在厚實的積雪上帶來吱呀的聲響令人安心。相隔不過數里路程,遠遠地便望見襄平城外最有氣勢的燕氏五廟,以品字形排列的五座氣勢恢宏的祖廟分別祭祀着燕氏上數三代的全部祖先,但實際上……裡面供真正的燕氏只有他的父兄罷了。

從前最初修建時不過是三廟,但隨着燕北封侯的消息在幽州傳開,燕東便在三廟基礎上另增兩廟,成爲如今恢宏的建築羣。

檐牙之下,頂盔摜甲將身體籠在罩袍內的武士扣着刀柄低頭行禮,他們都是真正的燕氏武士。最忠誠的武士放棄自己的姓氏,以表達對燕氏的忠誠,當他們死後,將同樣被供奉在這座龐大的建築羣中,以供後人敬仰。

燕北推開廟門踏着狹長而幽深的廊道,一盞盞鯨油燈隨廟門機括緩緩亮起,直將百步廊道後神秘而陰鬱的大堂照亮。

兩個牌位前煙霧渺渺,好似它們的主人就在鬱郁的煙霧中看着步入宗廟的族人。跪坐當下,令最躁動的心停止躍動變得沉靜,總有一天,他也會被供奉在這裡,以虛無縹緲的力量給予後輩。

他終於明白,人們爲何要信奉鬼神……並非是因爲他們擁有超凡的力量,而是爲了給生者帶來更多的寄託。

有些傳統或許無用,但人們並不應因其無用而忘記。

無論從生者還是死者的角度,都不應忘記。

不知過去多久,幽深的迴廊傳來厚重而堅定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燕北沒有回頭,跪坐在空曠的宗廟中微微低着頭顱。他聽到典韋跪坐在身後,緩緩拜了三次,低頭說道:“君侯,母子平安。”

燕北的頭顱低的更加謙卑,長長地喘出一口氣,起身,對典韋輕輕頷首。

“呼,大善!”

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二十五章 進駐滎陽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與力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一百零六章 漢室興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
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三十一章 中平五年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五十章 北方有變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二十五章 進駐滎陽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與力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九十四章 烏桓被搶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飛轉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三十章 邴原泣學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一百七十章 命不久矣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六十八章 更待何時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五十八章 虎傷人意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一百九十八章 須臾可破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一百零六章 漢室興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九十七章 總有相和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一百七十八章 代天行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二百二十一章 別回頭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四十章 雲中疫病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七十一章 天下紛亂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八十五章 終不負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一百零五章 送瘟神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五十六章 言盡於此第四十二章 縱情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