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暗流涌動

曹操對荊州水軍進行了一次大洗牌,主要將領全部撤換,當然一些小軍官沒有動,比如曲長一下,爲了穩定軍心,這些小軍反而每個人都升了一級。

按道理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然而曹操還是太小瞧荊州世族的勢力了。

烏林水寨中,夜深人靜。

在一個小營帳中,圍坐着幾個小將,低聲私語。

“張牙將,曹操不分青紅皁白,就將我們荊州水軍的將軍全部斬殺,實在是太可恨了,妄我們一片忠心,誰知道下一批會不會是我們。”

其中一個小將對着一個長着八字鬍鬚的小將說道。

此人姓張名德,乃荊州張氏一族的族人,乃張允的侄子,以前一直在荊州水軍中擔任曲長一職,這次曹操爲了穩定荊州軍的軍心,將張德提拔爲了牙將。

按道理張德應該感恩戴德,然而此時的張德卻對曹操既憤恨,又害怕。

“對啊,張牙將,你來拿個注意吧。”

“我看出來了,雖然我們投降了曹操,可是曹操對我們荊州兵根本不當一回事,說什麼張將軍和陳將軍等人謀反,其實就是爲了讓自己的族人領導我們,然後讓我們賣命。”

“別看現在提拔我們等升官,其實就是爲了穩定軍心,等將來軍心一穩,我們就成了他拔除的對象了。”

……

小將們七嘴八舌,表達着不滿,能夠看出他們心中的恐慌。

張德不動聲色的的看着在場的人發泄情緒,其實這些人平時就與自己交好。經常聚在一起喝酒玩樂,關係不一般,張德年長,所以算是這羣人的小頭頭吧,這次也是張德將他們召集在一起。

在場的人基本不是張氏族人。就是陳氏族人,還有蔡氏一族的人,張德對這些人的爲人都十分了解,不可靠的他都沒叫。

而且這些人都或多或少手下都有一批人,加起來也有三五千。

不過張德還是不太放心,所以他想盡量多試探一下這些人。

“不會吧。曹丞相威服四海,不至於對我等小將下手,或許張將軍和陳將軍等人真的謀反呢。”張德淡淡道。

聽到張德這麼說,一個小將氣憤道:“張牙將,你真的認爲張將軍和陳將軍會謀反嗎?”

他們所說的張將軍指的是張虎。這些人都是張虎的手下,曹操南征之後,爲了阻擊劉備和劉修,蔡瑁特意將張虎和陳生從長沙調回到了烏林。

“人心難測啊。”

“哼,想不到張牙將是這樣的人,算我看錯你了。”

“看錯你了。”

……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嘲諷的看着張和,一臉的失望。

張德看這羣人不似有假,便不再試探。開始交底。

突然張德的臉上一肅,說道:“既然大家都如此認爲,曹操無德。濫殺無辜,我們豈能讓張將軍和陳將軍含冤而死呢。”

衆人發懵了,張德的態度轉變讓大家有點沒明白。

“張牙將,你剛纔……”

“呵呵,對不住兄弟們了,由於事關重大。張某不得不謹慎,剛纔是試探諸位而已。”張得歉意一笑。

“原來如此。”

衆人恍然大悟。想想也覺得張德做的對,畢竟事關性命的事情。

“那你覺得怎麼做吧。總之我不想再跟着曹操混了,朝不保夕,擔驚受怕。”

“不如我們去投江東吧,周瑜屯兵蒲圻,我們只要悄悄過去,不會有人發現的。”有一個小將提議道。

“不行,江東與我們有世仇,多少荊州子弟死在江東士卒的手裡,我死也不會去江東。”另一個小將道。

“我們投劉備吧,劉備仁義布衣天下,而且是漢室宗親,一定會優待我們的。”

“不行,劉備此人就是一個僞君子,你們可能不清楚,在當陽的時候,他丟下百姓自己逃生,我也是聽一個逃難的百姓說的。”

“我看還是去江陵投奔三公子吧,他是州牧大人的子嗣,更適合我們投奔,何況我聽說大將軍也投降了三公子。”

“對啊,我們可以投奔三公子。”

“三公子很有本事,數次挫掉曹操銳氣,我看能夠打敗曹操的人唯有三公子了。”

說道投奔劉修,衆人竟然意見很快統一。

“既然諸位都如此想,那我們就投奔三公子吧。”張德說道,“不過在投奔三公子之前,我們不能就這樣空手而去,畢竟我們曾經投降過曹操,我們要拿出誠意才行。”

“張牙將,你說咋幹吧,兄弟們都聽你的。”

“好,既然兄弟們如此擡舉,那我來說說,現在三公子與曹操在江陵對峙,烏林這邊曹操必定無暇顧及,我們約定人馬和時間,在此地起事,突襲曹營,這也漸漸的幫助了三公子減輕了來自曹操的壓力,到時候再投奔三公子,必定是大功一件。”

“可是我們幾個的可靠人馬加起來也不過兩三千人啊,如何能夠與曹軍數萬人馬抗衡呢,這不是以卵擊石嗎?”

“我沒說要正面攻打,而是偷襲,目的就是爲了擾亂曹營,讓曹操頭疼,不能全力攻打江陵。”

“恩,這個方法好,我覺得可行。”

“我也覺得可以。”

……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安排了,諸位只需如此……”張德壓低聲音道。

烏林中發生的這一幕,在漢江口的營寨中也發生了,不過與烏林不同的是,在漢江口駐紮的全部都是荊州水軍,沒有曹軍,所他們的計劃比較大膽。

在張允手下有一個小將,姓吳名登,乃是長沙郡人氏,看起來並不起眼,而且與其他荊州世族沒有關係,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此人早些年在蔡瑁手底下做事,後來被蔡瑁提拔爲一個屯將。

曹仁上任之後,並沒有按照曹操的命令去提拔軍職,而是有選擇的提拔,凡是與張氏一族和蔡氏一族的人全部撤職,換了和這兩個家族無關係的人來領導荊州軍,爲的就是防止有叛亂髮生。

然而吳登是個例外,因爲他也是有志向的人,一直想要靠自己的努力來獲得軍功升職,故而有意無意的隱瞞了與蔡瑁的關係,從而讓他逃過了一劫。

蔡瑁投降劉修的事情他聽聞之後,心中便起了心思,這次加上張允被曹操無辜殺害,他很快明白了曹操這是要肅清異己啊,故而下定決心反叛曹操。()

第162章 流言四起第151章 曹操督戰第52章 韓玄發怒第242章 士燮歸附第168章 曹操撤軍第94章 背水一戰第15章 一路狂奔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62章 大浪淘沙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203章 孫劉聯軍第203章 孫劉聯軍第3章 天下英雄第76章 女子祭酒第8章 蔡瑁殺意第172章 荊南四郡第40章 混進城內第123章 劉表去世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92章 孔明來訪第20章 洞庭水賊第44章 賊子休走第212章 洞庭大捷第29章 抵達臨湘第221章 騎虎難下第169章 各有打算第122章 聯合抗曹第217章 湘州入手第96章 疑兵之計第22章 激戰水賊(二)第93章 奔襲宛城第121章 劉備對策第115章 蔡瑁下套第200章 給你送禮第54章 張機仲景第58章 劉修資本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79章 治所穰城第99章 胸有成竹第136章 虎豹之殤第69章 湍水設防第57章 甘寧水軍第79章 治所穰城第104章 暗度宛城第47章 黃蓋撤軍第49章 一反常態第45章 最後一戰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241章 慘烈之戰第150章 山雨欲來第185章 得遇二賢第221章 騎虎難下第212章 洞庭大捷第233章 中了圈套第239章 你屬狗的第3章 天下英雄第96章 疑兵之計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62章 大浪淘沙第21章 激戰水賊(一)第28章 黃蓋程普第27章 大獲全勝第44章 賊子休走第47章 黃蓋撤軍第227章 潼關對峙第16章 精悍強兵第123章 劉表去世第209章 大戰關羽第28章 黃蓋程普第94章 背水一戰第155章 曹操心碎第12章 魏延來投第11章 招兵買馬第24章 水賊援軍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227章 潼關對峙第11章 招兵買馬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221章 騎虎難下第50章 說服高儀第197章 偷襲敵營第178章 雙方談判第36章 設計圈套第26章 意外之喜第176章 飼養信鴿第67章 授格鬥術第154章 陶罐逞威第119章 鄧艾消息第215章 江東之危第68章 文聘仲業第81章 涅水防禦第160章 魯肅來訪第36章 設計圈套第95章 問計徐庶第207章 晴天霹靂第48章 謀反大罪第57章 甘寧水軍
第162章 流言四起第151章 曹操督戰第52章 韓玄發怒第242章 士燮歸附第168章 曹操撤軍第94章 背水一戰第15章 一路狂奔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62章 大浪淘沙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203章 孫劉聯軍第203章 孫劉聯軍第3章 天下英雄第76章 女子祭酒第8章 蔡瑁殺意第172章 荊南四郡第40章 混進城內第123章 劉表去世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92章 孔明來訪第20章 洞庭水賊第44章 賊子休走第212章 洞庭大捷第29章 抵達臨湘第221章 騎虎難下第169章 各有打算第122章 聯合抗曹第217章 湘州入手第96章 疑兵之計第22章 激戰水賊(二)第93章 奔襲宛城第121章 劉備對策第115章 蔡瑁下套第200章 給你送禮第54章 張機仲景第58章 劉修資本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79章 治所穰城第99章 胸有成竹第136章 虎豹之殤第69章 湍水設防第57章 甘寧水軍第79章 治所穰城第104章 暗度宛城第47章 黃蓋撤軍第49章 一反常態第45章 最後一戰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241章 慘烈之戰第150章 山雨欲來第185章 得遇二賢第221章 騎虎難下第212章 洞庭大捷第233章 中了圈套第239章 你屬狗的第3章 天下英雄第96章 疑兵之計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62章 大浪淘沙第21章 激戰水賊(一)第28章 黃蓋程普第27章 大獲全勝第44章 賊子休走第47章 黃蓋撤軍第227章 潼關對峙第16章 精悍強兵第123章 劉表去世第209章 大戰關羽第28章 黃蓋程普第94章 背水一戰第155章 曹操心碎第12章 魏延來投第11章 招兵買馬第24章 水賊援軍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227章 潼關對峙第11章 招兵買馬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221章 騎虎難下第50章 說服高儀第197章 偷襲敵營第178章 雙方談判第36章 設計圈套第26章 意外之喜第176章 飼養信鴿第67章 授格鬥術第154章 陶罐逞威第119章 鄧艾消息第215章 江東之危第68章 文聘仲業第81章 涅水防禦第160章 魯肅來訪第36章 設計圈套第95章 問計徐庶第207章 晴天霹靂第48章 謀反大罪第57章 甘寧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