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蔡瑁殺意

在侍從的引領下,劉修來到了劉表的榻前,此時的劉表側臥在榻上,一臉的病像,消瘦的臉頰上全無血色,看來大限將至,據歷史記載劉表是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初病逝,而現在已經是三月中旬,還有半年時間。

不知道自己的穿越會不會帶來什麼變數,劉修心裡想着。

見到劉修進來,劉表努力掙扎着坐了起來。

劉修趕忙上去叩首行禮,道:“見過父親。”

“恩,我兒今日前來有什麼事嗎?”劉表喘了口氣,語氣平和道,與以往的態度截然相反。

“父親,如今漢室衰微,四方戰火不斷,唯獨我荊州在父親的治理下,百姓安居,錢糧富足,社會繁榮,堪稱人界樂土,但這也導致了四方諸侯虎視眈眈,想要吞併荊州。”

說道這裡劉修擡頭看了一眼劉表,見劉表沒有說話,但是臉上也是露出難言之色,顯然也意識到了這diǎn,上次曹操遠征柳城,破烏桓之時,曹操的大後方許都空虛,劉備曾建議劉表襲擊許都,然而劉表沒有什麼大志向,只想保住自己的一三分地,故而沒有采納劉備的建議,等到曹操班師之後,劉表才後悔,從這之後曹操一直秣兵歷馬,準備南下,劉表也錯過這一次絕佳的機會。

可以說現在的劉表也深知曹操、孫權之患,然而沒有應對之策,而且荊州多數人都不贊同和曹操開戰,有些世族甚至已經開始暗通曹操,不過劉表病種,想要管也是有心無力。

劉修頓了頓便繼續道:“在這危難時刻,孩兒身爲父親之子,理應爲父親分憂。”

聽到劉修的話,劉表的臉上難得露出了一絲笑容,滿意的diǎndiǎn頭道:“我兒有什麼良策?”

劉修滿臉悲憤,聲音鏗鏘,道:“孩兒並無良策,但是孩兒有七尺之軀,滿腔熱血,願爲父親守衛荊州,保衛我荊楚百姓免於戰火塗炭。”

“好,好,好,我兒有此志向,爲父甚慰。”劉表滿臉的讚賞之色,激動之下臉色竟隱隱有diǎn泛袖,“我兒需要爲父如何支持你?”

“請父親允許孩兒招兵買馬,聽候父親調遣,保衛我荊州百姓。”這個時候劉修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目的,在之前劉修是沒有帶兵資格的,必須由州牧允許才能夠合法招募兵馬,。

“你需要招募多少兵馬?”劉表問道。

“三百人。”

劉修猶豫了一下說道,其實劉修也想招募個萬八千的人馬,可是他怕劉表不會同意,甚至可能會懷疑自己的意圖,而且如果蔡瑁知道後恐怕也不會放過自己,畢竟在這檔口,他也會顧慮自己會危險到劉琮的地位,對自己下殺手,歷史要不是劉琦跑得快,恐怕就成爲劉琮上位的墊腳石了,再者人多要吃飯,要軍餉,這些東西也只能和劉表要。

眼前先弄diǎn人馬,既不至於把自己放在火上烤,讓別人警惕自己,又可以擁有自保之力。

“哈哈,爲父還以爲多少人呢,這樣吧爲父撥與你百兩黃金,五千石糧食,允許你募兵五百。”

劉表哈哈一笑,神色神色鬆弛了下來,起初劉表還真是有些擔心劉修招兵買馬的意圖,沒想到劉修只要三百人,這diǎn人馬也成不了什麼事,既然這樣那所幸就給他五百人的軍權,讓他先學會帶兵,將來也可以輔佐他的哥哥守衛荊州。

劉修自然不知道劉表的心思,出乎他的意外,劉表不但爽快的同意了,而且還增加了兩百人的權限,這真是意外之喜啊,不過這五百人卻是也不算多,與曹操和孫權的人馬相比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謝父親,孩兒必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誓保我荊州百姓。”

劉修嘴上這麼說,心裡卻是另一種想法,保屁的荊州,荊州憑自己是保不住的,先把自己保住再說吧雖然自己在劉表心中的感官有所改變,但是劉表的心裡的合理繼承人依然是劉琦和劉琮,一個是長子,一個是二子,而自己不但是三子還是丫鬟所生。

沒過多久,關於劉表答應劉修招兵買馬的消息傳了開來,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

大部分人還是一笑了之,五百人能幹什麼,一個世族的家兵都有上千人。

當然還有個別人不這麼認爲,比如蔡瑁。

此時的蔡瑁坐在家裡的椅子上,眉頭深鎖,他回顧了在劉修身上所發生的事情,以前劉修深居簡出,爲人懦弱,自卑,本來他根本沒有在意劉修,他認爲劉修對劉琮根本就形不成危險,但是自從幾天前劉修那句天下無英雄的言論,開始讓他重視起了劉修,如今才過了幾天,劉修就從劉表那裡要來了兵權,這不得不讓人深思劉修的意圖,雖然人馬不多,但是關鍵時候就可能是個隱患,何況他也想不通劉修的用意,五百人能夠幹什麼,要知道他自己家的私兵就有兩千多人。

蔡瑁不愧是精明之人,能夠掌管荊州水軍的人物絕非等閒之人,當即決定去找劉表,要求他撤回劉修的兵權,他要將這種隱患扼殺在搖籃,如果劉表不同意,那就只好鋌而走險了,想到這裡蔡瑁的眼中閃過一絲殺意。

“好個劉修,以前竟然沒看出來此人的野心,竟然是韜光養晦,差diǎn就被騙了。”蔡瑁陰沉道,“來人,被車,去州牧府。”

很快蔡瑁便是駕車來到了州牧府,不過他並沒有第一時間去見劉表,而是找蔡夫人商議此事。

蔡夫人年輕貌美,是蔡瑁的親妹妹,當初劉表初到荊州,爲了拉攏荊楚世族,便與蔡氏家族聯姻,何況蔡夫人確實生的如花似玉,深得劉表的寵愛,而蔡夫人一生沒有生育,劉表將劉琮寄養在蔡夫人處,所以蔡夫人對待劉琮就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

本來劉表喜愛劉琦,欲立劉琦爲繼承人,但是蔡夫人經常在劉表面前吹枕邊風,詆譭劉琦,久而久之,劉表便開始疏遠了劉琦,可見蔡夫人在劉表心中的分量。

第45章 最後一戰第156章 潛在威脅第24章 水賊援軍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242章 士燮歸附第43章 火燒糧草第158章 深謀遠慮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29章 抵達臨湘第215章 江東之危第113章 夏侯撤軍第25章 不死不休第9章 必謀荊州第111章 入駐宛城第233章 中了圈套第149章 樂進賭約第132章 巾幗英雄第241章 慘烈之戰第216章 兵不血刃第98章 伏擊斥候第97章 瞎說實話第146章 隔江對峙第125章 劉備南撤第207章 晴天霹靂第113章 夏侯撤軍第110章 凱旋而歸第65章 諸葛孔明第54章 張機仲景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109章 整兵追擊第3章 天下英雄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13章 劉修練兵第110章 凱旋而歸第185章 得遇二賢第13章 劉修練兵第172章 荊南四郡第114章 曹操大怒第17章 三軍成立第125章 劉備南撤第69章 湍水設防第76章 女子祭酒第179章 進駐宜城第196章 徐庶跑了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139章 江陵消息第43章 火燒糧草第215章 江東之危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174章 爭奪州牧第109章 整兵追擊第71章 桃花美女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202章 蠻人之殤第229章 圍攻西陵第149章 樂進賭約第206章 圍魏救趙第77章 大軍開拔第89章 從長計議第53章 益水之陽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160章 魯肅來訪第27章 大獲全勝第226章 借道關中第9章 必謀荊州第182章 劉修願景第174章 爭奪州牧第126章 不忠不義第16章 精悍強兵第82章 兵臨城下第153章 誓破江陵第54章 張機仲景第57章 甘寧水軍第8章 蔡瑁殺意第242章 士燮歸附第68章 文聘仲業第147章 曹仁攻城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136章 虎豹之殤第196章 徐庶跑了第241章 慘烈之戰第34章 韓玄棄逃第128章 劉聰投降第59章 返回襄陽第18章 孫權來犯第28章 黃蓋程普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153章 誓破江陵第146章 隔江對峙第225章 一夜七次第166章 虛張聲勢第195章 等待時機第4章 甘寧興霸第134章 火燒曹軍第23章 雙方對策第162章 流言四起第225章 一夜七次第155章 曹操心碎
第45章 最後一戰第156章 潛在威脅第24章 水賊援軍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242章 士燮歸附第43章 火燒糧草第158章 深謀遠慮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29章 抵達臨湘第215章 江東之危第113章 夏侯撤軍第25章 不死不休第9章 必謀荊州第111章 入駐宛城第233章 中了圈套第149章 樂進賭約第132章 巾幗英雄第241章 慘烈之戰第216章 兵不血刃第98章 伏擊斥候第97章 瞎說實話第146章 隔江對峙第125章 劉備南撤第207章 晴天霹靂第113章 夏侯撤軍第110章 凱旋而歸第65章 諸葛孔明第54章 張機仲景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109章 整兵追擊第3章 天下英雄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13章 劉修練兵第110章 凱旋而歸第185章 得遇二賢第13章 劉修練兵第172章 荊南四郡第114章 曹操大怒第17章 三軍成立第125章 劉備南撤第69章 湍水設防第76章 女子祭酒第179章 進駐宜城第196章 徐庶跑了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139章 江陵消息第43章 火燒糧草第215章 江東之危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174章 爭奪州牧第109章 整兵追擊第71章 桃花美女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202章 蠻人之殤第229章 圍攻西陵第149章 樂進賭約第206章 圍魏救趙第77章 大軍開拔第89章 從長計議第53章 益水之陽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160章 魯肅來訪第27章 大獲全勝第226章 借道關中第9章 必謀荊州第182章 劉修願景第174章 爭奪州牧第126章 不忠不義第16章 精悍強兵第82章 兵臨城下第153章 誓破江陵第54章 張機仲景第57章 甘寧水軍第8章 蔡瑁殺意第242章 士燮歸附第68章 文聘仲業第147章 曹仁攻城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136章 虎豹之殤第196章 徐庶跑了第241章 慘烈之戰第34章 韓玄棄逃第128章 劉聰投降第59章 返回襄陽第18章 孫權來犯第28章 黃蓋程普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153章 誓破江陵第146章 隔江對峙第225章 一夜七次第166章 虛張聲勢第195章 等待時機第4章 甘寧興霸第134章 火燒曹軍第23章 雙方對策第162章 流言四起第225章 一夜七次第155章 曹操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