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永樂大典》....現世!!!(中)

第503章 《永樂大典》.現世!!!(中)

“.挖掘機已經挖到後殿頂層了!”

聽到這句話。

充作臨時指揮點的帳篷內。

所有人的交流聲頓時一靜。

隨後姜成谷與翁同二人對視一眼,姜成谷朝翁同點了點頭,踏前一步,對來人問道:

“小林,挖掘情況怎麼樣了?有沒有對後殿頂層造成損傷?”

名叫小林的土木老哥飛快的搖了搖頭,雙手在胸前比劃了個高度,看起來跟雄霸在蓄力放三分歸元氣似的:

“姜處長,您放心吧,我們事先做好了挖掘方案。”

“挖掘機在距離後殿頂層還有40釐米的時候就停止了挖掘,設備是沒有觸碰到後殿本體的。”

“幾分鐘前,我們用鑽探設備向下進行了很謹慎的鑽進,最終確定下方確實存在九殿地宮的後殿。”

“現在張院士正在和幾位高工討論着下一步的施工方案,大概半個小時後,我們就會對後殿進行下一步挖掘了。”

姜成谷這才輕輕點了點頭:

“原來是這樣”

雖然姜成谷來自GWY辦公廳,但既然被上頭選做了永陵挖掘項目的總指揮,他自身對考古工程自然也非一無所知。

實際上。

姜成谷畢業的院校還是華夏礦業大學呢,等今後在辦公廳的資歷熬夠了,他外放的單位也多半會與礦業或者各類工程有關。

所以他很清楚。

雖然三一205屬於中型挖掘機,塊頭噸位很大,操作起來相當粗獷笨重。

但對於那些能開着挖掘機在雞蛋上點打火機、同時還能保證雞蛋不碎的老司機來說,精確挖到後殿上方40釐米壓根就不是什麼難事兒。

畢竟今天出場的可是國家隊來着。

隨後姜成谷往帳篷外看了眼,確定基坑內很多設備的確已經停工,便對小林說道:

“既然如此,小林,你帶個路,我們去現場看看吧。”

小林表情一正:

“明白!”

隨後在小林的帶領下。

一行人很快離開指揮點帳篷,往前走了一百多米,進入了用擋板圍起來的基坑。

這處基坑最上方的規格大概在60X60左右,總面積約莫三千平米出頭,比半個足球場略微大那麼一丟丟。

基坑內部又分成了兩個小層,總深度接近了三十米——其實原本坑內是分成四層的,不過其中兩層在設備進入下一層後進行了擴挖,只保留了支護、隔斷還有止水帷幕。

基坑的下坑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側邊的斜坡下去,這也是工程設備的上下通道。

另一種則是乘坐簡易電梯,就是那種四處漏風但卻異常皮實的大鐵框子。

徐雲他們選擇的自然是後者。

在分批進入電梯後,衆人順利下到了坑底。

坑底的面積差不多有四百平米,比徐雲預計的大了不少,地面的土質大多都是深紅色,看起來有些潮溼。

剛一出電梯。

衆人便見到不遠處張子昂正戴着安全帽,與幾位工程師模樣的男子站在地面進行着討論。

也不知道是不是土木老哥的習性使然,幾人的肢體動作都很豐富,看起來談性正濃。

他們中有人時而攤平手掌做個俯衝的姿勢,時而雙手高舉五指張開,作勢想要**地面。

偶爾還有人蹲下身子抓起一把土,攥在手上說着什麼。

很明顯。

他們正在討論着接下來的方案。

“張院士!”

姜成谷帶着衆人快步上前,先與幾位這些天都接觸過的工程師點頭致意,接着便看向了張子昂,問道:

“張院士,下一階段的挖掘方案定好了嗎?”

張子昂點點頭,伸出手,指着另一片被警戒線圍成的長方形區域說道:

“姜處長,你們看。”

“那片區域的下方就是地宮的後殿,也就是嘉靖皇帝與三位皇后安放棺木的密室,警戒線就是按照後殿佈局圍出來的。”

“我們的後續方案是這樣的——先通過人工手段以及液壓鎬輔助,處理掉後殿地宮上方的全部土層,在現實環境中確定整個後殿的區域所在。“

“另外在處理上方土層的同時,施工隊繼續對後殿的左、右、後三個側面進行深挖清理。”

“在三面都挖掘到主體外壁後,開始進行鑽孔抽水,儘快把後殿的積水給抽出來。”

說這話的時候。

張子昂還配合着踩了踩腳下的土壤。

如果對張子昂這番描述沒有直觀認知的同學,可以在腦海中想象一個字:

凹。

【凹】這個字的形狀,就差不多是地步基坑的俯視圖。

而俯視圖的左、下、右就是張子昂所說的左右後三面,上方那個缺一橫的位置就是後殿的大門。

張子昂的計劃就是從後殿的左、右、後三個面的區域往下挖,最終讓後殿的上、左、右、後四個面暴露出來。

如果這還沒法理解的同學,也可以試試回憶一下你們睡覺的牀鋪。

牀靠在牆壁的牀頭就是後殿的入口,與空氣接觸的上、左、右、後四個方位,就是後殿的四個面。

只是眼下只有牀面暴露在空氣中,張子昂要做的就是把其餘三個側面挖出來。

隨後張子昂頓了頓,待徐雲等人都理解了圖示後,繼續說道:

“等四個面都被清理完畢,同時墓室內的積水都被抽空,我們便會進行最後的切割與起重。”

“而到了這一步,姜處長,老翁,技術上的手段就需要你們籌備與支援了。”

姜成谷和翁同齊齊點了點頭:

“沒問題。”

作爲項目的重要參與者之一,他們很清楚張子昂所說的技術手段到底是什麼——那就是後殿內文物的保護。

準確來說應該是.

四具帝棺內文物、遺骸的保護。

畢竟與存放有《永樂大典》的一體化銅殿不同。

雖然後殿的牆壁、地面和天花板都是用大理石貼合成的‘瓷磚’,看起來比普通土層牢固許多。

但它們終究不是一體化澆築而成的。

加之長達數百年的積水浸泡,誰也不知道後殿在起重過程中會不會突然崩塌——這個概率說實話不大,但卻也並非爲零。

所以出於穩妥考慮。

翁同他們事先就安排了一系列的應急手段,爲的就是防止小概率事件發生后帝棺遭遇風化或者損毀。

畢竟搞考古的都是老穩逼嘛。

總而言之。

在確定了方案後。

張子昂便帶着施工隊忙活了起來。

實話實說。

40釐米的土壤要說厚那肯定談不上厚。

生活裡24寸顯示器的高度差不多就有三十多釐米了,40釐米頂多就是在顯示器上方加瓶可口可樂的尺寸。

但你要說它有多薄吧那倒也不至於,真操作起來挖個坑起碼沒很多人想想中的那麼容易——即便土層中沒多少石頭。

因此在這個環節,首先上場的不是鐵鍬,而是小型的液壓鎬。

嘟嘟嘟——

只見七八位土木老哥手持類似翻土機的液壓鎬載具,跟犁地似的在地面翻鬆着土壤。

這幾個老哥的背後還揹着個類似農藥箱似的小桶,桶裡有根導管連接到了液壓鎬上,二者似乎是一個模塊。

見此情形。

徐雲眼中不由冒出了一絲好奇,對翁同問道:

“翁伯伯,那幾位操作員身後的桶是幹什麼用的?”

翁同順着徐雲的指向看了幾眼,簡單的哦了一聲:

“那是陰離子聚丙烯酰胺和聚氧乙烯失水聚醇硬脂酸酯的混合物。”

“聚丙烯酰胺?”

徐雲沒聽清.或者說沒聽懂翁同後半句說的物質,不過聚丙烯酰胺這玩意兒他倒是知道:

“您是說鬆土劑?”

翁同點了點頭,想了想,解釋道:

“算是鬆土劑的範疇吧,不過比農用的高效很多,是目前專門爲考古挖掘研製出的一種液相劑。”

“這種液相劑的滲透能力很強,鬆土效率大概在1.5m/15g/6.8min左右。”

“目前國內遺蹟.尤其是石制遺蹟的開發過程中經常可以見到這玩意兒的身影,不過三星堆那種地方還是不允許它入場——畢竟土層裡的文物太多了。”

徐雲這才心下了然。

或許這就是行業壁壘吧。

翁同看起來習以爲常的東西,在徐雲這種外行人的眼中就顯得很稀奇了。

過了大概二十分鐘。

土層被翻鬆完畢。

而到了這一步,就該人工隊登場了。

由於這個環節沒多少難度,就連徐雲、潘院士、陸朝陽這些沒啥土木經驗的萌新,都被允許扛着鐵鍬上了場,做了次舞鏟階級。

挖地的時候徐雲還喝了三碗水,這應該也算是日耕三碗了吧?

就這樣。

隨着時間的推移,在工地上百號人的努力下,後殿的四個面也逐漸露出了真容。

四個小時後。

一臺縱向銑挖機來到了後殿的‘脖子’處。

銑挖機械臂的輪子上佈滿了不規則的釘子,有點類似被扭成圈的狼牙棒,看起來極其猙獰。

當然了。

從這種粗獷的畫風中就不難看出,這臺設備不可能是用來切割大理石通道的——儘管大理石通道的厚度也有一米。

這臺縱向銑挖機主要是爲了修正切割區域上方的土層,讓後續切腦袋的‘鍘刀’能夠更好發揮效果。

與此同時。

後殿的左、右、後三個側面也被打出了鑽洞。

隨後三根粗粗的黑色管道,分別同通入了三個鑽洞內。

過了一會兒。

隨着抽氣泵的作用,鑽洞中迅速涌出了水。

積水在壓力設備的協助下被送上了地面,在經過防止文物被誤吸的過濾網後,被排到了一處事先挖掘好的水塘內。

待經過淨化處理,這些積水便會被排入就近的一條小河中。

看過華農兄弟視頻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抽水機這玩意兒你別看它出水量似乎很大,咕嘟咕嘟的賊強力。

但想要將一個普通魚塘抽乾淨水,最少都需要好幾個小時乃至大半天。

而永陵的後殿,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七米深的大型魚塘。

所以後殿抽起水來雖然陣勢很大,但着實也需要花不少時間。

按照翁同的介紹。

考古史上最接近後殿規模的抽水案例,應該是樑莊王墓。

2001年4月的時候,荊門考古隊對位於長灘鎮大洪村的樑莊王墓進行了考古發掘。

樑莊王是明成祖朱棣的孫子,生於1411年,14歲被封爲樑王。

封國在當時的湖廣安陸州,18歲就任。

30歲的時候病逝,諡號莊王。

因爲沒有兒子,所以他在死後封國被除。

樑莊王除了死的早,他的陵墓也很特殊——他的墓室非但沒有排水系統,還建在了可以見到地下水之處。

後世傳聞是爲了表達“不達黃泉不罷休”的想法,不過具體是真是假,就只有上輩子是樑莊王的同學才知道了。

當考古隊打開地宮的時候,墓室內積水深達3米,比嘉靖地宮後殿的七米要淺一半。

但樑莊王地宮的佔地面積卻是後殿的兩倍出頭,因此墓室內積水的體積倒相差不多。

當時考古隊用了10天時間纔將積水抽乾,隨後在墓室內得到了巨大的收穫:

隨葬器5340餘件,用金量達到16kg,用銀量達到13kg,用玉量達到14kg,真的是富可敵國

不過考古隊當時使用的抽水機只有一臺,動力上和目前張子昂他們配備的也有所差距。

因此嘉靖後殿的抽水雖然困難,但時間上倒也沒漫長到十天之久。

待到第二天上午。

後殿內的積水便盡數被抽出了。

隨積水一同抽出的還有三座小型的燈臺,看起來應該是長期浸泡在積水中而被腐化的飾品。

在積水抽完後一個小時左右。

縱向銑挖機也正好將‘脖子’處的土層給優化到了最佳的機構。

“.”

見此情形。

後殿右邊的空地上。

早已等候在此的張子昂看了眼身邊一位面容普通的中年人,客氣的對他做了個請的動作:

“黃師傅,接下來就拜託你了。”

黃師傅看起來似乎不善言談,聞言只是木訥的點點頭,便走到了一處操作檯邊坐了上去。

只見他飛快的在操作檯上噼裡啪啦的按了一會兒,輸入了某些指令。

片刻不到。

嗞.

一個被放置於後殿頂部、長寬高大概都在兩米左右的黑色正方形設備內,忽然伸出了一條械臂。

這條械臂大概十幾釐米粗細,同樣是黑色,模樣是個圓柱形,後粗前細。

只見械臂慢慢移動,最後伸展到了縱向銑挖機挖好的土層邊緣。

接着很快。

前端閉合的金屬封口“咔”的一下向兩側彈開,一個類似陀螺、下方接着根類似香菸的金屬長條的設備慢慢探出。

又過了一會兒。

隨着黃師傅某個鍵位的按下。

這個陀螺設備下方的長條中,忽然噴出了一段.

水柱。

正常來說。

即便是高壓水槍射出的水打到後殿的大理石結構上,也很難損害大理石分毫。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

這道細小水柱在打到後殿的大理石‘脖頸’上後。

它竟然如同菜刀切豆腐一般,輕而易舉的將大理石切出了一道深深小口!

見此情形。

無論是徐雲還是張子昂、翁同,所有人的表情都很淡定。

畢竟這可是超高壓水刀呢.

超高壓水刀,簡稱水刀,也叫作水切割。

它主要由高壓泵、數控加工平臺和噴射切割頭組成,其中高壓泵就是對水流進行加壓的主要部分。

普通水經過高壓泵後可以將水加壓至4000bar,然後通過一個細小的、由紅寶石或藍寶石鑲嵌在金屬材料中製成的噴嘴噴出。

接着加入石榴石或者金剛砂作爲磨料,混合組成的‘水刀’速度甚至可以達到可達6到8倍音速。

這種壓力的水刀可以輕易切開各類石材或者鋼板,算是目前工業生產中常見的一種加工方式。

不過一般情況下。

水刀加工的常見情景主要用於精細材料的加工,也就是通俗所說的室內小件生產。

但不常用不代表無法使用,中建七局在2019年的時候,就已經生產出了室外建築情景的水刀設備。

室內水切割的標準深度一般在15-20釐米之間,有些可以達到30釐米,不考慮磨損成本可以短期內加到60釐米。

而中建七局的這套水刀經過了工程院的優化,最大範圍內限制了距離增大時水柱會發散的情景,有效切割深度可以達到1.5米——雖然沒什麼證據,但徐雲認爲以中建七局的尿性,這玩意兒實際的最大切割深度應該能達到兩米以上

而1.5米的深度雖然無法將後殿完全切開,但卻能覆蓋後殿最上方的那一塊區域。

這部分區域如果用普通的圓盤鋸或者框架鋸,很容易出現大理石因爲線脹係數共振而出現崩裂的情況。

畢竟大理石礦物顆粒本身就多,後殿裡做門板的這塊還被水泡了這麼久,誰知道變性變了多少。

就像平時生活裡切菜,第一刀纔是最重要的。

二十分鐘後。

水刀切割完畢。

到了這一步,剩下的事兒就很簡單了。

張子昂迅速派人將水刀設備挪走,換上了一塊鋼砂鋸。

鋼砂鋸屬於框架鋸中的一種典型代表,另一個與之相對的是金剛石鋸。

與金剛石鋸相比,鋼砂鋸的效率要高一些,還能切大板面。

不過它的缺點就是損耗高,切割中又需要用到金剛砂和石灰做添加,污染相對大點兒。

不過好在今天周圍也沒啥環保少女在場,沒人會瞎囔囔啥how dare you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

金剛石鋸切割完畢。

整個後殿徹底變成了一顆隨時可以挪動的‘方糖’。

接着張子昂看了眼基坑上方,扶了一下眼鏡,對助理問道:

“小林,承重板是否已經佈置完畢?”

看起來五十多歲的小林迅速點了點頭:

“報告,承重板已經落位!”

“力矩係數校對過了嗎?”

“已經校對三次了,這是校對責任書,責任人均已簽名!”

“錨固呢?”

“也沒問題了。”

張子昂見狀深吸一口氣,下令道:

“既然如此,ZAT18000H聽令!”

“三”

“二”

“一”

“開始起重!”

注:

食道賁門失弛緩,胃部非萎縮性胃炎加糜爛,不算特別嚴重但也很麻煩的病。

今晚做24小時心電圖,明天請假——我知道你們想說什麼,但即便是請假也只要日更6800就夠了,誰讓我我這個月之前日萬了十天底子厚呢

(本章完)

第三百六十六章 定價與價格戰!(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老蘇的安排與產品大爆(7.2K)第四十八章 課題組開搞!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入新副本!第599章 穿越以來最重大的抉擇(中)第442章 轟然沉沒的泰坦尼克(上)第731章 三彈齊爆!(中)第572章 U2隕落!!!!(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你聽說過科學嗎第745章 約定有變第597章 想要瞞天過海?第476章 結構上的問題第一百二十章 蒸餾的弊端。(感謝神鳥阿飛和王韋火華大佬的盟主!!)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誕晚宴(9.6K)第718章 搶了霍金飯碗(下)第563章 首都來的包裹(月末求月票啊)第720章 過年了(上)第609章 控制癌症惡化的可能第659章 前往羅布泊!第639章 甦醒的飛行員第476章 結構上的問題第三百二十七章 重鑄胡克家族榮光,我輩義不.....欸?(8.2K)第416章 超算有着落了(上)第三十五章 權威的背書者(拜託求追讀!!!)第700章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第三百章 魚:我承受了不該承受的壓力(6.4K)第三百一十章 組織上已經決定了,由你來當任......(7.2K)第六十五章 試藥志願者(還欠更1/13)第一百三十七章 順着網線來催更!(大章)第449章 平地驚雷一聲響,小徐博士初登場(第680章 前因後果第563章 首都來的包裹(月末求月票啊)第三章 在現場,我就是那顆蘋果(求收藏!!)第三百零四章 高斯的寶藏(上)第775章 數據艙,數據艙!!!第716章 劉慈欣:6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九章 副本初期小結十月究極爆更活動,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五章 《關於我在大宋搞出發電機後又手搓顯微鏡的那些事兒》第776章 都在拼命第三百八十三章 乾淨的證據第518章 查無此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科大!!(8.2k)第461章 納尼?情報系假的?第789章 壓力來到了原子彈這邊第525章 牛肉罐頭第554章 項目級別:絕密!(上)第566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下)第719章 跨越時空的再見第三百零七章 我羅峰飄零半生.....第664章 第一次小型核試驗(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你聽說過科學嗎第一百七十八章 前所未見的任務獎勵(6.6K)第483章 即將開啓的永陵第783章 物流的優良傳統第三百一十七章 德國佬拯救世界 (7.4K)第559章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第661章 馬蘭基地與那一個人第725章 鄧稼先的疑問(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遇到的第二位歷史名人!第564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上)(感謝約第697章 項目代號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電解開始的微觀世界第二百一十章 歷史在這裡拐了個彎(依舊是一萬字!!)第707章 楊李新約(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清算開始!第一百九十九章 神秘的公式(7.6K)第429章 當代物理界的兩座最高峰!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己之力,比肩神明!(萬字更新!!!!)第680章 前因後果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741章 公開基地真相(上)第683章 不給鬼子挖點坑那不是白穿越了嗎?第一百三十二章 《關於本章含有大量科普因此建議謹慎訂閱的那些事兒》第730章 三彈齊爆!(上)第573章 不是竹子捅下來的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好久不見,麥克斯韋第二百一十二章 代價與傳承(萬字更新!!!!)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大宋!(8.2K)第789章 壓力來到了原子彈這邊第648章 于敏構型問世!(下)第九十五章 螂羣撲臉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政國的來意(下)(感謝天瑞說符打賞的盟主!)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蘇的誤會、脫去枷鎖!(8.8K)第六十六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求月票!!!)第559章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多了一朵烏雲第三十六章 意向達成第589章 一爹劣,二爹平,三爹四爹隨便贏第481章 喵~第473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百四十二章 趁着空閒搞些事(9k字)第764章 亂了亂了,整個亞洲都亂成一鍋粥了第764章 亂了亂了,整個亞洲都亂成一鍋粥了第441章 二次激活的國運獎勵第575章 我願意!(感謝雷霆晚風起和Leo起打第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補償第695章 合着還有贈品?第776章 都在拼命
第三百六十六章 定價與價格戰!(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老蘇的安排與產品大爆(7.2K)第四十八章 課題組開搞!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入新副本!第599章 穿越以來最重大的抉擇(中)第442章 轟然沉沒的泰坦尼克(上)第731章 三彈齊爆!(中)第572章 U2隕落!!!!(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你聽說過科學嗎第745章 約定有變第597章 想要瞞天過海?第476章 結構上的問題第一百二十章 蒸餾的弊端。(感謝神鳥阿飛和王韋火華大佬的盟主!!)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誕晚宴(9.6K)第718章 搶了霍金飯碗(下)第563章 首都來的包裹(月末求月票啊)第720章 過年了(上)第609章 控制癌症惡化的可能第659章 前往羅布泊!第639章 甦醒的飛行員第476章 結構上的問題第三百二十七章 重鑄胡克家族榮光,我輩義不.....欸?(8.2K)第416章 超算有着落了(上)第三十五章 權威的背書者(拜託求追讀!!!)第700章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第三百章 魚:我承受了不該承受的壓力(6.4K)第三百一十章 組織上已經決定了,由你來當任......(7.2K)第六十五章 試藥志願者(還欠更1/13)第一百三十七章 順着網線來催更!(大章)第449章 平地驚雷一聲響,小徐博士初登場(第680章 前因後果第563章 首都來的包裹(月末求月票啊)第三章 在現場,我就是那顆蘋果(求收藏!!)第三百零四章 高斯的寶藏(上)第775章 數據艙,數據艙!!!第716章 劉慈欣:6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九章 副本初期小結十月究極爆更活動,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五章 《關於我在大宋搞出發電機後又手搓顯微鏡的那些事兒》第776章 都在拼命第三百八十三章 乾淨的證據第518章 查無此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科大!!(8.2k)第461章 納尼?情報系假的?第789章 壓力來到了原子彈這邊第525章 牛肉罐頭第554章 項目級別:絕密!(上)第566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下)第719章 跨越時空的再見第三百零七章 我羅峰飄零半生.....第664章 第一次小型核試驗(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你聽說過科學嗎第一百七十八章 前所未見的任務獎勵(6.6K)第483章 即將開啓的永陵第783章 物流的優良傳統第三百一十七章 德國佬拯救世界 (7.4K)第559章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第661章 馬蘭基地與那一個人第725章 鄧稼先的疑問(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遇到的第二位歷史名人!第564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上)(感謝約第697章 項目代號第一百二十四章 從電解開始的微觀世界第二百一十章 歷史在這裡拐了個彎(依舊是一萬字!!)第707章 楊李新約(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清算開始!第一百九十九章 神秘的公式(7.6K)第429章 當代物理界的兩座最高峰!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己之力,比肩神明!(萬字更新!!!!)第680章 前因後果第八十章 塵埃落定第741章 公開基地真相(上)第683章 不給鬼子挖點坑那不是白穿越了嗎?第一百三十二章 《關於本章含有大量科普因此建議謹慎訂閱的那些事兒》第730章 三彈齊爆!(上)第573章 不是竹子捅下來的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好久不見,麥克斯韋第二百一十二章 代價與傳承(萬字更新!!!!)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見,大宋!(8.2K)第789章 壓力來到了原子彈這邊第648章 于敏構型問世!(下)第九十五章 螂羣撲臉第三百五十四章 趙政國的來意(下)(感謝天瑞說符打賞的盟主!)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蘇的誤會、脫去枷鎖!(8.8K)第六十六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求月票!!!)第559章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多了一朵烏雲第三十六章 意向達成第589章 一爹劣,二爹平,三爹四爹隨便贏第481章 喵~第473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百四十二章 趁着空閒搞些事(9k字)第764章 亂了亂了,整個亞洲都亂成一鍋粥了第764章 亂了亂了,整個亞洲都亂成一鍋粥了第441章 二次激活的國運獎勵第575章 我願意!(感謝雷霆晚風起和Leo起打第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補償第695章 合着還有贈品?第776章 都在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