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收復兩衛

正德這一次的偷襲準備充分,而且一環套着一環,當花當被火炮從軍營裡趕出來時,又落入大明軍隊的埋伏之中,結果左衝右突都沒有任何效果,反而讓自己一方傷亡慘重,等到天亮之時,花當這才發現,經過半夜的混戰,他手下的騎兵已經損失了將近三分之一,剩下的也是人人帶傷,戰鬥力大打折扣,反觀對面的大明軍隊,卻是精神抖擻,因爲大明的人數是他們的一倍,受傷的人早就被替代下去了。

這時的花當已經是人困馬乏,再加上天亮之後,明軍包圍圈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也已經被補上,所以他想要再衝出去的話,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機會了,甚至只要正德再加把勁,就可以全殲朵顏衛的全部兵力。

在這種逃生無望的情況下,花當再次做出一個決定,那就是向正德投降,反正這種事情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做了,而且他們已經盡力了,再拼下去也只有戰死這一條路可走,而在草原人的生存法則中,只要人還活着,那麼一切就還有希望,所以對於現在的花當來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

對於花當如此果斷的選擇投降,正德剛開始還有些不解,畢竟之前花當還表現出一副要與他們不死不休的姿態,可是現在僅僅是被包圍,對方手中還有近兩萬的騎兵,未必沒有一拼之力,所以在正德看來,花當遠沒有到絕境,但對方卻出乎意料的投降了,這讓他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

不過很快江彬就幫正德解釋了一下草原人的生存法則,而且對於花當這樣的部落頭人來說,若是自己手下的騎兵損失嚴重。那麼就算是他能夠逃出來,肯定會也受到部族的詰難,甚至失去部落首領的位置,而且周圍的其它部落也會對他們虎視眈眈。所以花當損失不起。現在這種情況只能選擇投降。

明白了花當的如意算盤,正德也很快想好了對策。他親自接待了花當派來商議投降的使者,然後親口向對方承諾,只要花當讓部隊放下武器,一切聽從大明的安排。那麼自己就可以保證他們這些部落頭人的生命安全,甚至還會給他們封賞一個官職。

花當得知大明的皇帝陛下親口許諾,自然也是十分興奮,而且他也知道,大明真正的目標是韃靼小王子,而不是自己這個遼東的小部落,甚至大明若想征服草原。說不定還要藉助自己的力量,所以他在考慮了將近一天後,終於決定向大明投降,所有朵顏衛士兵全都放下了武器。甚至連戰馬也交給了大明。

正德在接受了朵顏衛的投降後,也的確像之前說的那樣,並沒有出爾反爾,而是真的保證花當和其它朵顏頭人的安全,甚至還加封了他們一個大明的官職,只不過讓花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這些朵顏頭人竟然全都要遷到北京城居住,沒有大明皇帝的命令,永世不得再回草原。直到這時花當才明白,自己上了正德皇帝的當了,他這是要把自己當成傀儡,徹底的將自己從朵顏衛中架空,而且到了京城之後,他就得像狗一樣夾着尾巴做人,再也不是那個縱橫遼東的草原雄鷹了。

可惜這時候明白過來已經晚了,朵顏衛的騎兵已經被大明繳械,甚至連馬匹都沒有,若是這時再表現出不滿和反抗,那隻能引來大明的屠殺,花當可不認爲大明的軍隊會那麼仁慈,這些邊軍殺起他們草原人可是一向都十分兇殘。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花當雖然心中憤怒無比,但卻也沒有任何辦法,最後只能帶着自己的家人,以及朵顏衛的頭人們,由一支大明軍隊押送着趕到北京城,在那裡周重已經爲他們修建了一所豪華的監獄,進去後就別想再出來。

隨着朵顏衛的投降,遼東軍與李安良的倭國僕從軍對泰寧衛的作戰也十分順利,泰寧衛本來就是朵顏三衛中實力最弱的一支,而且他們面對的軍隊數量比朵顏衛那邊還多一萬,這讓泰寧衛根本不敢正面與大明軍隊交戰,只能派出一股股遊騎纏鬥,用這種辦法拖住大明軍隊的腳步,然後將自己的部族向朵顏衛所在的大寧方向轉移,畢竟在他們看來,與其分散力量對付大明的軍隊,不如與朵顏衛合兵一處,說不定可以打退其中一支明軍。

但是很可惜的是,泰寧衛還沒來的及與朵顏衛匯合在一起,就接到朵顏衛向大明投降的消息,結果泰寧衛幾乎也同時做出投降的決定,畢竟相比起來,他們的實力比朵顏衛差的不是一點半點,連朵顏衛都投降了,他們泰寧衛自然也沒有其它的選擇。

朵顏三衛已經有兩衛相繼投降,現在就剩下最北方的福寧衛還沒有迴應,說起來福寧衛當初與朵顏衛有些不合,雙方也發生了數次內鬥,只是因爲福寧衛實力不足,所以只能呆在三衛的最北端,相比之下條件也比較惡劣,平時與大明之間的交流也最少,這次大明攻打朵顏衛與泰寧衛,福寧衛就一直沒有什麼反應,現在兩衛投降,福寧衛那邊卻還在觀望狀態,看樣子還存在一些僥倖心理。

對於福寧衛的打算,正德也猜的出來,不過他這次沒打算再用兵,而是將大軍駐紮在大寧,一方面休息整頓,另一方面也是爲了將朵顏衛和泰寧衛的土地人口給消化掉,特別是這兩衛中的壯年男子,只要稍加整頓,就能成立一支不錯的蒙古騎兵,這也是當初決定攻打朵顏三衛的初衷之一,日後大明想要統治草原,就必須擁有一支形成規模的騎兵,而漢人騎兵的訓練不但花費時間,同時也要消耗鉅額的財力物力,所以這些蒙古騎兵就成爲一種廉價的選擇,再加上原來的大明騎兵混合編制,這樣的騎兵也就足夠大明使用了。

不過爲了保證這支騎兵中那些蒙古騎兵的忠誠性,僅僅是將漢矇混合編制還是遠遠不夠的,另外朵顏和泰寧二衛的蒙古部落也將完全納入大明的統治,比如正德就開始在遼東一帶修建堡壘和水泥路,然後從河北一帶遷移漢人前來定居,另外還有大明的商人,也爭相涌來訂購羊毛,有了這些,朵顏和泰寧二衛的部落就與大明緊密的結合起來,日後這兩衛的騎兵出征在外,他們的家人卻在大明手中,自然不敢輕易生出二心。

想要完全將朵顏和泰寧兩衛完全消化掉,這自然需要一段時間,不過正德好像一點也不着急,大軍全部駐紮在大寧一帶,每日裡操練不斷,順便也把朵顏與泰寧兩衛的蒙古騎兵與漢人騎兵混編在一起,進行一些適應性訓練,雖然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總的來說卻是向好的方向發展。

對於大明軍隊停滯不前舉動,北方的福寧衛也終於鬆了口氣,從現在的這種跡象表明,大明這次的軍事目標應該僅僅是朵顏和泰寧兩衛,畢竟這兩衛本來就與大明相臨,平時與大明接觸的最多,但每次南下劫掠的也正是他們,福寧衛因爲距離大明有些距離,所以很難南下,也許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大明纔沒有對他們福寧衛動手。

不過福寧衛顯然有些太樂觀了,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正德忙着消化朵顏和泰寧二衛時,李安良帶領的五萬僕從軍,以及一萬的宣府邊軍悄悄的離開了大寧,經廣寧與原來的遼東都司,一路向東北而行,目標直指位於福寧衛東部的女真部落,若是大明將女真部落也給征服,那麼福寧衛就面臨兩面受敵的局面,到時它若不想投降的話,就只能向北遷移了。

隨着秋季的加深,遼東平原已經變得十分寒冷,樹上的樹葉慢慢飄落,地面上的雜草也變成了金黃色,動物們也在抓緊最後的時間儲存食物和脂肪,爲的就是能夠安全度過這個嚴寒的冬季,不過今年有些動物十分不在運,因爲當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從它們的棲息地經過時,這些動物很多都難逃軍隊的毒手,成爲軍隊中的特別加餐。

李安良帶着自己的五萬倭國僕從軍走在最前面,之前對泰寧衛的戰爭中,他們與泰寧衛根本沒有大規模的接觸,小股的泰寧騎兵也被遼東騎兵所截殺,所以他的僕從軍幾乎沒有任何殺敵的機會,這也使得這些僕從軍到現在都依然保持着完整的編制。

不過這也是李安良想要看到的,畢竟他這次回到遼東,最主要的敵人就是那些野蠻的女真人,同時也是屠殺他們全家、不共戴天的仇人,爲了這個報仇的機會,他已經等待了許多年,甚至爲此也付出了許多,現在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所以他要保持自己手下這支僕從軍的最大戰力,只有這樣,才能爲當年慘死的家人報仇雪恨!

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491章 晉商(下)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271章 一場戲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182章 去京城?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289章 送大禮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311章 祭拜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77章 港口見聞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446章 搏虎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493章 認錯了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172章 成婚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4章 再無瓜葛第98章 船艙旖旎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234章 望遠鏡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260章 黑牛寨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139章 迎接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254章 巧合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198章 奇拉瓦的新船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88章 回家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446章 搏虎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97章 甲板突變第172章 成婚第7章 羅嬸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104章 家中反應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489章 晉商(上)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491章 晉商(下)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10章 少女靈芸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70章 又是債務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130章 送行(上)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
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491章 晉商(下)第216章 海腸冒充海蔘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271章 一場戲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182章 去京城?第147章 放血療法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289章 送大禮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20章 秀才們的影響力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311章 祭拜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77章 港口見聞第62章 納德教士的禮物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446章 搏虎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493章 認錯了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172章 成婚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4章 再無瓜葛第98章 船艙旖旎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234章 望遠鏡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260章 黑牛寨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139章 迎接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254章 巧合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198章 奇拉瓦的新船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88章 回家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446章 搏虎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97章 甲板突變第172章 成婚第7章 羅嬸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114章 把女兒託付給周重第104章 家中反應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489章 晉商(上)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491章 晉商(下)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10章 少女靈芸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70章 又是債務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130章 送行(上)第215章 光參騙局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