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羊腸阪

解系慢條斯理地道:“此次劉胤在上黨大勝之後,必然會再次出兵冀州,上一次蜀人進入冀州走的是葦澤關、井陘口,而這一次攻下上黨之後,很有可能另走別的途徑。大王可派馬副都督繼續攻打安平、中山等地,調空鄴城的兵馬,這樣一來,劉胤認爲鄴城空虛,必然會從上黨出兵,直取鄴城。大王只需在羊腸阪道設下埋伏,何愁蜀軍不破?”

羊腸阪道是太行八徑之一的白徑的一部分,白徑東起河內共縣,逆淇河、郊溝河谷地西進,連接太行大峽谷之中的羊腸阪道,直抵壺關城下,是從東南出晉的咽喉要道,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阪道穿行於崇山峻嶺懸崖峭壁之間,曲折蜿蜒,盤旋迴環,好似羊腸一般,故得名爲羊腸阪道。

羊腸阪道的險要不言而喻,道路寬處可通車馬,道路狹隘之處,僅能容一人一騎通過,當下曹操平定高幹,走的就是羊腸阪道,路途艱險,曹操觸景生情,無比感慨地寫下了著名的《苦寒行》,其中有一句羊腸阪詰屈,車輪爲之摧,單道羊腸阪的艱險。

司馬駿當然知道羊腸阪的存在,如果從壺關向鄴城進軍的話,羊腸阪便是必經要道。解系獻上此計,讓司馬駿不禁是怦然心動。在他的指揮下,晉軍已經連續地數次大敗,這樣糟糕的戰績就算司馬駿是司馬炎的皇叔,那也是無法交待的,現在司馬駿急需要一場大勝來悍衛自己的都督之位。

解系提出的誘敵深入,設伏羊腸阪道的計策,確實不錯,以羊腸阪道險要的地勢,如果來做伏擊戰場的話,再合適不過了。

同時,司馬駿也是暗暗地憋了一口氣,劉胤的伏擊戰例來打得不錯,晉軍在這方面已經是吃了好幾次的虧,如果這一次可以伏擊到劉胤的話,也可以解一解司馬駿心中的惡氣。

所以司馬駿思量再三,決定採納解系的計策,爲了迷惑蜀軍,司馬駿一方面下令馬隆率兵繼續北進,向安平中山等地發起二次進攻,同時,大張旗鼓地抽調鄴城的軍隊離開了鄴城,打着北上的旗號,卻暗中轉道羊腸阪,在羊腸阪道的磨盤巖,設下了埋伏。

解系積極地請戰,想來指揮這場伏擊戰,不過司馬駿沒有同意,他決定這次他要親臨羊腸阪,去見證一下痛扁劉胤的時刻。

安國之戰後,司馬駿可謂是鬱悶到了極點,那一戰司馬駿損兵折將,損失慘重,就連自己都差一點性命難保,身爲司馬懿的兒子,這簡直就是一個莫大的恥辱,司馬駿一直希望有一個一雪前恥的機會,如今這個機會就擺在面前,司馬駿如何肯假他人之手,這一次他一定要親臨戰陣,就算不能生擒劉胤,也要看着劉胤被打得落花流水的樣子。

羊腸阪地勢險要,道路狹隘,無法進行大兵團作戰,司馬駿也只調遣了兩萬的精銳的部隊,由解系擔任先鋒,前往羊腸阪設伏,另外派郭許率兵三萬,在林慮負責接應,以爲萬全之策。

別看司馬駿率領的僅僅只有兩萬人馬,但卻是晉軍之中最爲精銳的虎衛軍,無論是裝備還是戰鬥力,都是晉軍諸軍之中的翹楚,司馬駿調動虎衛軍前去羊腸阪設伏,就是要利用虎衛軍強悍的戰鬥力,徹底地消滅來犯的蜀軍。

從鄴城向西,也就不過百十來裡的距離,就到達了羊腸阪,這一路之上,幾乎都是在爬山,起初的那一段路還算平坦,但越往西走,道路就愈發地險峻起來,山峰相連,崇巒疊嶂,滿眼都是蒼翠的綠色,帶着原始山林的那種粗獷撲面而來,如果司馬駿不是前來打仗而是遊山玩水的,這太行大峽谷倒是一個不錯的消暑去處。

風景再好,司馬駿也無心瀏覽,他現在只有一個心思,那就是儘快地趕到羊腸阪,設下伏擊圈,這樣纔可以放心地等待蜀軍的到來,如果被蜀軍搶了先機,率先拿下羊腸阪,司馬駿的心血就全部付之東流了。

道路越走越難,越走越狹隘,大型的車輛根本就無法通行,司馬駿只好下令將這些輜重車輛全部放棄,車上的糧草則分發到各營各部之中,輕裝而進。

“大王,前面就是羊腸阪道了。”解系一直負責在前面開路,這回到了目的地,他也就無須再前進了,跑到了司馬駿的身邊,爲司馬駿來引路。

司馬駿也是平生第一次來這裡,看前面山路狹隘險峻,如九曲迴腸那般蜿蜒曲折,不禁大嘆道:“果真是形如羊腸,名副其實啊。”

解系面帶得色,道:“大王,末將曾親歷過此地,知其險要無比,在此設伏,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劉胤如果不走羊腸阪,那是他的運氣不錯,如果他真的敢來,保管叫他有去無回。”

司馬駿點點頭,道:“不錯,在此地設伏,佔盡天時地利,真乃天助我也。”

司馬駿的眼神之中,充滿了期冀之色,他渴望良久的機會,就擺在了面前,現在他迫切地等待着劉胤的出現,每一刻,都覺得是一種煎熬……

擺在劉胤面前的,則是有兩條道路,一路還是走以前的大道,從上黨北行至葦澤關,再從井陘口到達冀州,另一路則是從壺關向東南而行,走羊腸阪道,直取鄴城。

走葦澤關這一路,那就是熟門熟道了,更何況從葦澤關到井陘口,目前都處於蜀軍的嚴密控制之下,可以說是最爲安全和平穩的入冀通道了。

但走羊腸阪,情況卻有所不同,這條路劉胤從來沒有走過,其險峻程度,還遠在葦澤關之上。不過如果能順利地走出羊腸阪,突襲成功,蜀國大軍就可以直抵鄴城城下,這無疑將對晉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第1152章 後主駕崩第1326章 強勢橫掃第220章 忠良之後第1162章 大戰虎牢關(五)第499章 青鳥的真實身份第439章 老將柳隱第901章 天氣是大敵第58章 招攬之心第978章 堅守平陽(上)第990章 文鴦潰敗第28章 後主劉禪(下)第1161章 大戰虎牢關(四)第265章 戰雒城(下)第685章 設宴第68章 拜見第996章 畫蛇添足第835章 突圍之戰第1213章 慕容涉歸第557章 事與願違第800章 新的對策第914章 命殞易水河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第489章 窩藏第1136章 動手第841章 獵物第883章 攻城第250章 議定遷都第574章 波瀾再起第980章 堅守平陽(下)第680章 雞肋第1032章 三道詔書第801章 繼續分兵第1070章 直指洛陽第689章 討賊檄文第648章 陸抗之謀第710章 馬蘭羌和盧水胡第484章 青鳥,又是青鳥第738章 日搶三關(三)第373章 街亭之戰(二)第1093章 絡繹不絕第804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下)第905章 水淹信都(中)第1323章 這太守還是由你來做第800章 新的對策第202章 腹背受敵第1157章 吳人的野望第126章 口蜜腹劍第478章 新任的雍州刺史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960章 策反胡烈第108章 叛亂第1004章 絕境第109章 失守陽安關第569章 熊掌難熟第848章 借道第1102章 擇師第76章 漢中都督胡濟第458章 圍魏救趙第20章 絕處逢生第150章 最後的底牌第656章 春風又綠玉門關第46章 扮豬吃虎第894章 決戰前夕(續)第193章 先生有何高見第478章 新任的雍州刺史第797章 攻破涅縣第445章 居高臨下第38章 不是在開玩笑第849章 毒煙彈第1027章 一物降一物(上)第1304章 收服永安第746章 夜奪五寨(四)第1001章 見死不救第852章 拿下蒲津關第847章 汝陰王司馬駿第889章 下山偷襲第1334章 莽山之戰(下)第1322章 輕取鬱林郡第1226章 樓桑村祭祖第782章 處境維艱第1036章 三道詔書(五)第783章 界休遭遇戰第723章 寒冬休戰第1036章 三道詔書(五)第577章 出大事了第1199章 三王殞落(二)第135章 阿堅的羊皮地第186章 永安之變(上)第847章 汝陰王司馬駿第181章 爭議第395章 協防陳倉第1278章 倭國第264章 戰雒城(中)第7章 這閒事我管定了第533章 異相第530章 心事第547章 我是誰並不重要第102章 陽安關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第104章 軍令如山
第1152章 後主駕崩第1326章 強勢橫掃第220章 忠良之後第1162章 大戰虎牢關(五)第499章 青鳥的真實身份第439章 老將柳隱第901章 天氣是大敵第58章 招攬之心第978章 堅守平陽(上)第990章 文鴦潰敗第28章 後主劉禪(下)第1161章 大戰虎牢關(四)第265章 戰雒城(下)第685章 設宴第68章 拜見第996章 畫蛇添足第835章 突圍之戰第1213章 慕容涉歸第557章 事與願違第800章 新的對策第914章 命殞易水河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第489章 窩藏第1136章 動手第841章 獵物第883章 攻城第250章 議定遷都第574章 波瀾再起第980章 堅守平陽(下)第680章 雞肋第1032章 三道詔書第801章 繼續分兵第1070章 直指洛陽第689章 討賊檄文第648章 陸抗之謀第710章 馬蘭羌和盧水胡第484章 青鳥,又是青鳥第738章 日搶三關(三)第373章 街亭之戰(二)第1093章 絡繹不絕第804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下)第905章 水淹信都(中)第1323章 這太守還是由你來做第800章 新的對策第202章 腹背受敵第1157章 吳人的野望第126章 口蜜腹劍第478章 新任的雍州刺史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960章 策反胡烈第108章 叛亂第1004章 絕境第109章 失守陽安關第569章 熊掌難熟第848章 借道第1102章 擇師第76章 漢中都督胡濟第458章 圍魏救趙第20章 絕處逢生第150章 最後的底牌第656章 春風又綠玉門關第46章 扮豬吃虎第894章 決戰前夕(續)第193章 先生有何高見第478章 新任的雍州刺史第797章 攻破涅縣第445章 居高臨下第38章 不是在開玩笑第849章 毒煙彈第1027章 一物降一物(上)第1304章 收服永安第746章 夜奪五寨(四)第1001章 見死不救第852章 拿下蒲津關第847章 汝陰王司馬駿第889章 下山偷襲第1334章 莽山之戰(下)第1322章 輕取鬱林郡第1226章 樓桑村祭祖第782章 處境維艱第1036章 三道詔書(五)第783章 界休遭遇戰第723章 寒冬休戰第1036章 三道詔書(五)第577章 出大事了第1199章 三王殞落(二)第135章 阿堅的羊皮地第186章 永安之變(上)第847章 汝陰王司馬駿第181章 爭議第395章 協防陳倉第1278章 倭國第264章 戰雒城(中)第7章 這閒事我管定了第533章 異相第530章 心事第547章 我是誰並不重要第102章 陽安關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第104章 軍令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