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借道

ps:今天有事,回來晚了,稍後會更正,大約在兩點………………………………………………………

條條大道通羅馬,去晉陽遠不止這一條路。

相對於上黨,劉胤更渴望拿下的是河東郡。

河東郡並不屬於幷州,在東漢時歸司隸校尉管轄,是拱衛京師的三河要地之一。曹魏時,歸司州管轄,在魏正始八年的時候,析河東郡北部十二個縣爲平陽郡,不過在習慣上,河東郡和平陽郡仍合稱爲河東地區。

河東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人口衆多,一直是曹魏政權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郡,劉淵起兵叛亂之後,也一直重視對河東郡的攻略,劉淵甚至一度有遷都平陽的打算,只不過由於蜀軍進入上黨,劉淵纔不得不騰出時間和精力來對付蜀軍,對於河東郡倒是鬆懈了,以致於匈奴人雖然掌控了河東郡的大部分縣,卻始終沒有拿下蒲津關來。

蒲津關是整個河東防禦體系中最爲重要的一環,從蜀軍佔據關中之後,晉國就將蒲津關看做是阻止蜀人東渡和準備反攻關中的的基地,幷州刺史胡奮被調到蒲阪來,出任河東都督,試圖從蒲阪津強渡黃河,進軍關中。

但兩次渡河的失敗讓晉軍徹底地喪失了希望,整個蒲阪津的作戰任務由戰略進攻轉入了戰略防守。

不過對於這道黃河天險而言,晉軍雖然無法逾越,但蜀軍想要打過來,也絕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這點信心,當時防守蒲津關的胡奮還是有的。

但緊接着匈奴人的叛亂接踵而來,胡奮奉命趕回幷州平定叛亂,將蒲津關的防守重任,交給了汝陰王司馬駿。

司馬駿是司馬懿的第七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的同父異母弟,當今天子司馬炎的叔父,司馬炎稱帝之後,封他爲汝陰王,位高權重,也算得上是司馬家族中實權派的代表人物。

司馬駿雖然在司馬諸子中最小,但才華學識卻一點也不差,雖然比起司馬師司馬昭來不是一個級別的,但比司馬乾,司馬亮還是要強過許多,所以司馬炎在關鍵的時候,還是派司馬駿來擔任河東都督,負責河東兩郡和蒲阪津的防務。

胡奮北上幷州,還沒半個月就兵敗身死,整個幷州淪陷於匈奴人之手,而河東兩郡也首當其衝,成爲了匈奴人南下侵擾的目標。

司馬駿在這種情況下,出任的河東都督,堪稱是臨危受命,而現在全國的整個戰局緊張,司馬炎能派給的他的人馬,也極爲地有限,原來蒲阪津的駐軍有五萬人,渡河作戰傷損了不少,胡奮走的時候也帶走了一部分,雖然司馬駿到任之時也不是一個人來的,但整個河東郡的人馬加起來,也不過三萬之衆。

這點兵馬,如果分散到河東平陽二郡去,確實顯得太過單薄,應對匈奴人進攻也顯得力不從心,所以司馬駿乾脆放棄了平陽河東二郡的防守,將平陽安邑兩座郡城連同幾十座縣城統統地扔給了匈奴人,自己將三萬兵馬全部收縮起來,堅守蒲津關。

蒲津關地勢險要,背倚黃河,南北兩山相夾,是天然的險阻關隘,司馬駿在蒲阪周圍十里之內依險要構築防禦工事,以阻擋匈奴人的進攻。

匈奴人輕取河東二郡之後,自然也將目光投向了蒲阪,只要能拿下蒲津關,就等於打開了另一扇的門,爲匈奴人跨越黃河進軍關中創造在了條件。

當然現在匈奴人還沒有那個力量去進攻關中,首先強渡黃河就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晉軍兩次試圖渡河,集中了大量的船隻和人馬,都未能成功,匈奴人一個馬背上的民族,只會騎馬射箭,想要渡河,試比登天。

不過就算現在匈奴人就算有能力渡河,也不可能去嘗試,因爲現在的匈奴人的戰略重點,還維持在河東河北一帶,晉國依然是他們最大的敵人,只有攻下洛陽,打敗晉國,匈奴人才有繼續向外擴張的打算。

但就算匈奴人沒有渡河打算,拿下蒲阪來,也就是爲了消滅河東境內最後的一支晉軍,畢竟司馬駿的這一支軍隊呆在那兒,對匈奴人控制河東是一個極不穩定的因素。

劉淵委任大將呼延攸爲河東太守,率兵五萬去攻打蒲津關。

呼延攸到達安邑之後,就率兵幾次圍攻蒲津關,司馬駿依仗着險要的關隘,長期堅守,確保蒲津關不失。

司馬駿守蒲津關兩年,這仗就打了兩年,雖然晉軍的人數從三萬人降到了兩萬多人,但始終也沒有動搖司馬駿堅守蒲津關的決心。

蒲津關守衛戰,打得也十分的艱苦,呼延攸幾次強攻未果,就採用的長期圍困的戰術,蒲津關雖然地形複雜地勢險要,但整體而言,太過狹隘,呼延攸正是利用這一點,掐斷他們的糧道,逼迫司馬駿投降。

不過做爲河東第一要塞,蒲津關自然是糧草充盈的,堅守兩年絲毫沒有問題。

呼延攸最終放棄了攻打蒲津關,因爲他接到了劉淵的命令,率軍向晉陽撤退,因爲上黨之戰失敗的緣故,劉淵也不得不調整戰略佈署,將分散在各地的匈奴人集中到晉陽來,欲與晉蜀軍隊在晉陽決一死戰。

所以整個河東地區就成了一座座的空城,劉胤從谷遠翻越太嶽山進入河東之後,不費吹灰之力地拿下了平陽和安邑。

按理說,想要和晉軍兩路夾擊,攻打晉陽,此刻正是劉胤進軍的最好時機,不過,劉胤並沒有向北進軍的打算,佔領安邑之後,劉胤親自率軍望西南行來,劍指蒲津關。

第336章 兩不相幫第452章 句安的奇謀第935章 八面埋伏(中)第47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80章 文鴦的心思第668章 援兵到來第862章 正名之戰第322章 狠辣第276章 平妻第366章 司馬望第680章 雞肋第308章 過草地(三)第630章 巷戰(二)第47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469章 登高臨下第907章 絕望和轉機第1219章 萌生退意第537章 首席智囊第719章 半路截殺第1048章 詐降計第1182章 洛陽之戰(中)第1121章 雪地追擊第1283章 完虐狗怒國(上)第647章 機會難得第1027章 一物降一物(上)第499章 青鳥的真實身份第862章 正名之戰第823章 大餐第740章 日搶三關(五)第314章 重要的情報第1350章 密議第1133章 察言觀色第335章 登門拜訪第945章 劫後餘生第891章 同赴黃泉路第388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358章 陪他玩玩第588章 鹹熙六君子第1058章 轘轅關第511章 未見青松第166章 安西將軍第928章 撤離信都第138章 先登營第324章 故計重施第1295章 大遷徙第1291章 強勢碾壓(上)第943章 發起總攻第586章 別了,洛陽第347章 以德報怨第80章 秘道第588章 鹹熙六君子第772章 劉豹命殞第858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212章 閻宇的野心第1261章 張網以待第767章 遭遇戰第964章 苛刻的條件第422章 開始攻城第1179章 十日之內,必取洛陽第414章 各行其事第137章 備戰第437章 兵行子午第1137章 直面第295章 谷地內第944章 一敗塗地第657章 反攻關中第996章 畫蛇添足第692章 稱臣第399章 山形依舊枕寒流第408章 漢軍的軍旗第610章 收復大小榆谷(下)第130章 動手第504章第812章 誘敵深入第1200章 三王殞落(三)第972章 談判的結果第856章 遷都之爭第354章 抱歉!她是我的女人第839章 戰壺關口第1259章 暫且饒你一命第1318章 奪情起復第795章 最黑暗的歷史第163章 艾先生第139章 下馬威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547章 我是誰並不重要第1301章 初具規模第196章 爭論第307章 過草地(二)第619章 精心準備第107章 中策第521章 於無聲處第830章 再戰寒山要塞(下)第1200章 三王殞落(三)第850章 求援第895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第1137章 直面第422章 開始攻城第1277章 三韓歸附第97章 製作
第336章 兩不相幫第452章 句安的奇謀第935章 八面埋伏(中)第47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880章 文鴦的心思第668章 援兵到來第862章 正名之戰第322章 狠辣第276章 平妻第366章 司馬望第680章 雞肋第308章 過草地(三)第630章 巷戰(二)第47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469章 登高臨下第907章 絕望和轉機第1219章 萌生退意第537章 首席智囊第719章 半路截殺第1048章 詐降計第1182章 洛陽之戰(中)第1121章 雪地追擊第1283章 完虐狗怒國(上)第647章 機會難得第1027章 一物降一物(上)第499章 青鳥的真實身份第862章 正名之戰第823章 大餐第740章 日搶三關(五)第314章 重要的情報第1350章 密議第1133章 察言觀色第335章 登門拜訪第945章 劫後餘生第891章 同赴黃泉路第388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358章 陪他玩玩第588章 鹹熙六君子第1058章 轘轅關第511章 未見青松第166章 安西將軍第928章 撤離信都第138章 先登營第324章 故計重施第1295章 大遷徙第1291章 強勢碾壓(上)第943章 發起總攻第586章 別了,洛陽第347章 以德報怨第80章 秘道第588章 鹹熙六君子第772章 劉豹命殞第858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212章 閻宇的野心第1261章 張網以待第767章 遭遇戰第964章 苛刻的條件第422章 開始攻城第1179章 十日之內,必取洛陽第414章 各行其事第137章 備戰第437章 兵行子午第1137章 直面第295章 谷地內第944章 一敗塗地第657章 反攻關中第996章 畫蛇添足第692章 稱臣第399章 山形依舊枕寒流第408章 漢軍的軍旗第610章 收復大小榆谷(下)第130章 動手第504章第812章 誘敵深入第1200章 三王殞落(三)第972章 談判的結果第856章 遷都之爭第354章 抱歉!她是我的女人第839章 戰壺關口第1259章 暫且饒你一命第1318章 奪情起復第795章 最黑暗的歷史第163章 艾先生第139章 下馬威第968章 囊中之物第547章 我是誰並不重要第1301章 初具規模第196章 爭論第307章 過草地(二)第619章 精心準備第107章 中策第521章 於無聲處第830章 再戰寒山要塞(下)第1200章 三王殞落(三)第850章 求援第895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第1137章 直面第422章 開始攻城第1277章 三韓歸附第97章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