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大戰虎牢關(一)

PS:稍後更正,大約兩點…………………………………………虎牢關最爲重要。

提起虎牢關,熟讀三國的人可謂是如雷貫耳,大名鼎鼎。虎牢關又稱汜水關,位於滎陽西北三十餘里處的汜水鎮,因周穆王在此蓄虎,故名爲虎牢關。這裡秦置關,漢置縣,歷代王朝,無不以虎牢關爲重要關隘,加以防守。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虎牢關之所以出名,便是因爲在這裡曾上演過一出“三英戰呂布”的大戲,不過熟知三國的人都知道,這不過是羅貫中所虛構出來的,呂布雖然曾經鎮守過虎牢關,但劉備卻從未參加過什麼討董之戰,自然談不上什麼三英戰呂布了。

但所有的人似乎並沒有因爲這是一段虛構的歷史而不認同,反而對這段傳奇是熱衷追棒,津津樂道,傳揚了數千年,虎牢關也因爲三英戰呂布變得家喻戶曉,盡人皆知了。

其實這段傳奇是虛構出來的,但虎牢關雄關可不是吹出來的,在這兒曾經上演過激烈的大戰,那就是劉邦和項羽的成皋之戰。劉邦與項羽戰滎陽、爭成皋之口,大戰七十,小戰四十,最初,劉邦、項羽在滎陽形成對峙,劉邦處於弱勢地位,被困於滎陽城中,糧道被項羽主力切斷,無奈只得讓大將紀信扮作自己詐降,而他則逃進成皋城,又從成皋渡河北上修武。奪韓信兵權後,再渡河奪取成皋,通過激將法激出項羽大將曹咎出城大戰,從而奪得成皋城,從此一直佔領成皋城與項羽周旋。成皋得失,成爲楚漢戰爭的轉折點,劉邦最終逼得項羽烏江自殺。

東漢末年,諸侯討董,屯兵酸棗,虎牢關便成爲董卓拒十八路諸侯的重要關隘,曹操有心思偷襲虎牢關,卻在滎陽汴水被徐榮擊敗。虎牢關的作用雖然沒有演義之中那麼誇大,卻一直是橫亙在討董聯軍面前的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直到孫堅從南路突破,進佔洛陽之後,虎牢關才喪失了它的防禦價值。

此次漢軍進入洛陽,虎牢關做爲洛陽外圍的屏障,劉胤自然是極爲重視的,由中軍團副都督,前將軍黃崇親率永安、無當、陽安三個軍在此駐守,就是防範關東的殘晉勢力對洛陽的反撲。

虎牢關地勢險要,不過從虎牢關往東,卻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吳軍四路兵馬在陳縣集結之後,便火速西進,直指虎牢關。

陸抗對此次的洛陽之戰十分看重,認爲只有趁蜀國內亂的這個機會,吳軍纔有獲勝的可能,如果等到蜀國內亂平息,局勢穩定下來,再想攻打洛陽,那難度便會成倍地增加。

此次得到了關東三王的鼎力支持,陸抗更是信心滿滿,雖然說吳國和關東三王之間,有很深的戒備和猜疑之心,但在對抗蜀國方面,他們的利益是一致,大家都是聰明人,都懂得脣亡齒寒的道理,在蜀國佔據洛陽,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如果他們不團結起來,一致對敵的話,只能是落得被蜀軍各個擊破的下場。

所以,此次出兵,陸抗和關東三王都是不遺餘力的,陸抗在弋陽領兵十餘萬,此次出兵,除了零頭之外,陸抗整整地調動了十萬大軍,可以說是盡起主力,傾盡全力。

關東三王各自出兵五萬,別看五萬人馬不多,卻也是三地除了守備兵之外,所能調動的最多機動兵力了,陳騫石苞馬隆都認爲此次洛陽之戰,將會是他們最後一搏的機會了,成功的話,他們便可以收服洛陽,將蜀軍逐出黃河以南的地區。如果失敗的話,那一切便是落花流水,徹底崩潰了。

在勝則生,敗則死的壓力之下,關東三王顯然不敢藏私,反正這次有吳國來挑大樑,他們出兵相輔,只有能打贏這場大戰,纔是最爲重要的。

陸抗久病纏身,面色蒼白,身體虛弱,身邊的將領都不建議陸抗騎馬,而改乘馬車,但陸抗認爲,乘車而行的話,缺少那種領軍之將的風範,所以他不顧身體的不適,堅持騎馬而行。

跨越過淮河之後,陸抗第一次踏足中原大地,這也是歷史上東吳的軍隊第一次踏足中原,當年孫堅討董之時,還稱不上是吳國的勢力,但所有的吳人,卻都將孫堅視爲楷模。當年孫堅轉戰中原,高舉着討董大旗,在各路諸侯畏縮不前之時,他披堅持銳,身先士卒,驍勇果烈,所向披靡,第一個殺入洛陽,如此豪情勝蹟,永遠得到吳國後人的追思。

長久以來,吳國偏安於東南一隅,但從大帝孫權登基的那一刻起,吳人就不曾安分過,屢次地對曹魏用兵,夢想着可以有朝一日可以實現當年孫堅的輝煌,再一次地入主洛陽。

不過時易勢移,當年孫堅之所以能攻入洛陽,是在十八路聯軍討董,董卓畏懼,放棄了洛陽遷都長安的背景之下,孫堅才得以順利地佔領了洛陽,那時的洛陽,早已被董卓強遷走了宮室大臣和百姓,付之一炬,只剩下了一堆廢墟。

不過孫堅依然從洛陽淘到了寶貝,那就是傳國玉璽,這也是孫家稱帝時一直堅信的受命於天的理由。

只可惜,孫堅的屢次北伐,都無功而返,就連淮河都無法逾越,更別說染指中原進佔洛陽了。

而今天,陸抗第一次跨越了淮河,進入了中原大地,那乾燥的風吹拂在他臉上的時候,雖然陸抗明顯的不適應中原的這種氣候,但他內心中的愉悅還是讓他極爲地興奮,他已經創造了歷史,但距離他的夢想,還有一步之遙。

第970章 襄陽激戰第465章 順水東下第445章 居高臨下第361章 另有隱情第579章 枉做小人第1208章 回師洛陽第712章 脣亡齒寒第1116章 蛛絲馬跡第9章 殺機第643章 沒骨能第71章 漢中之行第832章 羯人的末日第233章 退兵梓潼第84章 識破第1026章 破你沒商量第930章 將戰場變大第1205章 三王殞落(八)第126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300章 喪母之痛第236章 涪城之戰(二)第525章 腦洞大開第972章 談判的結果第40章 執金吾第604章 西平之變第1194章 犀利的反擊第219章 返回郪城第113章 臣有本奏第37章 新官上任第1章 安平王府第388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1169章 劉胤到訪第850章 求援第599章 另闢蹊徑第662章 黃河難渡第485章 引蛇出洞第831章 三軍會師第1306章 周處除四害第877章 誰來摘桃第1309章 丹徒山事變第386章 星流雲散第562章 請旨第1173章 只共存,不共亡第527章 離他遠一點第826章 投桃報李第1122章 馬到功成第1302章 永安水戰第227章 不翼而飛的奏章第7章 這閒事我管定了第216章 各懷心思第385章 三路齊出第1210章 三年伐吳大計第485章 引蛇出洞第222章 偷襲涪城第187章 永安之變(中)第519章 賈充的心思第657章 反攻關中第53章 下毒第1357章 一杯鳩酒第447章 收復第1057章 你逐我趕第356章 山盟海誓第743章 夜奪五寨(一)第558章 弒父第1293章 乞降第895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第1259章 暫且饒你一命第1019章 攔道喊冤第183章 陸抗的雄心第96章 火藥第394章 應對第706章 郝散身死第1302章 永安水戰第678章 真正的隱患第497章 又一個奉旨前來的第100章 驚人一幕第98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504章第513章 咱不差錢第1244章 北逃第173章 募兵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550章 變生肘腋第607章 黃河難渡第811章 這回不逃了第234章 反包圍第1012章 誰包圍誰第1358章 有刺客第561章 出兵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283章 戰火蔓延第492 潛入工坊第564章 劉淵第82章 姜維的回覆第98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539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1214章 初戰告捷第227章 不翼而飛的奏章第241章 鹿死誰手第972章 談判的結果第2章 最坑爹的穿越
第970章 襄陽激戰第465章 順水東下第445章 居高臨下第361章 另有隱情第579章 枉做小人第1208章 回師洛陽第712章 脣亡齒寒第1116章 蛛絲馬跡第9章 殺機第643章 沒骨能第71章 漢中之行第832章 羯人的末日第233章 退兵梓潼第84章 識破第1026章 破你沒商量第930章 將戰場變大第1205章 三王殞落(八)第126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300章 喪母之痛第236章 涪城之戰(二)第525章 腦洞大開第972章 談判的結果第40章 執金吾第604章 西平之變第1194章 犀利的反擊第219章 返回郪城第113章 臣有本奏第37章 新官上任第1章 安平王府第388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1169章 劉胤到訪第850章 求援第599章 另闢蹊徑第662章 黃河難渡第485章 引蛇出洞第831章 三軍會師第1306章 周處除四害第877章 誰來摘桃第1309章 丹徒山事變第386章 星流雲散第562章 請旨第1173章 只共存,不共亡第527章 離他遠一點第826章 投桃報李第1122章 馬到功成第1302章 永安水戰第227章 不翼而飛的奏章第7章 這閒事我管定了第216章 各懷心思第385章 三路齊出第1210章 三年伐吳大計第485章 引蛇出洞第222章 偷襲涪城第187章 永安之變(中)第519章 賈充的心思第657章 反攻關中第53章 下毒第1357章 一杯鳩酒第447章 收復第1057章 你逐我趕第356章 山盟海誓第743章 夜奪五寨(一)第558章 弒父第1293章 乞降第895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第1259章 暫且饒你一命第1019章 攔道喊冤第183章 陸抗的雄心第96章 火藥第394章 應對第706章 郝散身死第1302章 永安水戰第678章 真正的隱患第497章 又一個奉旨前來的第100章 驚人一幕第98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504章第513章 咱不差錢第1244章 北逃第173章 募兵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550章 變生肘腋第607章 黃河難渡第811章 這回不逃了第234章 反包圍第1012章 誰包圍誰第1358章 有刺客第561章 出兵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283章 戰火蔓延第492 潛入工坊第564章 劉淵第82章 姜維的回覆第98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539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1214章 初戰告捷第227章 不翼而飛的奏章第241章 鹿死誰手第972章 談判的結果第2章 最坑爹的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