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劉胤所能做的,也就只有等待了,劉禪的態度,將會決定一切。 雖然劉胤並不指望劉禪有多賢明,但最起碼他能夠審時度勢,明白現在蜀漢所處的危機,自己解決危局的方案就算不是最好的方案,也是目前最爲有效的方案,只有從吳人的弱點下手,纔有機會扭轉目前不利的戰局。
劉胤估算到,陸抗此去涪城,所攜帶的軍糧,最多可以支撐一個月的時間,就算在涪城能到一些掠奪補充,撐死也只能維持一個半月之久,涪水糧道一旦被截斷,整個吳軍必將陷入無糧補給的困境之中。陸抗首先要做的,並不是要破釜沉舟到攻取成都,而是要想法設法地疏浚糧道,自己只需在涪水沿線險要隘口之處設防,以逸待勞,便可掌握整個戰局的主動。
但現在劉胤只能等待劉禪的旨意,所謂將在外君有所不授,那完全是瞎扯,成都距離郪縣不過三四百里的距離,又不是遠隔千山萬水,天高皇帝遠,六百里加急的驛馬都用不了一天時間就可以抵達,如果抗旨不遵的話,那可是殺頭之罪。
劉胤現在只是安西將軍,歸自己統轄的軍隊也只有三個營,羽林軍虎賁軍和原屬閻宇的右軍只不過是臨時掛靠在他這邊的,和他並無直接的隸屬關係,就算劉胤違抗聖意擅自行動的話,李球黃崇這些人是不是一定能聽從他的命令,劉胤無從得知。
更何況現在大敵當前,要求整個蜀軍團結一心,擰成一股繩,纔有機會與強大的對手相抗衡,如果各方將領各自爲戰的話,一盤散沙,整個蜀國就會不攻自破。
這次的朝廷來使倒是沒有讓劉胤失望,到了第三天的下午,朝廷的使臣便到了,也難得能如此高效率,倒讓劉胤有些喜出望外。
此次來宣旨的並不是黃門侍郎,而是秘書令郤正,到讓劉胤略感意外。
秘書令是皇帝的近侍官員,典尚書奏事,雖然品秩只有六百石,卻是一個無人可以輕視的角色。郤正的祖父在漢靈帝時期任過益州刺史,死於黃巾之亂中,父親早亡,家境貧寒,但郤正自幼好學、安於貧困,弱冠即具才名,被朝廷徵召爲秘書吏,轉遷爲令史,升任秘書郎,官至秘書令。
郤正是一個很特別的人,之所以特別,是他與朝廷的三大派系都有所牽連,卻又遊離於三大派系之外。郤正出身於益州,算得上是益州本地人士,祖籍河南偃師,似乎又與東州系也些瓜葛,而他本人則與姜維交好,姜維避禍沓中的計謀就是郤正給出的。
入宮爲官三十年,郤正幾乎和黃皓打了三十年的交道,也見證了黃皓由一名默默無聞的太監成爲炙手可熱的權勢人物,郤正不爲黃皓所喜,亦不爲其憎惡,故官職一直不過區區六百石……
這與郤正的性格有極大的關係,淡泊名利,只醉心於文學,雖處廟堂之高,但卻從不參於權力角逐,正是因爲他的明哲保身,才得以免禍。
其實劉胤對郤正這號人還是不太感興趣的,就象溫吞水一樣,不涼不熱,寡然無味,劉胤崇拜的人物都是那種有血有肉,敢愛敢憎,有殺有斬的英雄熱血之士,值此國難之時,正是憑藉這些熱血豪傑,才能撐起國家的脊樑。
不過做爲朝廷的使臣,劉胤還是給郤正應有的禮儀,就等着郤正來宣旨了。
此次皇帝的聖旨要比上次略長,肯定了劉胤在郪縣的功績,加封劉胤爲安西大將軍,兼領右軍,協督中軍,接旨之日,即刻領軍回京,不得延誤。
劉胤當即就愣住了,除了晉封官爵之外,這次的詔書和上次幾乎沒有任何的區別,不過措詞更爲強烈,要求立刻回兵,並用了不得延誤的字眼,而自己所奏之事,詔書中壓根兒就隻字未提。
郤正不緊不慢,面帶着人畜無害的笑容,恭賀道:“恭喜劉將軍,榮遷安西大將軍之位。”
劉胤那有閒心逸緻來理會加官晉爵的事,他急急地問道:“郤大人,在下前日所遞奏章,陛下可曾御覽?爲何在詔書中隻字未提?”
“什麼奏章?”郤正是一臉的茫然。
劉胤一頭黑線,看到郤正茫然無知的表情,便隱隱有些感覺不對,郤正是可是皇帝的秘書令,所有往呈皇帝的來往奏章表牘首先肯定是要由他過目的,郤正都不知曉,那顯然易見劉禪根本就沒有看到自己的那份奏章。
劉胤立刻取過副本來,上呈朝廷的奏章劉胤肯定是保留着備份的,他遞給郤正,道:“此爲奏章副本,郤大人確定沒有看到過這封奏章嗎?”
郤正打開看了一下,用肯定的口吻道:“沒有!絕對沒有!在下雖然每日署理的文書不少,但也絕不會記錯,肯定沒見過劉將軍的這封奏章。”
劉胤的心不禁涼了半截,這封奏章對於劉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說它幾乎決定着蜀漢王朝的生死存亡,可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刻,這封奏章竟然會不翼而飛了。劉禪沒有見到過奏章,自然不可能知道劉胤的想法。
但這封奏章遺失在那兒,難道是在送信的半途中嗎?
劉胤輕輕地搖搖了頭,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爲了確保萬無一失,送信的人是劉胤最值的信賴的劉府私兵,而且全程都有人護送。送信的人早一天便已經返回了郪縣,劉胤還親自過問奏章的確是送到了宮裡。劉胤相信,這些私兵肯定不會撒謊的,如果奏章在半路上遺失,借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隱瞞。
既然半路上沒有丟失,那就證明奏章的確是已經送到了皇宮之中,至於經何人之手遺失的,劉胤就不得而知。
“郤大人,每封奏疏都事關朝廷大事,按理說遞到宮中,不應該有遺失纔是?”
郤正略顯尷尬地道:“若是以往,所有的奏疏直接遞交到尚書檯,經由尚書檯備案審閱,再轉交秘書檯面呈陛下,斷不會有所遺失,只是現在宮裡規矩變了,出現奏疏遺失之事倒是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