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抵達雪山腳下

時入八月,秋高氣爽,遙想去年這時候,正是魏軍大舉伐蜀之時,風水輪流轉,時間剛好一年,劉胤已是率軍踏上了反擊的征程。

不過與鍾會伐蜀的高調不同,此次出征,劉胤非常地低調,他離開味城的時候,選擇了半夜時分,而且是化整爲零,中軍和左軍右軍分別行動,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南中。

蜀軍走的幾乎是回頭路,早在一月之前,他們剛剛護送百姓從蜀地來到了南中,現在又重新折返北上,不過沒有老幼百姓的羈拌,蜀軍的行軍速度顯然要快了許多,原當初走了兩個多月的路程,現在只需要用半個月就可以完成了。

所不同的就是當初的起點是成都,現在返程的終點變成了漢嘉。

越過沫水,劉胤率大軍抵達了漢嘉,陳壽和漢嘉太守方則親自出城相迎。劉胤和劉諶相攜入城,但卻將大軍留駐城外。

陳壽向劉胤彙報了糧草和物資的籌備情況,劉胤很是滿意,陳壽先期抵達漢嘉,果然沒有失劉胤所望,各項籌備事宜辦理的井井有條,帳目清清楚楚,由他來做這個主薄,劉胤很是放心。

“成都方面戰況如何?”劉諶向漢嘉太守方則問詢道。到了離了成都最近的地方,劉諶顯然很是關心蜀中的戰局。

方則稟道:“成都已是一片廢墟,無法留駐軍隊,現在魏吳兩軍相爭的要地在雒城和廣漢,魏軍主攻,吳軍主守,雙方在雒城交戰,已經膠着了數月之久,依卑職看來,短時間內依然難分勝負。”

劉諶不禁長噓短嘆,好好的一片江山沃土,此刻卻成爲了兩個敵人交戰的戰場,現在的蜀中。恐怕是赤地千里,白骨於野,雞犬無聞,民不聊生了。

劉胤可顧不上感懷傷情。現在已經是八月中旬了,必須要抓緊時間,趁着天氣還沒有轉涼之際,即刻北上,否則到了嚴冬。再想翻越雪山和跨過草地,就更加地艱難了。

漢嘉郡雖然與蜀郡相鄰,但山險地狹,道路難行,劉胤命漢嘉太守方則派遣兵士,封鎖住通往成都的各個隘口,禁止任何人等通行,同時令方則不可泄露自己和北地王劉諶到達漢嘉的消息。

劉胤也沒有向方則吐露他此行的真實意圖,離前線越近,越發得謹小慎微。任何一個細節上的疏漏,都有可能導致整個計劃的失敗。

以劉胤和劉諶的身份,自然是方則仰望的對象。這次出征,劉胤交卸了執金吾的差事,由中尉左丞杜弼來繼任執金吾,馮全仍爲中尉右丞,空缺出來的中尉左丞則由原漢中司司丞鄭揖來擔任。

中尉府的一套班子劉胤做了妥善的安排,有杜弼、馮全、鄭揖來打理,劉胤自然也是很放心,此次北伐出征。朝中的事務劉胤是鞭長莫及,此時將執金吾的職位交卸出去,正是適當其時,何況中尉府的人基本上是劉胤的心腹。就算劉胤不再任職中尉府,卻依然脫不出他的掌控。

此次出征劉胤是以平尚書事、鎮北大將軍、雍州牧、都督雍涼諸軍事的身份出征的,假節鉞。

假節鉞是皇帝賦予出征將領的最高責權,一般分爲四等:假節、持節、使持節、假節鉞。假節持節的標誌就是一根竹竿,假節戰時可以處置違反軍令的人,持節在戰時可以處置二千石以下的官員。使持節則是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處置二千石以下的官員,而假節鉞的標誌是兩柄黃色的大斧,執有者有權處置節將。

曾經只有鎮守荊州的關羽是假節鉞,其他的官員最高也不過是持節使持節,雖然諸葛亮身爲丞相錄尚書事,大權獨攬,但也是持節沒有被授予假節鉞。

雖然這個形式上的一個東西,關羽有假節鉞並不代表他的地位就可以超越後來的諸葛亮,但劉禪給劉胤這個特權,是因爲身處關隴,與南中消息隔阻,許多軍務都得臨機處斷,劉胤有假節鉞的特權就可以便宜行事。

至於劉胤重權在握,是否有不臣之心,這個劉禪也是有所考慮的,委派劉諶爲監軍,就是要扼制劉胤的權力,防止他擁兵之重,獨斷專行。

帝王的馭人之術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以劉禪有本事,也就僅學個皮毛而已,和他的父親劉備比起來,那可是差了十萬八千里,不過劉禪也懂得將欲取之,必行予之的道理,是否能能下關隴,實現蜀國三代人的夢想,就看劉胤此舉能否成功,所以劉禪對劉胤的待遇一點也不吝嗇,劉胤也有幸成爲繼蜀漢朝以來繼關羽之後第二個假節鉞的封疆大吏。

關羽鎮守荊州,那是名符其實的封疆大吏,劉胤的這個封疆大吏還得靠自己去努力,雍州牧和雍涼大都督這兩個官職到目前爲止,還是遙領,能否化虛爲實,全得依賴此次北伐的成敗。

方則對劉胤的命令自是言聽計從,劉胤那對木頭做成表面鎦金的超大斧頭(當然不是鐵的,如果是鐵製的,那麼一個大玩意,再壯的壯漢也舉不了多長時間)雖然砍不了人,但那可是比尚書寶劍還要頂事的東西,不光是二千石的官員殺伐隨心,就連持節假節的官員照樣能處置,他一個小小的郡守如何敢拂逆劉胤的意思。

方則當下做出安排,下令郡兵在通往成都的道路險隘之處設下關卡阻截來往的行人,嚴查細作,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劉胤也不耽擱,交待完漢嘉的防務之後,連夜出城,趁着蒼茫的夜色,離開了漢嘉城,向北而進,於天明拂曉時分,抵達了大雪山的腳下。

後世這座大雪山名叫夾金山,是紅軍長征時翻越的第一座雪山,不過現在這些地方荒無人煙,處於蜀國的邊界地區,人們只是將這些雪山籠統地稱之爲大雪山,山高險峻,積雪覆蓋,亙古以來無人翻越。

而陳壽所負責籌集的糧草和物資,就全部都屯積在山腳下的大本營中。(。)

第353章 你有資格和我談條件嗎第911章 自作自受第1187章 偷襲轘轅關(上)第672章 擊沉樓船第1330章 破番禺(下)第279章 繼續撕逼第413章 荀愷第1066章 強渡黃河(四)第50章 一網打盡第1358章 有刺客第705章 撒網第999章 弓騎兵的妙用第612章 玩計謀,你還嫩了點第124章 初至江油關第1109章 歸還借兵第588章 鹹熙六君子第344章 解圍第923章 戰信都(續)第1250章 東進第670章 砍倒“漢”字旗第1229章 不知所以第861章 不長記性第1112章 新任的中尉右丞第1300章 喪母之痛第698章 示弱第417章 進軍長安第1224章 敗逃第478章 新任的雍州刺史第71章 漢中之行第931章 任爾三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255章 遼水之戰(中)第62章 陛下明日召見第975章 大仇難報第565章 給我殺了他第56章 初識陳壽第270章 一片焦土第946章 替罪羊第350章 嚮導官第455章 蜀中的新格局第881章 毀書斬使第206章 突出重圍(上)第612章 玩計謀,你還嫩了點第430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上)第193章 先生有何高見第1237章 真正的黃雀(續)第971章 底線第523章 在商言商第2022章 意料之中第1157章 吳人的野望第1240章 被迫回師第606章 些許遺憾第848章 借道第359章 棋逢對手第1039章 大局爲重第1320章 第七路兵馬第21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973章 揮兵東進第268章 撤離雒城第338章 借刀殺人第1220章 大雪滿弓刀第1247章 禁馬封兵第1165章 戰況膠着第386章 星流雲散第938章 看不到任何的出路第506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1288章 進軍本州島第914章 命殞易水河第263章 戰雒城(上)第61章 放了她第195章 無名之輩第1318章 奪情起復第680章 雞肋第262章 一杯鳩酒第1102章 擇師第311章 臨洮第545章 攤牌第928章 撤離信都第377章 街亭之戰(六)第924章 圍魏救趙第646章 一雪前恥的日子第90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751章 又溜了第545章 攤牌第1303章 火藥弩第1085章 費禕舊事第1032章 三道詔書第1327章 獻城而降第483章 招供第198章 應敵之策第1205章 三王殞落(八)第304章 住在草地邊緣的人第628章 節外生枝第414章 各行其事第983章 撤向高梁邑第959章 赦免令第533章 異相第240章 涪城之戰(六)第937章 拼死突圍第390章 士家歸附第35章 中尉右丞
第353章 你有資格和我談條件嗎第911章 自作自受第1187章 偷襲轘轅關(上)第672章 擊沉樓船第1330章 破番禺(下)第279章 繼續撕逼第413章 荀愷第1066章 強渡黃河(四)第50章 一網打盡第1358章 有刺客第705章 撒網第999章 弓騎兵的妙用第612章 玩計謀,你還嫩了點第124章 初至江油關第1109章 歸還借兵第588章 鹹熙六君子第344章 解圍第923章 戰信都(續)第1250章 東進第670章 砍倒“漢”字旗第1229章 不知所以第861章 不長記性第1112章 新任的中尉右丞第1300章 喪母之痛第698章 示弱第417章 進軍長安第1224章 敗逃第478章 新任的雍州刺史第71章 漢中之行第931章 任爾三路來,我只一路去第1255章 遼水之戰(中)第62章 陛下明日召見第975章 大仇難報第565章 給我殺了他第56章 初識陳壽第270章 一片焦土第946章 替罪羊第350章 嚮導官第455章 蜀中的新格局第881章 毀書斬使第206章 突出重圍(上)第612章 玩計謀,你還嫩了點第430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上)第193章 先生有何高見第1237章 真正的黃雀(續)第971章 底線第523章 在商言商第2022章 意料之中第1157章 吳人的野望第1240章 被迫回師第606章 些許遺憾第848章 借道第359章 棋逢對手第1039章 大局爲重第1320章 第七路兵馬第21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973章 揮兵東進第268章 撤離雒城第338章 借刀殺人第1220章 大雪滿弓刀第1247章 禁馬封兵第1165章 戰況膠着第386章 星流雲散第938章 看不到任何的出路第506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1288章 進軍本州島第914章 命殞易水河第263章 戰雒城(上)第61章 放了她第195章 無名之輩第1318章 奪情起復第680章 雞肋第262章 一杯鳩酒第1102章 擇師第311章 臨洮第545章 攤牌第928章 撤離信都第377章 街亭之戰(六)第924章 圍魏救趙第646章 一雪前恥的日子第90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751章 又溜了第545章 攤牌第1303章 火藥弩第1085章 費禕舊事第1032章 三道詔書第1327章 獻城而降第483章 招供第198章 應敵之策第1205章 三王殞落(八)第304章 住在草地邊緣的人第628章 節外生枝第414章 各行其事第983章 撤向高梁邑第959章 赦免令第533章 異相第240章 涪城之戰(六)第937章 拼死突圍第390章 士家歸附第35章 中尉右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