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交淺言深

“右丞大人,這是您要的全部資料。”陳壽抱過好幾卷的卷宗,擱到了劉胤面前的几案上,竹簡自然是佔了絕大部分,還一部分的紙質卷宗。

劉胤很是驚異,也難爲了陳壽,竟然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將魏延的資料取了過來,就算是再合格的圖書管理員,也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資料取來,何況劉胤注意到了陳壽根本就沒有看索引目錄之類的東西,似乎這些東西都裝在他的腦袋裡,不禁劉胤對他是由衷地欽佩。

三國時代就有不少過目不忘的奇才,比如大名鼎鼎的蔡昭姬,還有隻看了一眼就能背誦曹操兵書的蜀中怪才張鬆,難道這陳壽也有過目不忘之能?

想想倒也是極有可能,畢竟以後陳壽是要完成《三國志》的,那些浩如煙海的資料也許就藏在他的心中,運用起來駕輕就熟。

劉胤打開卷宗,逐一細讀,這裡面有關於整個案件始末的調查結論,有楊儀和魏延上書朝廷相互攻訐的奏章,有後主劉禪下達的夷魏延三族的詔令。讀到最後,劉胤還發現了關於魏延妻子張氏的記錄,記錄中稱,禁軍奉命對位於南鄭的魏家查抄的過程中,遭到了魏家部曲的激烈反抗,當場格斃魏家部曲十餘人,禁軍則是七死八傷,魏延妻子張氏逃亡。記錄中提到張氏疑身懷有孕,在其後的通緝中,也未能將其捕獲。

合上卷宗,劉胤陷入了沉思,現在已經有充分的證據證明,魏雪舞所言屬實,但這無疑給劉胤製造了一個巨大的難題。魏雪舞爲父雪仇,於情於理倒是說得過去,但她刺殺的卻是當今天子,這種罪行卻是罪不容誅的,就算劉胤有點私心想要保全她,那也幾乎是沒有任何的可能,稍有不慎,還會因爲包庇刺客禍及自身。

“陳令史,你覺得鎮北將軍魏延有被冤枉的可能嗎?”劉胤扭頭向陳壽問了一句。

陳壽一直侍立在一邊,聽到劉胤突然問了這麼一個敏感的問題,他微微地有些詫異,不過很快就恢復了常態,淡淡地道:“右丞大人,在下只是負責保存這些史料的官員,卻不敢妄議這些史料,大人所問魏延將軍是否被冤枉,恕在下無法回答。”

劉胤呵呵一笑,交淺言深,這是爲人處事的大忌,看來陳壽倒是深諳此道,不過和傳說中陳壽的性格不符,如果陳壽真的是那種處事圓滑之人,也不會淪落到圖書館管理員的位置上。

“素聞先生剛正不阿,胸懷坦蕩,不趨炎附勢,卻爲何對一段塵封多年的史料三緘其口,這似乎不象先生做事的風格?”

陳壽淡然地道:“右丞大人謬讚了,在下不過是恪守自己的原則罷了。至於魏延將軍之事,當年陛下已詔處置,早已是蓋棺定論,現在言之,又有何意?”

“蓋棺定論?我看倒是未必,魏延一生,忠心耿耿,數戰而有奇功於朝廷,其背主謀逆之名,不過是楊儀小人暗中作崇而已。魏延性情高傲,善惡分明,善士卒而輕大夫,傲上而且不辱下,與楊儀勢成水火,互不相容。諸葛丞相去世之後,權歸楊儀,以魏延高傲的性格未必就甘心屈於其下,遭到楊儀的打擊報復便在情理之中。從楊儀魏延各自上奏給朝廷的表章來看,相互攻擊,朝廷本應秉公處置,但關鍵之時,卻是偏聽偏信,致使魏延兵敗被誅。而楊儀次年也因狂悖之言被廢黜自盡,如此小人,又有什麼可信之處,故而以愚之見,魏延將軍枉死漢中,當真是受了不白之冤。”

陳壽微露驚異之色,道:“右丞大人此番言論,就不怕傳到朝堂之上?”

劉胤微微一笑道:“先生光明磊落,坦蕩如坻,豈是那種齷齪小人行徑,在下雖無識人之慧,但對先生恐怕卻走不了眼。”

陳壽輕輕地一笑道:“那右丞大人今日調閱魏延一案卷宗,難不成是想爲魏延將軍洗刷不白之冤?”

劉胤道:“我未必有那份能力,但公道自在人心,這一點卻是無法泯滅的。”

陳壽半響無言,默然地道:“右丞大人能有如此之想,我想魏延將軍在天之靈,也會深感欣慰的。若單論將才,魏延將軍堪爲當世名將,勇冠三軍,將略所長,曾提出奇兵出子午暗襲關中之計,堪爲驚世奇謀,只可惜諸葛丞相一生謹慎,未納其計,致使北伐功敗垂成。”

顯然是劉胤的那份爽直感染了陳壽,讓陳壽也不禁是一吐心聲。

子午奇謀是當年蜀軍第一次北伐中原時魏延提出的一個“大膽”策略:魏延親自率領萬餘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達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一如韓信舊事。

不得不說魏延此計極富想象力,姑且不說此計的成與敗,單是這份胸襟與膽略就不是一般的將領可以比擬的,事實上,在歷史上,也只有鄧艾偷襲陰平道能與之相提並論,所不同的是,魏延的計劃胎死腹中,而鄧艾卻偷襲成功。後世有許多人一直論證子午奇謀的可行性,衆說紛壇,莫衷一是,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爲任何的一次奇襲都是風險與機遇並存,許多偶然的因素很可能會決定計策的成敗。

一生唯謹慎的諸葛亮斷然否決了魏延的計劃,或許諸葛亮還有更深層次的考量,因爲兩國對決,絕不單純僅僅是軍事的較量,魏延做爲統兵大將,眼光自然沒有諸葛亮更具有大局觀。但無人可以否認,蜀國或許錯失過一次北伐成功的機會。

劉胤的眼前爲之一亮,道:“那先生認子午奇謀有幾成勝算?”

第656章 春風又綠玉門關第352章 西羌王子第1011章 難啃的硬骨頭第187章 永安之變(中)第21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38章 日搶三關(三)第1356章 漏算了一個張家第731章 走爲上第519章 賈充的心思第1025章 馬氏偏廂車第976章 平陽告急第878章 顧全大局第147章 激戰(上)第339章 風起隴西第953章 激戰葦澤關(中)第681章 擁兵自重第370章 第二個馬謖第581章 恩惠第438章 解圍黃金第974章 姜鍾會第522章 登門拜訪第1073章 改旗易幟第546章 搶親?第15章 百步穿竹第159章 逆轉第303章 繼續前進第1121章 牽連甚廣第390章 士家歸附第171章 其心可誅第168章 真正的較量第397章 圍城打援第739章 日搶三關(四)第444章 再戰陽安關第1011章 難啃的硬骨頭第1292章 強勢碾壓(下)第595章 走水路第470章 小人得志第423章 攻城激戰第448章 前往閬中第1255章 遼水之戰(中)第324章 故計重施第904章 水淹信都(上)第1090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20章 圍而不打第1334章 莽山之戰(下)第375章 街亭之戰(四)第64章 陛下的封賞第279章 繼續撕逼第535章第362章 幕後的真兇第1020章 謊言的代價第361章 另有隱情第1213章 慕容涉歸第1223章 四面楚歌第666章 激戰潼關(上)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212章 閻宇的野心第520章 爭嫡第1273章 前往馬韓第699章 匈奴爲王第53章 下毒第374章 街亭之戰(三)第1056章 虛虛實實第336章 兩不相幫第668章 援兵到來第1290章 對戰第717章 逃遁第1254章 遼水之戰(上)第555章 彌留第1242章 全軍盡沒(下)第204章 諸葛瞻身殞第533章 異相第496章 給你點顏色瞧瞧第68章 拜見第739章 日搶三關(四)第579章 枉做小人第583章 黯然而別第430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上)第821章 疲於奔命第394章 應對第182章 一如劉備舊事第572章 王元姬第1026章 破你沒商量第455章 蜀中的新格局第803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中)第303章 繼續前進第1134章 開陽門第1124章 重新洗牌第492 潛入工坊第1232章 按兵不動第52章 滅門血仇第622章 打柴溝之戰(下)第1306章 周處除四害第117章 馬家槍法第747章 夜奪五寨(五)第1192章 前功盡棄第917章 抗旨第737章 日搶三關(二)第732章 又是一筆血債第748章 夜奪五寨(六)
第656章 春風又綠玉門關第352章 西羌王子第1011章 難啃的硬骨頭第187章 永安之變(中)第210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38章 日搶三關(三)第1356章 漏算了一個張家第731章 走爲上第519章 賈充的心思第1025章 馬氏偏廂車第976章 平陽告急第878章 顧全大局第147章 激戰(上)第339章 風起隴西第953章 激戰葦澤關(中)第681章 擁兵自重第370章 第二個馬謖第581章 恩惠第438章 解圍黃金第974章 姜鍾會第522章 登門拜訪第1073章 改旗易幟第546章 搶親?第15章 百步穿竹第159章 逆轉第303章 繼續前進第1121章 牽連甚廣第390章 士家歸附第171章 其心可誅第168章 真正的較量第397章 圍城打援第739章 日搶三關(四)第444章 再戰陽安關第1011章 難啃的硬骨頭第1292章 強勢碾壓(下)第595章 走水路第470章 小人得志第423章 攻城激戰第448章 前往閬中第1255章 遼水之戰(中)第324章 故計重施第904章 水淹信都(上)第1090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20章 圍而不打第1334章 莽山之戰(下)第375章 街亭之戰(四)第64章 陛下的封賞第279章 繼續撕逼第535章第362章 幕後的真兇第1020章 謊言的代價第361章 另有隱情第1213章 慕容涉歸第1223章 四面楚歌第666章 激戰潼關(上)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212章 閻宇的野心第520章 爭嫡第1273章 前往馬韓第699章 匈奴爲王第53章 下毒第374章 街亭之戰(三)第1056章 虛虛實實第336章 兩不相幫第668章 援兵到來第1290章 對戰第717章 逃遁第1254章 遼水之戰(上)第555章 彌留第1242章 全軍盡沒(下)第204章 諸葛瞻身殞第533章 異相第496章 給你點顏色瞧瞧第68章 拜見第739章 日搶三關(四)第579章 枉做小人第583章 黯然而別第430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上)第821章 疲於奔命第394章 應對第182章 一如劉備舊事第572章 王元姬第1026章 破你沒商量第455章 蜀中的新格局第803章 寒山要塞攻堅戰(中)第303章 繼續前進第1134章 開陽門第1124章 重新洗牌第492 潛入工坊第1232章 按兵不動第52章 滅門血仇第622章 打柴溝之戰(下)第1306章 周處除四害第117章 馬家槍法第747章 夜奪五寨(五)第1192章 前功盡棄第917章 抗旨第737章 日搶三關(二)第732章 又是一筆血債第748章 夜奪五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