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誰更卑鄙

PS:稍後更正,大約兩點,這兩天感冒了,頭昏昏沉沉的,速度快不了,抱歉…………………………………………………………

蜀軍是節節敗退,晉軍一路狂攻,向着晉陽城的縱深挺進。

王應的城府很深,雖然王慶對他很不錯,但爲了爬上更高的階位,王應還是選擇了犧牲掉王慶,在王應看來,親情神馬的都是浮雲,只有官階富貴纔是最真實的東西,用王慶的命來換這些東西,簡直就是超值大划算。

王慶是晉陽城中蜀軍的統領,只要能殺掉他,蜀軍羣龍無首,不戰自潰。從接到上峰的命令之後,王應就開始謀劃着如何來刺殺掉王慶,一個有心,一個無備,這樣的結局,就不會令人奇怪了。

隨後的進展就變得十分地順利,晉軍搬開拒馬,拆毀大街中心的障礙物,對蜀軍所佔據的西城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蜀軍猝不及防,再加上指揮官的缺失,很快就潰不成軍,城中的要塞之處連連失守,敗兵一齊地涌向了太守府。

蜀國派駐晉陽的最高長官是太原太守杜績,不僅管着半個晉陽城,晉陽以西太原郡轄區之內的地盤都歸他署理,這一段時間來晉蜀關係極爲緊張,處於最前沿的晉陽城雖然是相安無事,但私底下暗流涌動,杜績一直是密切地關注着事態的發展,每晚杜績都睡的很晚,出事之夜他也沒有安寢,正在油燈下寫東西。

忽然之間,外面喊殺聲響了起來,杜績皺了皺眉,擱下了筆,問下人道:“城中出了何事,如此地喧鬧?”

Wшw ●тTk Λn ●C 〇

下人剛要出府去打探,就見一渾身浴血的蜀軍軍官闖了進來,向杜績急報道:“啓稟杜太守,晉軍突然地向我軍發起進攻,目前已經接連攻佔了好幾條大街,正向太守府殺來。”

“別部司馬王慶何在?“陸績倒是沒有太過慌亂,沉聲地喝問道。

“王司馬遭遇敵人暗算,當場身死。”

“哦?”杜績這才略感詫異,王慶有一個本家兄弟在晉軍之中任職,這事杜績也是知道的,爲此杜績還勸說過王慶,就算是兒時關係親密的發小,這麼多年未見,也不代表他不會有所改變,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管是什麼人,都得提防一二纔是。

王慶當時還笑着對杜績說,他兄弟與他有着過命的交情,就算是分屬不同的陣營,他們之間的兄弟情誼那也抹殺不掉。

結果王慶最終還是枉送了性命,死在他認爲永遠也不會變心的親人手中。王慶的死,給蜀軍的防守帶來了極大的混亂,蜀軍這位曲長拼死抵抗,卻也難擋晉軍的進攻,他自認爲能力不足,不足以服衆,故而跑到太守府來,請杜太守出面主持大局。

“杜太守,晉軍攻勢太猛了,我軍抵擋不住,節節敗退,再這麼下去,晉陽城恐怕是守不住了。”

杜績倒是挺從容地道:“他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晉人以爲靠着突然偷襲就可以拿得下晉陽城,那麼他們就是大錯特錯了,武曲長,你下去速帶人扼守糧庫和武備庫,確保這些要害據點落不到晉軍的手中,剩下的,自有本官來安排。”

“諾!”那位武曲長拱手稱諾,退了下去。

杜績輕輕地擊了一下掌,一位身材有些佝僂的老管事來到了杜績的面前,杜績對他道:“一切按原定計劃行事!”

那位老管事原本黯淡無光的眼神頓時渙發出了異樣的光彩,他拱手稱諾,立刻轉身而去,原本佝僂的背此刻也挺撥起來了,遲緩的腳步似乎也變得輕盈了許多……

王應指揮着晉軍快速地向西城進前進,在準備充分,攻擊有力的晉軍面前,蜀軍明顯地不是對手,王慶的死帶給蜀軍的指揮混亂,是無人可以彌補的,從發起突襲到現在,時間才僅僅過去了半個多時辰,晉軍已經橫跨了好幾道街,搶佔了西城的不少地方,下一個進攻的目標,王應已經鎖定在了蜀國晉陽太守府。

晉陽的太守府,與別處不同,在東城和西城各有一個,東城的自然是晉國自己的太原太守,而西城的,則是逆蜀派駐的太原太守,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這一城兩太守的局面居然能維持了大半年的時間,確實是一個奇蹟。

不過今天以後,晉陽城就不會再有兩位太守了,只要王應率軍攻入蜀國太守府,將蜀國太守給擒拿下,晉陽城就會成爲晉國一家獨有的城池了。

王應絲毫不懷疑拿下蜀國太守府有什麼難度,現在晉軍氣勢如潮,攻勢迅猛有力,蜀軍根本就抵擋不住,估計用了到天亮,晉軍便可以順利地控制整座的晉陽城了。

但前面攻打太守府的晉軍信乎有些遲滯,進攻的速度明顯地降了下來,王應比較納悶,按理說蜀軍的主力已經被他所擊垮了,根本就無力再組織起有效的反擊,拿下太守府不過是輕而易舉的事。

“怎麼回事?前面是何狀況?”王應親自上前詢問道。

有兵士向王應稟報道:“逆蜀太守府的四周,突然出現大量的平民百姓,皆是穿着普通百姓或工匠的衣服,拿着各式各樣的武器,守衛在太守府的四周,阻擋我軍的進攻。”

王應不禁是好生疑惑,戰場上之上利用老百姓來打仗的事,倒是一點也不新鮮,但普通的平民百姓戰鬥力很弱的,就算是人數再多,也不可能擋得住正規軍隊的攻擊。

想到這裡,王應不禁暗暗地唾罵了一句:“卑鄙!”(。)

第672章 擊沉樓船第1264章 棄城而逃第361章 另有隱情第480章 雲收雨住第106章 策反第1098章 神醫妙手第763章 偷渡(上)第556章 遺言第653章 鄧艾的主動獻計第856章 遷都之爭第291章 無當營第737章 日搶三關(二)第369章 關鍵是水第1233章 鮮卑亂(上)第442章 又見陽安關第1297章 桑州第1227章 喪心病狂第445章 居高臨下第1089章 母子重逢第1300章 喪母之痛第219章 返回郪城第221章 陸抗的決擇第425章 挖到城下第597章 殺人越貨第488章 又遇潛逃者第983章 撤向高梁邑第306章 過草地(一)第657章 反攻關中第231章 放棄劍閣第784章 破偏廂車陣第234章 反包圍第465章 順水東下第1092章 大司馬第1311章 出征人選第692章 稱臣第1329章 破番禺(上)第1086章 一家團聚第1008章 新的策略第1165章 戰況膠着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732章 又是一筆血債第301章 大雪崩第850章 求援第1111章 大富貴第670章 砍倒“漢”字旗第280章 三國混戰完本感言第965章 降吳還是降蜀第1199章 三王殞落(二)第720章 得利的漁翁第220章 忠良之後第647章 機會難得第829章 再戰寒山要塞(中)第615章 兵分兩路第1000章 求援第993章 再議圍城打援第1304章 收服永安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第592章 繞道荊州第1083章 捷足先登第375章 街亭之戰(四)第216章 各懷心思第1282章 吊打邪馬臺第475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015章 封侯追諡完本感言第1122章 馬到功成第845章 功虧一簣第448章 前往閬中第1190章 孫秀投降第745章 夜奪五寨(三)第78章 漢中佈防第1114章 老對手第377章 街亭之戰(六)第31章 諸葛瞻第228章 附在大樹上的蛀蟲第114章 劉胤的奏章第1219章 萌生退意第1286章 拉枯摧朽第270章 一片焦土第453章 巴東小道第1206章 弒主第921章 對手第69章 避禍沓中第729章 鎩羽而歸第1208章 回師洛陽第195章 無名之輩第1307章 弒君(上)第50章 一網打盡第950章 誰更卑鄙第1250章 東進第377章 街亭之戰(六)第1197章 周處軼事第382章 街亭之戰(十一)第1023章 深壕高壘第562章 請旨第455章 蜀中的新格局第302章 劫後餘生第1070章 直指洛陽第1339章 再下一城
第672章 擊沉樓船第1264章 棄城而逃第361章 另有隱情第480章 雲收雨住第106章 策反第1098章 神醫妙手第763章 偷渡(上)第556章 遺言第653章 鄧艾的主動獻計第856章 遷都之爭第291章 無當營第737章 日搶三關(二)第369章 關鍵是水第1233章 鮮卑亂(上)第442章 又見陽安關第1297章 桑州第1227章 喪心病狂第445章 居高臨下第1089章 母子重逢第1300章 喪母之痛第219章 返回郪城第221章 陸抗的決擇第425章 挖到城下第597章 殺人越貨第488章 又遇潛逃者第983章 撤向高梁邑第306章 過草地(一)第657章 反攻關中第231章 放棄劍閣第784章 破偏廂車陣第234章 反包圍第465章 順水東下第1092章 大司馬第1311章 出征人選第692章 稱臣第1329章 破番禺(上)第1086章 一家團聚第1008章 新的策略第1165章 戰況膠着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732章 又是一筆血債第301章 大雪崩第850章 求援第1111章 大富貴第670章 砍倒“漢”字旗第280章 三國混戰完本感言第965章 降吳還是降蜀第1199章 三王殞落(二)第720章 得利的漁翁第220章 忠良之後第647章 機會難得第829章 再戰寒山要塞(中)第615章 兵分兩路第1000章 求援第993章 再議圍城打援第1304章 收服永安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第592章 繞道荊州第1083章 捷足先登第375章 街亭之戰(四)第216章 各懷心思第1282章 吊打邪馬臺第475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015章 封侯追諡完本感言第1122章 馬到功成第845章 功虧一簣第448章 前往閬中第1190章 孫秀投降第745章 夜奪五寨(三)第78章 漢中佈防第1114章 老對手第377章 街亭之戰(六)第31章 諸葛瞻第228章 附在大樹上的蛀蟲第114章 劉胤的奏章第1219章 萌生退意第1286章 拉枯摧朽第270章 一片焦土第453章 巴東小道第1206章 弒主第921章 對手第69章 避禍沓中第729章 鎩羽而歸第1208章 回師洛陽第195章 無名之輩第1307章 弒君(上)第50章 一網打盡第950章 誰更卑鄙第1250章 東進第377章 街亭之戰(六)第1197章 周處軼事第382章 街亭之戰(十一)第1023章 深壕高壘第562章 請旨第455章 蜀中的新格局第302章 劫後餘生第1070章 直指洛陽第1339章 再下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