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着伯坦果德,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也就在這裡,爆發了自開戰之後的第一場坦克大戰,“哈立德2”對陣“阿瓊2”。
有趣的是,巴基斯坦與印度都宣稱這在自行研製的坦克,而且都宣稱是南亞地區,乃至全球最好的主戰坦克之一。
只是,“哈立德2”並非巴基斯坦自行研製,而是VT-4的深度定製版。
當然,巴基斯坦擁有大部分知識產權,而且能夠自行生產,國產化率高達80%,只有少數本國無法生產的核心設備需要從華夏進口。
此外,“哈立德2”獲得了上千輛的海外訂單。
“阿瓊2”?
印度陸軍也只是象徵性的採購的了100多輛,海外用戶更是一個沒有,其國產化率還不到40%。
戰鬥發生在伯坦果德東面。
伯坦果德是邊境城市,西面是巴基斯坦,北面是印控克什米爾,南面就是通往賈朗達爾的公路。
因爲印軍在邊境線上修建了牢固的防禦陣地,所以巴軍把重點放在北面。
按照巴軍制訂的作戰計劃,首先從伯坦果德東面向南突擊,切斷南面的公路,然後再攻打伯坦果德。
簡單的說,就是先包圍,後進攻。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完成迂迴,包圍伯坦果德之前,印軍就會崩潰,然後兵不血刃的佔領伯坦果德。
爲啥?
守衛伯坦果德的全是步兵部隊。
查謨的戰鬥表明,如果沒有裝甲部隊,只是靠步兵部隊死守,根本就守不住。
此外,很多從查謨逃出來的印軍官兵就在伯坦果德,他們非常清楚巴軍攻打城市所用的戰術。
這些印軍沒有在查謨跟巴軍拼命,又怎麼會在伯坦果德死戰?
包圍伯坦果德,關鍵就是南面那條通往賈朗達爾的公路。
只要能夠切斷這條公路,伯坦果德的印軍就別想獲得外界支援,也就絕對無法守住伯坦果德。
死守,無非是平添傷亡。
問題是,巴軍的這套戰術也太簡單了,任何人都能猜到。
當然,也不需要猜測。
對印軍來說,要想守住伯坦果德,就必須保住通往賈朗達爾的公路,也就必須盯住伯坦果德東面。
爲啥?
伯坦果德的城區就挨着邊境線。
除非巴軍投入重兵,從印軍防線正面取得突破,不然就只能從北面發起進攻,然後向伯坦果德東面迂迴。
在正面,巴軍有多少兵力?
也就4個旅,而且只有1個是裝甲旅。
更重要的是,該方向上的巴軍同樣需要守衛邊境防線,且唯一的進攻路線在伯坦果德的西南。
此外,就算取得了突破,在進入印度境內之後,也要沿着公路首先向北,也就是向伯坦果德市區迂迴,然後才能轉向南下。
如果直接南下的話,就要面對阿姆利則方向上的守軍。
因爲存在被印軍南北夾擊的可能性,所以巴軍在該方向是的突擊行動必然困難重重,也就未必會選擇該方向。
如此一來,巴軍就必然向伯坦果德東面迂迴。
其實,這也是巴軍在北面擊中了6個旅,還把2個裝甲旅與2個機械化步兵旅放在該方向上的關鍵所在。
對印軍來說,不管怎麼打,都得在伯坦果德東面阻擊巴軍。
爲此,印軍把2個裝甲旅全都擺在了該方向上。
只是,對印軍來說,時間太過倉促了。
爲啥?
在2個裝甲旅趕到的時候,已經是開戰的第24天夜間,而48小時臨時停火將在次日上午到期。
能在一個晚上完成部署嗎?
顯然,印軍根本辦不到。
爲此,在開戰的第25天,印軍首先發動進攻。
當然,沒有投入主力部隊。
按照印軍的作戰計劃,首先讓步兵部隊發動進攻,扼制巴軍的進攻勢頭,爲裝甲部隊爭取到時間。
幹嘛?
在伯坦果德東面部署一條防線。
接下來,印軍將依託這條防線阻擊南下的巴軍,盡最大的努力挫敗巴軍。
在消滅了巴軍的主力部隊之後,再依託防線發起進攻,準確說是反擊,爭取一鼓作氣的攻入克什米爾地區。
簡單的說,就是防守反擊。
想得很好,實施的難度卻非常大。
爲啥?
兵力太少。
2個裝甲旅,能做什麼?
更何況,這2個裝甲旅,名義上各有2個裝甲營,可每個營只有大概30輛坦克,而且協同的是步兵營。
也就是說,2個裝甲旅,總共才100多輛主戰坦克。
在和平時期,這個編制不算差。
其實,戰爭爆發前,巴基斯坦的大部分裝甲旅也只有幾十輛坦克。
可是,在戰爭期間,這點坦克就太少了。
在戰爭爆發之後,巴軍的所有裝甲部隊都得到了加強,坦克數量均在100輛以上,還有大量裝甲車與火炮。
兵力實在是有限,該怎麼打?
所幸,印軍指揮官很有自知之明,或者說被嚇住了。
爲啥?
對面的2個巴軍裝甲旅,配備的全是“哈立德2”型主戰坦克,總共有近300輛!
正面硬拼?
顯然,那是找死!
爲此,印軍指揮官把2個裝甲旅分開,讓1個裝甲旅進入提前設置好的陣地,另外1個充當預備隊。
言外之意,印軍指揮官把希望放在了防禦陣地上。
打算通過打一場防禦戰來挫敗巴軍的裝甲部隊,然後再發起反擊,從而扭轉兵力上的劣勢。
當然,印軍指揮官也很精明,派了一個裝甲營去誘敵。
不過,不是配備“阿瓊2”的裝甲營,而是一個東平西湊起來的裝甲營,主力是20多輛T-72M主戰坦克。
必須承認,印軍指揮官確實有自知之明。
爲啥?
“阿瓊2”根本不適合打運動戰。
糟糕的機動性能,加上巨大的戰鬥重量,“阿瓊2”的野外機動能力極差,在很多地方甚至無法進行機動。
相反,部署在預先設置好的陣地上,至少其120毫米坦克炮還有用武之地。
此外,依託陣地,還能有效的解決防護上存在的問題。
總而言之,印軍指揮官壓根就沒有想過用這種笨重的坦克去挑戰“哈立德2”,更別說在野外戰場上取得勝利了。
只是,依託陣地,“阿瓊2”就能擊敗“哈立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