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攻訐(二)

“主上,朝政之變,方得小心纔是。”得知朝堂上的局勢變化,虞慶不免有些憂心。

“無妨,只要王上不開口,無人動得了我。”李御對這件事也有些不舒服,不過卻沒有太過在意,此時的他爲平原君只是苦惱不已。平原君死得太蹊蹺了,那虎狼之藥根本就不知道是何人所爲,不揪出背後的黑手,李御有如芒針在背。

“城尉之位,不必太過在意。將軍此時最要緊的便是插手朝政,爲以後相國之位鋪墊。”李斯看得很長遠,有廉頗和李牧在,加上李御之前的功績,足以在軍方立穩腳跟。現在最重要的是讓李御儘快插手文事,競爭相國之位,沒有文職的基礎,便有被人攻訐的短板,看看現在的大將軍廉頗就知道了。

“不錯,將軍此時在邯鄲猶如衆矢之的,不如趁着王上寵信,諸位權貴大臣爭奪相國之位,將軍自請出外。以將軍之資歷,自可任一方郡守,發展勢力,再圖朝堂。”對於朝政爭鬥,癡於兵事的王繚也並不陌生,他自幼學的可是百家之學,對於各家均有涉獵。

“然也,此時主上自請出外,還可獲得最大支持,那些朝臣更是會爲主上加以支持。”虞慶點頭認同了兩位小弟的提議,這個時候李御自請出外,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還能讓他們原先商定的計謀有更好的施展空間。

並不精通朝政爭鬥的韓非默默跪坐一旁,安靜地聽着幾位兄長的策劃。他才發現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待學習。

“自請出外?”

聽到幾位先生的建議,李御不由皺起了眉頭。此時離開邯鄲。並不是李御的希望,他正得趙王寵信,手握城尉,權力極大,甚至可直接得上卿實職,離相國僅一步之遙。最重要的是,他還想查明平原君的真正死因,平原君對他有知遇之恩。李御不可能輕易放下此事。還有,若是他此時離開邯鄲,與趙王丹的距離遠了,關係可能就會淡下去,這對他而言無異於損失重大。最主要的是,在這邯鄲城中,他的牽掛很多。

但是。李御有不得不認同幾位先生的意見,沒有了平原君的支持,那些貴族大臣們根本就不會幫襯於他,唯一真心助他的唯有平陵君一系。即便平原君死前有所交代,但是利益永遠是貴族們追逐的主題,何況李御如此年輕便身居高位。不知有多少人嫉妒。

此時自請出外,李御相信那些認爲他有威脅的貴族大臣們肯定會舉手贊同,而他能提出更多有利於自己的條件,將一郡軍政大權握於手中。從郡守到相國,距離雖然比上卿起步遠了點。但是確實可以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邁上去。而且他可以藉助郡守的權利。培養自己的班底,屆時登上相國之位也能有可使用的下屬。

“主上所謀甚大,豈能計較一時得失。之前平原君在時,主上自然要呆在邯鄲,爲上將軍謀略。而今平原君已逝,諸大臣蠢蠢欲動,主上若是繼續留在邯鄲,不僅爲禍自身,還會殃及上將軍。”見李御意動,虞慶再次勸了一句。李御現在留在邯鄲城,不止自身會受到攻訐,甚至連遠在北疆的上將軍李牧也會被牽連進來,那些貴族大臣爲達目的可是會不擇手段。

“好,過幾日,我便向王上自請出外。”

李御從來不是一個優柔寡斷之人,聽了虞慶的再三勸諫,心裡也定下了計策。

“主上(將軍)英明。”

見李御同意了他們的計策,虞慶等人都喜上眉梢。李斯更是心情激動,有這樣肯聽取勸諫的主上,他的才能必能得到盡情地施展,他彷彿看見了自己未來登上的那個舞臺。

定下了方向,虞慶等人便向李御推薦出守河內郡,那是趙國最南之地,與秦、韓、魏相接,是趙國奪得上黨之地後剛剛建立的,正是發展勢力的好地方,還能以戍邊名義將驍騎營帶到身邊。

聽了虞慶等人的規劃,李御才發現幾位先生都早已謀劃好了,想來他們早就知道他會同意自清出外。對於手下謀士的自作主張,李御沒有什麼不悅,用人不疑,他知道幾位先生不會做出不利他的事情,這就夠了。

朝局的發展正如虞慶等人所料,在那一次朝會的詭異之後,相繼有大臣上書,提請更換城尉之人。彷彿一夜之間,李御成爲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幾乎上得了檯面的大臣們都上書要求更換城尉,引得趙王丹大怒,卻也對此無可奈何,上書言事本就無罪可言。

當然,明眼人都能看出,那些貴族大臣之意,志不在李御,而在於李御有着姻親的平陵君趙禹。

雖說趙王丹曾屬於平陵君後又擱置的傳聞在貴族圈中流傳,但是不可否認,平陵君是平陽君之外最有希望繼任相國之位的人選。不把這個最有力的競爭者排除在外,別的人哪有機會,而資歷淺薄的李御自然成爲了衆人的突破口。

“祖父,御想自請出外。”在平陵君的府上,李御坦言了自己的決定,這位祖父可是他在朝堂上最大的支持,很多事情得到他的支持,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自請出外?也好,朝局詭異,抽身而出未必不是一個上佳之選。御兒你在民政之中資歷有所欠缺,若是能擔任一任郡守,未來升任相國,必能少許多阻力。不知御兒可曾想好出守何郡?”聽到李御的決定,趙禹愣了一下,眼中露出欣賞之色。此時的朝局一片混亂,諸貴族大臣各自結黨,他雖然在平原君的幫襯下取得了一部分大臣的支持,但是他的威望畢竟不夠,難以震懾朝堂。

“河內郡。”

“好,御兒有此心,不枉兄長看重於你。”對於趙國的局勢,趙禹看得很分明,李御能選擇河內,無疑是最好的目標。

“屆時御身在外地,朝堂之上便勞煩祖父了。”身在外郡,雖然離開這朝堂的是非之地,但是李御也失去了原本的影響力,有得必有失。其實李御此時離開,最愧疚的便是這位很有希望繼任相國的祖父,畢竟以趙王丹對他的信任,他能幫襯平陵君的地方不少,甚至助平陵君登上相位也未必不可能。

“自然。”

對於那相國之位,野心不大的趙禹並不看重。只是他也是有些失落,如今朝堂的變化,讓他覺得自己對不起逝去的兄長。

得到了平陵君的支持,李御便進宮覲見趙王了,一些東西還是要私底下提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要是放到朝堂上,即便那些貴族大臣想要他離開,難免會有所阻礙。

“什麼,李卿要出外任職?此事萬萬不可,寡人之安危,邯鄲之安危還需李卿費心。一些小人之言,李卿莫要在意。”

聽到李御要自請出外,趙王丹立馬急了,原本有些醉意的頭腦清醒了不少,言辭懇切地勸着李御。

“王上,此乃臣之所願。臣之父親手掌北疆三郡軍事,臣又握有邯鄲兩萬城衛,確是對王上不利。臣自認對王上忠心可鑑,然朝堂之穩乃關乎大趙安危,豈能因臣一人而壞國事。”對趙王丹於他的信任,李御也是很感動的,但是爲了他自己更加美好的未來,他自然不會繼續留在這泥沼之中。

“李卿,寡人都說了,那不過都是小人之言。叔父已然去了,難道李卿也要舍寡人而去。數年之後,寡人還想讓李卿繼任相國,爲我大趙柱石。”平原君的逝去對趙王丹的打擊還是很大的,現在他極爲倚重的李御也要出任郡守,讓他一時接受不了。若不是李御資歷尚淺,朝中老臣頗多,趙王丹都想讓李御出任相國之位,共譜一曲君臣相得的佳話。

“王上之厚望,臣感激莫名。然臣只熟於兵事,未曾有政事之資,擔任一方郡守,執掌文事,也能更好地輔佐王上。”聽了趙王丹的想法,李御那個無語的。沒有平原君這根撐天之柱,即便趙王丹要強扶他上位,他也會被那些老臣架空,那可不是李御想要的。

“城尉之職,不也是文事。李卿能將邯鄲城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必是能臣,寡人聽聞,今年邯鄲城的收入可比往年多了五成,這都是李卿之功。”

邯鄲城的變化,趙王丹自然知之甚詳,這也是他對李御越發倚重的緣故。能武能文,李御簡直就是上天送與他大趙的禮物,趙王丹怎能不好好珍惜。

“王上,邯鄲城能有如此之變,皆是城衛府上下與邯鄲縣府之功,臣不過一掛名之人罷了。”對於這個功勞,李御可是很有自知之明地推到了一衆下屬身上,再者他本就是個甩手掌櫃,整日不在城衛府。

“寡人倚仗李卿的地方很多,李卿還是不要出外任職了,那些造謠之人,寡人必讓他們付出代價。”不管李御怎麼說,趙王丹也沒有同意李御的請求。平原君已經走了,邯鄲城在李御的手中,他才能安心,要不然王族之中心存異心的人可不少。

“王上…”

沒想到趙王丹竟然這麼堅持,完全打亂了他與虞慶等人的計劃。李御都有點無語了。

第285章 洗劫(一)第26章 秦軍換將第54章 平原君的薄禮第172章 定價(一)第19章 秦王稷第280章 王后之情(三)第226章 莫敖(三)第13章 趙王后的橄欖枝第100章 三兄弟第290章 變法之初(一)第263章 戰續(二)第262章 戰續(一)第342章 強國第73章 黑衣都尉第99章 烏氏第250章 變數(一)第76章 以後你便是我李御的人第270章 太子傅(一)第196章 齊女(三)第217章 烏江(一)第255章 雍城之戰(三)第77章 握住自己有的方是人間正道第265章 騎兵之議(二)第4章 傷愈第146章 竊香第1章 公子勝第96章 有些事你還不懂第215章 圍(一)第10章 太子師第236章 無非(一)第189章 滇變(二)第277章 鸝夫人的殺意(二)第41章 踩人要讓對方口服第227章 莫敖(四)第90章 劍之鼻祖第136章 雄起第273章 荀環(二)第240章 心有多大(三)第164章 不爭(一)第105章 志向爲何?第211章 義士(二)第296章 衝動是魔鬼(三)第290章 變法之初(一)第215章 圍(一)第90章 劍之鼻祖第262章 戰續(一)第171章 討價(三)第173章 定價(二)第322章 別離(二)第223章 趙刃(二)第159章 拉攏第57章 授旗第33章 那位即將名傳天下的大商賈第196章 齊女(三)第324章 平原君逝(二)第76章 以後你便是我李御的人第217章 烏江(一)第49章 蘭兒的猜測第56章 遴選第10章 太子師第268章 大被同眠(一)第266章 昏禮(一)第91章 心動第313章 得償所願(三)第207章 伏(二)第233章 墨仇(一)第31章 恨不能與武安君一戰第221章 甲騎具裝(二)第303章 瘋狂的投注(一)第267章 昏禮(二)第190章 齊令(一)第296章 衝動是魔鬼(三)第154章 好感第231章 相逢(二)第55章 省一點是一點第39章 私兵第49章 蘭兒的猜測第99章 烏氏第302章 豪賭(三)第102章 伐東滅西第232章 相逢(三)第154章 好感第260章 黃雀誰人(二)第177章 罵名(一)第222章 趙刃(一)第227章 莫敖(四)第50章 武靈叢臺第15章 苦戰第335章 誘敵深入第276章 鸝夫人的殺意(一)第275章 公子闖的心(二)第315章 巴君(二)第274章 公子闖的心(一)第286章 洗劫(二)第61章 敵人兇猛第27章 聯軍始動第339章 不軌第45章 多虧了信陵君第111章 自得的王齕
第285章 洗劫(一)第26章 秦軍換將第54章 平原君的薄禮第172章 定價(一)第19章 秦王稷第280章 王后之情(三)第226章 莫敖(三)第13章 趙王后的橄欖枝第100章 三兄弟第290章 變法之初(一)第263章 戰續(二)第262章 戰續(一)第342章 強國第73章 黑衣都尉第99章 烏氏第250章 變數(一)第76章 以後你便是我李御的人第270章 太子傅(一)第196章 齊女(三)第217章 烏江(一)第255章 雍城之戰(三)第77章 握住自己有的方是人間正道第265章 騎兵之議(二)第4章 傷愈第146章 竊香第1章 公子勝第96章 有些事你還不懂第215章 圍(一)第10章 太子師第236章 無非(一)第189章 滇變(二)第277章 鸝夫人的殺意(二)第41章 踩人要讓對方口服第227章 莫敖(四)第90章 劍之鼻祖第136章 雄起第273章 荀環(二)第240章 心有多大(三)第164章 不爭(一)第105章 志向爲何?第211章 義士(二)第296章 衝動是魔鬼(三)第290章 變法之初(一)第215章 圍(一)第90章 劍之鼻祖第262章 戰續(一)第171章 討價(三)第173章 定價(二)第322章 別離(二)第223章 趙刃(二)第159章 拉攏第57章 授旗第33章 那位即將名傳天下的大商賈第196章 齊女(三)第324章 平原君逝(二)第76章 以後你便是我李御的人第217章 烏江(一)第49章 蘭兒的猜測第56章 遴選第10章 太子師第268章 大被同眠(一)第266章 昏禮(一)第91章 心動第313章 得償所願(三)第207章 伏(二)第233章 墨仇(一)第31章 恨不能與武安君一戰第221章 甲騎具裝(二)第303章 瘋狂的投注(一)第267章 昏禮(二)第190章 齊令(一)第296章 衝動是魔鬼(三)第154章 好感第231章 相逢(二)第55章 省一點是一點第39章 私兵第49章 蘭兒的猜測第99章 烏氏第302章 豪賭(三)第102章 伐東滅西第232章 相逢(三)第154章 好感第260章 黃雀誰人(二)第177章 罵名(一)第222章 趙刃(一)第227章 莫敖(四)第50章 武靈叢臺第15章 苦戰第335章 誘敵深入第276章 鸝夫人的殺意(一)第275章 公子闖的心(二)第315章 巴君(二)第274章 公子闖的心(一)第286章 洗劫(二)第61章 敵人兇猛第27章 聯軍始動第339章 不軌第45章 多虧了信陵君第111章 自得的王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