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兒。”看着那與他記憶深處的夫人極爲相像的面容,荀況毫不懷疑對方的身份,有些顫抖地喊了一聲。
驚疑地看了看自家的將軍,看到李御點了點頭,環兒張了張嘴,艱難地喊出了一個陌生的稱呼:“祖…父。”
“孫兒。”
咋聞那一聲‘祖父’,荀況再難壓抑心中的激動,上前幾步抱住了他的孫女,老淚縱橫。在這一刻,荀況積壓心中多年的鬱結悄然打開。
“祖父。”進入了一個溫暖的懷抱,環兒激盪着的心彷彿找到了一個依靠,再次喊出了那個從未想過的稱呼,淚流滿面。
看着祖孫倆相認的感人畫面,李御也是噓唏不已,之前的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家的小侍女竟然是名士荀況的孫女。在環兒入他將軍府之後,李御並沒有深究她的身份,大不了也不過是平原君的眼線罷了,他有自信相信環兒的心絕對是在他這邊的。
得知了荀氏尚有後人在世,李御也向平原君求證了一番,證實了那些證詞,更是知曉了一直想爲他侍寢的小侍女竟然是荀況唯一的孫女,讓他感到無比的震驚。不過想想也不奇怪,能在先王刀下爲荀氏一族留下血脈,也唯有平原君這樣權勢極盛的王族中人做得到。而讓李御心驚的是,平原君收留荀況兒子的原因竟然是爲了招攬當時還未有名氣的荀況,直至因爲某些緣由給擱置了。不然在稷下學宮的荀況早早就會趕回趙國。
感受到恩師那種激動的心情,站在不遠處的李斯也是暗自流下了兩行淚水,感激地看了李御一眼。他這個徒兒做得實在是太不稱職了,跟隨恩師多年,李斯竟然沒有聽說過恩師的這段傷心往事,也從未深究過爲何恩師每逢月圓便癡癡地看向故國一整夜。
想到這裡,李斯自責不已,對於那位趙國君王的忿恨又多了一分。
“環兒,外頭天冷,帶你祖父進府再說。”見到祖孫倆有哭個沒完的架勢。李御終於忍不住打斷了一下。眼看就要降下今年的第一場雪,這天色可是有些冷了,凍壞了老先生可不好,更何況荀老先生年事已高,再哭下去可是要出問題的。
“諾。”
下意識地應了一聲,環兒扶着自己的祖父說道:“祖父,隨環兒進府。”
“好,好,我也想好好看看環兒。”此時的荀況再無一代名士的風度。只是一位垂垂老矣的老者,對於孫女的要求更是不會拒絕。連連點頭稱是。
早先時候,李御便特地讓人爲荀況空出了一個幽靜別緻的庭院,反正他的府邸大得很,門客也不過是小貓兩三隻,偌大的府邸之中還有很多庭院都閒置着。而有了環兒這層關係,李御知道這位老先生基本上已經逃不出他的套子,即便荀況想要帶他孫女另置府邸,那也要環兒願意走才行,嗯。這倒是個問題。
重逢的祖孫倆前去敘話,李御也找人招待了一下李斯,這個人選便是最近癡迷於兵棋的王繚。
“將軍,喚繚來所爲何事,繚正與兩位兄長酣戰,業已逼將了。”被人打斷了下棋的興致,王繚明顯有些不滿。他也熟知李御的性格。因而面對李御之時很是隨便,這也是他能很快地融入虞慶圈子中的一個重要緣由。
“這位李斯先生乃是荀況先生高徒,繚先生可與之相識一番。先生,這位乃我府中貴客王繚先生。”看出王繚臉上的不爽。李御也不介意。他可是知道王繚這兩日一直纏着虞慶和魏齊下棋,在王繚妖孽般的棋路下,兩位先生可是被虐慘了,幾乎是一邊倒的趨勢,讓李御再沒有下棋的興趣。幸好李御這些日子養傷加上準備昏禮,方纔逃過一劫,而現在李斯的到來,絕對會讓王繚產生新奇感,這也是李御拉攏未來秦相的一步,傲氣的人總要有更傲氣的人方纔壓得住。
“繚見過兄長。”聽得李斯乃是荀況之徒,王繚眼中露出濃厚的興趣,他這幾日可是對兩位兄長失望不已,只是沒有好的對手,方纔繼續虐着他們。他也知曉李御找他來的緣由,便很自來熟地叫了起來。
當今之世,百家爭鳴,雖有各個學派打破學文不出貴族的界限,將文字之學播撒與平民百姓之中,然則各家學派畢竟能力有限,影響範圍不大,士者之數不過寥寥,士人和朝堂依舊是貴族的專場。因而,一些士人之間皆以兄弟相稱,襯托出他們士者身份的同時,也將他們自身與那些平民分別開來。王繚一見面便喊李斯爲兄長,並不顯得太過突兀,還能很好地拉近兩人之間的關係。
“斯見過賢弟。”回了一禮,李斯也對眼前的這位少年有了點好奇。李御身爲一國之將,又少年得志,能得他看重之人必有真才實學,加之李斯看這位少年不過十五六,怎會沒有好奇之心。
“繚正專研兵棋,不若兄長一同前去。”剛剛正和魏齊下着棋,王繚已勝券在握,卻沒有收了對方的將,心裡很是不過癮。此時來了個名士高徒,王繚怎麼可能放過,誰讓對方打擾了他的興致,就要負責到底。
“善。”對那兵棋有些疑惑,李斯卻不好拒絕對方的善意,看他恩師的情形,今晚必是留在李府之中了。
見李斯同意,王繚便要帶着他往自己的庭院走去,剛剛這麼一打斷,他的心又蠢蠢欲動起來。
轉身欲走,突然想起什麼的王繚從袖中拿出疊好的絹帛遞到李御的手中:“這是繚整理好的戰法,將軍可借鑑一二。”
“勞煩先生。”沒想到王繚這麼快就將他的那些騎兵戰法整理好了,李御看着王繚眼中的血絲,心中感動不已。
“無妨。”
說完正事,王繚便迫不及待地帶着李斯離開了,虐那兩位兄長雖然爽快,但實在是太沒挑戰性了。
看着兩人的背影,李御臉上露出一個滿意的微笑。對於兩位先生和睦的初次見面,李御很是滿意,再加把力,這位未來秦皇的丞相便是他的囊中之物了。想起李斯未來的身份,李御腦海中忍不丁地跳出那還在牙牙學語的趙政,還有那位成熟美麗的奇女子。
回到自己的庭院,看了看尚未撤去的綵綢,李御還能感受到昨日婚禮存留的喜氣,他問了一下在園中指揮着婢女打掃的蘭兒,便向趙玥的臥房走去。
“見過……”
揮手止住了幾位婢女行禮的喊聲,李御踏進溫暖的房間,掀開簾子往裡屋瞧了瞧,見三位嬌妻一同睡在趙玥的牀榻上,和諧的畫面讓他一陣欣喜。
出征滇國之初,李御便讓環兒和蘭兒將府中的供暖設施全部換成地熱,省得大冬天的一股煤炭味。雖然高級的竹炭還帶着一股清香,但李御依然很不適應那種熱氣,便想到了後世貴族之家的取暖設施,而這種地熱在趙王宮中已初見雛形。
待得李御回邯鄲後,他便發覺府中全部換成了地熱,雖說材火的用量增加了不少,但相對於金貴的竹炭,開銷反而少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沒有了炭火的煙火氣,再不用怕什麼炭火中毒了,這也是李御養傷好得快的緣由之一。
原本從高度竹山運來的一部分竹炭,李御直接讓環兒賣與城中貴族,倒是爲有些枯竭的府庫增加了點存金。在回到邯鄲之後,李御補貼傷亡驍騎一營的財物便多達兩萬金,讓原本有些充裕的府庫縮減大半,這還是他倒賣楚國特產賺了一大筆的緣故,虎賁營、數百胡軍的補貼只能等下一批竹炭賣出之後方能施行。至於步軍甲士的補貼,回到邯鄲的李御可不敢明着收買人心,那是趙王的權利。
知道昨夜的瘋狂和今早的典禮讓三位嬌妻有些疲累,李御也沒有打擾她們,悄聲走出了房間。
走出房門被冷風一激,李御想起袖中的幾塊絹帛,便回到自己的房間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