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強國

來到王宮,李御又聽到一個讓人驚訝的消息,被囚禁於天麗殿中的鸝夫人親手扼殺了公子偃,併火燒天麗殿,母子俱亡。

對此,李御唏噓不已,沒想到他對趙穆的那個承諾實現不了。不過這樣也好,此事乃是鸝夫人自己所爲,他心裡毫無負擔可言,畢竟那位公子偃存活下來,也不可能有好的生活可言。

“將軍來了。”見到李御進來,韓晶笑顏如花地迎了上去,之前的那一點哀傷全然不見,清瘦的臉龐配上那依然不減半分的誘人身材,讓人見了便火氣十足。

“末將見過王后。”

“怎麼,將軍不要妾身了。”看到李御行禮,韓晶嬌嗔着抱了上去,根本不在意李御身上那冰冷的盔甲。

“小妖精。”

原本準備好說出的正事在王后晶的無敵魅力下頃刻間消失,李御捏起那精緻的下巴,狠狠地吻了上去,雙手更是在那山峰和翹臀上游走。

不知何時,一聲聲誘人至極的嬌喊聲在房間裡迴盪,彷彿要將長久以來的忐忑和擔憂都發泄出來,而忍耐了很久的青年將軍也是不顧一切地征伐着那魅惑無比的嬌軀,一次又一次將身下的美人帶上那美好的巔峰。

雲收雨歇,李御抱着懷裡柔軟的嬌軀,一隻手緩緩按捏着那傲人的山峰,輕聲訴說着別離的相思,讓美人王后感動不已。

在王后晶的不捨中,歇息片刻的李御便離開了王宮。此時的邯鄲尚未安定,做爲主心骨的他要去鎮守。

“……特晉封李御爲武定君,執相印。”

“臣叩謝王上。”

次日,太子啓便在衆臣的擁護下登上王位,王后晶晉爲太后,輔佐朝政,李御升爲相國,執掌朝堂。

先前的清洗之中,與趙穆同路的貴族大臣皆已俯首抄家,一些頑固的老臣也被剝奪官職。朝堂之上盡是親近李御之人,還有那些原本中立的大臣。李御的上位沒有任何人出言反對,也沒有人敢出言反對。

這幾日的朝局變化,讓人措不及防,還好的是大多數的貴族大臣都是支持太子啓的,因而才保證了趙國的正常運轉。

執掌相位的第二日,李御便召見了幾位使臣,怒斥一番之後,便直接調動大軍前往各國邊境。既然要來威懾。李御就來個反威懾,剛剛消除胡人之患的趙國可是能調動北疆的近二十萬精銳南下。豈能怕誰。

北疆暫定,趙國能抽出來十幾萬的兵力,而且都是由趙人組成的軍團,其戰力比之秦軍精銳甲士絲毫不弱。

而就在北疆的十萬大軍調往趙魏邊境之時,新近繼位的燕王喜聽從相國慄腹之策,舉傾國之兵四十萬攻打趙國,號稱甲士六十萬,分兩軍進犯趙境。胡人大部被趙國消滅,沒有後顧之憂的燕國自然是雄心勃勃。要趁着趙國混亂之際,立下強國根基。

“慄腹其人,不過好談之輩,舍大將軍劇辛不用,而以其自身和卿秦爲將,自求其辱。”

得知燕軍進攻的具體部署,王繚不屑一顧地說道。以文臣領兵,燕軍根本就不足爲懼。

“我欲以龐煖和樂乘爲將,分擊燕軍,幾位先生以爲如何?”

“龐煖老成持重。昔日曾與慄腹爲友,知其根本,可擋慄腹大軍;樂乘乃樂毅之侄,昔日樂毅遭燕王猜忌,方纔來我大趙,對燕國殊無好感,可擋卿秦大軍。”聽到李御的決定,王繚瞬間想通了其中的關鍵所在,表示了支持。

有王繚這位兵家大才的贊同,虞慶等人自然不會有什麼意見,何況上將軍李牧依然駐守北疆,局勢根本無需擔心。唯一要注意的便是,戰事不能拖得太久,以防其餘諸國異動。

雖說諸國大軍皆已離開邊境,然則世事難料,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橫生變故。

見諸位先生同意,李御便召見龐煖和樂乘,如今獨攬朝政的李御根本無需顧及其餘大臣的意見,只要事後向晶太后和趙王啓稟報一聲便是。雖然李御對權臣這種東西深惡痛絕,但是趙國的局勢容不得他有半點遲疑,若不能阻秦國統一天下的大勢,趙國只能和原先歷史中一樣走向滅亡。

“見過相國。”

“兩位將軍想必知曉,燕國六十萬大軍入侵我大趙,本相欲以兩位將軍爲將,迎擊燕軍,不知兩位將軍以爲如何?”李御也沒有任何客套,直接說出了召見兩人的目的。

“但憑相國之令。”

聽到讓他們領軍,龐煖和樂乘眼中都透露着激動,尤其是樂乘,抱拳的雙手都不由緊了幾分。

爲將數十年,經歷戰陣無數,卻不過上卿之爵,即便可蔭蒙一子,卻也不過下大夫之爵,龐煖豈能甘心。而今新王登位,李御初掌相國之位,正是拉攏人心之際,龐煖相信,只要立有大功,絕對能邁向君侯之位,再不濟也可以讓另外一子蒙蔭,更不會是下大夫之爵,那位陡然從中大夫之爵躍居上卿之爵的大司空便是一個明證。

樂乘從未想過,這麼快就會有獨自領軍的一日,要知道他之前可是追隨趙穆,雖後來投誠,卻也改變不了那個污點。而李御卻讓他獨領大軍,迎擊燕軍,長久以來的夢想即將成爲現實,樂乘豈能不激動。跟隨曾爲五國聯軍統帥的叔父逃亡趙國,樂乘時刻記得這個恥辱,每一日都想着如何讓燕國付出應有的代價,這也是爲何他對功利如此執着的緣故。沒成想,這一天來得這麼快,樂乘心中不由對李御升起了效忠之心。

“不知兩位將軍需要多少兵馬?”看到兩位躊躇滿志的將軍,李御很是滿意。和燕國相比,他們趙國的將才便勝了一籌。

“慄腹其人,不知兵士,再多大軍也是無用。相國只需給末將五萬兵馬,末將便讓燕國大軍有來無回。”爲了獲得更大的功績,龐煖說出了心中的底線。即便李御如今需要拉攏人心,若是他沒有足夠的功勳,要想跨過君侯這道坎,也是很難的。深知慄腹性格,龐煖自然有足夠的自信擊退燕軍。趙軍和燕軍的戰力本就不在一個檔次,更何況是方纔擊敗胡人,氣勢如虹的趙軍精銳,以一敵十輕鬆至極。

“燕軍嬴弱,不足爲懼,末將認同龐援將軍之意。”和龐煖的想法差不多,樂乘想要實現那報仇之願的同時,自然想要獲得更大的功績,這樣才能在新生的趙國中有立足之地。

“好。本將便給兩位將軍十萬兵馬。本將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讓我大趙的鐵騎踏破薊城。”

“我等必讓燕王負荊請罪。揚我大趙之威。”

聽了李御的目的,龐煖二人熱血沸騰,踏破燕都,如此大功豈能落於他人之手。

定下領軍之將後,李御便從邯鄲和北疆抽調出九萬甲士並一萬騎兵迎擊燕軍。剛剛抄了數百萬金的財物,加上烏氏和郭氏的傾力支持,李御直接從北疆軍團中抽出一萬精銳之士,武裝成騎兵,讓龐煖二人欣喜不已。

不去理會北方的戰場。李御開始將目光投向南疆,值此掌權立威之際,他自然要好好把握一下。除了要擊敗燕國,李御還要給其餘諸國一點警醒,那個一直在背後鼓搗小動作的齊國自然成爲了李御殺雞儆猴的最佳對象。

沒有太多的朝政資歷,李御只能用接連不斷的大勝來穩固自己的相位,豎立起絕對的權威。爲之後的變法打好基礎。

趙王啓一年一月第二十日,趙國十萬甲士迎擊六十萬燕軍,天下矚目。

燕軍雖然人多勢衆,但其主帥慄腹驕傲輕敵。以爲趙軍經歷大戰和朝堂變幻不穩,分兩軍進擊趙國。鑑於燕軍長途跋涉,人馬睏乏,龐煖和樂乘決定採用各個擊破的方略。

上將軍李牧率軍堅守代地,吸引攻代燕軍不能南下援救,龐煖自率六萬甲士迎擊燕軍主力。

和燕軍交戰數次,龐煖皆大敗而退,慄腹見此大喜,以爲趙軍不堪,親率大軍追擊,數日不歇,直至鄗地。

面對追擊而來的數十萬燕軍,假敗數次的龐煖整肅大軍,迎向疲憊不堪的燕國大軍。經歷胡人之勝的趙軍士氣恢宏,同仇敵愾,個個奮勇衝殺,大敗燕軍,更是於亂軍之中斬殺其主帥慄腹。

攻代燕軍聞聽攻鄙大軍之敗,主帥被殺,軍心動搖。等候已久的樂乘率一萬精騎趁機發起突襲,配合三萬甲士,迅速擊潰燕國大軍,俘虜燕軍主將卿秦。

不過半月,號稱六十萬的燕國大軍一敗塗地。

根據李御定下的策略,龐煖和樂乘率軍追擊數百里,直入燕境,進圍燕都薊城。

燕國之殃,天下震動,諸國君臣大跌眼球之餘,也將之前威懾趙國的大軍撤歸駐地。

“……我王欲以信德君爲質,奉上十萬金,割十城之地,望趙王恕我王一時聽信讒言之國,從我燕國撤兵。”

看着下方的燕使言辭懇切地求饒,年少的趙王啓自然是激動異常,不過有母后和相國李御在場,他只能保持嚴肅的模樣,按照預定的計策開口:“燕王聽信讒言,致使我大趙損失數萬兒郎,豈可輕饒。然念在燕王與我大趙有同室之誼,寡人便召大軍歸國。不過,寡人要燕國二十城,三十萬金,以彌補我大趙軍費。另,燕國不得在燕趙邊境駐兵,否則我大趙鐵騎會再次踏破薊城。”

“外臣謝過趙王。”聽到趙國願意退兵,燕使哪裡管多少賠償。如今燕國面臨亡國之危,薊城隨時可能被破,什麼樣的條件都會答應,何況這個離他的底線尚有一段距離。

等燕使退去之後,趙王啓終於忍不住心中的疑問,問向下首的李御:“李師,不知爲何不滅了燕國,反而答應大軍歸國?”

“不知王上可否看了臣送上的變法之策?”沒有直接回答趙王啓的問題,李御反問了一句。

“寡人已看過,實乃我大趙強國之策,可我大軍進擊燕地,旦夕可破薊城,爲何……”

說着說着,趙王啓腦中靈光一閃,想到了點什麼不妥之處,可是一時之間又想不通透,讓他有些懊惱。

“王上何時想通了此事,便是我大趙變法強國之際。”看到趙王啓開始思索,李御很是欣慰,那位號稱帝王之師的荀老夫子還是很有兩把刷子的。

不是李御不想覆滅燕國,畢竟哪個將帥不想收滅國之功,然則趙國剛剛收攏數萬胡人,又值王位交替,內憂實多。此時若是收了燕國,對於趙國而言並不是好事,單單消化掉那數郡之地便需要一個不短的時間,更何況燕國覆滅還會引起其餘諸國的警惕。

一旦趙國勢大,致使秦國與諸國合謀,趙國根本就抵擋不住,即便擋住了也要元氣大傷,而知曉時間緊迫的李御也是耗費不得。讓燕國留着,可以讓趙國能專心變法,加強自身。

唯有變法強國,趙國才能與虎視山東六國的秦國相抗衡,再者,等趙國強盛之後,燕國之地唾手可得。

看到情郎和兒子的和睦相處,坐在殿上的韓晶很是欣喜,心中不由涌起幾分情動,望着那位少年相國的俊臉的眼神多了幾分魅惑。

待到李御出了王宮,已是夜幕降臨,回到相府的李御連夜下達了將令,讓北疆調至沙丘的五萬甲士強渡大河,以齊軍進犯趙境爲由攻取齊地。

不過數日,五萬趙軍甲士在將領趙固的率領下連拔數城,殲滅齊軍萬餘,齊國上下震動不已。與此同時,趙國也將攻燕大軍調往齊地,一副誓不罷休的模樣。

面對趙軍的咄咄逼人,齊軍難以抵擋,很快便割地求和,送上了十城之地,達到立威目的的趙軍也返回大河以西。

接連的大勝讓諸國君臣震懾,也讓初登相位的李御站穩了腳跟,聲望日隆的李御隨之頒佈了新法。

剛開始的新法只是涉及軍中諸法和刑法,並沒有引起諸大貴族的反對,加之之前的清洗,這套耗費了韓非數年之功的新法得以順利實施。

趙國開始走向變法強國之道。

第90章 劍之鼻祖第46章 不受待見的小白臉第339章 不軌第271章 太子傅(二)第226章 莫敖(三)第273章 荀環(二)第166章 不爭(三)第84章 一輩子都是第55章 省一點是一點第320章 門客(二)第195章 齊女(二)第298章 跑馬大賽(二)第105章 志向爲何?第74章 妮公主的邀請第12章 李牧的擔憂第260章 黃雀誰人(二)第293章 下毒(二)第87章 寧爲虎賁尾,不爲驍騎首第273章 荀環(二)第311章 得償所願(一)第182章 潛龍(一)第117章 三鼎第284章 公子覺(二)第335章 誘敵深入第116章 戰損第29章 執拗的武安君第280章 王后之情(三)第287章 洗劫(三)第335章 誘敵深入第139章 虧大發了第263章 戰續(二)第118章 溫飽第251章 變數(二)第286章 洗劫(二)第254章 雍城之戰(二)第197章 來投(一)第72章 立碑大典第132章 愧疚第221章 甲騎具裝(二)第335章 誘敵深入第65章 公子闖的提議第205章 留(三)第160章 不及第202章 滇國太子(二)第123章 法者第203章 留(一)第326章 攻訐(二)第92章 加點料第282章 嫁妝(二)第296章 衝動是魔鬼(三)第99章 烏氏第139章 虧大發了第335章 誘敵深入第341章 平叛第286章 洗劫(二)第143章 緊逼第321章 別離(一)第11章 父親在擔心什麼?第123章 法者第289章 驍騎統領(二)第131章 刺客第256章 雍城之戰(四)第159章 拉攏第224章 莫敖(一)第106章 秦國之第333章 烽火狼煙第155章 刺客第338章 圖謀第305章 馬王(一)第199章 伏擊(一)第336章 形勢逆轉第199章 伏擊(一)第132章 愧疚第304章 瘋狂的投注(二)第125章 大限第313章 得償所願(三)第221章 甲騎具裝(二)第236章 無非(一)第46章 不受待見的小白臉第13章 趙王后的橄欖枝第62章 較技之議第294章 衝動是魔鬼(一)第45章 多虧了信陵君第76章 以後你便是我李御的人第219章 烏江(三)第199章 伏擊(一)第230章 相逢(一)第222章 趙刃(一)第9章 郎中郭開第204章 留(二)第124章 王翦之名第76章 以後你便是我李御的人第157章 無忌第134章 有幕僚就是好第304章 瘋狂的投注(二)第156章 險生第320章 門客(二)第134章 有幕僚就是好第145章 偷窺第43章 李將軍威武
第90章 劍之鼻祖第46章 不受待見的小白臉第339章 不軌第271章 太子傅(二)第226章 莫敖(三)第273章 荀環(二)第166章 不爭(三)第84章 一輩子都是第55章 省一點是一點第320章 門客(二)第195章 齊女(二)第298章 跑馬大賽(二)第105章 志向爲何?第74章 妮公主的邀請第12章 李牧的擔憂第260章 黃雀誰人(二)第293章 下毒(二)第87章 寧爲虎賁尾,不爲驍騎首第273章 荀環(二)第311章 得償所願(一)第182章 潛龍(一)第117章 三鼎第284章 公子覺(二)第335章 誘敵深入第116章 戰損第29章 執拗的武安君第280章 王后之情(三)第287章 洗劫(三)第335章 誘敵深入第139章 虧大發了第263章 戰續(二)第118章 溫飽第251章 變數(二)第286章 洗劫(二)第254章 雍城之戰(二)第197章 來投(一)第72章 立碑大典第132章 愧疚第221章 甲騎具裝(二)第335章 誘敵深入第65章 公子闖的提議第205章 留(三)第160章 不及第202章 滇國太子(二)第123章 法者第203章 留(一)第326章 攻訐(二)第92章 加點料第282章 嫁妝(二)第296章 衝動是魔鬼(三)第99章 烏氏第139章 虧大發了第335章 誘敵深入第341章 平叛第286章 洗劫(二)第143章 緊逼第321章 別離(一)第11章 父親在擔心什麼?第123章 法者第289章 驍騎統領(二)第131章 刺客第256章 雍城之戰(四)第159章 拉攏第224章 莫敖(一)第106章 秦國之第333章 烽火狼煙第155章 刺客第338章 圖謀第305章 馬王(一)第199章 伏擊(一)第336章 形勢逆轉第199章 伏擊(一)第132章 愧疚第304章 瘋狂的投注(二)第125章 大限第313章 得償所願(三)第221章 甲騎具裝(二)第236章 無非(一)第46章 不受待見的小白臉第13章 趙王后的橄欖枝第62章 較技之議第294章 衝動是魔鬼(一)第45章 多虧了信陵君第76章 以後你便是我李御的人第219章 烏江(三)第199章 伏擊(一)第230章 相逢(一)第222章 趙刃(一)第9章 郎中郭開第204章 留(二)第124章 王翦之名第76章 以後你便是我李御的人第157章 無忌第134章 有幕僚就是好第304章 瘋狂的投注(二)第156章 險生第320章 門客(二)第134章 有幕僚就是好第145章 偷窺第43章 李將軍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