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北地梟雄(二)

阿敏是努爾哈赤同母弟舒爾哈齊的兒子,因舒爾哈齊被努爾哈赤圈禁致死,阿敏對努爾哈赤也是非常懼怕。

褚英死後,代善作爲努爾哈赤次子,順位理應成爲繼承人,但因爲傳言與大福晉阿巴亥有染,努爾哈赤休棄了阿巴亥,雖沒有處罰代善,但代善也因此事變得謹小慎微,凡事不敢出頭。

除了舒爾哈齊以外,褚英和代善的事,其實都是心機深沉的黃臺吉所爲。

故此,努爾哈赤出言相詢,杜度、代善、阿敏都沉思不語,其實是怕出風頭,遭了黃臺吉的忌。

黃臺吉見別人都不說話,只好先行回答:“阿瑪,我覺得現在就與大明決裂還有點早。原因有二。第一,大明雖主昏臣庸,但實力沒有大損,此時若惹急了明庭,傾國來攻,咱們恐怕不能敵之。第二,咱們雖然統一了女真,但北有葉赫殘部,西有漠南蒙古,東有朝鮮依附大明,如南攻大明,怕後方三面受敵。不如先北滅葉赫,西服蒙古,至於朝鮮,只要我建州女真不斷勝利,不斷壯大,他們是不敢對我下手的,即使迫於明庭壓力出兵,也不會盡全力。”

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第五子,黃臺吉是第八子。莽古爾泰只是一介武夫,作戰勇猛,但其實沒有多大心機。他一直與黃臺吉不睦,看不慣他自作聰明,自以爲高深的模樣。剛纔他不說話,就是等黃臺吉發言以後,自己再發言。

“阿瑪,老八所言差矣。自阿瑪起兵,我女真鐵騎縱橫白山黑水之間,沒有吃一次敗仗。葉赫殘部也好,漠南蒙古也好,都不在話下,朝鮮人懦弱不堪,更不足爲慮。我贊成阿瑪的意見,趁明狗內部爭鬥不休,馬踏中原,正是時候。”

莽古爾泰其實並沒有多少見識,他就是爲了反對而反對,凡黃臺吉的意見,他就反對,也不管正確不正確。

“五哥,你的話我不同意。萬曆三十六年,遼東巡按熊廷弼實行‘實內固外’、‘以夷攻夷’的策略,挑動我女真內部不合,挑動蒙古向我施壓,同時,修建了自開原到海州的700裡邊牆,100多座烽墩。就這些邊牆,就能擋住我們女真鐵騎,急切之下,難以啃動啊。”

“可是熊廷弼已經被撤了啊,他修的那些邊牆和烽墩,後繼者沒有多重視,這不正是我們的機會嗎?要是真讓熊廷弼那老兒再回來,不用打,困也把我們困死了。”

還別說,莽古爾泰採取的你贊成我就反對,你反對我就贊成的策略,還真成功,反駁的理由也算得上充分。

努爾哈赤見兩人爭執不下,轉頭問代善、阿敏、杜度:“你們三人以爲如何?”

“兒臣同意四貝勒的意見。”代善表達了對黃臺吉的支持。

“侄兒同意三貝勒的意見。”阿敏則表態支持莽古爾泰,其實是支持努爾哈赤的意見。

“孫兒支持四貝勒的意見。”杜度支持黃臺吉。

這樣的話,以黃臺吉爲首的三人認爲攻明時機不成熟,而努爾哈赤,加上莽古爾泰和阿敏,三人則認爲攻明時機已經成熟,六人的意見相左,正好是三對三。

努爾哈赤左右爲難,不知如何決斷爲好,這可是關係女真族今後發展的大事,他不敢不慎重。

“阿瑪,兒臣新收了一個漢人生員,叫范文程,在兒臣帳下擔任文書一職。此人頗有機謀,不妨聽聽他的意見。”黃臺吉見努爾哈赤爲難,出言說道。

“哼,一個漢狗有什麼高明見識?”莽古爾泰說道。

“不可胡說!無論他是什麼人,只要肯爲我所用,就不可輕辱!”努爾哈赤叱責了莽古爾泰一句。

轉頭對黃臺吉說道:“可以,召他來問問也好。”

黃臺吉答應一聲,令守在帳外的親兵去請范文程。

不一會兒,一個身着女真人服飾的高個子年輕人出現在殿門口,只見他進門以後利索地甩馬袖打了個千,然後跪倒在地:“奴才范文程叩見汗王!”

“嗯,起來吧。”努爾哈赤說道。

不得不說努爾哈赤確實有雄主風範,自他起兵以來,不拘一格吸納人才,無論是不是本部族人,哪怕曾經罵過自己、得罪過自己的仇人,只要肯歸順,他都會不計前嫌,放手任用,因此也得到了這些人的真心擁戴。

“範先生,我欲起兵攻明,不知先生以爲可行嗎?”努爾哈赤令范文程起身後,見他面目清秀,舉止沉穩有度,立生好感,把自己的意思以及黃臺吉、莽古爾泰的意見簡要地介紹了一遍,然後溫言相詢。

范文程本是瀋陽生員,因見大明日漸沒落,而女真蓬勃興起,與弟範文寀一起投靠了黃臺吉,意欲建功立業,振興範家。

他投靠黃臺吉以後,憑藉出衆才華,沒少爲黃臺吉出謀劃策,而且極有見地,很快得到了黃臺吉的賞識。

今天黃臺吉把自己召來,他以爲是文字方面的事,沒想到如此重大的軍國大事,努爾哈赤竟會徵詢自己的意見。他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弄不好,會得到汗王的重用。

“奴才感謝汗王信任。只是奴才才疏學淺,不敢胡言亂語,恐誤汗王的大事。”范文程還是謙虛了一下。

“你們漢人就是這麼吞吞吐吐不痛快,讓你說你就說,說錯了也沒人怪你!”莽古爾泰看不慣范文程的虛僞嘴臉,要不是在父汗的宮殿裡,他肯定會開口辱罵。

“對,範先生,你就說說你的想法吧。”黃臺吉適時站了出來,給了范文程一個鼓勵的眼神。

“是,那奴才就大膽一說愚見,言語中如有得罪之處,還請幾位貝勒爺見諒。”

范文程說完,低頭整理了一下思路,組織了一下語言,再擡頭時,目光炯炯,給人以一種自信和睿智的氣度。

他說道:“奴才以爲,三貝勒爺和四貝勒爺的話都有道理,但都有失偏頗。”

然後,他說出一番話來,立即折服了在場衆人,也因此在遼東掀起了一場又一場腥風血雨……。

第六十章 衆鬼宴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三十九章 被拜師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九十二章 新式武器第八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七十章 韓敬被打臉第一百七十七章 罵你就是挽救你第一百零四章 攻防大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劉招孫(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第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露面第五十一章 麻煩(二)第一百一十章 鼓動第三十八章 丈人是人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四十章 杏榜名標(一)第一百零一章 兄友弟恭(一)第五十七章 頭痛第六十六章 定陝西(三)第二十八章 吳牲犯難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第十四章 稍盡人事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二十二章 孔雀開屏第十五章 王興被罵第三十九章 路有餓死鬼第十四章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十一章 主僕易牀(一)第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露面第六章 便攜式冰箱第四章 施恩爲圖收人心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回身已是檻外人第一百零一章 戰前動員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五十五章李忠的擔當第二十五章 第一把火第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露面第七十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二)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三十八章 丈人是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二十章 悔之已晚第一百零五章 身臨絕境第一百二十二章 寧死不退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第五十七章 投名狀(二)第八章 折服洪承疇第一百六十五章 賑饑平亂(十四)第八十二章 美貌跟智商成反比?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一百零七章 脫逃第一百零七章 脫逃第一百一十七章 惡整週永春(一)第三十三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一百零八章 被人重視是一種幸福第一百二十五章 息戰求和第一百一十四章 牙疼第五十章 遇襲(一)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三十一章 申紹儀的私心第七十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出京(四)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底牌第五十七章 歸家第九十八章 腦補之才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底牌第五章 不義之財第十九章 小滑頭跟小魔頭第二十九章 朝堂議戰(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暗鬥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一百二十七章 談判(二)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第六章 便攜式冰箱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十五章 王興被罵第七十四章 探傷第七十一章 自揭畫皮(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四十章 朱門人心黑第九十六章 二百五老師第九十二章 同僚還有科學家?第三十九章 被拜師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九十九章 皇帝的反應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四十二章 杏榜名標(三)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
第六十章 衆鬼宴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三十九章 被拜師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八十九章 將帥失和第九十二章 新式武器第八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七十章 韓敬被打臉第一百七十七章 罵你就是挽救你第一百零四章 攻防大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劉招孫(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第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露面第五十一章 麻煩(二)第一百一十章 鼓動第三十八章 丈人是人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四十章 杏榜名標(一)第一百零一章 兄友弟恭(一)第五十七章 頭痛第六十六章 定陝西(三)第二十八章 吳牲犯難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第十四章 稍盡人事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二十二章 孔雀開屏第十五章 王興被罵第三十九章 路有餓死鬼第十四章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十一章 主僕易牀(一)第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露面第六章 便攜式冰箱第四章 施恩爲圖收人心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回身已是檻外人第一百零一章 戰前動員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五十五章李忠的擔當第二十五章 第一把火第四十五章 主事之人露面第七十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二)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三十八章 丈人是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二十章 悔之已晚第一百零五章 身臨絕境第一百二十二章 寧死不退第六十二章 活字印刷術第五十七章 投名狀(二)第八章 折服洪承疇第一百六十五章 賑饑平亂(十四)第八十二章 美貌跟智商成反比?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一百零七章 脫逃第一百零七章 脫逃第一百一十七章 惡整週永春(一)第三十三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一百零八章 被人重視是一種幸福第一百二十五章 息戰求和第一百一十四章 牙疼第五十章 遇襲(一)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三十一章 申紹儀的私心第七十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出京(四)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底牌第五十七章 歸家第九十八章 腦補之才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底牌第五章 不義之財第十九章 小滑頭跟小魔頭第二十九章 朝堂議戰(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暗鬥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一百二十七章 談判(二)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第六章 便攜式冰箱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十五章 王興被罵第七十四章 探傷第七十一章 自揭畫皮(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四十章 朱門人心黑第九十六章 二百五老師第九十二章 同僚還有科學家?第三十九章 被拜師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九十九章 皇帝的反應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四十二章 杏榜名標(三)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