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朝堂議戰(六)

舉薦熊廷弼,是王興早就想好了的。

熊廷弼,字飛白,號芝岡,湖北人,是明末三傑之一。萬曆三十六年,曾奉命巡按遼東,他力主防守,反對浪戰,在對遼政策上,跟王興極爲接近。

並且,他是楚黨,與吏部尚書鄭繼之、給事中官應震、吳亮嗣等關係莫逆,如今朝中齊浙楚三黨勢力最大,而且互爲聲援,用他爲帥,掣肘最少,易於建功。

……

亓詩教、楊鎬等人之所以爲難,其實不難理解。王興如果舉薦的是別人,憑三黨在朝中的勢力,根本爭不過楊鎬,可王興舉薦的是同黨,而且鄭繼之立即表達了支持之意,此時再爭帥印,恐引起楚黨不滿。

考慮再三,亓詩教決定還是要爭,因爲如果有鎮遼軍功在手,齊黨在朝中的地位就更加穩固了,至於是否得罪楚黨,此時也顧不得了。

“皇上,楊大人在兵部多年,對軍務更加熟悉,所以,臣以爲楊大人擔任遼東經略更加合適。”亓詩教說道。

他一說話,意味給齊黨指明瞭方向,於是姚宗文、周永春、御史韓浚,浙黨的刑部尚書李志都紛紛表示附議,楚黨除了鄭繼之外,只有官應震、吳亮嗣兩個追隨者,力量稍微單薄了一些,但爲了本黨利益,也是奮而力爭。

見齊楚兩黨爲了一個遼東經略的職位起了內訌,楊漣、左光斗悄悄對視一眼,看向了王興,卻見王興此時已經退入班裡,看起了熱鬧。

楊漣心說:“王興此計真是高明,拋出一個誘餌,就讓三黨內部起了紛爭。如果這個紛爭解決不好,三黨必然起裂痕,如果好好利用,這倒是我東林黨崛起的好機會了。莫非王興心向我東林?”

……

眼見三黨吵個不停,朱翊鈞皺起了眉頭,他問道:“方愛卿,你看用誰爲帥好?”

方從哲其實非常爲難。葉向高當初舉薦他爲內閣首輔,其實就是看中了他對各黨不偏不倚的態度,但自他入閣以後,屁股卻是漸漸歪了,由於亓詩教是他的學生,對亓詩教的話言聽計從,這才慢慢使齊浙楚三黨勢大,東林式微,讓東林黨對他漸漸不滿起來。

如今齊黨和楚黨起了爭執,他該向着誰呢?向着一方必然得罪另外一方,這可不是他想要的。

於是,他一直在裝糊塗。

一聽皇上發問,他的糊塗再也裝不下去了,必須擇一方支持。

“皇上,臣以爲以楊侍郎爲帥似乎更佳。”

朱翊鈞見方從哲選擇了支持楊鎬,也點了點頭,道:“此事不要再爭了,就以楊卿爲遼東經略使吧。”

見皇上一錘定音,衆人才停止了爭執。

王興心裡非常失望:“皇上這是怎麼了?這是看哪一方勢大,就支持哪一方?這樣阻力倒是最小,可這皇帝當得也太容易了吧?難道就沒有自己的判斷嗎?”

“皇上既然決意出兵,老臣自然不敢反對。但還是要提醒皇上,國庫不足以支付軍餉啊。”李汝華見出兵已成事實,連忙出班重提軍餉之事。

“衆位愛卿,大軍出發在即,糧餉須儘快解決,誰有良策替朕解憂?”朱翊鈞問道。

此言一出,大殿上一片寂靜。

楊漣剛纔說出了用內帑支取軍餉的提議,顯然皇上是不同意的,那還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加稅了,可百姓生活如此艱難,再加稅,還讓老百姓活不?所以,這個話誰都不想說。

王興經過這番爭論,現在對朝庭已經很失望了。

朝臣都被黨爭迷住了雙眼,迷住了心竅,看不到大明潛在的危機,以至於只顧自己小團體利益,卻不顧國家大局。

而皇上,過去給自己的印象是足夠睿智,儘管懶政,但大事上從沒有脫離掌握,爲什麼在建奴入侵這事上如此糊塗?在如此關鍵時刻,竟然還在吝嗇金錢,江山都是你朱家的,江山不在了,你吝嗇金錢又有何用?

……

“方愛卿,你的意見呢?”朱翊鈞見大家都不出聲,還是把目光看向了方從哲。

在朝會之前,他已經跟方從哲交換了意見,基本定了出兵之策,但在軍餉一事上,方從哲覺得除了加稅,也無善策。

此時問方從哲,目的當然是想讓他說出加稅之策。

方從哲當然明白,心裡卻是發苦,看來自己得當這個惡人了。

“皇上,爲今之計,除了加稅,臣也別無良策。”方從哲說道。

“皇上,不可。百姓現在已經很苦,再加稅,百姓負擔豈不更重?”李汝華聽了方從哲的加稅之策,連忙出聲反對。

“那李愛卿,不加稅,哪裡去弄這二百萬兩銀子?你可有其它良策?”朱翊鈞問道。

“皇上,百姓此時需要賑濟而不施賑,反而加稅,恐怕會激起民變,請皇上三思。”李汝華帶着哭腔說道。

“事有緩急,先應付過軍餉這一關再說,如果遼東事順,再蠲免錢糧可也。”朱翊鈞說道。

“皇上,軍餉可是需要二百萬兩啊,如果加稅,須加至五成,才能湊齊數目。可這五成稅一加,百姓還有活路嗎?”李汝華還是不死心地抗爭道。

“那李愛卿另有良策嗎?”朱翊鈞不耐煩地問道。

李汝華被問得囁嚅無言,朝堂諸文武大臣也都無人出言支持。

王興心裡那個失望啊,別人不說了,你們東林黨自稱正人君子,怎麼在事關百姓生死之際,卻是個個不建一言?難道你們只爲士紳階層發聲,而不顧百姓死活嗎?到時候把百姓逼反了,你們士紳還能作威作福嗎?

“皇上,臣有一言。”王興本不想多說話了,但事關百姓,他卻不得不放棄明哲保身的念頭。

“王愛卿,有本就奏。”朱翊鈞道。

“皇上,臣以爲,天下承平不光百姓受益,而是天下人共同受益,所以這二百萬兩軍餉不能全加之於百姓,而應該朝廷、士紳、百姓三方共同承擔。皇上是天下共主,應當拿出一部分內帑,而士紳官員也當自願捐助。臣願捐出一年的祿米,另捐白銀千兩,當然,剛纔臣打賭贏的三萬兩銀子,也全數捐出。”王興說道。

王興這話一出,可是把朝堂上所有人都得罪了……

第一百三十章 窺伺第一百一十四章 牙疼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三十三章 無影現身第九十一章 陰陽之論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五十三章 花拳繡腿打不死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道上(三)第六十三章 朱軒媁的怪心思第一百一十二章 香脣被偷嬌且羞第十七章 同年聚會(一)第六十章 帝黨第五十一章 不解風情的混蛋!第七十八章 御賜敲竹槓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五十一章 不會放過賊子第六十一章 分別之時露心跡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第六十八章 既不能改變就盡情享受第五十九章 預言成真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一百九十一章 心術不正丟官職第十七章 同年聚會(一)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六十六章 面紗的誘惑第一章 底線何在第四十章 校場點兵(七)第二十四章 潘莊冬訓(二)第七十二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四)第二十三章 潘莊冬訓(一)第十八章 溫潤君子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三十三章 無影現身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一百二十六章 談判(一)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華書店開業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第六十六章 抗稅風波(四)第十五章 真想這麼爛下去麼?(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十七章 柳玉娘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第一百八十章 寬厚分功第七章 借屍還魂第一彈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一百七十六章 賑饑平亂(二十五)第二十章 悔之已晚第五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十四章 稍盡人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賑饑平亂(二十一)第五十章 麻煩(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破雷無計(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牙疼第二十一章 別樣《臨江仙》第五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三十五章 除夕之夜第二十七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十七章 柳玉娘第一百零一章 戰前動員第四十七章 認義子是爲佔其母?第五十四章 王家有子第九十九章 皇帝的反應第四十四章 大舅子的考較(二)第三十四章 提學王以寧第一百七十九章 做兩手準備第四十八章 賀客盈門(二)第十四章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三十四章 校場點兵(一)第六十二章 化妝洗滌用品問世第七十二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道上(三)第八章 後花園要變莊稼地第十一章 主僕易牀(一)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里之外採花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賑饑平亂(六)一百九十一章 心術不正丟官職第一百零一章 戰前動員第二章 進京(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賑饑平亂(十二)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四十四章 劫持李逢時第六十三章 天真爛漫的雪兒第八十四章 自願進坑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東道上(八)第六十一章 丟掉幻想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靂(一)第一百零五章 身臨絕境第二十八章 朝堂議戰(五)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十八章 兩個請求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劉招孫(二)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
第一百三十章 窺伺第一百一十四章 牙疼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五十八章 投名狀(三)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三十三章 無影現身第九十一章 陰陽之論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五十三章 花拳繡腿打不死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道上(三)第六十三章 朱軒媁的怪心思第一百一十二章 香脣被偷嬌且羞第十七章 同年聚會(一)第六十章 帝黨第五十一章 不解風情的混蛋!第七十八章 御賜敲竹槓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九十三章 理想的總編人選第五十一章 不會放過賊子第六十一章 分別之時露心跡第四十四章 杏榜名標(五)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第六十八章 既不能改變就盡情享受第五十九章 預言成真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一百九十一章 心術不正丟官職第十七章 同年聚會(一)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六十六章 面紗的誘惑第一章 底線何在第四十章 校場點兵(七)第二十四章 潘莊冬訓(二)第七十二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四)第二十三章 潘莊冬訓(一)第十八章 溫潤君子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三十三章 無影現身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一百二十六章 談判(一)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華書店開業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第六十六章 抗稅風波(四)第十五章 真想這麼爛下去麼?(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十七章 柳玉娘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第一百八十章 寬厚分功第七章 借屍還魂第一彈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一百七十六章 賑饑平亂(二十五)第二十章 悔之已晚第五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十四章 稍盡人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賑饑平亂(二十一)第五十章 麻煩(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破雷無計(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牙疼第二十一章 別樣《臨江仙》第五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三十五章 除夕之夜第二十七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十七章 柳玉娘第一百零一章 戰前動員第四十七章 認義子是爲佔其母?第五十四章 王家有子第九十九章 皇帝的反應第四十四章 大舅子的考較(二)第三十四章 提學王以寧第一百七十九章 做兩手準備第四十八章 賀客盈門(二)第十四章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三十四章 校場點兵(一)第六十二章 化妝洗滌用品問世第七十二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道上(三)第八章 後花園要變莊稼地第十一章 主僕易牀(一)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里之外採花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賑饑平亂(六)一百九十一章 心術不正丟官職第一百零一章 戰前動員第二章 進京(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賑饑平亂(十二)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四十四章 劫持李逢時第六十三章 天真爛漫的雪兒第八十四章 自願進坑第一百四十七章 山東道上(八)第六十一章 丟掉幻想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靂(一)第一百零五章 身臨絕境第二十八章 朝堂議戰(五)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十八章 兩個請求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戰劉招孫(二)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