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

李彬從沈演口中得知王興最新動向,心中大喜,這不是天助我成功嗎?

他從沈府辭出來,根本沒有耽擱,找到張文朗在濟南城裡留下的眼線,使了點銀子,讓那人給他帶路,說他要去九如山拜見大當家的。那眼線見錢眼開,立即答應給李彬帶路,於是兩人騎快馬趕往九如山。

由於有眼線引見,加上與張文朗有段交往,李彬很順利地見到了三位當家的。

“三位當家的,這是一萬兩銀票,事情成不成的不要緊,就當李某人敬奉各位的茶錢,如果事情辦成,還有四萬兩銀票奉上。”李彬把自己此行的目的說了,又把王興出行的時間、護衛情況介紹了一下,然後拿出一萬兩銀票拍在張計緒的面前。

他出手很大方,也很爽快,顯得非常義氣。

越是這樣,張計緒、張文朗和周堯德越是感到難辦。

辦吧,這謀害欽差可不是小罪名,如果行事不密,泄露了出去,那就是夷族大罪;不辦吧,直接回絕了就是,偏偏人家說了,不辦也不要緊,這一萬兩銀票就是給的見面禮,肯定不會收回的。不辦事,再收人家一萬兩銀票,那算怎麼回事?心得多黑、臉皮得多厚才能辦這事?

一萬兩銀票可不是小數,況且後續還有四萬兩銀票等着呢,自己二百多弟兄,吃三年也吃不完啊。

張計緒、張文朗面面相覷,終是覺得難辦,然後一同看向周堯德。

“老三,你剛從泰安回來,說說看,林先生託付辦的事能辦嗎?”

周堯德看着桌上那一萬兩銀票,“咕咚”嚥了口唾沫,說道:“泰安城裡也設了粥棚,可那粥能照出人來,根本就不頂餓,饑民肯定有怨氣。況且,城裡的大戶也是一毛不拔,知州跟他們勾連很多,根本不讓他們捐糧捐錢。其中有一個姓董的致仕官員,叫董天民,他兒子叫董常,人稱大董、小董,這大董小董魚肉鄉里,惡貫滿盈,老百姓早就恨透了他們。前幾天,董常把一個姓孫的生員的妻子和丫環強姦了,那生員的妻子很烈性,始終大罵不止,董常就讓下人用棍子捅其下體,致其流血而死。生員憤而上門理論,被董天民派人扭送到衙門,聽說已經下了大獄。”

“這事在泰安鬧得民怨沸騰,如果,我們好好地利用這事,應該希望不小。”

周堯德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孃的,咱們乾的就是刀頭舔血的買賣,這年頭人命賤如狗,死了也沒什麼可惜的,如果僥倖不死,咱們還可以回到九如山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哥,幹吧!”張文朗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大哥,我跟二哥的想法一樣,賭贏了,有吃有喝有樂子,賭輸了,不就是一條命嘛。”周堯德見張計緒看向自己,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那好,既然林先生看得起我們,咱們就爲林先生賣一回命。不過,可說好了,林先生,咱先小人後君子,事成之後,那四萬兩銀子可不能食言啊。”張計緒把一萬兩的銀票收起來,然後看向李彬。

“那是當然。林某就隨三位當家的一齊行動,大當家的,應該放心了吧?”李彬說道。

“好,還是林先生痛快。孃的,人死吊朝上,不死萬萬年,拼上這條爛命,幹了!”張計緒見李彬答應留下來當人質,自然就放了大半心,隨即臉露猙獰之色,罵了幾句,一拍桌子便定了下來。

隨後,四個人開始商量如何行事,不提。

……

在濟南這些天,由於局勢趨於平穩,王興把家丁和錦衣衛全部召回,欽差行轅警衛的事由錦衣衛負責,讓洪林帶着十個家丁在千佛山訓練,一是訓練山地生存,二是投彈和埋設地雷訓練。

手榴彈和地雷?是的,沒錯,前文已經說過,洪家大寶和二寶已經研製出手榴彈和地雷,在郭氏進京時,把第一批手榴彈和地雷悄悄隱藏在隨船物品中給王興送來了,王興在通州接到母親時,趁無人之際放入魔盒。

好不容易有了座山,王興自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所以,就讓洪林率領家丁們進山訓練。

至於訓練效果,洪林不大滿意,他對王興說:“這些孩子們算是瞭解了山地基本生存技巧,投彈和地雷埋設倒是都沒有問題了,但還是需要實戰檢驗。”

“行了,別急。先讓他們有個理性認識就行,慢慢來,以後有的是仗打,實戰機會很多。”王興安慰洪林兩句,隨後道:“明天就去泰安了,卯時就走,明天晚上早早就到了,安排去吧”。

“是。”洪林答應一聲下去準備去了。

……

長話短說。第二天王興一行卯時出發,路上吃了一頓飯,酉時就到了泰安城西門。遙遙見一羣官員士紳在城門外站立迎接,王興令打出欽差旗牌。

泰安州知州陳世恩率領官員士紳在西門等候多時,見一隊錦衣衛策馬而來,連忙招呼一聲:“來了,來了。”等王興打出欽差依仗,連忙率領衆人跪於路旁。

王興下馬,走到迎接隊伍跟前。

“下官泰安知州陳世恩見過欽差大人。”陳世恩見一個身着從五品官服的年輕人越衆而出,知道這是欽差大人到了,連忙叩頭見禮。

“陳大人請起,諸位大人請起。”王興連忙上前攙起陳世恩。

陳世恩起身,身後的官員士紳也紛紛跟着站了起來。

陳世恩又給王興拱手作揖道:“欽差大人一路辛苦。”

“陳大人,勿需客氣。這位是欽差事務總管李忠李公公。”王興還了一禮,然後將李忠介紹給陳世恩。

“李公公,下官有禮。”陳世恩給李忠作揖行禮,李忠連忙還禮。

接着,陳世恩給王興引見州里的官員。

“這位是同知程紹先。”

“這位是通判莊天合。”

程紹先和莊天合依禮與王興相見罷,陳世恩又給王興介紹士紳。

“王大人,這位是鄉賢董常。”

陳世恩首先給王興介紹一位三十多歲的士紳。

“草民拜見欽差大人。”董常衝王興作了一揖,不等王興發話,就直起身子,對王興說道:“王大人,家父董天民,因有小恙,不能專程前來迎接,現專候於寒舍。”

“董天民是誰?”王興沒理董常,只淡淡地問了陳世恩一句。

打臉,毫不客氣地打臉!

……

第二十二章 老狐狸第七十二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四)第二十八章 開業大吉第七十五章 蛻變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五十三章 殿試第六十五章 悖論一時動芳心第四十八章 大膽的丫頭第一百零四章 攻防大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山東道上(七)第三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八十七章 酒場處處皆學問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五十九章 叔侄密議第三十一章 帝后同施恩第一百三十五章演戲講價第三十三章 總原則第三十一章 申紹儀的私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第七章 無節操的饕餮之徒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五十八章 賑饑平亂(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九十章 朱由楫之薨(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色纔算接地氣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貪色找個理由第四十六章 皇上駕崩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回身已是檻外人第四十三章 杏榜名標(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談判(二)第一百零四章 兄友弟恭(四)七十六章 自揭畫皮(六)第七十五章 中秋喋血(三)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四十四章 劫持李逢時第四十六章 杏榜名標(七)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九十五章 學生的心計第三十三章 無影現身第六十一章 丟掉幻想第十四章 老爺疼疼我吧第一百三十三章 奉旨出京(二)第十一章 訓 婢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三十四章 校場點兵(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賑饑平亂(十八)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七章 “青梅竹馬”的周家女郎第九十一章 陰陽之論第四章 賢婦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五十八章 還是回家好第四十章 校場點兵(七)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六十六章 定陝西(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賑饑平亂(十六)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二十五章 潘莊冬訓(三)第二十七章 利劍高懸就是不落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二十六章 朝堂議戰(三)第一百一十章 鼓動第七十五章 蛻變第四章 賢婦第十章 怒斥樑恩女第三十四章 提學王以寧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九十一章 感動劉招孫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七十四章 中秋喋血(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賑饑平亂(七)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第四十六章 皇上駕崩第一百七十六章 賑饑平亂(二十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山東道上(十)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十一章 主僕易牀(一)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一百六十二章 賑饑平亂(十一)第二十九章 船上風情第五十九章 預言成真第五十一章 麻煩(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三十章 慈慶宮風雲(二)五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十六章 關於婚姻自由第一百三十章 令人費解的旨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貪色找個理由第一百零三章 試金石第四十六章 欲請乾爹娶親孃第六十一章 廣佑寺內佛與炕
第二十二章 老狐狸第七十二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四)第二十八章 開業大吉第七十五章 蛻變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五十三章 殿試第六十五章 悖論一時動芳心第四十八章 大膽的丫頭第一百零四章 攻防大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山東道上(七)第三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八十七章 酒場處處皆學問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五十九章 叔侄密議第三十一章 帝后同施恩第一百三十五章演戲講價第三十三章 總原則第三十一章 申紹儀的私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第七章 無節操的饕餮之徒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五十八章 賑饑平亂(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九十章 朱由楫之薨(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色纔算接地氣第七十六章 中秋喋血(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貪色找個理由第四十六章 皇上駕崩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回身已是檻外人第四十三章 杏榜名標(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談判(二)第一百零四章 兄友弟恭(四)七十六章 自揭畫皮(六)第七十五章 中秋喋血(三)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四十四章 劫持李逢時第四十六章 杏榜名標(七)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九十五章 學生的心計第三十三章 無影現身第六十一章 丟掉幻想第十四章 老爺疼疼我吧第一百三十三章 奉旨出京(二)第十一章 訓 婢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三十四章 校場點兵(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賑饑平亂(十八)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七章 “青梅竹馬”的周家女郎第九十一章 陰陽之論第四章 賢婦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五十八章 還是回家好第四十章 校場點兵(七)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六十六章 定陝西(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賑饑平亂(十六)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連升三級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二十五章 潘莊冬訓(三)第二十七章 利劍高懸就是不落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二十六章 朝堂議戰(三)第一百一十章 鼓動第七十五章 蛻變第四章 賢婦第十章 怒斥樑恩女第三十四章 提學王以寧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九十一章 感動劉招孫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七十四章 中秋喋血(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賑饑平亂(七)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晴天霹靂(二)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第四十六章 皇上駕崩第一百七十六章 賑饑平亂(二十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山東道上(十)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十一章 主僕易牀(一)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一百六十二章 賑饑平亂(十一)第二十九章 船上風情第五十九章 預言成真第五十一章 麻煩(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三十章 慈慶宮風雲(二)五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十六章 關於婚姻自由第一百三十章 令人費解的旨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貪色找個理由第一百零三章 試金石第四十六章 欲請乾爹娶親孃第六十一章 廣佑寺內佛與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