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賞賜二百五

聽了朱翊鈞的話,王興默然不語。

是啊,歷史上哪一個改革家不是權傾朝野,又有哪一個改革家得了好下場?商鞅、晁錯、王安石,當然還有張居正。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爲他們觸碰到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他們反撲起來,能讓你落個囫圇屍首就不錯了。

“等到把張居正的勢力削除得差不多了,又遇到了一個難題,你也知道,就是立太子的事。爲此,朕跟羣臣鬥了二十多年,終是沒有鬥過他們。”朱翊鈞繼續說道。

“在這件事上,朕到現在都不明白。不光是私心作怪,也不是朕心存偏袒,洵兒的確比洛兒聰明,假設讓他倆一人治理一個地方,朕敢保證,洵兒定比洛兒強上百倍。假如讓洵兒當太子,朕定會好好培養,給大明一個賢明的君主。可羣臣就是不答應。”

“聽說,你對人性的看法是有陰陽之論的。按你的說法,立愛不立長,這就算朕的陰吧。孤陽不長,孤陰不生,陰陽調和,才能萬物蔥蘢。你的這個說法,朕深有體會,也深表贊同。”

聽了皇上的話,王興不禁心裡一驚。陰陽之論,是自己跟孫承宗、徐光啓說過的話,怎麼就傳到了皇上的耳朵裡了?當然,先前也跟太老師講過,莫非是太老師寫信告訴皇上的?

“你不用犯嘀咕,你的這個說法是老師說給朕的。”似乎看穿了王興的想法,朱翊鈞說道。

“老師的做法正契合了你的理論。他能照顧到朕的陰的一面,而不光是單純強調陽的一面。協理陰陽,本就是宰相之責,說起來,老師纔是真正的相才啊。”

從安保的角度出發,皇宮大內不允許有大樹,但作爲觀賞的小樹和花草還是不缺的。

朱翊鈞和王興走到一個小花圃前,君臣二人站在那裡說話。

“爲了一已之私,與羣臣鬥爭了這麼多年,朕也累了。朝庭現在的情況朕是深知的,吏治腐敗,財力匱乏,外患未靖,內亂不斷。但朕年事已高,精力不足,再也無力去治理這些了。”

朱翊鈞看了看十幾米之外的李恩和侍衛們,對王興說道:“朕這些時日一直在反思,怎麼給自己找理由,朕都算不上一個好皇帝。後世史書上,一個昏君的評價是跑不掉了。”

這話王興真不好接,有心說皇上不是昏君,可這話怎麼也說不出口。想了想,他已經是一個老人了,哄一鬨他,讓他高興高興吧,對一個老人,何必再較勁呢。再說,看他的樣子,也已是後悔了。

“皇上,臣剛入朝堂,有些事還看不透,也說不準,自是不敢胡言亂語。但,以臣看來,就是小戶人家,老人對子女也有偏有向,也不能說十個手指頭一般齊。皇上所爲,說到底,不過就是一個父親偏向小兒子一點罷了,也算不得什麼大不了的過錯。”王興絞盡腦汁,想了這樣一番說辭。

“哈哈哈,王興,你說得太幼稚了!天子無家事,小戶人家做的,貴爲天子,卻是不能做的。嘿嘿,知道你是安慰朕,朕就當子侄輩爲了哄朕高興的說辭吧,你這份心,朕取了。”朱翊鈞笑着說道。

“思前,朕得出一個結論,天子不該一味按自己的好惡來,還應該遵從天下人都認可的道理,尤其是文人。那麼想後,朕卻是深深的擔憂。不是看不起洛兒,知子莫若父,他這些年沉溺於酒色,自保的心思以爲朕看不出來?殊不知,他愈是如此,朕愈是看不起他。哼,太過軟弱!朕有意縱容太監們剋扣慈慶宮各種用度,內心深處是盼着他來朕跟前大鬧一番的,如果那樣,說明他還是一個有血性的人,一個有尊嚴的太子,可一味自保,扮可憐相給朕看,也給羣臣看,陷君父於不義!他若能治理好天下,那纔怪了!”

朱翊鈞說着,語氣越來越冷,眼裡閃動着譏誚的寒光!

皇帝雖老,但心思仍是剔透。

щщщ ✿TTkan ✿c ○

王興心想:“如果把心思用在政務上,這個人肯定能成爲一個好皇帝的,可是,太過偏執。好像他們老朱家,很正常的皇帝還真不多,正德如是,嘉靖如是,這一位也如是。難道,他們的血液裡流着偏執的因子?”

“朕不看好他,只有把希望寄託在孫子身上。校哥兒跟他那個蠢爹一樣,別的沒學會,小小年紀,竟然也學會了韜光養晦!令朕欣慰的是,校哥兒人還是非常聰明的,就像一塊未曾打磨的璞玉渾金。”

“王興,朕把你派去詹事府,專司皇長孫教導之務,就是想讓你去打磨校哥兒這塊璞玉,以免大明天下毀於朕的子孫手中,如果那樣,朕即使到了九泉之下,也是無顏見列祖列宗的。”

聽了這話,王興心說:“有這樣的覺悟,早幹什麼去了?要是真擔心祖宗江山易手,早就該振作了。還說什麼朱由校是璞玉渾金?九歲才讓他進學,你就是這樣把孫子當希望的嗎?騙鬼呢?”

“你做的對,他不好好讀書,就該打他手板!要不是視朕爲君父,又深悉朕的苦心,是斷不敢爲的。敢作敢爲,憑本心做事,朕就取你這一點。”

朱翊鈞許是站得累了,邊說邊回身往宮裡走。

“微臣倒是沒想那麼多,只是覺得自己既蒙皇上看重,將教導皇孫這樣的重務交到臣的手上,臣自是竭盡全力做好。說起來,臣也是魯莽,弄不好有些文臣或者太監宮女,心裡肯定笑話臣是個二百五老師哩。”

王興邊陪他走回宮,邊訕訕地說道。

“哈哈哈,恪盡職守,二百五就二百五,沒有忠心,沒有魄力,這個二百五也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朱翊鈞聽了王興的話,哈哈大笑起來。

“也罷,爲了表彰你這個二百五老師,朕賜你一樣東西,看誰還敢拿這件事說嘴!”

朱翊鈞說完,讓李恩拿過一件東西來,王興看了,心裡頓時一喜:“有了它,跟持有尚方寶劍一樣,看誰還敢衝我呲牙?”

第八十五章 你看出什麼了?第七十六章 深夜麗人來第七章 無節操的饕餮之徒第四十四章 劫持李逢時第十一章 女變婆,看老爺第一百一十四章 神吹第五十一章 不會放過賊子第四十八章 賀客盈門(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七十四章 探傷第七十三章 中秋喋血(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六十章 帝黨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賑饑平亂(二十)第十八章 虛僞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六十六章 抗稅風波(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道上(三)第一百零四章 兄友弟恭(四)第九章 舉家爲僕第四十章 校場點兵(七)第一百零七章 脫逃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一章 撫順危機第十一章 訓 婢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五十一章 不會放過賊子第八章 折服洪承疇第八十章 會商大計第十四章 撩美第一百一十五章 深山出俊鳥第六十五章 丫環漂亮小姐就一定漂亮?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三十五章 校場點兵(二)(爲情穿心怡月票加更)第五十五章 杜鬆的表現很不正常第一百七十一章 賑饑平亂(二十)第十五章 周海棠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暗鬥第十五章 王興被罵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五十四章 欲殺人反被人殺第十九章 未必是好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誥命夫人第六十八章 張家亂起(三)第十一章 訓 婢第一百七十二章 賑饑平亂(二十一)第十章 怒斥樑恩女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六十三章 自立爲王?第四十七章 賀客盈門(一)第六十九章 張家亂起(四)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第一百三十章 令人費解的旨意第七十一章 爲難韓敬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六十一章 廣佑寺內佛與炕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九十二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零七章 斯文人吃虧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四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一百九十一章 心術不正丟官職第一百二十五章 息戰求和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八十四章 上班第一天第十六章 告狀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九十章 又見牛人第十一章 主僕易牀(一)第四十二章 杏榜名標(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賑饑平亂(二十一)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九十九章 難救該死的鬼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五十四章 賑饑平亂(三)第九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東道上(四)第一百三十章 令人費解的旨意第六十章 衆鬼宴第十四章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四十六章 這人的話讓朕感到舒服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十六章 告狀第四十章 朱門人心黑第四十九章 連襟之間第十二章 比電話還方便的聯繫方式第一百零三章 試金石第四十六章 這人的話讓朕感到舒服第一百零七章 脫逃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回身已是檻外人第十章 讀書只爲遮人眼第三章 進京(三)第一百零四章 兄友弟恭(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談判(一)
第八十五章 你看出什麼了?第七十六章 深夜麗人來第七章 無節操的饕餮之徒第四十四章 劫持李逢時第十一章 女變婆,看老爺第一百一十四章 神吹第五十一章 不會放過賊子第四十八章 賀客盈門(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七十四章 探傷第七十三章 中秋喋血(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六十章 帝黨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賑饑平亂(二十)第十八章 虛僞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六十六章 抗稅風波(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道上(三)第一百零四章 兄友弟恭(四)第九章 舉家爲僕第四十章 校場點兵(七)第一百零七章 脫逃第七十二章 自揭畫皮(二)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一章 撫順危機第十一章 訓 婢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五十一章 不會放過賊子第八章 折服洪承疇第八十章 會商大計第十四章 撩美第一百一十五章 深山出俊鳥第六十五章 丫環漂亮小姐就一定漂亮?五十六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三十五章 校場點兵(二)(爲情穿心怡月票加更)第五十五章 杜鬆的表現很不正常第一百七十一章 賑饑平亂(二十)第十五章 周海棠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兄弟暗鬥第十五章 王興被罵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五十四章 欲殺人反被人殺第十九章 未必是好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誥命夫人第六十八章 張家亂起(三)第十一章 訓 婢第一百七十二章 賑饑平亂(二十一)第十章 怒斥樑恩女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六十三章 自立爲王?第四十七章 賀客盈門(一)第六十九章 張家亂起(四)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第一百三十章 令人費解的旨意第七十一章 爲難韓敬第五十九章 聰慧頑童第六十一章 廣佑寺內佛與炕第一百六十六章 賑饑平亂(十五)第九十二章 新式武器第一百零七章 斯文人吃虧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四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一百九十一章 心術不正丟官職第一百二十五章 息戰求和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八十四章 上班第一天第十六章 告狀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九十章 又見牛人第十一章 主僕易牀(一)第四十二章 杏榜名標(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賑饑平亂(二十一)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九十九章 難救該死的鬼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五十四章 賑饑平亂(三)第九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東道上(四)第一百三十章 令人費解的旨意第六十章 衆鬼宴第十四章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四十六章 這人的話讓朕感到舒服第二十六章 惶惶不可終日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十六章 告狀第四十章 朱門人心黑第四十九章 連襟之間第十二章 比電話還方便的聯繫方式第一百零三章 試金石第四十六章 這人的話讓朕感到舒服第一百零七章 脫逃第七十四章 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回身已是檻外人第十章 讀書只爲遮人眼第三章 進京(三)第一百零四章 兄友弟恭(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談判(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