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同年聚會(三)

對於魏大中,王興心中是有敬重之意的,自然不會因爲他一句話而着惱。

對於他的話,當然也能反駁,只是,爭執一起,老師面子上不好看,同年也會感覺尷尬。

王興看了看方從哲和衆同年,發現都是面色凝重,沒人搭腔,而阮大鉞手舉酒杯,尷尬地站在那裡,不知道說什麼好。

王興沉吟一會兒,決定還是不做口舌之爭,就當沒聽到他的話吧。

“集之兄,來,小弟謝謝你的擡愛,我先幹了。”說着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王興這一舉動,桌上衆人都長吁一口氣,心裡都暗服他的肚量和豁達。

阮大鉞連忙也喝乾了杯中酒,坐下,然後說道:“老師,咱們喝枯酒多沒意思?要不,咱們猜謎喝酒如何?”

王興一聽這話,心說阮大鉞別看先反東林,再降大清,在歷史上落了個反覆小人的名聲,可這情商絕對不低。

“集之,誰不知道你善制謎狂謎?你這是以已之長攻我等之短啊?”賀逢聖在旁連忙搭腔。

“任之,難道,你對剛纔我的話就沒有什麼想說的嗎?”就在此時,魏大中不和諧的聲音又冷冷響起。

按說人家王興不跟你計較,阮大鉞和賀逢聖都給你立了梯子,你就順坡下驢算了,何必不依不饒呢,魏大中真太不曉事了!

大家都如此想到。

王興心說,你還沒完沒了了?真以爲怕了你麼?看來不接招不行了,軒眉一立,剛想答話。

正在這時,就聽洪承疇冷笑兩聲,說道:“孔時兄,聽你這意思,任之在山東所作所爲,你頗有不服?”

“哪有什麼不服?我只是有些不明之處,想請教任之一二。”魏大中說道。

他嘴裡說請教,臉上卻是掛着冷笑,哪有一絲一毫恭敬的意思?

“孔時兄,談何請教?今日在老師府上,在座的都是同年,也沒有外人,就當交流爲政之得吧。”王興微笑着說道。

“那好,任之,爲兄爲人憨直,你不是不知,心有疑問,如梗在喉,必釋疑後方可痛快。請問,你在山東‘殺富濟貧’,罔顧士紳利益,卻是何故?莫非不知士乃牧民者乎?”魏大中亢聲問道。

王興知道,魏大中的觀點其實就是整個東林黨的觀點,他們反對礦監稅使,最根本的一點就是維護士紳利益。在他們看來,不維護士紳利益,就是在摧毀這個國家的執政基礎,因爲皇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哪有不顧士大夫利益而去維護被牧者利益的?

換成後世的話就是,統治者怎麼能搞統治階級?

王興想了想,對付魏大中這樣有文化、而思想又極爲頑固的分子,不能給他講什麼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的大道理,也不能講什麼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話,他肯定已經準備好了反擊的話語。

最好的辦法是讓他以已之矛攻已之盾。

“孔時兄,小弟曾聞兄爲官後仍敝衣冠,嫂夫人織素如故,舉發賄賂,饋者無敢及門,此爲事實否?”

“自是事實。”魏大中驕傲地回道。

“那請問兄此爲何意?”

“魏某此舉意在昭示天下,官場中亦有不受金錢之人。”

“那照兄之所言,官場中受金錢之人多矣,是否?”

“那是自然。官場貪鄙之風甚盛,這是人人皆知的事實,也勿庸諱言。請諸位莫怪,魏某隻是說這個事實,並無影射哪位的意思。”

“魏兄不用解釋,大家都知道你的意思。那麼請問魏兄,官員貪鄙有何不可?”

“這還用問?太祖有言,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倘官員人人貪鄙,百姓不起來造反嗎?天下何存?”

“是了,以小弟的理解,兄是想以自身之清廉,於混濁官場中開一清流,如人人效仿,則官風爲之一正,然後纔會有百姓敬仰,天下大治,是否?”

“自是如此。”

“那好,小弟明白魏兄的理想是天下大治。剛纔你說董天常是山東一代文望,那麼你知他的民望如何?”

“實是不知。”

“那我來告訴你。董天常父子在泰安當地人稱大常小常,與官府中人狼狽爲奸,欺壓百姓,爲禍鄉里。**生員妻子婢女,還將生員下獄,犯下如此惡行,纔會激起民變。如你爲一方牧守,請問你是要去用自身的高尚道德去感化他麼?你能感化了他麼?”

“這……。”魏大中不由地張口結舌。

“再有,胡升身爲分守道,掌管錢糧,不思恪盡職守,反而與刁一民等不良商人相互勾結,大發國難之才。這樣的人你也要去感化他?”

“這……”

“像胡升、董天常這樣的人,空有才名、文望,實乃國之蠹蟲,此等人不除,怎麼平民憤?又如何實現兄心中的天下大治?”

王興一直在問,在敘述事實,一步步把魏大中逼到了死角。

魏大中此時已是額頭見汗,竟無言以對。

“孔時兄,任之在山東所作所爲,活人無數,而且還收一孤女爲妹,可以說功德無量。孔時兄崖岸高峻,小弟等自是仰望日久。但京城滿是饑民,小弟不知孔時兄施捨過幾次?又救活過幾人?”洪承疇在一旁又補了一刀。

他是王興的知已好友,自會爲好友鳴不平。只是這話說的有些毒,就差點指着鼻子罵魏大中了:你只會自我標榜道德高尚,卻是不爲一善,不是僞君子,就是假道學,你有什麼資格指責王興?

王興和洪承疇問完話,魏大中滿面羞慚。他性情狷介不假,但卻不是小人,心胸自也開闊,就見他站起身來,衝王興拱手道:“任之,愚兄誤聽人言,實不知背後還有如此內情。不管怎麼說,人云亦云,就非君子所爲,愚兄甚感羞慚,還望任之原諒愚兄魯莽之舉。”

魏大中此舉着實令座中衆人都吃了一驚。大家都沒想到魏大中能自承其非,若沒有磊落胸襟,是萬萬做不到的。

大家剛纔都生魏大中的氣,覺得他不該壞了氣氛,結果他如此一來,卻是讓大家對他更加高看了一眼。

王興自然也是這種心理。

“孔時兄,胸襟如此磊落,有古君子之風,真令小弟佩服。以史爲鑑,可以知興衰,以人爲鑑,可以正衣冠。當着老師和諸位同年的面,小弟決以孔時兄爲鑑,今後無論做人做事,倘有不對之處,還望孔時兄坦率直言,此乃真愛我也。”

王興趕緊還了一禮,誠摯地說道。

……

求月票、推薦票

第一百二十三章 娘當情婦兒做假子第九十九章 皇帝的反應第一百一十六章 搶功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牙疼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八十五章 你看出什麼了?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一百六十九章 賑饑平亂(十八)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一百五十七章 賑饑平亂(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三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五十三章 殿試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華書店開業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賑饑平亂(二十三)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三十三章 無影現身第一百三十九章 奉旨出京(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奇心害死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惡整週永春(一)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四十七章 認義子是爲佔其母?第七十九章 吳王寶藏(三)第八章 後花園要變莊稼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二十八章 潘莊冬訓(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六十七章 抗稅風波(五)第三十四章 提學王以寧第六十六章 抗稅風波(四)第八十七章 酒場處處皆學問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九十二章 新式武器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一百零二章 兄友弟恭(二)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四十五章 子欲嫁母第十七章 皇帝的態度七十五章 自揭畫皮(五)第四章 賢婦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靂(一)第九十章 放權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一百零五章 李進忠的想法第四十七章 認義子是爲佔其母?第六十九章 張家亂起(四)第四十五章 杏榜名標(六)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三十五章 奸滑之徒第一百二十一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八章 丈人是人第十九章 同年聚會(三)第二十四章 玩就玩個大的第六十八章 既不能改變就盡情享受第十九章 五不能惹第六十六章 定陝西(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如此偏心亙古未見第十六章 爲政基調第二十四章 潘莊冬訓(二)第六十四章 發現一個才女第十九章 未必是好人第四十章 校場點兵(七)第二章 進京(二)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第三十五章 校場點兵(二)(爲情穿心怡月票加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假子引得真子來第三十章 慈慶宮風雲(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一百零五章 李進忠的想法第三十七章北地梟雄(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談判(二)第六章 便攜式冰箱第三十五章 奸滑之徒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大老三命格有變第九十一章 感動劉招孫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四十二章 校場點兵(九)第四十九章 丫頭配小子一百九十三章 陰人狠毒第四十八章 英子的婚事第五十二章 仁與暴之分第四十八章 英子的婚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賑饑平亂(二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一百零五章 李進忠的想法第一百六十四章 賑饑平亂(十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息戰求和第一百零八章 請罪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賑饑平亂(十八)第六十一章 分別之時露心跡第七十章 韓敬被打臉
第一百二十三章 娘當情婦兒做假子第九十九章 皇帝的反應第一百一十六章 搶功第五十八章 御街誇官險失態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牙疼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一百四十章 山東道上(一)第八十五章 你看出什麼了?第六十七章 李忠論軍瞎胡掰第一百六十九章 賑饑平亂(十八)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一百五十七章 賑饑平亂(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三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五十三章 殿試第一百二十八章 新華書店開業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賑饑平亂(二十三)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三十三章 無影現身第一百三十九章 奉旨出京(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奇心害死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惡整週永春(一)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四十七章 認義子是爲佔其母?第七十九章 吳王寶藏(三)第八章 後花園要變莊稼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二十四章 朝堂議戰(一)第二十八章 潘莊冬訓(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六十七章 抗稅風波(五)第三十四章 提學王以寧第六十六章 抗稅風波(四)第八十七章 酒場處處皆學問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九十二章 新式武器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一百零二章 兄友弟恭(二)第五十二章 先保血脈第四十五章 子欲嫁母第十七章 皇帝的態度七十五章 自揭畫皮(五)第四章 賢婦第一百三十二章 晴天霹靂(一)第九十章 放權第七十八章 吳王寶藏(二)第一百零五章 李進忠的想法第四十七章 認義子是爲佔其母?第六十九章 張家亂起(四)第四十五章 杏榜名標(六)第七十二章 曲解王興第三十二章 愛情與陰謀第三十五章 奸滑之徒第一百二十一章 圖窮匕見第三十八章 丈人是人第十九章 同年聚會(三)第二十四章 玩就玩個大的第六十八章 既不能改變就盡情享受第十九章 五不能惹第六十六章 定陝西(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如此偏心亙古未見第十六章 爲政基調第二十四章 潘莊冬訓(二)第六十四章 發現一個才女第十九章 未必是好人第四十章 校場點兵(七)第二章 進京(二)第三十四章 利益共享第三十五章 校場點兵(二)(爲情穿心怡月票加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假子引得真子來第三十章 慈慶宮風雲(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一百零五章 李進忠的想法第三十七章北地梟雄(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談判(二)第六章 便攜式冰箱第三十五章 奸滑之徒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大老三命格有變第九十一章 感動劉招孫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四十二章 校場點兵(九)第四十九章 丫頭配小子一百九十三章 陰人狠毒第四十八章 英子的婚事第五十二章 仁與暴之分第四十八章 英子的婚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賑饑平亂(二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一百零五章 李進忠的想法第一百六十四章 賑饑平亂(十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息戰求和第一百零八章 請罪第一百八十三章 英子來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賑饑平亂(十八)第六十一章 分別之時露心跡第七十章 韓敬被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