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溫潤君子

革弊鼎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每次大的變革,首當其衝的是思想的大沖擊。沒有統一的思想,事情做起來就難百倍。

所以,王興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要衝擊直至改變現有的陳舊思想和落後觀念。

王興創辦書院的目的,不但有爲以後行政提供人才的想法,還有進行思想大辯論,進行思想革新的考慮。

他想到了一個好的山長人選,那就是徐光啓的老師焦竑。

焦竑與“泰州學派”創始人李贄是最爲親密的好友,他們以孔孟傳統儒學的“異端“而自居,對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重農抑商、假道學、社會腐敗、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張“革故鼎新“,反對思想禁錮。

“泰州學派”是王陽明的“心學”的分支,所倡導的思想有其先進性,與王興治政理念相契合之處甚多。給他提供一個平臺,讓他衝擊一下孔孟之道,一定會帶來激烈的思想碰撞,想必焦竑對此也會樂意。

況且,焦竑本人才名早著,著書與藏書甚豐,能鎮得住。

所以,王興在安頓好之後,第一時間就給焦竑寫了一封信,盛邀其擔任即將成立的芙蓉書院的名譽山長一職。

至於山長實職,王興是不打算讓的,畢竟將來這些學生可是自己施政的中堅力量,掛着山長的名和不掛山長的名那是區別很大的。就像後世的蔣介石,就因爲擔任了黃浦軍校校長一職,學生雖有少部分投奔共產黨,但大部分都成了軍界政界要人,造就了一支非常龐大的政治力量。

以後走到哪裡,都會有人稱呼自己爲“校長”,王興想想就美得不行。

王興到了西安,事業重心自然也要向西安轉移。徐光啓的科研所,孫承宗的新華報社,以及洪大寶、洪二寶的吳山秘密研究基地都要遷到西安來。

徐光啓已在路上,而孫承宗不願意放棄《新華報》在京城的市場,跟王興商量,打算抽調部分技工和編輯跟他一塊來西安,而京城這一塊另找一個總編,王興同意了他的提議。

前兩天,孫承宗來信,說王興的岳父大人聽說孫承宗有意把京城總編一職讓出來,非要辭去官職擔任這個職位不可,孫承宗已經答應了,說帶他幾天,讓他熟悉熟悉業務,自己就帶人來西安。

王興看着這封信,感到有些蛋疼:自己這老岳父也太不靠譜了吧,先還說辦學堂呢,現在又看上報社總編一職了,多大年紀了,能不能有個定性呢?報社總編的職位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嗎?我兒子你外孫的教育問道怎麼辦?

不過,他當總編王興倒是放心,文才比不上孫承宗,但當個總編還是綽綽有餘的,再者說,報紙這個輿論工具的重要性,王興當然是非常清楚的,還是掌握在自己人手裡好。

嘿嘿,自己不同意也不行啊,岳父兼老師,王興可沒有膽子去惹他老人家不高興,那不是找不自在嗎?

至於王家要來開酒樓,以及楊素雲要開洗滌用品店,辦印書坊等事,王興全權交給楊素雲去處理,他纔不操心呢。好在西安早就建了新華書店,掌櫃的姓於,叫於燕生,是西安本地人,有他幫助,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只是,王興囑咐素雲,任何買賣都可以幹,就是不能開糧店。

楊素雲不知道王興是什麼意思,但她知道必有深意,自然無不遵從。

……

劉招孫要去四川赴任,王興在他臨行前跟他好好談了談,重點是讓他到四川后整頓舊軍隊,招驀並編練新軍,王興給了他五千新軍的編制。

另外,王興還寫了一封信給老師王以寧,讓劉招孫帶去,將自己的治政思路大體談了談,請老師斟酌,說等西安形勢安穩了,再去四川拜望老師。

“督帥,我義父的事還望您多費心,如果我義父無事,我想請他去四川幫我,要知道他在四川的威望很高。”劉招孫記下了王興的話,最後說出了自己的請求。

劉綎回京後,遭到了御史的彈劾,說他臨機失斷,喪師辱國,應明正典刑。

儘管王興上摺子爲他辯白,說他是執行楊鎬的命令,本人並無大的過錯,而且自己也已懲戒。但皇帝還是將他下了獄,據王興猜測,可能是惱恨劉綎關鍵時刻沒有聽自己的命令吧。

“行,這事你就不要操心了,我會設法的。”王興答應了。

劉招孫放了心,他覺得督帥只要答應,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劉招孫走了,田有良開始着手整頓各衛所舊軍,魏浣初則開始接手西安府的政務,楊素雲帶着翠兒跟於燕生找店鋪、給印書坊找房子。

招募新軍的事由洪承疇、洪林在忙活,王興把潘金、潘樹、潘七、潘九、曹文詔都派了出去,反正自己有無影暗中護衛,田有良還派了一百名士兵充當自己的親兵,安全問題應該是無虞。

後院的管家交給柳玉娘,而前院的管家,暫時交由周至負責。

自己的親隨,變成了潘老三。

……

王興的到來,在西安的官場和上層社會形成了很大動靜,凡西安有頭有臉的人物,無不注視着這位總督大人的一舉一動。

王興在芙蓉苑跟李楠和吳牲的閒聊,也被人準確的解讀了,這個人就是黃景章。

黃景章回到府裡,他的好友李中行早就等着了。

黃景章和李中行都是萬曆三十八年的進士,有同年之誼,李中行曾經在湖廣任知縣,因貪腐被革職,回到西安老家。

“風文,見到王督帥了?”李中行問道。風文是黃景章的字。

“見到了。”黃景章答道。

“觀感如何?”李中行又問。

“溫潤君子,平易近人,胸有丘壑,卓識不凡。”

“哦?風文,你的評價這麼高?”

“不高。王督帥年不過二十,驟登高位,一般來講都會有些盛氣凌人,可他不,總是溫昫有加,言談舉止從容不迫,越是這樣,越是給人一種一切都在掌控中的自信。他沒有談及政務,但今天說了一件事,我覺得算是露了一點端倪,你們以後可要當心些,別觸他的黴頭啊。”

……

第三十章 朝堂議戰(七)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底牌第八十二章 美貌跟智商成反比?第一百二十二章 惆悵人間不平事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九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第七章 借屍還魂第一彈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一百三十一章 被人算計第六章 說親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書生劍膽第一章 底線何在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五十五章李忠的擔當第一百一十九章 糖衣剝下炮彈打回第十八章 溫潤君子第四十章 杏榜名標(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賑饑平亂(十)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六十八章 抗稅風波(六)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四十八章 漢語拼音新功能第九十八章 姑爺,你真......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八十四章 上班第一天第九十九章 難救該死的鬼第七十一章 自揭畫皮(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賑饑平亂(七)五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九十五章 學生的心計第七十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一十三章 別樣心思別樣禮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二十八章 開業大吉第四十九章 京城置產第六十六章 張家亂起(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賑饑平亂(二十三)第三十四章 校場點兵(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賑饑平亂(十四)第九章 他的話何時落空過?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九十八章 姑爺,你真......第十章 小姐豈能爲婢?七十四章 自揭畫皮(四)第四十章 杏榜名標(一)第七十九章 吳王寶藏(三)第八十章 會商大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五十三章 花拳繡腿打不死人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第一百六十章 賑饑平亂(九)第二十五章 潘莊冬訓(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戰劉招孫(一)第三十八章 校場點兵(五)第二十五章 是奇才還是怪胎?第三十八章 丈人是人第一百五十章 山東道上(十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六章 便攜式冰箱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回身已是檻外人第一百章 賞賜二百五第五十七章 歸家第八十四章 上班第一天第四十二章 未來大舅子的心理第十七章 同年聚會(一)第一章 底線何在第三十五章 校場點兵(二)(爲情穿心怡月票加更)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三十五章 校場點兵(二)(爲情穿心怡月票加更)第八章 “穿越團伙”第二人第六十章 衆鬼宴第七十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二)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五十二章 梁山巡檢司第五十五章 杜鬆的表現很不正常第八十三章 家書抵萬金第九十二章 同僚還有科學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賑饑平亂(八)第一百章 賞賜二百五第三十章 從《六月裡的小雨》到《夢醒時分》第五章 施恩第一百四十六章 山東道上(七)第四十章 杏榜名標(一)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第五十一章 不解風情的混蛋!第一百零五章 李進忠的想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七十章 母老虎發威第十六章 關於婚姻自由第三十四章 校場點兵(一)
第三十章 朝堂議戰(七)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底牌第八十二章 美貌跟智商成反比?第一百二十二章 惆悵人間不平事第六十二章 被當菩薩供起來了第二十五章 朝堂議戰(二)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九十七章 各有心思第十一章 公主也有憋屈時第七章 借屍還魂第一彈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一百三十一章 被人算計第六章 說親第四十三章 大舅子的考較(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書生劍膽第一章 底線何在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樓妓館好修行(爲在家第七把交椅打賞加更)第六十章 遼陽城外不和諧的一幕第五十五章李忠的擔當第一百一十九章 糖衣剝下炮彈打回第十八章 溫潤君子第四十章 杏榜名標(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賑饑平亂(十)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六十八章 抗稅風波(六)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四十八章 漢語拼音新功能第九十八章 姑爺,你真......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八十四章 上班第一天第九十九章 難救該死的鬼第七十一章 自揭畫皮(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賑饑平亂(七)五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九十五章 學生的心計第七十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一十三章 別樣心思別樣禮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一百一十二章 智者一言勝良藥第二十八章 開業大吉第四十九章 京城置產第六十六章 張家亂起(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賑饑平亂(二十三)第三十四章 校場點兵(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賑饑平亂(十四)第九章 他的話何時落空過?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九十八章 姑爺,你真......第十章 小姐豈能爲婢?七十四章 自揭畫皮(四)第四十章 杏榜名標(一)第七十九章 吳王寶藏(三)第八十章 會商大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第五十三章 花拳繡腿打不死人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第一百六十章 賑饑平亂(九)第二十五章 潘莊冬訓(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戰劉招孫(一)第三十八章 校場點兵(五)第二十五章 是奇才還是怪胎?第三十八章 丈人是人第一百五十章 山東道上(十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六章 便攜式冰箱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回身已是檻外人第一百章 賞賜二百五第五十七章 歸家第八十四章 上班第一天第四十二章 未來大舅子的心理第十七章 同年聚會(一)第一章 底線何在第三十五章 校場點兵(二)(爲情穿心怡月票加更)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三十五章 校場點兵(二)(爲情穿心怡月票加更)第八章 “穿越團伙”第二人第六十章 衆鬼宴第七十章 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二)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八十五章 同僚衆生相第五十二章 梁山巡檢司第五十五章 杜鬆的表現很不正常第八十三章 家書抵萬金第九十二章 同僚還有科學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賑饑平亂(八)第一百章 賞賜二百五第三十章 從《六月裡的小雨》到《夢醒時分》第五章 施恩第一百四十六章 山東道上(七)第四十章 杏榜名標(一)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第五十一章 不解風情的混蛋!第一百零五章 李進忠的想法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七十章 母老虎發威第十六章 關於婚姻自由第三十四章 校場點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