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

“諸位臣工,本汗接到最新情報,明軍將於本月二十一日進攻我大金。明軍號稱有四十七萬人,這將是本汗興兵以來,最大的一仗。勝,則重創大明,我大金將會趁勢而起;敗,則全族覆滅,我們奮戰三十多年建立的基業將會毀於一旦。所以,此戰非常重要,非常關鍵。各位臣工,大家議議,這一仗怎麼打?”努爾哈赤坐在書案後,面色凝重,目光如隼,掃了一眼衆位貝勒大臣。

一聽明軍有四十七萬之多,底下“嗡”地一聲就亂了。

“啊?這麼多?差不多八個打一個了,怎麼打得過?”

“是啊,明朝皇帝瘋了麼?這是傾全國之力與我一戰啊。”

“是啊,要是這樣,當初真不該打撫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惹大明幹嗎?”

“這下好了,這麼多明軍來攻,我大金勇士再多,也打不過他們啊。惹來滅族之禍了,唉……”

……

努爾哈赤聽着這些議論,不動聲色。他當然知道這個數字是假的,之所以這樣說出來,是想看看大家的反應和分析能力。

“父汗,我大金勇士騎射功夫天下第一,自興兵以來,百戰百勝,所向披靡,管他來多少人呢,戰就完了,怎麼也要拼他個魚死網破!”五貝勒莽古爾泰站起來,大聲說道。

努爾哈赤點了點頭,老五雖然莽撞毛躁,但這份勇氣卻是誰也比不了的。

八貝勒皇臺吉見父汗對莽古爾泰意似嘉許,連忙站起來說道:“父汗,兒臣覺得這個數字是楊鎬虛張聲勢,不可能有這麼多人。”

“哦?理由呢?”努爾哈赤長長的濃眉一挑,問道。

“父汗,四十七萬差不多是明軍的二分之一,他們不可能抽調這麼多人來遼東。第一,大明內部民亂頻發,軍隊要防亂,要平亂,山西、陝西、寧夏一帶的邊兵要防蒙古,所以不可能調集這麼多軍隊;第二,大明的財力不足以支持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大明這些年天災不斷,民不聊生,賦稅銳減,每年的賦稅不過三百萬兩。如果徵調四十七萬軍隊,每天的軍費就不會低於五萬兩,每月就是一百五十萬兩,自去年五年份到現在,已經接近九個月,就是不按一百五十萬兩,按一百萬兩計算,至今也得花費九百萬兩了。根據大明的財政狀況,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兒臣以爲,四十七萬這個數字是不可能的。”皇臺吉冷靜地分析道。

“哈哈哈,老八真是不錯,分析得很對。明軍號稱四十七萬,其實真實軍力是十一萬,這還包括一萬葉赫人,一萬朝鮮人。”努爾哈赤對皇臺吉非常欣賞的,冷靜、睿智,比魯莽的老五強多了。

一聽說明軍只有十一萬,各位貝勒、貝子、大臣們臉上露出了笑容,氣氛才重新熱烈起來。

“據細作報知,這次明軍是分四路來,南路主將是劉綎,帶領一萬明軍,一萬朝鮮軍,出寬甸;西南路主將李如柏,明軍二萬五千,出鴉鶻關;西路主將杜鬆,明軍三萬五千人,出撫順;北路主將馬林,明軍一萬五千,葉赫人一萬,出開原。約定本月二十一同時進攻,於三月初一會攻我王城。衆位臣工,由於時間緊迫,下面請範愛卿講一講本汗制定的迎戰方略。”努爾哈赤說道。

“奴才遵命!”上書房大臣范文程連忙出班,打了個千。

范文程自上次幫助努爾哈赤制定先建國、後攻撫順的策略後,得到了努爾哈赤的青睞,進了上書房,協助處理文案,參贊政務。三年來,范文程以其勤謹多謀,完全得到了努爾哈赤的信任。

“諸位王爺,諸位大人,自我建國並攻取撫順,明廷大怒,彙集兵馬來進攻我王城,可以說已經實現了我誘敵野戰的戰略目的。明廷分四路來攻,其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想以一路兵馬纏住我軍,其它三路迅速跟進,目的使我軍陷入重圍之中。爲此,大汗制定的策略是,不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將這四路軍一個個消滅。所以,先看哪路軍進軍迅速,就先消滅哪路軍,然後再迅速轉移戰場。請各位王爺,各位大人注意的是,此戰有兩個關鍵,第一是快,打得要快,打完以後轉移戰場還要快,充分利用時間差,才能一個個吃掉,若是被敵軍沾上,我們就完全陷入了被動;第二是消滅其有生力量。我們發動戰爭的目的,就是把明軍從堅城裡誘出,與我進行野戰,所以,必須儘量消滅其有生力量。如果讓他們縮回去,那對我們下一步的戰略空間的拓展是非常不利的。”范文程說完,靜靜地站到一旁,等待衆人發問。

“父汗,看楊鎬的用兵,很明顯是想讓南路軍吸引我軍主力,然後其它三路迅速合圍。爲此,兒臣建議,集中兵力在薩爾滸與吉林崖之間消滅杜鬆軍,如果戰事進展順利,可以順勢吃掉北路軍或者西南路軍。至於南路軍,由於地勢複雜,山嶺疊嶂,不利於大軍作戰,可以以少數兵力節節抵抗,阻滯其前進速度,爲我主力殲滅敵中路軍贏得時間,等我們騰出手來,再一舉殲滅之。”

皇臺吉早就跟范文程私下裡議論過此戰的策略,今日先由范文程提出先打突進明軍的計劃,然後再由皇臺吉反駁,提出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明軍主力的計劃,再相對比,孰優孰劣,一目瞭然。目的是突出皇臺吉,爲他爭儲積累威望。

“好,老八此見正合我意。南路軍就讓阿敏負責吧,我看有五百我大金勇士扼守董鄂路就足夠了。”努爾哈赤聽了皇臺吉的計策,立即表示贊同。

“父汗,不可。南路軍除了劉綎的一萬,還有朝鮮軍一萬,另外,據可靠消息,遼東經略副使王興率領五千京軍前往寬甸督戰,用五百兵是不是太少了?”皇臺吉立即表示了反對。

“老八,你也太小心了!朝鮮人可以忽略不計,他們就是來助拳的,哪能真豁上命上?用五百我大金勇士阻滯一萬明軍就不少了,我們的目的是爲主力爭取時間,又不是用五百人跟一萬明軍對戰,已經足夠了。至於王興,能不能參戰還不一定呢。明狗文官都是怕死的,估計他不會參戰,就是參戰,五千京軍,跟五千頭豬有什麼區別?!”

第一百一十章 鼓動第八十七章 東哥的心思(爲ha1846月票打賞加更)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第四十章 朱門人心黑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四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一百六十章 賑饑平亂(九)第九十八章 腦補之才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六十三章 自立爲王?第一百三十章 窺伺第四十八章 英子的婚事第三十六章 校場點兵(三)第七十章 浮出水面第四十二章 稅務局成立第二十八章 潘莊冬訓(六)第七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一百七十八章 書生劍膽第六十八章 朱由校的危機第一百章 三必打第二十七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五十二章 梁山巡檢司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六十一章 分別之時露心跡第五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一百零八章 被人重視是一種幸福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六十四章 發現一個才女第八章 折服洪承疇第三章 進京(三)第九十五章 學生的心計第一百零七章 脫逃第七十五章 中秋喋血(三)第九章 他的話何時落空過?第五十九章 叔侄密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道上(三)第三十九章 被拜師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第一百五十章 山東道上(十一)第六十四章 嬌女馴驚馬第五十四章 王家有子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七十一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三)第二十三章 什麼是筍炒肉?第四十二章 校場點兵(九)第二十八章 開業大吉第三十四章 提學王以寧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布的布袋?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二十六章 衝突爆發第四十章 校場點兵(七)第一百七十九章 做兩手準備第一百章 三必打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二章 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第六十八章 抗稅風波(六)第二十八章 開業大吉第一百三十四章 晴天霹靂(三)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一百二十章 凡人仙人一線間第一百一十四章 牙疼第二十章 悔之已晚五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十二章 麻煩(三)第五十六章 投名狀(一)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六十九章 王興被撤職第二十九章 慈慶宮風雲(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紮根山東,暗圖江南第一百一十章 破雷無計(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奉旨出京(一)第十一章 訓 婢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一百一十四章 牙疼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一百零二章 兄友弟恭(二)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二十七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圖窮匕見第十章 小姐豈能爲婢?第五十三章 花拳繡腿打不死人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神吹第九章 主僕易嫁第四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一章 底線何在第一百八十二章 誥命夫人
第一百一十章 鼓動第八十七章 東哥的心思(爲ha1846月票打賞加更)第六十三章 抗稅風波(一)第四十章 朱門人心黑第六十二章 剿匪會議第四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六十一章 京劇誕生第一百六十章 賑饑平亂(九)第九十八章 腦補之才第一百七十三章 賑饑平亂(二十二)第六十三章 自立爲王?第一百三十章 窺伺第四十八章 英子的婚事第三十六章 校場點兵(三)第七十章 浮出水面第四十二章 稅務局成立第二十八章 潘莊冬訓(六)第七十三章 兄終弟及第一百七十八章 書生劍膽第六十八章 朱由校的危機第一百章 三必打第二十七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五十二章 梁山巡檢司第六十五章 定陝西(二)第六十一章 分別之時露心跡第五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一百零八章 被人重視是一種幸福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一百零九章 取名也是一種情懷第六十四章 發現一個才女第八章 折服洪承疇第三章 進京(三)第九十五章 學生的心計第一百零七章 脫逃第七十五章 中秋喋血(三)第九章 他的話何時落空過?第五十九章 叔侄密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一百四十二章 山東道上(三)第三十九章 被拜師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第一百五十章 山東道上(十一)第六十四章 嬌女馴驚馬第五十四章 王家有子第十七章 安家芙蓉苑第七十一章與布依婭相處的那些日子(三)第二十三章 什麼是筍炒肉?第四十二章 校場點兵(九)第二十八章 開業大吉第三十四章 提學王以寧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布的布袋?第一百三十七章 奉旨出京(六)第二十六章 衝突爆發第四十章 校場點兵(七)第一百七十九章 做兩手準備第一百章 三必打第三十六章 書院招生開始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奉旨出京(三)第二章 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第六十八章 抗稅風波(六)第二十八章 開業大吉第一百三十四章 晴天霹靂(三)第一百零三章 兄友弟恭(三)第一百二十章 凡人仙人一線間第一百一十四章 牙疼第二十章 悔之已晚五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十二章 麻煩(三)第五十六章 投名狀(一)第十三章 癡漢騎駿馬第六十九章 王興被撤職第二十九章 慈慶宮風雲(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紮根山東,暗圖江南第一百一十章 破雷無計(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奉旨出京(一)第十一章 訓 婢第一百零六章 牙齒不齊必多嘴第一百一十四章 牙疼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一百零二章 兄友弟恭(二)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二十七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六十四章 定陝西(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圖窮匕見第十章 小姐豈能爲婢?第五十三章 花拳繡腿打不死人第六十章 三個沒想到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五十一章 遇襲(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神吹第九章 主僕易嫁第四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第五十章 以死明志第一章 底線何在第一百八十二章 誥命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