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短命皇帝

王興發泄一陣,感覺鬱結在胸中的悶氣消散了,坐在椅上沉默了一會兒,這才意識到自己的不妥。

人家是好心好意,怎麼能打人家呢?再說,這些人明顯是李公公的人,不是自己的下人,自己也打不着數啊。

連忙站起來,衝那漢子拱手道歉:“這位壯士,剛纔王某心痛先皇之下失態了,還請壯士勿惱。”

“老爺,小人本就是您的下人,別說打兩巴掌,就是殺了小人,小人也不敢心存怨念啊。”那漢子見王興給他道歉,連忙跪下說道。

“嗯?下人?”王興不解,看向李恩,李恩讓那漢子起來,然後對王興道:“王大人,這三位分別叫無痕、無血、無傷,和無影並稱先皇的四大暗衛。這個小太監,是我的乾兒子,叫李栓。”

王興一聽,似乎有點明白了,這三個暗衛是皇上給自己派來的,一方面保護自己,一方面也行監視之責,這是擔心無影一人之力不足以制住自己?

而李恩莫非上我這養老來了?要是這三位留下,李恩還能走嗎?

“李公公,你是說這三位是先皇賜給我的?”王興問道。

“是,先皇說,今後沒有了他的護持,怕是你的處境會非常危險,擔心你的護衛不足,就把他們三個都賜給了你。”李恩答道。

王興聽了,作感動狀,抹了抹眼睛:“先皇待我真是,真是沒說的。”

“李公公,先皇他,他走得安祥嗎?”王興又問。

“先皇走得很安祥,沒有受什麼罪,就是眼睛最後看不見了。”李恩黯然地說道。接着,李恩給他講了先皇駕崩前後的事情。

原來,朱翊鈞走之前,下了三道明旨:第一,撤銷各地礦監稅使;第二,皇長孫朱由校爲皇太孫,這算是確立了朱由校的地位;第三,王興的川陝總督十年內不準撤換,任其在川陝施爲。

另外,又下了兩道暗旨,第一,准許李恩致休,回老家安享晚年;第二,賜無痕等三大暗衛給王興。第三,升王安爲司禮監掌印太監,接替李恩職務。

“王大人,我呢,老家是北直隸保定府的,家裡除了幾個遠房侄子,也沒有什麼親人。所以,徵得先皇同意,投奔你來了,還望你收留啊。”李恩最後說道。

王興明白,李恩絕對不是不想回老家榮養,他是怕掌握的秘密太多,會被各方惦記,所以纔來投奔自己。

“李公公,你放心吧,從今日起,你就是我王興的長輩,我一定讓你吃個安樂茶飯,給你養老送終。從今日起,我就稱你李伯,你呢,也別叫我王大人什麼的,就叫我名字就行。”王興很痛快地允了。

“好,任之,那我就不客氣了。”李恩聽王興允了給自己養老送終,心頭一塊大石算是落了地。

“李伯,後院有一個二層樓,房間也多,現在空着呢,您就住那裡吧,肅靜。”王興道。

“行,隨你怎麼安排吧。”李恩道。

“你們三個都有什麼特長?”王興轉過頭問無痕、無血、無傷。

“小的擅長內功,無血擅長輕功,無功擅長劍法。”無痕代爲答道。

“行,你們三個這名字讓人覺得太血腥,得改。這樣吧,無痕叫王無文,無血叫王無章,無傷叫王無學。”王興道。

“謝主子賜名。”三人跪下磕頭。

“你們三個就住在衙門裡,當我的長隨,每次兩個跟我,一個看家。”王興道。

“是,老爺。”三人答道。

“任之,我看你把李栓也用起來吧,這孩子也是保定人,打小學得一手好按摩功夫,另外,孩子還識些字,讓他跟着你,出入內宅什麼的,有些事也方便。”李恩在一旁說道。

“李伯,那你呢?”王興問道。

“我一把老骨頭了,隨便給我個丫頭伺候伺候就行。”

“行,李栓就跟我吧,正好把潘老三替下來,讓他去軍隊。”王興答應了。

李恩的意思很明顯,跟着自己還有個事幹,要是光讓人家伺候一個糟老頭子,不是把人家孩子給耽誤了嗎?

“謝主子恩典。”李栓也算乖巧,連忙跪下磕頭。

“栓兒留下,你們下去吧。”李恩命令王無文三人道。

“是。”三人躬身行禮,退了下去。

“任之,這是娘娘給你寫的親筆信。”李恩從懷裡掏出一封信,遞給王興。

王興見信封上打着火漆,連忙用剪刀剪開,卻是拿出兩張信函。

一封是鄭貴妃的,另一封是壽寧公主的。

鄭貴妃的信說了三層意思,一是皇上駕崩,她所倚仗者唯有王興,盼王興早日實現自己的諾言;二是自己即將榮養,但宮中還有些勢力,還能助王興一臂之力;三是期盼早日與愛子常洵相聚。

壽寧公主的信當然就是情書了,大段訴說相思之情,相思之苦,最後威脅說,你若是不設法回京見她,她就出京來西安。

王興心裡說,我倒是想回京,不光是爲你,爲儀兒也想回去看看,可也回得去啊。你出京?想什麼呢?比我回京都難好不好。

王興看完,讓李栓取來火石,把信全燒了。

這兩封信都是絕密,斷不可留在世上,只有燒了纔是最爲安心的方法。

……

既知皇上駕崩的消息,又不能回京,王興只好在衙門裡設了靈堂,令下人全部着素,以爲守孝之義。

新皇即位,王興上表祝賀,當然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可僅僅過了一個月,又傳來新皇賀崩的消息,王興只好又在先皇的牌位前又設一靈位。

朱常洛僅僅當了一個月的皇帝就駕崩了,是史上最爲短命的皇帝。他死了,帝位當然傳給了朱由校。

這回新皇成了自己的弟子朱由校,改元天啓,王興照例上表祝賀。

這些事,王興都早有預料,並沒有感到非常驚訝。

但是,他知道,導致朱常洛之死的“紅丸案”和朱由校登基時發生的“移宮案”,將使朝堂上的爭鬥更加白熱化,從此,大明朝再無寧日。

第六十五章 抗稅風波(三)七十六章 自揭畫皮(六)第十二章公主做媒(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九十六章 二百五老師第三十八章 招鬼難第二十六章 潘莊冬訓(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四十章 杏榜名標(一)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九十章 放權第一百零八章 請罪第五十八章 還是回家好第十三章 吃貨大會第五十九章 病入膏肓難施救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六章 說親第十八章 溫潤君子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賑饑平亂(十)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五十四章 挑戰牛皮將第十六章 告狀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二十八章 吳牲犯難第七十一章 爲難韓敬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三十一章 白話招生簡章第五十六章 脫險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東道上(九)第五十章 報紙問世(二)第八十四章 自願進坑第二十八章 朝堂議戰(五)五十四章 心機婊遇上“四大傻”第一百二十八章 談判(三)第三十五章 校場點兵(二)(爲情穿心怡月票加更)第六十一章 分別之時露心跡第十一章 訓 婢第七十一章 自揭畫皮(一)第七十七章 女真第一美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十九章 小滑頭跟小魔頭第八十七章 酒場處處皆學問第三十七章北地梟雄(二)第七十一章 自揭畫皮(一)第十章 怒斥樑恩女第三十五章 此子絕非池中物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四十三章 杏榜名標(四)第七十九章 冤家對頭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第十三章 吃貨大會第三十六章 校場點兵(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出京(四)第二十九章 妙人第四十三章 杏榜名標(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深山出俊鳥第四十五章 想不到的祝壽者第一百五十章 山東道上(十一)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二十二章 孔雀開屏第三章 孽緣第六十六章 定陝西(三)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五十六章 二閹互毆第一百七十四章 賑饑平亂(二十三)第二十九章 慈慶宮風雲(一)第七十六章 深夜麗人來第六十八章 既不能改變就盡情享受第十八章 溫潤君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賑饑平亂(一)第四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第八章 送出去的女人還能收回?第四十六章 皇上駕崩第六十六章 張家亂起(一)第五十七章 投名狀(二)第十五章 周海棠第七十一章 又起波瀾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三章 氣壞閻王因太懶第六十七章 納東歌第一百八十二章 誥命夫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山東道上(七)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五十二章 仁與暴之分第六十七章 張家亂起(二)第六十九章 發昏不當死,萬事須自強第一百七十八章 書生劍膽第二十章 不迷讀書迷心算
第六十五章 抗稅風波(三)七十六章 自揭畫皮(六)第十二章公主做媒(爲不死人遺骨打賞加更)第九十六章 二百五老師第三十八章 招鬼難第二十六章 潘莊冬訓(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奉旨出京(五)第四十章 杏榜名標(一)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九十章 放權第一百零八章 請罪第五十八章 還是回家好第十三章 吃貨大會第五十九章 病入膏肓難施救第八十一章 潘壽的疑惑第六章 說親第十八章 溫潤君子第三十六章 太湖飯莊的倒閉第一百三十一章 君臣情深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賑饑平亂(十)第八十八章 熱臉貼了個冷屁股第五十四章 挑戰牛皮將第十六章 告狀第三十六章 北地梟雄(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二十八章 吳牲犯難第七十一章 爲難韓敬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三十一章 白話招生簡章第五十六章 脫險第一百八十九章 朱由楫之薨(一)第一百七十章 賑饑平亂(十九)第一百一十三章 相持爲打消耗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四十八章 山東道上(九)第五十章 報紙問世(二)第八十四章 自願進坑第二十八章 朝堂議戰(五)五十四章 心機婊遇上“四大傻”第一百二十八章 談判(三)第三十五章 校場點兵(二)(爲情穿心怡月票加更)第六十一章 分別之時露心跡第十一章 訓 婢第七十一章 自揭畫皮(一)第七十七章 女真第一美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賑饑平亂(十七)第十九章 小滑頭跟小魔頭第八十七章 酒場處處皆學問第三十七章北地梟雄(二)第七十一章 自揭畫皮(一)第十章 怒斥樑恩女第三十五章 此子絕非池中物第一百二十九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一百三十八章 奉旨出京(七)第四十三章 杏榜名標(四)第七十九章 冤家對頭一百九十二章 遮羞哪如窮究第二十一章 督帥真天人也第十三章 吃貨大會第三十六章 校場點兵(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奉旨出京(四)第二十九章 妙人第四十三章 杏榜名標(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儒與道的對話第六十四章抗稅風波(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東道上(五)第一百一十五章 深山出俊鳥第四十五章 想不到的祝壽者第一百五十章 山東道上(十一)第二十二章 聯合欺騙第二十二章 孔雀開屏第三章 孽緣第六十六章 定陝西(三)第五章 後宅心術第五十六章 二閹互毆第一百七十四章 賑饑平亂(二十三)第二十九章 慈慶宮風雲(一)第七十六章 深夜麗人來第六十八章 既不能改變就盡情享受第十八章 溫潤君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賑饑平亂(一)第四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授課方式第八章 送出去的女人還能收回?第四十六章 皇上駕崩第六十六章 張家亂起(一)第五十七章 投名狀(二)第十五章 周海棠第七十一章 又起波瀾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東道上(二)第三章 氣壞閻王因太懶第六十七章 納東歌第一百八十二章 誥命夫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山東道上(七)第九十四章 兄弟爭鋒第五十二章 仁與暴之分第六十七章 張家亂起(二)第六十九章 發昏不當死,萬事須自強第一百七十八章 書生劍膽第二十章 不迷讀書迷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