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

秦國滅亡周王室的消息向着四方傳去,現在周室只剩下擁有禹王九鼎的洛國。

千年的邦周,終究要落下帷幕了。

碧空如洗,萬里無雲。

手中持着刀槍劍戟的秦軍緩緩走進了洛邑這座在整個諸夏世界,享譽千年的城池。

戰爭的硝煙被處理,鮮紅的血被清洗,屍體被拉走燒點。

洛邑城牆上,白起揹負雙手,風聲獵獵,衣袍不住的擺動。

雖然周天子的反抗異常的激烈,但最終的結局並不會改變。

秦國決定攻周,自然不是衝動的要復仇。

首先,洛邑是秦國東出要道上的最大一座城池。

洛邑之西的韓魏之土已經被吞併完畢。

接下來不論是想要攻韓,還是攻魏,洛邑的存在對秦國糧道都是巨大的威脅。

其次,隨着禹王九鼎遷往洛國昭城,周王室身上甚至沒有什麼讓諸侯所覬覦的東西。

攻擊孱弱的周王室所引起的恐慌,還不如秦軍再次邁出函谷關來的大。

更加成熟的白起現在已經達到了人生能力的巔峰。

他在等着來自趙國的消息,一旦趙國出兵,秦國就會響應趙國,之後擊韓攻楚,削弱韓魏楚三國。

秦國東出勝利的關鍵在於什麼?

悍勇的大秦銳士?

野戰無敵的白起?

秦國雄渾的國力?

這些都很重要,但最關鍵的是——找盟友!

燕國和齊國一向自己玩自己的,只要交好即可,但是韓魏是一向和秦國敵對的。

楚國之中,項氏很敵視秦國,認爲這是同楚國爭奪天命的邦國。

秦王稷思來想去,最終將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同宗趙國身上。

公子提帶着大批的禮物到了趙國,見到趙王之後,就恭敬地說道:“大王。

秦趙兩國是嬴姓的宗親,是先殷商的貴族後裔。

看看這天下諸國吧,除了楚國之外,韓魏燕洛齊,各個都是姬姜這些大姓。

您和韓魏二王本是三晉分家,但是韓魏之間的關係卻要遠遠勝過您。

這難道是巧合嗎?

實際上是由於您是嬴姓的諸侯,而韓魏都是姬姓的諸侯。

他們嘴上不說,但是心中卻在排斥您。

您想要奪取韓國的土地,但是魏國卻不同意,這難道是因爲魏國和韓國之間的友誼嗎?

不是的,是因爲魏國想要自己吞併,而不希望其他國家插手。

您是有雄心壯志的英主,想要開疆擴土就一定要擁有可靠的盟友。

現在您不和秦國結盟,又能和誰結盟呢?

難道要去遷就韓魏那樣的弱國嗎?

外臣爲您感到不值,這是辱沒您威名的。

大王,爲了表達誠意。

我家王上願意奉還昔年趙國的高原割土,來換取趙國與秦國之間的守望相助,乃至於共同出兵。

還願意與趙國互質,歃血爲盟,相約永不背叛。

即便大河的水流乾,高山的天柱崩塌,秦趙兩國的友誼也永遠不會變化。”

互質。

這本該是關注的重點,但趙王已經被秦國允諾的土地迷花了眼。

即便他是個相當昏庸平凡的君主,但從小的耳濡目染,還是讓他很清楚當年割掉的土地,對趙國社稷的重要性。

秦國僅僅依靠着一塊土地,就能把趙國大軍盯死,居高臨下望着趙國數百年。

趙國的國土稱得上山河形勝,易守難攻,只要國中有一員善守的大將,加上糧草充足,就是穩坐不敗之地。

但最關鍵的西方門戶卻握在秦國手中,這使得秦國掌握着對趙國進攻的主動權。

趙國完美的疆域,在秦國面前缺了一個大口。

對秦國,趙國總有一種發自內心肺腑的涼意。

趙國一直想要將這些關鍵的城池奪回來,但是趙國國力本就不如秦國。

防守尚且還能相持,進攻則是萬萬做不到的。

而且這些城池還都處於易守難攻之地,自然每每失敗。

卻沒想到現在秦國竟然願意將這些城池作爲交換,而趙國所付出的代價“僅僅”是攻打韓國。

於是趙王欣然同意。

藺相諫言道:“王上,秦人是虎狼之國,一向是沒有信義可言的,難道他們的話能夠相信嗎?

秦國正在攻擊周王室,想必天下的諸侯都恐懼他,您現在和秦國走在一起,難道不是讓趙國和秦國一起被天下人警惕嗎?

趙國雖說是嬴姓,但畢竟是遵從素王之道的,您擅自親近秦國,國內的子民恐怕不會願意。”

藺相的有理有據,但自負的昏君不聽諫言是正常之事,依舊命令國中大將率兵和秦軍一起出擊。

趙國出兵攻韓的消息是極其震撼人心的。

在秦國剛剛攻滅周王室,列國都在考慮要不要討伐秦國的時候。

趙國用實際行動說,不用討伐秦國了。

一切都沒有變化,這依舊是列國伐交的戰亂之世。

秦趙兩國聯手實在是強,韓國根本不能抵抗,即便是加上魏國也不行,韓國只能向齊國、楚國和燕國分別派出使者借兵。

白起攻韓,拔城的速度並不快,因爲他要做的不是簡簡單單的攻下城池。

數百年來,列國之間攻城拔寨不計其數,尤其是位於列國邊境的城池,隨增隨減,沒有定態。

白起不喜歡這種來來回回的拉鋸戰,他要用韓國做誘餌,殲滅前來救援的列國大軍。

白起要逼迫他們與秦國野戰,而不是藏身在堅固的城池堡壘之後,像是一隻烏龜一樣的無處下口。

楚國,中原的消息傳來,讓所有的有志之士都是心中警鈴大作。

這些年楚國的變法有了一些成效,但還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楚王已經有些不快。

但變法派真的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楚國的情況實在是特殊。

國中的土地大多數都是山林湖澤,很多道路都比較崎嶇,消息的傳達,遠遠不能和道路交通比較發達的中原地區相比較。

換句話說,在這裡只能用封君治理,但是一旦設置那麼多封君,舊貴族的力量就會增強,最終反對改革。

實際上就連項氏內部也漸漸出現了反對激進改革的聲音,“變法圖強,應當適宜國中情勢纔是。

楚國有地四千裡,除卻江漢和江東外,幾乎都是人煙稀少的土地。

這些土地上甚至還生活過沒有納入掌控的野人。

必須要依靠封君來掌控這些地區。”

楚國之中爭論不休,然後就傳來了韓魏大敗的消息。

項曾當即在楚國王廷中大聲道:“現在已經不是爭論的時刻,若是讓秦人攻滅韓魏,恐怕立刻就要調轉刀劍,來攻打楚國了。

現在還請王上挑選國中大將,前去救援韓魏吧。”

若是昔年,項曾直接就自己上了,但是現在他根本就不敢離開楚國。

生怕他前腳剛走,失去彈壓的楚國就會立刻爆炸,將整個國家撕裂的粉碎,甚至走向內戰的危機之中。

大殿之上瞬間陷入了沉默,率兵北上?

那可是白起,不要命了?

即便能從戰場上活着下來,但是依照楚國的習慣,一旦戰敗,基本上都是自殺的結局。

項曾眉頭緊皺,對這些人心中的顧慮他很是清楚。

於是整理了一下思緒對楚王說道:“王上,人生而不能言,生而不能行。

等到孩童之時,就能識字,往後所能便逐漸增多。

可見人都是從一無所有而來的,將領同樣如此,不經歷戰陣便無法真正的成爲統帥。

天下沒有不敗的將領,臣以爲將領戰敗,懲戒即可,覆軍殺將,可以廢除,以使將軍們可以勇於作戰。”

覆軍殺將。

這算是楚國很大的一個陋習了,充滿了部落時代的意味,項曾這一說,瞬間就有很多人鼓譟起來,紛紛希望廢除。

楚王同意後,羣臣對於派兵援助韓魏就明顯變的積極起來。

楚國還聯絡齊國,希望齊國能一起出兵。

齊國君臣經歷了昔年六國伐齊的事情之後,只想開擺,根本不想再次參與戰爭。

尤其是韓魏兩國,齊國巴不得他們早點死。

齊王直接拒絕道:“來自楚國的使者。

昔年六國伐齊,覆滅齊國精銳,樂毅破齊,直到現在,齊國還沒有恢復過來。

國中人口凋敝,臨淄不復往日繁華,這都是值得悲哀的事情。

況且齊國一向和秦國交好,沒有必要與秦國爲敵。”

楚國使者一見齊國竟然還在糾結昔年六國伐齊的事情,當即就決定激他一激。

面上恭敬的說道:“大王。

昔年六國伐齊,正是因爲齊國強大卻不遵守道義。

這和現在的秦國是多麼相像呢?

所以山東列國,更應該聯合起來針對秦國。

您說六國伐齊致使齊國元氣未曾恢復,這一定是虛言了。

難道是心中害怕嗎?

但請您想想,楚國立國千年,經歷過多少次諸國伐楚呢?

從九百多年前的洛文公時代,到六國連橫攻楚,哪一次不是聲勢浩大。

若是楚國像您這樣哀怨,只怕早已是萬劫不復了。”

哀怨。

楚國使者特意用了這麼一個矮化的詞語來形容齊王。

“狂悖!”

這成功的激怒了齊王,但是他又不知道該說什麼,畢竟楚國使者說的對。

人家楚國捱打那麼多次還活蹦亂跳的,你捱打一次就自哀自怨。

楚國使者面對暴怒的齊王凜然不懼,繼續說道:“至於您說的和秦國交好,實在是可笑。

您沒有聽到流傳在山東諸國之間的讖言嗎?

滅亡周王室的是秦國,誅滅秦國的一定是洛國。

您和洛國是千年的姻親,您體內素王的血甚至比洛國公族還要多了,難道秦國會放過您嗎?

外臣即便是在夢中也不敢這樣想啊。”

齊王臉色大變,齊國羣臣齊齊色變,

亡周者秦,族秦者洛!

這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的讖言,現在秦國果然滅亡了周室。

那後半句……

第195章 四海一第620章 一往無前洛陽行!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211章 諸夏,洛氏回來了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470章 無疾薨第555章 予有一個妹妹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427章 選帝!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227章 備戰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315章 金盃共汝飲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298章 五年第301章 洛仲堪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429章 新皇第105章 晉國人最強的天賦:內鬥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287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338章 召回第277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724章 趙國艱難!第202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60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下)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360章 朝貢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177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203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427章 選帝!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240章 安居昭城,坐觀天下第206章 帝星飄搖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498章 殷商第242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53章 合縱扼楚第638章 洛氏的選擇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707章 洛燕獻策第90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第538章 巫蠱第131章 命運之門開始轉動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164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124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免費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1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737章 袁紹死!第42章 上架感言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217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問天命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440章 西域神廟軍第33章 姬涅崩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470章 無疾薨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278章 帝崩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272章 韓信,洛陵向北收集意見貼第675章 白馬?哼!定叫他有來無回!第172章 秦王政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1章 姬昭攝政第387章 大戰第501章 這是我此生最後所能做的!第4章 洛水之戰第300章 相父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534章 進長安
第195章 四海一第620章 一往無前洛陽行!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211章 諸夏,洛氏回來了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470章 無疾薨第555章 予有一個妹妹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427章 選帝!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227章 備戰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315章 金盃共汝飲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298章 五年第301章 洛仲堪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429章 新皇第105章 晉國人最強的天賦:內鬥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287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338章 召回第277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724章 趙國艱難!第202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60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下)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683章 我糜貞既美麗又聰慧!第360章 朝貢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177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203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427章 選帝!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240章 安居昭城,坐觀天下第206章 帝星飄搖第161章 洛邑之戰第498章 殷商第242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53章 合縱扼楚第638章 洛氏的選擇第625章 洛董相見!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707章 洛燕獻策第90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第538章 巫蠱第131章 命運之門開始轉動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164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124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免費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1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737章 袁紹死!第42章 上架感言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217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596章 洛家主祭祖問天命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440章 西域神廟軍第33章 姬涅崩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470章 無疾薨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278章 帝崩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272章 韓信,洛陵向北收集意見貼第675章 白馬?哼!定叫他有來無回!第172章 秦王政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1章 姬昭攝政第387章 大戰第501章 這是我此生最後所能做的!第4章 洛水之戰第300章 相父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534章 進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