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陰詭

“天大的機緣就擺在面前,錯過這一次,再也沒有這樣直接登頂的機會!”

“時不我待,猶豫一刻,或取就會有意外誕生。”

“心中想着有退路,還怎麼能一往無前,項王破釜沉舟的故事忘記了嗎?”

“把你們所有的精氣神,所有的一切生命骨血都拿出來,衝過這一關,現在不奮勇向前,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等到洛陽公卿的實力恢復過來,你們再灰溜溜的滾回涼州去被人瞧不起,去被人罵作邊郡武夫,去永生永世的待在那血肉紛飛的戰場上嗎?”

“你們就不想安穩的坐在洛陽,指指點點就得到一切嗎?”

“伱們現在不拼命,下一個一百年,兩百年,你們的子孫都要被公卿的子孫瞧不起!”

李儒的聲音在西涼諸將的耳邊心中腦海之中響起,聽的所有人都是氣血上涌,“你們願意再過那樣的生活嗎?”

“不願意!”

“不願意!”

李儒的一字字一句句都重重地捶打在西涼諸將的心中,李儒的話將整個涼州壓抑了一百年的憤怒都勾了出來,將所有人心中的不甘心都勾了出來。

這世上哪裡有人能憑藉一己之力推動大勢運行呢?

李儒受到了屈辱又怎麼可能讓整個西涼去爲他復仇呢?

是因爲整個西涼人都心中不甘啊,正是心裡懷着這種不甘,他們才能忍飢挨餓,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之中鍛煉出強大的意志。

到了今天,見到了這繁華的洛陽,該是換一換角色了從光武帝再受命開始,一百年的富貴足夠了。

公卿輪流坐,今日到西涼!

若問憑何物,鐵騎踏洛陽!

李儒很滿意西涼諸將的反應,保持住這種精神,天下又有何處不可去呢?

董卓朗聲大笑着,手中的利劍一抽,狂吼道:“去攻城,讓洛陽的公卿們看看我們西涼兒郎的驍勇,讓他們知道這百年來,是什麼人一直在保護着他們。”

他雄壯至極的身軀在陽光的映襯之下,宛如戰神一般威風凜凜,李儒滿意的望着意氣風發的董卓,回想起無雙侯洛空的話,搖搖頭心中暗道:“無雙侯啊,這樣的董仲穎,天下誰能擋得住我們西涼鐵騎呢?”

“喏!”

西涼的將軍們紛紛抽出手中的利劍,就要組織士兵開始攻城。

劉辯望着這一幕,只覺渾身冰冷,膽顫的問着洛空道:“君侯,這些西涼軍爲什麼會這樣啊?”

洛空反握住劉辯的手認真說道:“陛下,以後若是有機會。

若是有機會主政天下,你記住,剛纔這些西涼軍的話聽一半,另外一半則是藉口。

這個天下沒有公平,但一定要儘量公平。

當年關中壓迫關東,最後光武皇帝依靠關東起兵,即便是順利接管關中,但最後還是要廢棄關中。

這就叫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這一百年就是還債,現在關西被壓迫,邊郡武人在不斷流血,自然就恨上了關東,甚至恨上了皇室。

他們就要皇室以及公卿士族來還血了。”

洛空這一句恨上了皇室,聽的劉辯和唐姬都害怕不已,“天下人心中是有一把秤的。

爲什麼洛氏從來不受這些指責,因爲洛氏一直在犧牲,一直在流血。

權勢和地位這些東西只能帶來虛假的擁護,唯有鮮血和犧牲才能鑄就真正的不朽!”

劉辯懵懵懂懂的聽着,唐姬反而眼中一亮一亮的,洛空摸了摸劉辯的頭,沒再說些什麼。

劉辯不會是個能夠掌握大權的皇帝,這些話是洛空一些想要抒發出來的情緒罷了。

在這個更不願意忍耐的世上,這種明顯的不公正對待,只會造成一個結局,那就是羣起反抗。

地域之間的對抗實在是太強了,關西和關東之間,關西的涼州和西域之間,關中和涼州之間,關東的各州之間,乃至於各州的郡中,在以郡爲國的大環境下,處處都是不滿的裂隙。

士族們在郡中相互聯姻,在州中相互結交,但僅此而已,自己想出去出不去,別人想進來那也進不來。

這種裂隙怎麼去彌補,沒有人知道,畢竟是皇帝帶頭這麼幹的。

現在是迎來反噬的時候了,小規模的反抗已經沒有作用了,這些握着刀把子的武夫造反了。

當然,若是沒有洛霄把士族的武力一下子推入深淵,這些短暫的反抗是難以成功的。

但是現在真的說不準了。

士族還有極強的底蘊,強到什麼地步呢?

可以這麼說,洛霄如果還活着,也會開始用士族,雖然不可能像後漢一朝這麼權勢煊赫,但掌握四分之一左右還是沒問題的。

這些士族只要給他們時間,最多三年,他們就能重新武裝,足以和邊郡軍隊一較高下,並且能通過源源不斷的供給,把這些邊郡精銳耗光,然後打敗他們。

……

洛陽城中西涼軍新送進來的信件傳播開來,引起了不小的波瀾,城中的人心一下子繁雜起來。

任何戰爭時候,都不存在萬衆一心,一定有死戰派、騎牆派、投降派。

而且這些派別是會變化的,不是提前把那些會投降的殺掉就沒事了,因爲隨着形勢的變化會有新的投降派出現。

甚至說句不好聽的,有某些死戰派是因爲形勢不允許投降,是本來想投降但是拿不到好處才死戰的。

只有敵人給的好處足夠,轉換門庭比誰都快。

所謂久守必失就是這個原因,那些強大的守城將領,除了軍事上比較強之外,通常都是政治上的強人,能擺平內部的分歧。

現在的洛陽城中有這樣的人嗎?

有!

但沒有權力。

而有權力的那些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想法,何太后玩玩宮鬥還行,讓她去處理這些事情那就實在是開玩笑了。

城中最主戰的自然就是太平軍,除了太平軍之外,那些頂尖的豪門同樣反對董卓進城,尤其是袁氏的反對。

“董卓進城會造成什麼結果是我們所不清楚的,我們絕對不能冒險。

天一道主去世的消息向着四處而去,董卓圍困洛陽的消息同樣很快就會傳遍諸州郡,那時天下自然會有義士率兵而來。

等到那時候,縱然董卓真的有些不軌的心思,同樣有人能夠製得住他。”

這所謂的義士到底是什麼人?

衆人都心知肚明,現在袁氏的袁紹和袁術一個回了汝南老家,一個進了冀州,這不就是等着自己人進洛陽嗎?

但是許多人都不說話,畢竟這天下又不是隻有你袁氏有出息。

現在這情況,就不相信昭城洛氏還能穩坐釣魚臺。

而且我們這些家族雖然不如你袁氏顯赫,但也不是泥捏的,最後誰能拿到好處還是說不準的事情。

心中這麼想着,這些人一個個義正辭嚴的贊同袁氏家主的意見,洛陽城中一幕幕大戲,在不斷的上演着。

這些在外有人的公卿都不想放董卓進城,至少要等到自己的外援到來再說,而那些此前沒能得到好處的人,或者一直站在這些主戰派對立面的臣子,則不願意見到他們的家聲愈發的顯赫,而準備想辦法把董卓引進城來,打破現在的這種無法翻盤的局面。

至於放董卓進來會不會導致洛陽被毀掉,根本沒人思考這個問題,這裡可是聖城洛陽,是素王上皇親自建立的城池,最多就是劫掠一番,誰敢對城池造作?

況且就連張角進城都沒有劫掠,這董卓就算是再不要臉,總歸是漢臣,總不能連張角這種逆…人都不如吧?

真要是做了那種事,誰還會服氣他?

他不想在洛陽城建立穩定的統治了嗎?

……

西涼軍展現出了頑強的鬥志和卓越的作戰能力,洛陽城軍隊的幾次出城反擊都被擊退了回去,沒有對西涼軍造成什麼損傷。

伴隨着西涼軍而來的,還有大量的攻城器械以及武器裝備以及備用軍隊,大量的炮灰被派上城牆去消耗城中的軍備。

三日猛攻讓洛陽城都彷彿在顫動,西涼軍沒有絲毫的動搖,在猛攻之後,西涼軍短暫的開始了修整,洛陽城中稍微喘息了一口氣,然後就收到了來自西涼軍的信件。

“本公自涼州而來,先帝給予信任,陛下又授予重任,如何能不感激涕零啊!

本公率領五十萬涼州健兒,奔襲兩千裡,晝夜疾馳,來到洛陽城,難道是爲了所謂的權勢地位嗎?

那實在是過於小看本公了,本公是爲了復興大漢社稷,重振大漢宗廟啊!

太后是皇帝之母,您的地位是何等的尊崇呢?

皇帝繼位之後,就遙尊您爲皇太后,又爲兩位皇子都冊封爲王。

卻沒有想到竟然有奸邪之人挑撥您和皇帝之間的關係,這世上哪裡有嫡長子還在世,庶長子也在世,卻讓嫡次子繼位的道理呢?

立嫡立長,這難道不是聖賢所傳授的天道綱常嗎?

臣卓爲綱常而奮戰,爲何會被指斥呢?

這難道不是奸邪之人作亂嗎?

卓亦相信朝廷諸公之中絕大多數都是忠於朝廷的,那張角進入洛陽城中後,大肆屠戮,但聽聞屠戮者都是交結十常侍的奸佞之輩,那想必諸公都是清清白白了。

但其中是否有所遺漏呢?

否則卓攜帶涼州五十萬軍民護佑陛下回帝都,卻爲什麼會被阻隔在外呢?

這難道不是有人故意如此嗎?

我等出身邊境,軍中有所不滿。

於是想要進入洛陽城中,親手將那些陷害我等的奸佞揪出,纔出此下策。

還請太后、大王、諸公勿要在意。”

信中一方面以略微強勢的口吻講述西涼軍的強大,一方面又以柔和的態度講述西涼軍是要挽救大漢的,願意和諸公一起讓大漢再次偉大!

只不過朝中有些奸佞妄圖阻止,甚至裹挾了太后,才致使雙方兵戎相見,這都是奸佞的陰謀。

這封信之後,城中的陰霾就更加嚴重,董卓雖然是邊郡武人,但至少目前爲止,他還沒有做過特別出格的事情,還不至於所有人都對他升起警惕之心。

只有一些和董卓接觸過的人,知道這個人生性殘暴,而且當初和董卓共事過的許多人都對他評價不高。

朝廷之上第一次出現了支持董卓的言論,這是一個相當不好的苗頭,很快就被壓了下來卜才三人同樣收到了董卓的信件。

董卓在信中向三人道歉,說之前是下屬不清楚張角沒有禍亂洛陽造成的誤會,最打動卜才三人的是董卓的一句話,“三位豪傑,卓有一言。

三位都是太平軍反正,但是捫心自問,你們認爲朝廷公卿從心底是如何看你們呢?

你們覺得他們會真正的把你們當作自己人看嗎?

就連現在你們所保護的太后,她真的就非常信任你們嗎?

不過是因爲現在不得不依仗你們罷了,恐怕在你們見不到的地步,他們還在用賊這種的字眼罵你們。

這難道是卓在故意挑撥離間嗎?

卓是漢臣,十數年如一日在邊郡打拼,立下了多少的功勞,但是在那些公卿的口中我是什麼人呢?

是個類似於蠻夷的邊郡武夫!

你們三位在朝廷之上,卓就不相信他們沒有過堂而皇之的對卓蔑視,這絕對不是虛言。

就連我這樣家世清白的漢臣,就因爲出身邊郡的原因就被瞧不起,你們太平軍的身份又怎麼可能會被接受呢?

就算是不願意加入我涼州,但爲什麼要爲了保護那些公卿而讓自己的兄弟們去送死呢?

這世上哪裡有什麼感同身受呢?

只有我們這些都被歧視的人,才最能明白彼此之間的感受啊!

若是卓能進入洛陽城,你們的所有權力都不會動,你們的軍隊還歸你們統帥,榮華富貴依舊享之不盡。

卓言盡於此,還請三位豪傑細細思慮。”

董卓的這一番話,簡直就是拿刀往卜才三人的心窩子裡面捅,那些不願意相信的,但是卻不得不承認的,都被董卓血淋淋的翻了出來。

“怎麼辦啊?”

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200章 項羽第238章 洛陵踐法(中)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620章 一往無前洛陽行!第47章 回齊第549章 此心光明即可第211章 諸夏,洛氏回來了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325章 激將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314章 宮中第233章 明攻洛陽,暗破武關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186章 秦洛之戰:弩第7章 姬昭薨第227章 備戰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234章 嗟爾秦朝,氣數已盡!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581章 懵逼的皇甫嵩第538章 巫蠱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134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102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第225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576章 唯我獨法,蚍蜉撼樹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598章 太平有禮爲諸侯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97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401章 突襲白羊王!霍去病出現!(二合一第582章 太平軍之勢第106章 毀滅之前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231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182章 馬踏秦營第527章 庇佑諸夏的天子啊第206章 帝星飄搖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15章 姬完山崩 姬息監國第744章 趙國存亡,繫於我身!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35章 鎬京大戰第464章 帝心莫測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276章 我從陰山到了長安免費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1第249章 漢軍東出!第235章 項羽的野望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第253章 影帝夫妻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125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134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246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409章 建新郡第148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42章 上架感言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7章 姬昭薨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333章 典範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387章 大戰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691章 公子楚!第119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328章 流國第383章 戰前準備,戰前驚變!
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200章 項羽第238章 洛陵踐法(中)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620章 一往無前洛陽行!第47章 回齊第549章 此心光明即可第211章 諸夏,洛氏回來了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325章 激將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314章 宮中第233章 明攻洛陽,暗破武關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186章 秦洛之戰:弩第7章 姬昭薨第227章 備戰第371章 朝堂與陰謀第234章 嗟爾秦朝,氣數已盡!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581章 懵逼的皇甫嵩第538章 巫蠱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134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102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第225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576章 唯我獨法,蚍蜉撼樹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598章 太平有禮爲諸侯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97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401章 突襲白羊王!霍去病出現!(二合一第582章 太平軍之勢第106章 毀滅之前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231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182章 馬踏秦營第527章 庇佑諸夏的天子啊第206章 帝星飄搖第565章 五州豪傑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15章 姬完山崩 姬息監國第744章 趙國存亡,繫於我身!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640章 蔡琰與洛女第35章 鎬京大戰第464章 帝心莫測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276章 我從陰山到了長安免費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1第249章 漢軍東出!第235章 項羽的野望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第253章 影帝夫妻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125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134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246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409章 建新郡第148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42章 上架感言第363章 天命之子:洛無疾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7章 姬昭薨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333章 典範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387章 大戰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691章 公子楚!第119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328章 流國第383章 戰前準備,戰前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