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東海舉義!

第561章 東海舉義!

自新政以來,長安周圍就顯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因爲長安作爲帝國的首都,關中作爲朝廷的腹心,大量的資源被投入到這裡,其他郡縣承擔不起的改革費用,關中有天下輸入,財政是可以負擔的。

官吏多、監管嚴,朝廷對這裡的控制還算是比較深,可以說深入縣鄉之間,大部分問題都能很快就反饋上來。

再加上有洛琪的親自關注,他是執金吾,可以在整個關中追捕盜賊、察查不法、直接審判,可以第一時間就將那些意圖渾水摸魚之人拿下。

即便是有官吏想要欺上瞞下,但是在遍佈關中的繡衣直指監察之下,基本上逃不脫被發現的結局。

新政就算是不能完全按照預想之中實施,但是隻要釋放一部分活力就足以讓關中的情況變好。

可以說局面一片大好!

王莽府中,改制派的主要領袖聚集在一起,臉上滿是開懷的笑意,王莽大聲笑道:“關中新政推行的很是順利啊,按照這個速度繼續下去,不要說孝文皇帝的治世,恢復到素王上皇的盛世,難道還會遠嗎?”

衆人紛紛直接大笑出聲,洛琪則保持着憂慮之心,沉聲問道:“不知道關東的郡縣推行新政如何了,應當是比關中慢幾分的。”

正說着,便有使者奔上堂來,是個頗爲精幹的漢子,皮膚黝黑。

有關東的上奏而來一式兩份。

雖然目前大漢的最高統治者是太后和皇帝。

但是一個是稚童皇帝,一個是滿腔心思不放在國事上的皇太后。

主政的是王莽,所以奏章都直接交到他這裡,需要用印時則聯繫皇太后,一般都是洛琪進宮去尋找皇太后。

趙合德喜歡進宮陪皇太后說話,皇太后時常在宮中置酒宴,洛琪作爲丈夫自然是要隨同,有時就會留宿在皇宮的客殿中,所以對宮中很熟。

王莽笑着展開一看,不過兩眼就狂聲大笑起來,甚至不住的拍着旁邊的坐席。

見到一向守禮古板的王莽竟然失態至此,衆人都好奇的看過來,不知道信中是何內容。

王莽揮舞着手中的奏章,然後遞給其他人,大笑道:“剛剛公子琪還在問關東境況,這東海郡的郡守崔毅就送來了他的變法成果。

看看崔毅在東海郡做的,完全不比關中差,甚至還猶有過之。”

衆人聞言都是一驚,連忙取過觀看,王莽見到衆人驚奇,又說道:“這說明什麼呢?

說明新政在關東同樣可以順利的實施,這是符合天下人心大勢的。

那些做的不好的,一定是不盡心去做。

這崔毅要好好獎賞這麼快就能做出這番成績,是個人才啊,應當作爲天下郡守縣令的楷模,那些不好好做事的都應當好好看看。”

崔毅的奏章在衆人手中傳遞,上面詳細的羅列了他做出的成績,讓衆人嘖嘖稱奇,根本沒人想到會有人膽敢欺騙他們這羣大佬。

而且這種東西想要造假可不容易,王莽甚至洛琪估計不敢相信,會有兩千石的郡守會冒着百姓不堪其命的風險造假。

但是洛琪還是從中發現了有些不正常的地方,那就是這個成績太好了!

關中基礎比關東好,尚且做不到這種程度,關東一個普通的郡中竟然能有這份成績。

這名叫做崔毅的官員,年近四十,往年並不算是特別突出,轉任兩三次郡守之職,都是無功無過,若是有大才,早就應該聲名鵲起了。

但是此次面對複雜的新政變法,竟然能做出這樣的成績,這正常嗎?

事出反常必有妖!

洛琪沉默着沒有說話,但是已經在心中暗暗記下了崔毅和東海郡,要去暗中查一查這個郡守和東海郡的情況。

……

東海郡中有一個頗爲強勢的家族。

蘭陵蕭氏!

大漢酇侯!

作爲東海郡的金令列侯,酇侯一向都是東海政壇上不可忽視的大人物,但實際上整個東海郡縣官府中人包括徐州刺史部的刺史等人,見到酇侯的次數堪稱寥寥無幾。

這些最頂級的列侯,聲望卓著,爵位走到了頂,皇室每歲賞賜都不缺,除了祭祀之外幾乎是不出現在世人面前的。

崔毅對酇侯府充滿了忌憚,他一向不踏進酇侯國所在的蘭陵縣,此次新政的實行也直接忽視了酇侯國。

酇侯對東海郡中的事情自然是有所耳聞的,但他是金令列侯,就算是破開金令,接管郡中,那也是軍權,行政不是他所能管的,而且崔毅做的仔細,不去深究根本是查不出什麼來的。

最關鍵的是,皇帝是個話都說不利索的稚童,皇太后是個不管事的女流,他就算是上報,又上報給誰呢?

王莽嗎?

那絕不可能!

你以爲你是洛文王嗎?

這就是蘭陵蕭這些頂級列侯發自內心的想法,當初王莽給列侯們寫信,表面上達成了協議,但是實際上王莽覺得這些列侯都是廢物,列侯們同樣覺得王莽不算什麼。

兩種不同的身份之間可以說是相看兩厭。

酇侯府中,管事臉色陰沉的彙報道:“君侯,郡中百姓淪爲流民的速度變快了許多,而且衝擊官衙的百姓多了許多,甚至還有上千人規模的造反,不過都被崔毅鎮壓了下去,這些普通的百姓和郡中的精兵比起來還是差的太遠了。”

酇侯緊緊鎖着眉頭郡中義軍蜂起,這可是大事。

但郡守既然鎮壓了下去,那他也不好直接接管郡中軍務,破開金令是至高的權力,但濫用這種權力,卻會招致朝廷官吏對金令列侯的攻擊。

酇侯良久才緩緩問道:“難道是因爲新政之事?崔毅不是在推廣王莽的新政嗎?去查一查,看看發生了什麼,怎麼會突然有那麼多流民出現。”

管事領命轉身離開,酇侯握着短劍的手緊緊攥了起來,東海郡是蕭氏的根基之地,如果這裡被流民攻佔,蕭氏可能會毀於一旦。

關東一直都是如此,在漢帝國的地位始終被關中壓制了一頭,通俗的說,漢帝國在關東投入的力量不夠。

“如果天下疲敝到了這個地步,大漢的天命不會要墜落了吧,到底要如何做才能維持家族的存續呢?

唉。

長安纔是大漢的中心,如果朝廷在洛陽,有強大的禁軍,家族的壓力就不會這麼大。”

這不僅僅是酇侯一人的問題,而是所有傳承久遠的列侯家族的問題。

……

流民是會傳染的,流民的數量是呈指數型增長的,往往朝廷還只以爲是數十上百個刁民鬧事時,實際上就已經有無數潛在的人準備亡命了。

崔毅突如其來的強壓變法,一開始百姓還沒反應過來,傻傻的聽信了官府的話,但是百姓的眼光在挑刺的時候是雪亮的,他們不是傻子,很快就發現了官府的陰謀。

頓時就有大批的百姓反抗起來徵收的胥吏。

“朝廷上的袞袞諸公都已經有了無數的財資,卻依舊不放過我們手中的這一點!

他們說盡了好話,卻做盡了壞事。

朝廷這是不願意給我們活路啊,這樣的朝廷爲什麼還要做它的子民?

我聽說不僅僅東海郡中有天災人禍,大漢的州郡之中都是如此,這難道不是上天在引導我們嗎?

我們在這裡起事,難道僅僅是我們嗎?

在漢朝的其他州郡之中,一定同樣有義軍起事!

漢祚將終,天下皆反!”

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農民起義,其中有許多豪強串聯,還有一些鬥爭失敗的豪強和一些對漢朝徹底失望,試圖掀翻漢朝的士人。

豪強們雖然藉着這個機會大肆侵奪土地,但是其中許多人和朝廷同樣不是一條心,因爲豪強們可還記得新政就在頭上懸着呢。

他們的目標是徹底激起民變,然後把矛頭直指朝廷,將黑鍋甩在新政身上,引起造反流民和朝廷之間的對立。

而且,這種挑動很容易成功,因爲無論造反的人有什麼緣由,在朝廷眼中這都是造反的人,造反的流民同樣很清楚這一點,一旦造反就不會管是誰壓迫了他們,最終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朝廷!

這些豪強則進可以爲朝廷剿匪,得到更多的利益,退可以投靠新王,掀翻腐朽的舊王朝,簡直兩頭吃。

————

在漢王朝的歷史上,從漢戾帝的時代開始,總是關東首先爆發民變,並且在漢王朝的歷史上,關東民變的次數遠遠超過關中。

這並不是因爲關東人更喜歡挑戰秩序,而是因爲關中得到了更多的資源,社會矛盾相較於關東要小許多。

筆者從史料之中摘錄了漢王朝的大致財政支出,經過平價購買力的大致計算,漢王朝的人均資源消耗,關中是關東的三倍左右。

這種幾乎是肉眼可見的不公,導致了關東從權貴到百姓的普遍不滿與不信任。

長安朝廷在缺乏信任的基礎上推行新政,輕易地野心家所利用,這是西漢末年大亂的導火索之一。——《漢王朝興衰史》

(本章完)

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627章 進宮第469章 胡人再現,無疾有疾第200章 項羽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171章 姬昭蘇醒,新的天階道具第88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198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171章 姬昭蘇醒,新的天階道具第300章 相父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328章 流國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250章 帶着劉邦老婆孩子逃命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328章 流國第544章 皆亡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232章 成爲天下共主的堂皇大道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313章 長安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4章 洛水之戰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631章 諡號第301章 洛仲堪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710章 曹洪死第533章 大丞相第75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360章 朝貢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281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第260章 洛採第4章 洛水之戰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157章 試探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610章 州牧第358章 豪強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274章 我在陰山上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655章 殺!第581章 懵逼的皇甫嵩第50章 三戰定乾坤第474章 道爭是要踏着對手的屍骨向前的!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140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183章 威震天下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67章 聖人老子第731章 大將死!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445章 收穫第436章 劉旦的功績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243章 呂雉要和洛新做摯友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231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44章 血色王畿第314章 宮中第643章 互斥!第117章 楚國:怎麼又是我?第141章 秦國背刺,齊魏終結第242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258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153章 韓魏劫道,再殺王!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531章 雨幕第55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231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341章 弊端下午的更新取消了,晚上發第12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219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444章 觸動靈魂的問題
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627章 進宮第469章 胡人再現,無疾有疾第200章 項羽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171章 姬昭蘇醒,新的天階道具第88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198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171章 姬昭蘇醒,新的天階道具第300章 相父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328章 流國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370章 兄弟二人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250章 帶着劉邦老婆孩子逃命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328章 流國第544章 皆亡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232章 成爲天下共主的堂皇大道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313章 長安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4章 洛水之戰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631章 諡號第301章 洛仲堪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710章 曹洪死第533章 大丞相第75章 慶忌爲君,吳越風起第360章 朝貢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281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第260章 洛採第4章 洛水之戰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157章 試探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610章 州牧第358章 豪強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274章 我在陰山上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655章 殺!第581章 懵逼的皇甫嵩第50章 三戰定乾坤第474章 道爭是要踏着對手的屍骨向前的!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140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183章 威震天下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67章 聖人老子第731章 大將死!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445章 收穫第436章 劉旦的功績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243章 呂雉要和洛新做摯友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231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44章 血色王畿第314章 宮中第643章 互斥!第117章 楚國:怎麼又是我?第141章 秦國背刺,齊魏終結第242章 劉呂之爭初顯,洛亦和稀泥第258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153章 韓魏劫道,再殺王!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531章 雨幕第55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231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341章 弊端下午的更新取消了,晚上發第12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219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444章 觸動靈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