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山河防線 一 棱堡

說起來,人類的軍事史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個體防禦力的提升帶來的卻是軍隊團體戰術攻擊性的加強,而攻擊力的提升卻反而讓軍事防禦能力更強了。

盔甲,這種保護人類不受傷害的護具,被人類穿上之後,反而造就了衝鋒陷陣無往不利的精銳甲士和具裝甲騎,在戰場上往往能發揮一錘定音的作用。

火槍,這種能擊破盔甲的高殺傷性武器的發明和改進所帶來的並不是攻擊方的所向披靡,而是使得戰術更傾向於防禦。發展到極致,就是一戰時無盡的陣地戰與塹壕戰,防禦方憑藉高射速的機槍,可以輕易擊退成千上萬名士兵的衝鋒,而攻擊方手中的步槍就算同樣致命,也難以奈何躲在工事後面的敵人。雙方僵持在長長的防線兩側幾無寸進,直到另一種具備超強防禦力的兵器——坦克出現,才改變了這一點。

而火炮這種有着戰爭之王美譽的武器也同樣如此。它的出現讓舊時代的城牆不堪一擊,世間似乎再無牢不可破的防禦,固守一城不可行了。然而事實的發展剛好相反,當火炮被架上城牆,工程師們根據火炮的特點對城牆做出修改,原先高大的城牆變得低矮而厚重,原先四四方方的形狀變成了無死角的星形,就誕生了當時幾乎無法正面攻克的強大堡壘——棱堡。

與正方形的傳統城牆不同,棱堡採用了星形的多邊形結構,這意味着敵軍無論攻擊城牆的那哪一部分,都會受到多個方向的打擊。而棱堡狹窄的接敵面積又意味着,無論敵軍有多少,每次都只能派一部分人過來送死,這樣的行爲無疑是非常打擊士氣的。同時,棱堡低矮厚重的城牆使得它很難被遠程武器摧毀,更別說後來還發展出外斜坡、多層棱堡這樣的更爲複雜的防禦體系,幾乎令任何一個攻擊者都爲之絕望。

當然,絕對牢不可破的堡壘是不存在的。17世紀著名的軍事大師兼棱堡建造專家,法國的沃邦元帥,就發明了多種攻陷棱堡的方法,果然解鈴還須繫鈴人啊。

不過,這年代連棱堡都沒有,自然就不會有攻打棱堡的大師了。而東海人,就在試圖建造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棱堡。

當初夏有書提出築基計劃的時候,選擇在“移風店鎮”修建一處重要的要塞,用於控制山河防線。這個集鎮的名字實際上是夏有書取的,當地此時只有散落的村莊,並沒有聚集成市鎮,只不過當初夏有書翻着地圖選擇修建棱堡地點的時候,選中了這裡,又見後世地圖上最近的行政區是移風店鎮,就把這個名字安到這裡了。

但是後世的地圖畢竟跟現在的實際情況有些出入。安全部和建設部組成的聯合小組實地考察後,並沒有看中當初夏有書選中的地點,而是在大沽河西岸沿着一處名叫“落藥河”的支流向西北方上溯了一段,選中了落藥河西岸附近的一處小土坡。

這裡有多處優點。第一,土坡地勢相對高一點,這樣就可以相應降低城牆高度,省一些建材和寶貴的工時,後期排水也更容易。第二,這裡離大沽河距離適宜,能儘可能擴大控制範圍,遠了會失去對大沽河的控制,但是過於近又沒有意義,相當於浪費了棱堡的防禦效果。第三,這裡通過落藥河聯繫到大沽河,物資運輸很方便。第四,這裡離膠水縣城舊址更近,便於與膠水縣的要塞相互支援。第五,這裡仍然屬於傳統意義上的膠州地界,在這裡大興土木,不容易刺激到歸屬於李璮勢力的萊州官府。

建設部首先在這個土坡上打了口井,確保飲水供給無礙後,才確定在這裡建設山河防線的第一個棱堡。由於靠近落藥河,陸平將其命名爲“落藥要塞”。

說實話,當初陸平接到這個項目,是相當興奮,掏出了珍藏多年的棱堡設計圖,準備大展拳腳好好幹一場。不過當他拿到夏有書遞過來的示意草圖之後,頓時就萎了,這和他印象中的棱堡不太一樣啊。

“老夏……你這設計沒問題?我看這不像什麼要塞,倒像是客家圍屋啊。”當時他顫抖着這麼問道。

夏有書給的示意圖,並沒有採用經典的六角棱堡設計,而是用了普通的四角形,邊長只有五十米,四個像箭頭一樣的角向外伸出,草圖上還畫了幾道輔助線,示意這四個棱角是如何消除射擊死角的。

不過,它的城牆並不是城牆,而是完全空心的。

外牆兩層磚,內牆一層磚,兩牆相距三米,中間並沒有用夯土填充,而是空了出來,顯然是準備留作居住區或者倉庫的,怪不得陸平說這是客家圍屋呢。

聽了陸平的質疑,夏有書嘿嘿一笑,說道:“陸平,你可不能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啊。”

陸平有些莫名奇妙:“什麼意思?”

夏有書從陸平自己的設計圖裡抽出一張,指着它說:“防禦設施設計要考慮時代背景。歷史上的棱堡設計那麼厚,是爲了抵禦火炮轟擊,但我們的敵人又沒有火炮,就算有投石機之類的,在我方火炮的打擊下也進不了射程,那我們幹嘛要把工時浪費在夯土上?”

聽到這裡,陸平有些反應過來了,拿起草圖看了看,說道:“哦,也是啊。那這麼說,我們的棱堡,與其說是堡壘,不如說是個釋放火力的平臺,不過就這三米的高度夠嗎?”

“確實不太夠……”夏有書皺了皺眉頭,“不過我是考慮到工期問題。蓋高點固然好,但要是工期太長就麻煩了,所以先蓋一層三米的湊合用吧。再在地基上下點功夫,外圈挖出一米的壕溝,把地基墊高一米,這樣總的落差就有五米了,加上本身小土坡地勢就高些,勉強也夠用了。等挺過這一陣,再看情況加蓋一層,就固若金湯了。對了,我不是專業做建築的,這就是個示意圖,你看這結構沒問題嗎?”

“沒什麼毛病,說實話這技術含量還不如我們那時候的農村自建房呢,別說加蓋一層了,兩層也沒問題。唔,這麼一算,光這城牆,居住面積就接近五百平米了,你們準備駐紮多少人進去?”

“常駐兩個連吧,加上輔助人員,也就二百出頭,即使加上人均兩噸的物資,也綽綽有餘了。不過考慮到極端情況,最多時可能要額外容納一整個營入駐,所以光城牆圍屋還是不夠的,得在牆內建幾排營房。當然,這個先不用急,先把城牆建起來再說。”

“行。”陸平心算了一會兒,然後把示意圖收了起來,“我看這工程量也不算太大,我估計也就一千立方的土方、二十萬塊標準磚、二十多噸的水泥。回去我找老孔他們仔細算一下工程量,再組織一下人力,咱們時間緊迫,明天就開工!”

……

1258年,10月5日,大沽河中游,落藥要塞建設基地。

在王泊棠等人前往南方,試圖用外交手段爭取時間的同時,本土的東海人也沒有閒着,而是熱火朝天地開始了建設。

當初光禿禿的小土坡已經大變樣,土坡的邊緣被挖出了一圈整齊的四角星形的壕溝,挖出的土被堆在內側,然後被工人夯實,將土坡又結結實實墊高了一層,成爲棱堡的地基。

土坡頂部,之前打的那口井周圍,也挖出了幾間地下室,用於工人的臨時住所。畢竟天已經越來越冷,單薄的帳篷不太保暖了。等棱堡建成之後,這些地下室也不會浪費,而是會成爲要塞的倉庫。

落藥河邊的位置,駐紮了四個連的新兵,正在喊着號子訓練。這些新兵都是入伍十天以上的“老新兵”了,經過最初的折磨之後,陣列已經走得有模有樣了。新兵們現在訓練第一,是不會去工地上幫忙的,但他們的存在仍然對工程有着很大幫助——他們有力地震懾了旁邊的戰俘營,讓俘虜們不敢生出別的心思。

現在有大約一百二十名俘虜被安置在這裡,從事一些低級的體力勞動,比如挖沙子、敲石子、挖土等等。更有技術含量的夯土、砌牆等工作需要責任心,是不會讓他們參與的。

附近的村民也有不少被東海商社開的工錢吸引過來,在工地上做些煮飯、打掃、搬運之類的雜活。工地上吃的糧食和醃菜,也就地向他們採購,這樣又節省了不少運力,每天只需要運一些漁獲過來給勞工和士兵補充蛋白質就可以了。說起來,東海人佔領膠西縣之後,城裡的糧價因爲恐慌有所上漲,但是糧商出於混亂的局勢不敢下鄉,所以農村的糧價反而下跌了,要不是運力實在太緊張,商務部都想做次糧食販子賺點小錢了。

而運力之所以緊張,自然是用來運輸各種戰略物資了。

一條長了一對輪子的車船慢慢悠悠開進了落藥河上的碼頭,正在工地上轉悠的陸平見狀,點了一個面相兇惡的監工,讓他去帶幾個苦力幫忙卸貨。然後自己也去了碼頭,遠遠地就看到夏有書從船上跳了下來。

“哈哈,磚終於到了,這地基都要打完了,我還以爲要休息一天了呢。老夏,你怎麼親自過來了?”

夏有書拍了拍身上蹭到的水泥,說:“落藥要塞一日不建起來,我一日不放心啊。等等,這就開建了?我還以爲你們要跟金口堡一樣,先搭個輪窯,然後就地燒磚呢。”

說話間,監工已經帶着幾個衣衫襤褸的俘虜推着自由輪走了過來,開始從船上往下搬磚。陸平看了看他們,回答道:“金口堡情況不一樣,那是預期有大量建設,所以建個輪窯省運力。而這裡都不到二十萬塊磚,專門建個窯太浪費。再說了,輪窯也不是說建就能建好的,費工時不說,建成之後還要花大量時間乾燥,說不定這邊棱堡都建好了,那邊新窯還沒開工呢。我們今年在城陽區剛投產了一個24門的大輪窯,正好用來給這邊供建材,水運還算方便。”

“也行吧,你是專家你說了算。”夏有書看着車船上的六名船工下到陸上開始活動腿腳,“說起來這小船還真是能裝,看着不大,居然裝了三千塊磚。”

陸平帶着他往工地上走,說:“還不到十噸呢,正常運量。這還是第一次運,不清楚水文,不敢多裝,不過我看這落藥河水深還可以,下次裝個五千塊應該問題不大。聽說闊馬那邊在研究百噸級的內河船,如果能成,那可就厲害了。”

“一百噸?也不算很大嘛,我看那條大沙船就至少有三百噸了吧?”

“沒呢,平底船看起來大,但是吃水淺,實際排水量要比尖底海船小不少。大沙船進了內河,排水量撐死二百噸。海洋部想做一百噸的平底船,至少得二十五米長,比星火級都長了。不過骨架要求也低,做大不難,實在不行外購一批平底船回來改裝就行了嘛,反正這船型也玩不出花來了。

難的是動力,現在這三十噸級的小車船,就得六個人蹬,速度還慢如蝸牛。做大了之後,怎麼佈置槳輪和傳動軸就更麻煩了,到時候總不能迴歸划槳吧?哎,還別說,其實划槳也不錯,這明輪船看起來挺先進,真算起來效率是不如划槳的……算了,這是機械組和造船廠頭疼的事,我們先管自己吧。”

“還行,”陸平一邊指揮着勞工們幹活,一邊抽空回答他,“十天可能有些困難,十五天基本就有個樣子了。難點在於屋頂,由於是火炮平臺,必須是平的,所以得想點辦法,說不定得用上水泥預製板。現在天越來越冷,要是溫度太低,水泥強度會有問題,可能需要加熱,到時候得多費些時間。對了,我們用的煤都是從萊陽來的吧,這個供應必須要保障啊,這是你們的活吧,做得怎麼樣了?”

“問題不大,謝光明已經帶人去了。萊陽就沒多少守軍,嚇唬兩下就好了,他帶了六個連的新兵過去,就當拉練了。”夏有書看了看東北方,摸着下巴說道。

第531章 驅逐艦 下第242章 技術驗證船 二第419章 東進:白銀貿易流第125章 招安還是自立第436章 南下:要什麼離島第449章 另一個世界:解放羅衛(七月快樂,求月票:)第765章 圍剿後25章 破門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24章 第三野戰旅第721章 世界帝國對世界帝國!第242章 技術驗證船 二第224章 崇明第383章 勝利之後第673章 重鑄秩序第502章 塵埃落定第11章 闊馬戰役第90章 遭遇第251章 大巡禮 四 獅牙炮(乾脆一起更了)第791章 邕桂分流 下第177章 新型火槍第311章 前衛戰第103章 戰時經濟 一第433章 南下:泉州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後26章 回到羅馬第665章 臨安事變 七 真要造反啊?(加更)第604章 李氏朝鮮 一第854章 鑿空 十 窮途末路第419章 東進:白銀貿易流第120章 中場休息第25章 春季與財政第213章 鍊鋼第843章 星星峽第249章 大巡禮 二 標準化(加更2/2)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601章 進擊的滕國 三第734章 元軍的反擊第404章 真正的進步 上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904章 泉州第781章 維新第826章 闖關第21章 失敗的板甲第393章 派系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59章 食品工業第29章 什麼,我也通宋了?第457章 另一個世界:沒翼第854章 鑿空 十 窮途末路第258章 交易第901章 不是問題第869章 會師第290章 亳州第388章 藝術品般的船……和價格第53章 逆風航線第860章 節日第205章 出賣 三第359章 忽必烈的嘆息第669章 臨安事變 十一 星雨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342章 正向溪堂歡笑第266章 大變局第276章 重火力第223章 入長江後6章 夜深第539章 出海第716章 絕世火力!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228章 火炮第37章 渤海沿岸第673章 重鑄秩序第247章 教育事業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23章 火炮第635章 鐵血強宋 完 直搗升龍第166章 火帽 下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122章 夜襲第462章 回家:跨越地峽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822章 村寨第886章 成都會戰 上第575章 黑龍江上 二 蒸汽船第364章 商業船第64章 漸開線齒輪(慶春節及推薦票滿千,今明兩日十更,此爲第一更)第452章 新的歷法,新的未來第102章 全面動員 二第43章 慶元府第430章 北上:造船業第80章 第一艦隊歸來第280章 登陸第200章 海州灣海戰 上第152章 世事無常(第三更)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657章 戰列巡洋艦第543章 深圳堡第565章 壟斷是不好的第67章 訂購貨船(第四更)
第531章 驅逐艦 下第242章 技術驗證船 二第419章 東進:白銀貿易流第125章 招安還是自立第436章 南下:要什麼離島第449章 另一個世界:解放羅衛(七月快樂,求月票:)第765章 圍剿後25章 破門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724章 第三野戰旅第721章 世界帝國對世界帝國!第242章 技術驗證船 二第224章 崇明第383章 勝利之後第673章 重鑄秩序第502章 塵埃落定第11章 闊馬戰役第90章 遭遇第251章 大巡禮 四 獅牙炮(乾脆一起更了)第791章 邕桂分流 下第177章 新型火槍第311章 前衛戰第103章 戰時經濟 一第433章 南下:泉州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後26章 回到羅馬第665章 臨安事變 七 真要造反啊?(加更)第604章 李氏朝鮮 一第854章 鑿空 十 窮途末路第419章 東進:白銀貿易流第120章 中場休息第25章 春季與財政第213章 鍊鋼第843章 星星峽第249章 大巡禮 二 標準化(加更2/2)第667章 臨安事變 九 轉角第601章 進擊的滕國 三第734章 元軍的反擊第404章 真正的進步 上第1章 倒黴的同學會第904章 泉州第781章 維新第826章 闖關第21章 失敗的板甲第393章 派系第62章 北地貿易 三第59章 食品工業第29章 什麼,我也通宋了?第457章 另一個世界:沒翼第854章 鑿空 十 窮途末路第258章 交易第901章 不是問題第869章 會師第290章 亳州第388章 藝術品般的船……和價格第53章 逆風航線第860章 節日第205章 出賣 三第359章 忽必烈的嘆息第669章 臨安事變 十一 星雨第265章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第342章 正向溪堂歡笑第266章 大變局第276章 重火力第223章 入長江後6章 夜深第539章 出海第716章 絕世火力!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228章 火炮第37章 渤海沿岸第673章 重鑄秩序第247章 教育事業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23章 火炮第635章 鐵血強宋 完 直搗升龍第166章 火帽 下第562章 沙漠風暴 十 對陣第122章 夜襲第462章 回家:跨越地峽第520章 神劍(加更2/2)第822章 村寨第886章 成都會戰 上第575章 黑龍江上 二 蒸汽船第364章 商業船第64章 漸開線齒輪(慶春節及推薦票滿千,今明兩日十更,此爲第一更)第452章 新的歷法,新的未來第102章 全面動員 二第43章 慶元府第430章 北上:造船業第80章 第一艦隊歸來第280章 登陸第200章 海州灣海戰 上第152章 世事無常(第三更)第254章 大巡禮 七 黃島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657章 戰列巡洋艦第543章 深圳堡第565章 壟斷是不好的第67章 訂購貨船(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