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城市交通

1266年,5月11日,中央市。

關志遠看着這羣土包子,無奈地聳聳肩:“好了,不要急,問題一個個地來。陳兄,你想問什麼來着?”

陳若風指着地面問道:“這地上黑漆漆的,車行卻如此平順,上面鋪的是什麼東西?”

二環路的路況與前面只是一層三合土路基的三環路截然不同,路面上覆蓋着一層黑黑的不知道什麼東西,還用白灰畫出了一道道的實線或虛線。自從馬車上了這段路,之前的顛簸便一下子消失了,行車有如之前在鐵路上一般平穩,對於馬車來說實在是段新奇的體驗。

關志遠不假思索地答道:“嗯,是瀝青路,也就是柏油。”

陳若風不明所以,熟悉船舶的沙正誼倒是對此有些耳熟:“柏油?可是船底塗的那種?”

“啊……應當是吧。”

“菩薩!柏油還能這麼用?這得用上多少啊!”

柏油、瀝青,一個來源於柏樹,一個是化石燃料提煉的副產物,但分子結構都差不多,後世最常見的用途就是鋪路。二環路用的不是生物質柏油,而是煉焦產生的煤焦瀝青。這種物質有不少揮發物,其實不適合在公共場合曝曬,但現在管不了那麼多,反正曬一陣子也就揮發乾淨了。相比之下,瀝青路面帶來的順滑體驗可是別處難尋的。

不過煤焦瀝青產量有限,工業部攢了幾年,也就夠在幾個大城市象徵性地鋪幾公里,只是個面子工程罷了。

這個面子工程實在是闊氣得很,雙向八車道,中央和兩側都有綠化帶,再外側還有人行道和停車道,一條大馬路橫向寬度就有幾十米,在走慣了狹窄街巷的宋人看來完全就是無謂的浪費。但是道路兩側不斷有車輛和騎馬者匯入或離開這條道路,可以用車水馬龍來形容,隨着城市擴張,或許這條大路將來也會出現擁堵的情況。

陳若風又指着西邊的一處高大城樓問道:“關兄弟,那座大城是甚麼所在,難不成是東海國朝廷的宮闕?”

關志遠看了一眼,點頭道:“正是,一環區乾位,管委會大樓!”

馬車沿着二環路逆時針而行,沒過多久,就到了大樓北邊。然後遇到了一處十字路口處,車伕遵循交警的指揮停了下來,正好給了他們觀察這座大樓的機會。

管委會大樓也才建成沒多久,論建築風格和之前的一些小樓其實是一樣的,同樣的方塊盒子再加上一些裝飾。但同樣的東西,一旦規模上了一個級別,觀感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座大樓就是這樣的情況,足有五層樓高,長度達到百米,前有廣場後有花園,前門在一環路,後門在二環路,大院四角還有角堡,宏壯感一下子就出來了。

這座大樓曾經被全體大會痛批“勞民傷財”“面子工程”“腐化之源”,最後還是以給建設部練手實驗新型建築技術的名義,才磕磕絆絆地建起來,到現在管委們在裡面辦公都還有些提心吊膽的。

不過,在不瞭解內情的外人看來,這座宏偉的大樓無疑是東海國力量的又一個象徵,充分地體現了工業化的偉力,令人敬畏。

而同樣令人敬畏的是,在二環路的內側,還有着一圈鐵路,上面一列車廂正在奔馳着。池州一行人剛從列車上下來,這些鐵軌和車廂對他們已經不算新鮮事了,新奇的是,這幾列車廂並無馬匹牽引,卻依然在以比馬車更快的速度向前行進,剛剛還在他們後方,現在就已經超到前面去了!

簡致目瞪口呆地目送它過去,然後便看向了關志遠:“關兄弟,這車無馬牽引,是怎麼動起來的?難道還能長腿了不成?”

關志遠聳聳肩,說道:“不是,這是纜車……跟之前在橋西把我們的車牽引上橋的是一種東西。喏,那鐵軌之中都有繩索,另一頭連在車站的機械上,機械牽動繩索,繩索牽動列車,車便動起來了。”

這條環城鐵路的歷史其實挺早了,比膠東鐵路還要早得多。當初中央市還沒二環,建設交通部在城區外圍就鋪了這一圈實驗鐵路。最初只是兩匹馬拉着一串板車,終日在那邊空跑,偶爾也幫一環區運點貨物,有時也會順路載些人。後來中央市政府覺得這路不錯,有很大潛力,就把它收購過來改造成城市鐵路了。

城鐵在今年引入了機械動力,以取代過去的馬拉,運力一下子提升了一倍以上。不過這個機械動力不是蒸汽火車頭,而是纜車。

在東海工業史上,類似的技術首先是船用的,也就是烈焰級採用的動力中心,通過轉動絞盤收放繩索來操縱各類機械和調整帆面。後來,這項技術又被用作礦山軌道,在軌道終點設立動力中心,通過捲動繩索牽引車斗前進,極大地加快了礦物流動速度。一開始動力中心是水力驅動的,後來很快就引入了蒸汽機,效能更高。

相比火車頭牽動的列車,纜車系統是有優點的。因爲動力源固定在地面上,所以不用考慮靜摩擦失效的問題,同時,蒸汽機不用牽動自身,就省去了很大一塊功率和複雜的傳動系統。自然,它也存在一些問題:線纜不能太長,否則摩擦損失太大;負載不能太大,否則線纜承受不住拉力;路線必須簡單不能有複雜的交錯,否則線纜無法規劃;車速不能主動控制,線路上一旦存在多組車,就會產生調度難題。

因此,它只能用在一些簡單的線路上,若是推而廣之,遇到複雜的各種情況就抓瞎了。但是,在中央市這種完全由各種簡單幾何形狀構成的線路上,纜車是完全適用的。市政府對當前的運行效果比較滿意,既比馬拉成本低,又比馬拉速度快,因此已經在規劃第二環路和幾橫幾縱的輔助線路了。

人遇到超出想象的力量,往往會往鬼神的方面的去想,但只要有了個合理的解釋,哪怕和實情有所出入,便也能安心下來。

簡致閉上了嘴巴,又扒着窗往鐵軌那邊看了看,回頭一想,大致想通了這個道理,這才放下心來……“籲,原來如此,還真是巧妙。這麼說,若是把繩索一路延伸過去,豈不是連外面鐵道的馬匹都可省了,從膠西到八卦城,一路列車自動……妙哉,妙哉!”

陳若風調笑道:“知明兄真是巧思,不若南歸後,你也在家鄉鋪設這麼一道鐵路如何?”

簡致連忙擺手:“真是說笑了,這得多少錢……先不論錢,即便我真有如此鉅富,安慶乃至整個淮西可有那麼多鐵賣與我?”

幾人聽了這個,都沉默了下來。是啊,鐵路明面上花的是大量的錢,但這背後的東西,真就是單靠錢能買來的嗎?

簡致見氣氛凝重,又打了個哈哈,朝關志遠說道:“關兄弟,說來,你們東海人也真是有巧思,這麼些東西,都是怎麼想出來的?”

關志遠先是往已經落到背後的管委會大院方向一抱拳,然後說道:“首先是東家們高瞻遠矚,然後也是各行各業各出其力。按東家們的說法,社會進步,一是靠‘利’,二是靠‘人’。所謂‘利’,便是有所回報,也就是說,奮力種田,能多產糧多賣錢;奮力做工,能多賺工錢;經營工商業,能獲取利潤;改良器械、提出新奇想法,能有‘專利’收穫。如此一來,生產力纔會不斷提高,社會纔會不斷進步。而這些都需要人來做,所謂‘人’,既是指人口的數量,也是指人口的素質。人多了,每個人都知書達理、懂規矩、知上進,社會纔會更加進步。所以我東海國大量設立學校,招收兒童入學,教導他們學識,如此一來,這些人之中才能不斷涌現出人才。簡兄所言的這些‘巧思’,實際上並非單純的巧思,有了這個巧思之後,還需繪於圖紙,計算力學,製造機器,這些都需要專門的人才才能完成。這樣的鐵路大橋高樓背後,就是無數這樣的人啊!”

他說的這一套套的,是唬得車中衆人一楞楞的,那叫一個肅然起敬,幾人不禁學着他的姿勢,朝管委會大樓的方向拜了起來。

宮文昌忍不住問道:“真是了不得……對了,關兄弟,這一路受你照應,還未曾請教你師承何方,可也是從東海國官辦的學校受業的?”

說到這個,關志遠略一臉紅,說道:“宮兄見笑了,當初在下家貧,只讀到了高小便畢業了,這幾年深感學識不足,又報了夜校補習,才稍補足了些。想當初,我的那些同學熟識,有的去了黃島海事,如今已經是中尉了;有的去了中央財會,如今已經是大商行的會計師了;還有的去了嶗山學宮,如今更是一方學霸,前途不可限量。像我這樣的小角色,便只能陪着諸……呃,我並無不敬之意,失禮了。”

第258章 交易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146章 方陣(加更,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200章 海州灣海戰 上第641章 雷神第430章 北上:造船業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250章 大巡禮 三 檢閱(感謝林宇的打賞)第544章 無線電第29章 什麼,我也通宋了?第457章 另一個世界:沒翼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79章 兵役制度 一第567章 通商 二第548章 華羅城第92章 騎兵一點感言第170章 走進歷史 中(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1/2)第309章 清空第371章 爆炸彈第385章 大戰艦第885章 最後的選擇第365章 利刃第171章 走進歷史 下(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2/2)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901章 不是問題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668章 臨安事變 十 傻子才……第635章 鐵血強宋 完 直搗升龍第817章 天涯彼岸,星光璀璨之地,新漢水第534章 人口 下第106章 全取膠東!第47章 舟山海盜第889章 洶涌第826章 闖關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525章 運馬船第321章 大軍齊匯第424章 新幣制 下第486章 九州島第56章 四輪馬車第841章 旅途就是人生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349章 鬱蔥山第718章 天誅第362章 收穫第842章 西出陽關有故人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734章 元軍的反擊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362章 收穫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482章 尊皇討奸,大政奉還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322章 開幕後20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上第121章 東海縣第688章 賈似道的奮鬥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568章 通商 三第289章 城市化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56章 四輪馬車第170章 走進歷史 中(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1/2)第872章 逆十字軍 一第586章 第四野戰旅第237章 圍攻第864章 海峽第365章 利刃第59章 食品工業第78章 第三產業第555章 沙漠風暴 三 小試牛刀第845章 鑿空 一 太和旅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第862章 威尼斯的決意第824章 曙光 (加更)第411章 馬政第325章 交易第787章 改土歸流 上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663章 臨安事變 五 棋到中盤第307章 北伐第839章 前浪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753章 會盟 二第245章 新財政 二第828章 佩德羅三世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23章 火炮第247章 教育事業第722章 小試牛刀後16章 至暗時刻第328章 泰山之戰 三 炮對砲,火力制勝的新時代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408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下
第258章 交易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146章 方陣(加更,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200章 海州灣海戰 上第641章 雷神第430章 北上:造船業第432章 南下:溫州第659章 臨安事變 一 乘風破浪第250章 大巡禮 三 檢閱(感謝林宇的打賞)第544章 無線電第29章 什麼,我也通宋了?第457章 另一個世界:沒翼第795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79章 兵役制度 一第567章 通商 二第548章 華羅城第92章 騎兵一點感言第170章 走進歷史 中(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1/2)第309章 清空第371章 爆炸彈第385章 大戰艦第885章 最後的選擇第365章 利刃第171章 走進歷史 下(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2/2)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901章 不是問題第418章 東進:博多第668章 臨安事變 十 傻子才……第635章 鐵血強宋 完 直搗升龍第817章 天涯彼岸,星光璀璨之地,新漢水第534章 人口 下第106章 全取膠東!第47章 舟山海盜第889章 洶涌第826章 闖關第797章 大難臨頭第525章 運馬船第321章 大軍齊匯第424章 新幣制 下第486章 九州島第56章 四輪馬車第841章 旅途就是人生第806章 引夏軍出關 上第349章 鬱蔥山第718章 天誅第362章 收穫第842章 西出陽關有故人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734章 元軍的反擊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362章 收穫第284章 對萊蕪工作的規劃第482章 尊皇討奸,大政奉還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616章 共克時堅 五 偃旗息鼓第310章 海軍對水師第322章 開幕後20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上第121章 東海縣第688章 賈似道的奮鬥後21章 決戰海角天涯 下第568章 通商 三第289章 城市化第776章 以路爲城,機動對機動,漠南防禦策略第56章 四輪馬車第170章 走進歷史 中(感謝七月寒冰~的打賞,加更1/2)第872章 逆十字軍 一第586章 第四野戰旅第237章 圍攻第864章 海峽第365章 利刃第59章 食品工業第78章 第三產業第555章 沙漠風暴 三 小試牛刀第845章 鑿空 一 太和旅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第862章 威尼斯的決意第824章 曙光 (加更)第411章 馬政第325章 交易第787章 改土歸流 上第374章 戰爭的天平第663章 臨安事變 五 棋到中盤第307章 北伐第839章 前浪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683章 都好起來了 一第753章 會盟 二第245章 新財政 二第828章 佩德羅三世第96章 七艦戰歌 下第23章 火炮第247章 教育事業第722章 小試牛刀後16章 至暗時刻第328章 泰山之戰 三 炮對砲,火力制勝的新時代第713章 最後一戰第759章 大斡耳朵第408章 東海關稅同盟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