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

尼堪讓鬆尾智保走了。

開什麼玩笑,就算沒有朝鮮人來襲,他也不可能被日本人牽着鼻子走,出動水師劫了日本人前往釜山貿易的船隻,屆時幕府盛怒之下就像豐臣秀吉那樣舉傾國之力來攻打濟州島,自己幾面受敵之下肯定會吃不了兜着走。

對於倭人,他肯定是有想法的,但那還不是現在。

他得先應付了朝鮮人的水師再說。

說實在的,濟州島雖然冬季不封凍,不過島上並沒有一處上好的港口,最好的港口應該是南部、後世南濟州郡所在了,那裡是一條內河的出海口,出海口附近還有島嶼,對南面過來的涌浪及大風能稍微遮擋一些。

濟州牧使所在的地方倒是有一些臨海的港口,不過卻大多是直接面向濟州海峽的港口,對於北面來的大浪和大風,沒有半點遮擋。

站在港口附近的制高點——濟州塔上,尼堪的一對細眉毛擰成了山字型。

不遠的海面上,有三隊船隻已經很接近港口了,中間那隊最大,約莫有百艘龜船、板屋船,東西兩側各有五十艘左右。

“沈?”

望遠鏡裡,只見一艘最大的龜船上有一面紅色的旗幟,上面用漢字寫着一個大大的“沈”字。

此時的朝鮮,雖然在世宗大王時期便發明了“諺文”——朝鮮人自己的文字,不過漢字、漢話依然大行其道,並作爲士大夫的專屬文字依舊廣爲傳播,漢字被廢除那還是幾百年以後的事情。

“大汗”,說話的是原光海君重臣鄭仁弘的侄兒鄭大勳,李倧上臺後將忠心於光海君的一大幫重臣殺的殺,流放的流放,像鄭仁弘這樣的宰相級人物自然處決了,其家屬全部被流放到濟州島爲奴。

鄭大勳原本是濟州大靜縣縣令,李倧政變後一下由縣令變成了製作弓箭的匠奴,隨着尼堪的到來他又“復起”了,如今是他阿斯蘭大汗麾下濟州的二把手,同知,僅次於知州、尼堪的便宜兄長孫秀林。

“來的肯定是全羅道觀察使、西南都元帥沈器遠,他手下有兩員大將,陸師是黃溢,水師是李元老,全羅道一道不可能有這麼多龜船,多半是將江原道、慶尚道兩處東海岸的水師也調過來了”

“哦?”,尼堪想了想,“咸鏡道呢?”

“這……”,鄭大勳猶豫了一下,“咸鏡道觀察使是金尚憲,一向與沈器遠不和……”

尼堪卻笑道:“不可能,再是不和,在國王的嚴令下也會配合的,多半是爲了防備本汗在海參崴的水師吧”

鄭大勳趕緊一擊馬屁奉上,“大汗明見萬里,非下官能及”

……

濟州港的正對面,一艘巨大的龜船分外矚目。

這艘龜船至少有十五丈長,在一衆約莫十丈長的船隊裡煞是惹眼,龜船高約兩丈,此時他的炮窗也紛紛推開了,露出了裡面的碗口銃、佛朗機等物。

龜船的上層甲板裡,有一個文官模樣的中年人正透過窗口望向對面,半晌,他神色有些凝重,對着身邊一位約莫三十多歲、五大三粗的武將說道:“就是這些人擊敗了京畿道、平安道的水師?彼等船隻加起來雖沒我等多,不過看那制式與大明的船隻殊異,明顯不是中朝風格”

那武將卻笑道:“李慶徒擁虛名,頂着名將之後的名頭卻言過其實,敗給敵人也屬正常”

“不可輕敵!”,那文官冷哼一聲,“按說京畿道的水師最爲強大,可一戰便全軍覆沒,李慶就算再差也不可能如此不濟”

那武官趕緊點頭稱是,“大人高見,不過此次我部中營有秘密武器,就算敵方戰力驚人也夠他喝一壺的”

一聽“秘密武器”四字,那文官臉色稍霽,不過還是鄭重地叮囑道:“還是不可大意”

……

龜船的對面,孫佳績站在一艘新造的大船船頭,迎着初起的北風衣袂飄飄,看着眼前的龜船不禁有些不屑一顧。

“什麼破爛玩意兒,上次被我軍五百斤的火炮一轟便破了,此次有上千斤的重炮,我看你能支撐多長時間”

興許是知曉了孫佳績船隊擅長的作戰方式,龜船之間靠得很近,密密匝匝地向前撲來。

接近敵船時,龜船頭部那碩大的龍頭倏地打開了,露出了一根根粗大的竹管。

這一幕自然逃不過孫佳績的眼睛。

“大竹管?作何用途?”

上次對戰時龜船頭部也是伸出來一些管子,不過噴出來的多是硝煙、毒煙等物,主要是擾亂敵方的視線,殺傷效果微乎其微,由於孫佳績的船隊是直接鑽進了敵人船隻之間的縫隙,他們這一招幾乎沒有起到作用。

“故技重施?”

孫佳績有些輕蔑地搖了搖頭,在這個時代,你就是想用管子噴出一些東西擾亂敵人的視線,那也是有距離要求的,離得太遠便不起作用了。

雙方船隻的距離約莫三十丈的時候,孫佳績的船隊突然大幅度左轉舵,此時尼堪力排衆議設計的沉重下襬就大派用場了,看似船隻傾斜厲害,似乎要側翻的模樣,實際卻是有驚無險,在下襬的反作用力下安然無恙。

利用三角帆、橫帆的組合完成快速轉向後,炮手用側舷的十門火炮對準了敵船的首部。

與此同時,東西兩側的各十艘大船也是如法炮製,紛紛轉向北面,都用側舷位對準了敵船的首部。

這個戰術在歐洲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在東亞一帶也有少量的應用,不過那是在火器稍多的大明,在火炮缺乏的朝鮮卻是很少見(朝鮮金屬缺乏)。

孫佳績的船隊在轉向時,四周的龜船還在繼續向前行駛,等孫佳績船隊的側舷幾乎與龜船的船頭處於垂直的角度時,雙方之間的距離又拉近到十五丈左右!

十五丈,也就是四十五米左右,此時龜船如果全力加速的話,完全可以利用它首部的撞角狠狠撞向敵船的船幫!

興許是意識到了危險,孫佳績船隊下層甲板的槳手已經使出了最大的力氣在拼命划槳——此時,海面上風向複雜,若是久經考驗的西洋水手,多半能不斷調整多達十面的船帆,利用側風也能快速航行,孫佳績的水手在非戰時也能做到,不過到了緊張萬分的戰時就做不到了,就算做到了也需要漫長的時間。

所以,這便是尼堪在已經長達十丈的船隻還設置槳手的原因,在某些時候只能靠划槳——當然了,等水手對風向的捕捉、帆具的操控非常熟練,船隻建的更大、更寬,兩側都能佈置更長身管的加農炮時,槳位就完全可以取消了。

幸虧新船在尾部安裝了一處大櫓,大櫓平時吊在上面,緊急情形下可下沉使用,在四個人一起的的搖動下,加快了船隻前行的速度。

“轟!!!!!!!!!!”

孫佳績的座艦一馬當先跑在最前面,身後緊緊跟着九艘新建的大船,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拉近到十丈,船隻上水手的面孔幾乎都看得清楚了,不過此時孫佳績船隊側舷的火炮也轟響了!

十艘大船,那便是一百門火炮,五十門八百斤的、五十門千斤的,如此近的距離再打不中就說不過去了,饒是如此,也只有約莫一半的炮彈命中了敵船,另一半的炮彈不是穿過了敵船之間的縫隙,便是越過了船隻掉到了後面。

龜船前來時,估計是爲了遮蔽這一處海面,將孫佳績船隊困死在裡面,船隻的隊形也鋪得很開,對面的一百艘大船隻排了兩排,每排五十艘大船,形成了一道長約兩百丈長的攔截線。

東西兩側的船隻隊形也相差彷彿。

而孫佳績的船隊呈一字長蛇陣展開時,總長不過一百五十丈。

饒是如此,戰果還是相當驚人的!

但見:

炮彈正中船首的,有的立即將船首的木板擊得粉碎,有的從打開的龍頭鑽了進去,進去後便是一陣鬼哭狼嚎,或許是朝鮮水師的火藥都放在這一層,有的擊破了火藥桶引起了爆炸和燃燒。

炮彈擊中船首下部的,有的立即引起了海水的倒灌,有的擊毀了船舵,讓其完全喪失了轉向的能力。

有的炮彈越過船首擊中了龜船的上部,也就是龜殼的部分,其實這些炮彈造成的殺傷才最大,炮彈擊中龜殼後有的進到了船艙,所到之處肯定是一片糜爛,有的擊碎了龜殼的木材,造成的碎屑也是殺傷一片。

少量炮彈在海浪的搖晃下飛到了龜船的上面,極少數僥倖擊中了桅杆——其實龜船的桅杆在海戰中起到的作用不大,龜船在戰時主要靠船槳來提供動力,船帆只是在航行時用到。

孫佳績的船隻一邊炮擊,一邊拼命向前劃,等最後一艘大船越過最邊上一艘龜船時,孫佳績的座艦幾乎與如法炮製不過方向卻是北上的那十艘大船撞在了一起!

此時拖在最後那艘大船的尾巴離最近的那艘龜船隻有不到三丈!

那艘龜船的船首幾乎完好無損,只見從那裡面伸出來的竹管突然向那艘大船噴出了大量的黃褐色的東西。

空氣中頓時瀰漫着一股濃濃的香味。

這股香味連在最前面的孫佳績都聞到了,在以前東江鎮久經歷練的他一下意識到了不妥——這是香油,敵人要火攻了!

果然,那艘船隻向拖在最後的大船噴出香油後,隨即又射出了一窩蜂(明代版的火箭),於是那艘大船的尾巴很快便燃燒起來。

“水管!”

這艘船隻的頭領見狀一聲大喝,只見船尾的水兵在靠近船尾艙的地方抽出一根頭部是用木頭做的,中間卻是一節節獸皮湊成的皮水管,只見一名水兵用腳拼命踩着腳下一物,那物就像中原漢人搗米用的工具,一頭對着裝米的石臼,一頭長的可用腳踩。

隨着這個水兵不斷踩着,疲沓的皮管突然漲了起來,裡面竟然冒出了海水!

一個水兵拎着皮管撲到了船尾,將水管對準了已經燃起了熊熊大火的木板。

這時,又有另外的水手從船尾艙裡用木盆端了一盆水出來了,也對準起火的地方將水倒下。

不多時,船尾的大火便完全撲滅了。

不過經此一燒,原本黃褐色的船尾變得黑漆漆的,還露出難聞的味道。

“原來是這樣”

在最前面拿着望遠鏡見到這一幕後孫佳績不由長舒了一口氣。

“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

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第五十九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5)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十章 秋之行(10)特蘭西瓦尼亞(上)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二十六章 俘虜的新生活(下)第三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2)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東(2)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四十章 隆冬,全面出擊第六十一章 明斯克大公國(3)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七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4)推演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七十七章最後一戰(2):飛躍圖魯噶爾特山第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上)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第三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2)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八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下)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五十四章 春之祭(八)尾聲:夏初,絢爛開始第三十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上)基地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四十五章 玄武青龍決之八:囂張的死神(4)第三十八章 哈爾濱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三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下)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四十四章 玄武青龍決之七:囂張的死神(3)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十二章 摩爾多瓦之戰(上)第十四章 土爾扈特(下)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第八章 秋之行(8)暗流涌(下)第十四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下)煥發新生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第三十二章 大對決(三)烏真超哈VS喀達喇庫第六章 秋之行(6)暗流涌(上)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四十三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三:尼堪的心思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三十三章 行者無疆(1)海權時代第十七章 金不換的夢想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七十一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5)第三十四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下)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三十七章 叢林法則殺殺殺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二十章 龍戰於野(三)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中)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三十二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
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第五十九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5)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十章 秋之行(10)特蘭西瓦尼亞(上)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二十六章 俘虜的新生活(下)第三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2)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東(2)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四十章 隆冬,全面出擊第六十一章 明斯克大公國(3)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七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4)推演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七十七章最後一戰(2):飛躍圖魯噶爾特山第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上)第四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六:京都皇宮第三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2)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八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下)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五十四章 春之祭(八)尾聲:夏初,絢爛開始第三十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上)基地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四十五章 玄武青龍決之八:囂張的死神(4)第三十八章 哈爾濱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三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下)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四十四章 玄武青龍決之七:囂張的死神(3)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十二章 摩爾多瓦之戰(上)第十四章 土爾扈特(下)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第八章 秋之行(8)暗流涌(下)第十四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下)煥發新生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第三十二章 大對決(三)烏真超哈VS喀達喇庫第六章 秋之行(6)暗流涌(上)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四十三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三:尼堪的心思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三十三章 行者無疆(1)海權時代第十七章 金不換的夢想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七十一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5)第三十四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下)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三十七章 叢林法則殺殺殺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二十章 龍戰於野(三)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中)第五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三:大對決(5)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四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下)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中)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二十二章 亢龍無悔(上)第三十二章 秋風秋雨愁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