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玄武青龍決之七:囂張的死神(3)

“我是高車人的後裔,鐵勒九姓之一,本就是草原豪族!”

當真正的戰事開始後,庫楚克依舊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說不定還帶着一絲恐懼,故此,他一邊跑着,一邊還在喃喃自語。

不過,當戰馬的速度逐漸提起來,冷風迎面襲來時,他忐忑的心也漸漸安定下來。

“噠噠噠”

一剎那,戰場上除了馬蹄聲、被大量馬匹捲起的陣風的呼嘯聲,就沒有其它的聲音了。

對面是鑲紅旗徹爾格的五千精騎,自從皇太極牢牢地掌控政權之後,但凡自己親領的兩黃旗、正藍旗有所損傷,必定先從其它各旗抽調精銳補充,故此,雖然到了此時滿洲八旗的實力大減(不是在數量上,而是在質量上,其全盛之時,可以組建二三十歲的精壯八萬人,若是加上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之人,十萬之衆亦可得,後來其實力大損之後便直接將旗丁裡的十五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全納進來了),不過這三旗並沒有削弱多少。

庫楚克的對面,三十八歲的陳泰領着鑲黃旗的一千巴牙喇精銳卻是一臉嚴肅,上次在白城附近大戰時他敗於瀚海軍手下,僥倖逃掉之後一直抱着復仇的心思,如今有這麼一個好的機會,他豈能放過?

何況,對面的騎兵並沒有拿出彼等擅長的雙刀,而是舉着一杆杆火槍!

大夏國的火槍厲害彼等自然知曉,不過那是在步軍裡,在戰馬高速奔馳的情形下這火槍的準頭能有多少?

再何況,自己一千巴牙喇,都是兩層鎧甲,戰馬也是半身甲冑,就算有少數人被鉛彈擊中,剩下的人還能將對方擊垮!

八千騎在草地上奔馳時造成的動靜還是相當可觀的,漸漸地,雙方的面目都清晰可見了,幾乎在同時,陳泰的巴牙喇騎兵扔出了手中的短斧、標槍、骨朵,而庫楚克他們打響了手中的弗朗機銃!

庫楚克他們都是猛虎騎,按照猛虎騎的裝備,也是雙層的甲冑,裡面是一件棉甲,外面罩着一件細鱗甲,頭盔的樣式與清兵差不多,不過頓項卻是棉甲的制式。

一剎那,場中頓時出現了大量的人仰馬翻的情況!

庫楚克沒有時間去觀察自己身邊騎兵的狀況,他以快的驚人的速度將火槍背在背上,“當!”的一聲將雙刀拔出來時,正好與兩匹戰馬交錯而過!

那是兩匹無人的戰馬!

庫楚克這下放心了,這一波的射擊效果肯定相當不錯。

當他越過這兩匹無主的戰馬後,正好碰到一個拿着大劍的巴牙喇,那人滿臉絡腮鬍子,細小的三角眼閃着兇光,雙手握着大劍猛地向庫楚克砍下!

“咣噹!!!”

庫楚克右手的長刀也借勢向上一揮,“當……”,只見對方的大劍猛地砍在長刀的刀背上,頓時出現了一個大缺口,不過這把大劍並沒有折斷,說明清國武器的質量至少在這個時候還是相當可觀的。

不過此時庫楚克的戰馬依舊在向前奔馳,因爲後面有大量依舊保持着剛纔速度的騎兵,此時若是停下來與這個巴牙喇搏鬥的話,勢必引起混亂。

故此,庫楚克沒有理會此人,右臂先是奮力一揚,做出要推開此人的樣子,雙腿卻是一夾,戰馬便繼續向前竄。

“砰!”

正在此時,庫楚克身後傳來一陣火槍聲,他這時才轉過頭來看,只見那個拿着大劍的巴牙喇騎兵正在戰馬上搖搖晃晃。

“成功了!”

庫楚克沒有理會此人,如此近的距離,莫說兩層甲冑,一旦對上板甲,還有可能擊穿它!

……

不多時,正在帶隊衝殺的庫楚克突然感到眼前壓力一輕,此時,他已經斬殺了三個巴牙喇,當然了,他自己斬殺的只有一個,另外兩個一個是被鉛彈擊中的,一個則是被自己旁邊協助的猛虎騎擊傷後自己補了一刀。

眼前的敵人則換成了清一色的長刀!

自己越過巴牙喇了!庫楚克信心大增,禁不住仰天長嘯了一聲。

他的左右聽到這陣嘯聲後也跟着長嘯起來,此時的他們,似乎找到了祖先以前在貝加爾以南、鄂爾渾河流域縱橫叱吒的影子!

就這樣,戰力最強的刀手突前,左右或弗朗機銃、或長刀,庫楚克這個在死神蕭阿林旗下“最弱”的騎兵旅竟然將徹爾格的五千鑲黃旗精銳擊得節節後退。

而徹爾格的兒子,上次在白城附近大敗過一次的陳泰在剛纔的混戰中被一顆鉛彈擊落馬下,目前生死不知,如此多的戰馬奔過,估計是凶多吉少。

在清軍大陣的最後面,在一座稍微突起的土包上,騎在馬上舉着望遠鏡的拜音圖見到這一幕後不禁大驚失色。

“怎麼可能?徹爾格的精銳竟然敵不過火槍騎兵?”

當徹爾格騎兵的陣型越來越稀疏,而敵騎依然排着密集的陣型向前突進時,他終於下達了第二個命令。

“傳令,正黃旗濟什哈五千騎立即出動,側擊敵騎右翼!”

當濟什哈的大陣移動時,蕭阿林也下達了命令。

“戴青旅出動,按照剛纔庫楚克的戰法,迎擊出動的敵軍!”

接着,他看了看左側的姬甲傑,右側的費揚阿,臉上露出一絲有些神秘的微笑。

“二位,你等說說,我軍眼下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姬甲傑一愣,心想:“戴青的三千騎一出動,瀚海軍這邊便只剩下這三千飛龍騎了,肯定是暫時觀望,以不變應萬變了,何況眼下庫楚克的騎兵旅還佔據上風,屆時敵人就算再次支援,還可各分出千騎飛龍騎前去支援”

費揚阿出身的錫伯部雖然也號稱契丹後裔,實際上早就被女真人、蒙古人同化了,在黑龍江的諸部裡,靠近三江平原的部族基本上保持着女真人的習俗,而靠近大興安嶺的部族則兼而有之,總的來說受蒙古人的影響更大。

但無論如何,擅長騎射的本領都沒落下。

與常見的女真人、蒙古人不同,費揚阿倒是長着一幅漢人的面孔,他若是在女真傳統強大的部族,一個“尼堪”的姓名是跑不了的,不過在深受蒙古人影響的齊齊哈爾附近(他們是科爾沁的附屬部落,在真正的歷史上,皇太極從科爾沁手裡將他們贖回來,最後加入到滿洲部落),他還是起了個“戴青”的名字。

戴青,將軍也。

戴青十四歲那裡就進入到齊齊哈爾城讀書,對於瀚海軍的一切自然瞭如指掌,當下便說道:“敵人還有兩個大陣,每一個大陣都有好幾千騎,我軍已經出戰的兩個猛虎騎旅雖然戰勝對面之敵問題不大,不過想要他們擊敗當面之敵後還有餘力衝擊剩下兩個大陣就不大可能了”

“哦?”,此時姬甲傑似乎隱隱約約抓到了什麼,不過依舊不大明白。

費揚阿笑道:“滿洲人對我軍估計也有研究,彼等就知曉我軍的飛龍騎厲害,騎射衝陣無敵,卻不知曉我軍還有秘密武器”

“秘密武器?”,姬甲傑一時有些摸不着頭腦,不過當他的眼睛落到蕭阿林左側腰畔時,看到那個鼓起來的牛皮盒子頓時明白了。

燧發短銃。

對了,爲了應付眼前這場前所未有的大戰,大夏國工部在整個冬季整夜不停地趕工,終於在次年夏季來臨之前給蕭阿林、朱克圖、孫傳宇三部的飛龍騎配備了燧發短銃。

尼堪知曉,就算飛龍騎再是驍勇,在雙方騎兵的捉對廝殺時依然有大量傷亡的風險,自己的騎兵來源雖然衆多,但也不是源源不絕的,目前大夏國旗下也就不到十萬帳牧戶。

十萬帳,也就是四十萬左右的丁口,看起來不少,不過依然很薄弱。

“看到了嗎?”

大夏國目前已經能夠自己製作千里鏡了,目前營指揮使以上以及所有的偵騎都配備了此物,只見蕭阿林舉着望遠鏡觀察了一番後指着遠方說道。

“那裡是一處高坡,上面有十幾騎在指指點點,多半是滿洲的主帥,本侯的主意就是,飛龍騎一起出動,兩千騎直撲那處高坡,一千騎殺向庫楚克那一處戰場,配合庫楚克快速解決當面之敵”

說完又拍拍姬甲傑的肩膀,“我等離敵陣大約二十丈的時候,射出一波拋箭,抵近敵人時左胳膊夾槍,做好衝擊準備,同時右手握住燧發短銃,抵近兩丈範圍時,立即射擊,然後猛地突進去!”

“當然了”,他看了姬甲傑一眼,“像本侯和姬甲傑這樣使雙槍的就無須拿着火銃了,直接殺入!”

他這一席話說的連姬甲傑也熱血沸騰起來。

“常人都說,‘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戰,這廝竟然準備以三千騎去衝擊對方萬騎!’”

又想到,“都說吳三桂、曹文詔、曹變蛟、滿桂等人驍勇,不過那都是這些人帶着少數人馬與敵人遭遇時不得已而爲之,像這樣以區區三千騎對上滿洲萬騎,恐怕以上述幾位的悍勇也不得不退避三舍吧”

“也好!”,似乎是受到了蕭阿林那強大無匹信心的感染,他的聲音也大了起來,“正好見識見識滿洲精騎!”

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四章 東興八年,元旦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六十六章 川藏風雲(10)地獄變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三十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上)基地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二十一章 隴右往事之三:到底誰是黃雀?第二十五章 新克里米亞(下)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三十七章 行者無疆(5)壹岐島,秋雨之戰(上)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四章 從淨軍到禮部侍郎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十六章 金自點的“野望”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三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上)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五十一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上)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三十章 白山黑水(二)金自點與林慶業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二十九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上)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聲第二十二章 烏爾赫特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四十四章 勒拿河(四)雅庫茨克之戰(上)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三十一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下)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二十六章 少年行(一)李木根與鄭大木第十三章 東江諸人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八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9)卡斯特羅儒尼奧爾伯爵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二十一章 湖西縣,現場辦案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⑥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頓河騎兵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三十二章 江淮風雲(一)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十章 姍姍來遲的皮島海戰第三十七章 叢林法則殺殺殺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四章 秋之行(4)風浪起(中)第二十五章 俘虜的新生活(上)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濃(中)
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四章 東興八年,元旦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六十六章 川藏風雲(10)地獄變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三十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上)基地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二十一章 隴右往事之三:到底誰是黃雀?第二十五章 新克里米亞(下)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六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一:騰籠換鳥第三十六章 行者無疆(4)短暫邂逅第三十七章 行者無疆(5)壹岐島,秋雨之戰(上)第七十二章 方濟各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四章 從淨軍到禮部侍郎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十六章 金自點的“野望”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岡新況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三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四:黑與綠(上)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楊廷玉的“忠心”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十六章 阿茹娜日記之二:我很難過第五十一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上)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三十章 白山黑水(二)金自點與林慶業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二十九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上)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二十章 阿巴坎(七)尾聲第二十二章 烏爾赫特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四十四章 勒拿河(四)雅庫茨克之戰(上)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三十一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下)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亞(中)第二十六章 少年行(一)李木根與鄭大木第十三章 東江諸人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下)第八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9)卡斯特羅儒尼奧爾伯爵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二十一章 湖西縣,現場辦案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⑥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頓河騎兵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十四章 風雪古道(下)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三十二章 江淮風雲(一)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十章 姍姍來遲的皮島海戰第三十七章 叢林法則殺殺殺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四章 秋之行(4)風浪起(中)第二十五章 俘虜的新生活(上)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