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天下大亂(下)江南亂

張獻忠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原本在他的心目中,少年時去過一次四川成都經商的經歷一直揮之不去,以他來看,成都已經是繁華勝景了,不過自從到過“江南”之後,一切都是浮雲。

但與四川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不同,江南可是四戰之地。

很快他就領略到朝廷誓死捍衛南京的決心了。

沒多久,他苦心孤詣、寄予厚望的水師船隊被駐守鎮江的新任水師總兵鄭鴻逵、鄭彩叔侄擊敗,讓他打着的從長江來回流竄的如意算盤落空。

斷絕了竄回江北的念頭後,一個更加嚴酷的現實正在等着他。

南京方面,牟文綬帶着劉良佐、張天祿共五萬大軍從東邊圍了上來,西邊,武昌的左良玉手底下十萬大軍正翹首以盼,盼着在他身上多撈一些功勳,就是在南面的大山上,福建總兵鄭芝龍也抽調了兩萬人馬從江西廣信府過來了。

幾路大軍的總指揮正是“戴罪立功”的南京兵部尚書孫傳庭。

池州城下,一場大戰之後,張獻忠膽寒了,牟文綬、劉良佐、張天祿沒一個善茬,西邊左良玉部金聲桓、徐勇還在步步緊逼,最終,對大山的熟悉和依賴讓他再一次闖進了池州南側的大山。

一戰戰勝鄭芝龍的部隊後,南側的通道完全打開了,於是,一場以徽州爲中心的追擊戰又開始上演了。

一旦回到熟悉的大山,張獻忠的膽氣似乎有回來了,慣用的游擊戰術又開始不斷上演,期間他多次上演諸如佯攻杭州,實攻宣城的把戲,到次年三月份的時候,在以徽州爲中心,北抵長江,南到衢州,東近杭州,西達九江方圓約五萬平方公里的地方到處可見他們的身影。

這中間的地方,雖然多是大山,不過已經承平太久了,又是徽商的老家,民間還是很富庶的,米糧、金錢都不缺,可比北邊的英霍山區好太多,何況,只要打破在衢州、金華防禦的方國安部,大部隊還可以突入浙江。

大山的東側,無論是南京,還是長江下游、錢塘江下游,都是南直隸的核心地帶,還是稅賦、糧食的主要來源。

更是諸多豪商巨賈盤踞的地方。

一時,江南大震,窮苦人家惴惴不安,那是擔心自己的性命,太多的富裕人家卻是急急如驚弓之鳥——在張賊那裡,丫環耳朵上的首飾都是要扯下來的。

不過,現在似乎有一個出路。

徽州豪商汪然明前不久放出話來了,“海外有一處形勝之地,遍地是黃金,只要付得起船票,即可到江陰沈家碼頭報名”

對未來局勢的擔憂,以及對那甚“黃金之地”的嚮往,大批的人從水路、陸路去往江陰。

當然了,這樣的消息,也是有一定身價的人才能得知,正式的說法是:“新一年度生絲、棉布價格磋商大會在江陰舉行”。

徽州醫生、藥材商人江希舜也接到到了這個消息。

他是旌德人,在張獻忠的大軍沒有抵達之前帶着家小跑了出來。

一家十餘口先通過山路抵達寧國,計劃從寧國去宣城,在從宣城到蕪湖搭乘船隻。

江希舜五十多歲了,由於是遠近聞名的兒科醫生,一路上雖然道路曲折,山路兇險,各方面的人馬看在自家兒女的面上都放了他一馬,就這樣幾日後他一家有驚無險地來到宣城。

尚未抵近宣城,只見到處是慌慌張張、攜老扶幼、拖兒帶女逃難的人羣,一打聽,原來“張大王”正在攻打宣城,到處都是兵荒馬亂的,江希舜無奈,只得跟着大批逃難的人羣改走廣德州,那裡有一條路可直通南京。

像江希舜這樣年紀的人,按說,早沒了發財致富的雄心,何況他還是一個遠近聞名的醫生,經營藥材只是順手爲之,說是商人,骨子裡還是一個醫生。

但江希舜還是帶着家人上路了。

也幸虧他當機立斷,在隨後的幾年裡,“獻賊”禍亂徽州一帶,幾乎將這一帶原本雖處大山卻繁華昌盛之地弄成了白地,後來還將大多數民戶裹挾遠去。

當然了,作爲醫生的他除了自家安危的考量,更重要的是他認識的汪然明給他帶來一個消息。

北境的大夏國如今全境裡竟然幾乎根絕了天花!

作爲一個遠近聞名的兒科醫生,江希舜最拿手的便是“人痘接種法”,雖然成功率也不太高,終究是一條醫治的法子,這個法子,對比以前完全束手無策的狀況已經是好了太多了。

作爲一個醫生,他倒沒有嫉恨別人竟然發明新的醫術,而是想千方百計弄明白、學到手,於是不顧家人的勸阻,執意帶着他們離開家鄉遠走異域。

如果是別人通知他,興許他還會猶豫,但若是汪然明那就另說。

如今的汪然明除了掛着南京戶部“庫大使”的虛銜,在他的運作下,與江南的東林黨人往來密切,給他們提供大量的資金運作“大事”,作爲出資人自然也不會置身事外,他汪家已經連續出了好幾個舉人,進士也出了兩個。

一門兩進士,若是放到以往,那可是妥妥的名門望族。

另外,汪家與江陰沈家世代聯姻,到了南京,還能方便地坐上沈家的船隻出海。

沈家,乃杭州巨賈,毛文龍是他們家的女婿,除此之外,經商的、做官的層出不窮,乃是蘇淞一帶最大的商家,也是長江下游最大的船商,其造船作坊以及長江上最大的碼頭便在江陰。

從南京坐船到江陰,然後去哪裡汪然明沒說,不過他拗不過江希舜,只說了一句話。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

從小到大沒有出過宣城的江希舜如何知曉這是什麼地方,不過無論他如何央求,汪然明就是不說。

“也罷,到了江陰就知道了”

一路上,像他們這樣逃難的人逐漸多了起來,中間也夾在着一些不懷好意的人,有一次在晚上野外露宿的時候,江希舜正好聽到了他們的說話。

“去海外挖金子去,聽說三年就可以置換一套在南京城的三進宅院……”

接下來的話江希舜就沒有聽下去了,這些人,多半是落魄的、逃出來的軍戶,都藏着短刀,一個個都很剽悍,還是少惹爲妙。

這在“海外”挖金子的事汪然明也提起過,不過估計他也知曉江希舜對這個不感興趣,便沒有細說,只是對他說了種痘的事情。

隨着逐漸接近南京,路上準備去“海外”人越來越多,自然有大量的商戶,這些人多半是爲了避難,估計等江南平定了還會回來的,更多的是像江希舜遇到的那些準備去挖金子的人。

一路上,他還聽到這樣的言論,“頭一年是白乾,算是爲汪家幫傭,說是爲了支付船費,第二、三年纔是給自己乾的,其中的一年還得爲回來的船費操心,真正爲自己乾的時間也就是一年”

“啊?這樣?那我不幹了”

“嘿嘿,你就別使氣了,如今江南一帶田地大多在官宦讀書人手裡,我等忙上一年上頭,養活一家人都不行,哪裡來的積存?這樣的日子我可是過不下去了,何況,我可是聽從海外回來的汪傢伙計說了,就算是一年的所得,就能在南京城置辦一套三進的院落”

“也罷,反正這樣苦熬着也不知何時是一個頭,反正我已經將家眷藏好了,等三年回來,就接他們去南京城居住”

江希舜聽了之後不禁搖搖頭,“有這麼好挖的金子,人家大夏國自己不挖?巴巴地等你們去挖?”

不過又想到:“聽說那大夏國國土廣袤丁口卻甚爲稀少,估計就算是自己挖也力有未逮吧”

一路上,除了他們這樣的“商戶”以及懷揣着去海外挖金子發財的軍戶、農戶、工戶,隨着逐漸接近南京,逐漸又多了一些人。

這些人多半是潰散的官軍,人數雖不多,不過卻蠻橫得很。

很不幸,像江希舜這樣一家十餘口,沒有家丁護衛的商家正是他們眼裡的“肥羊”。

在溧水附近,一座小山附近,江希舜一家人被他們攔了下來。

攔着他們的是兩個潰兵,雖說是潰兵,身上的服飾也很髒亂,不過卻很齊整,都帶着前檐捲起的灰色氈帽,棉甲、牛皮護腰,一人手裡拿着一柄雁翎刀,一人則張弓搭箭。

“你,過來”

兩個潰兵看上了江希舜的兒媳婦,還讓她過去,再看時,只見那兩個潰兵身邊已經有了好幾個包裹,包裹裡還露出一些金銀首飾,包裹上還隱隱有血跡。

江希舜一顆心怦怦直跳,他偷偷看了四周,不禁有些埋怨自己,剛纔由於自己鬧肚子,在一邊的樹林裡耽擱了一會兒,等他再出來時,他跟着的那個大部隊已經走遠了,只剩下他這一家子了。

“就沒有王法了嗎?”

他唯一的兒子到底是年輕氣盛,他拉住自己的婆娘不放,還恨恨地說道。

“王法?”

那個拿刀的潰兵是一個矮壯漢子,滿臉橫肉,他也向四周瞅了一下,此時正值傍晚,路上的行人或已經聚在一起準備過夜,有的已經提前去前面了,偌大地方竟只有他們一家人!

那漢子獰笑了一下,“如今朱家皇帝自己的江山都保不住了,何來的王法?麻利的,將你的婆娘讓過來,保你全家的性命,若不然,明年今日便是你一家人的祭日!”

江希舜的徒弟,一個約莫二十歲的年輕漢子,手裡正捏着一把切藥的短刀,此時已經控制不住了,他猛地竄了出去,手裡高舉着藥刀,對着的就是那矮壯漢子!

“咣噹”,只聽得一聲刺耳的脆響,江希舜一看,只見自己徒弟的藥刀不知飛到哪兒去了,而對面那人的雁翎刀閃電般閃過之後,自己的徒弟似乎站在原地沒動了。

很快,跟了他八年的徒弟那腦袋從脖子上掉了下來,此時他的身軀依舊站着,大團的鮮血從沒有腦袋的脖子上噴了出來,場景十分詭異。

“啊!”

江希舜媳婦兒嚇得大叫。

那矮壯漢子不爲所動,這時,江家藥房的一名夥計準備偷偷溜走,卻不想那名一直張弓搭箭盯着他們的弓手出手了,那夥計捂着脖子倒下了,又引起家人的一陣騷動。

江希舜長嘆一聲,他將手裡的一個包裹遞了上去,“這是一百兩銀子,我等最值錢的物件兒就是這個了,你都拿去吧,希望能放過我等”

那漢子一把搶過包裹,卻一腳將江希舜踢到,緊接着又將雁翎刀架到他的脖子上,那漢子原本像放過他們一馬的,不過連殺兩人後這狠厲勁兒不禁上來了。

“一不做二不休”

那人腦海裡閃過一個念頭,手上便欲使勁一劃拉。

江希舜萬念俱灰,心裡還想着,“好好地留在徽州,就算伺候那獻賊也好過全家橫死在這裡啊,都怪那汪然明……”

他閉上了眼睛,靜等那一刻的到來。

“咻……”

一陣箭只呼嘯在空中的聲音傳來了,江希舜還以爲另外一名弓手正在對自己的家人下手呢,不過全半天沒有動靜,等他再次睜開眼睛時卻看見那兩個潰兵都歪倒在地上,胸口還插着一支箭。

一名渾身灰色衣服,長相普通,揹着一個包裹,挎着一柄短刀,拿着一把短弩,似乎是一個老農的人正笑嘻嘻地看着他們。

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四章 黑龍江(上)第六十一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上)第二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一:將行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四十三章 玄武青龍決之六:囂張的死神(2)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七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下)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四十九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Ⅰ第一章 邊荒傳說(上)第二十八章 兩京皇宮(下)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二十七章 喀啦蘇克的古木布第十四章 阿巴坎(一)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五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第六十二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中)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五十六章 收官(6):三城記(中)第五章 秋之行(5)風浪起(下)第七十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①第二十五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3)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八十五章 美洲大草原(3)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十一章 玉龍傑赤(下)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七十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①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五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⑤第五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五:伊賽特與博格達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額璘沁的意外(上)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五十一章 收官(1):蓋州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六十八章 月亮女神聯盟(4)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二:克里米亞的百姓們(1)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中)第三章 寧北將軍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①第二十八章 立陶宛省(3)維爾紐斯定計第四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8)阿巴拉契亞山小分隊的尾聲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二十六章 閃擊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九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③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中)第十章 姍姍來遲的皮島海戰第二十九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上)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
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四章 黑龍江(上)第六十一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上)第二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一:將行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四十三章 玄武青龍決之六:囂張的死神(2)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七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下)第三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七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⑤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四十九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Ⅰ第一章 邊荒傳說(上)第二十八章 兩京皇宮(下)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二十七章 喀啦蘇克的古木布第十四章 阿巴坎(一)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五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第六十二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中)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五十六章 收官(6):三城記(中)第五章 秋之行(5)風浪起(下)第七十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①第二十五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3)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八十五章 美洲大草原(3)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十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④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十一章 玉龍傑赤(下)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第七十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①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十五章 阿巴坎(二)硬橋硬馬第五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⑤第五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五:伊賽特與博格達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額璘沁的意外(上)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五十一章 收官(1):蓋州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六十八章 月亮女神聯盟(4)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二:克里米亞的百姓們(1)第三章 林中拓跋與黃頭韃靼第八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①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中)第三章 寧北將軍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三十九章 兩河流域之王第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①第二十八章 立陶宛省(3)維爾紐斯定計第四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8)阿巴拉契亞山小分隊的尾聲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④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七十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上)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⑦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二十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上)消失的玉印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二十六章 閃擊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九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③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中)第十章 姍姍來遲的皮島海戰第二十九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上)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