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旅順口殘唱之一:大義悲歌

船隊貼着遼東的東海岸行駛着,在從北面過來的橫風吹拂下船速很快,這讓跟在船上的張燾、沈志祥都是不可思議。

令他們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堂堂的阿斯蘭大汗、奴兒干都司都指揮使尼堪竟然放棄乘坐大船,而是選擇與兩千騎兵、三千步軍沿着海岸線步行。

“呵呵”

當兩人將這個疑問提給孫佳績時,孫佳績臉上也閃過一絲崇敬。

“岸上風險未卜,建奴隨時都有可能突然出現,又有兩千新加入的東江鎮士卒,非得大汗親自壓陣不可,這樣的事情在瀚海國裡都是尋常事”

“可一旦遭遇不測,瀚海國豈非……”

孫佳績對張燾的擔憂也深以爲然,“大汗出發前本將也是拼命勸阻,在船上雖然搖搖晃晃,終究是比在岸上安全一些,也舒坦一些,不過大汗卻說,‘如今有了長女,另外三位夫人也有了身孕,多半有一個兒子,就算自己有個三長兩短,瀚海國也不會四分五裂’”

……

就在張燾、孫佳績、沈志祥三人在爲尼堪的命運擔憂時,在遼東半島的最南端,一座周長約莫兩裡的軍堡在被火炮轟擊了三天後終於垮塌了。

旅順堡,明軍在遼東半島大陸上唯一的據點。

城牆轟垮之後,恭順王、漢軍旗正紅旗固山額真孔有德率領三千漢軍率先突入,其手下的猛將線國安一馬當先率先衝入缺口。

另一處缺口,則是由懷順王、漢軍旗正黃旗固山額真耿仲明所領,首先衝入缺口的則是他手下的大將李養性。

“老尚!”

李養性是有名的勇將,他手持兩根鐵鞭左衝右突,死在他鞭下的“前戰友”不可勝數,這時終於被一柄大刀擋住了。

只見那人約莫四十上下,面色紫紅,身材高大,頜下的三縷長鬚像極了歷史上的關公。

此人正是東江鎮分守旅順的參將尚可義,廣鹿島副將尚可喜的哥哥,由於他平素爲人謙讓,又非常講義氣,東江鎮衆人對他都頗爲尊敬,李養性碰到了他也一時怔住了。

不過在尚可義眼裡,像李養性這樣的人那可是妥妥的“叛賊”,根本就沒搭理他,手上的大刀一刀快似一刀,刀刀朝李養性身上招呼。

李養性大怒,在躲過了尚可義幾下志在必得的猛攻後終於緩過神來,並開始了猛烈的反攻!

沒多久,年輕力壯的李養性便將尚可義逼得左支右絀,最後手裡的大刀也被李養性的鐵鞭磕飛,而李養性另一隻鐵鞭也重重地敲在他的膝蓋上。

“撲!”,尚可義跌坐在地上,本來紫紅的麪皮此時漲紅的可怕,不過對李養性舉在半空的鐵鞭卻渾然不懼。

“老尚,看在以前我等都在毛大帥手下爲官的情分上,我放你一馬,只要你投降,我保證會在王爺面前替你美言幾句……”

“王爺?”,尚可義強忍住被鐵鞭敲碎的膝蓋傳來的劇痛問了一句。

“呵呵,就是猛子哥,如今可是大清的恭順王……”

“啪!”,尚可義一口濃痰飛出,正中李養性的面門,還接着罵道:“一個遼東的礦徒、苦力,不是毛大帥賞識,還不知曉在那裡挖礦,靠出賣大明,虐殺大明的百姓得了韃子皇帝的賞識,你以爲韃子皇帝真信任他?那就是韃子皇帝養的一條……”

尚可義嘴裡的“狗”字尚未說出,斗大的頭顱突然掉落一邊,一道銀光閃過之後一將出現在李養性面前。

李養性定睛一看,不是孔有德是誰?

“王爺……”

“孃的,跟他囉嗦個甚?趕緊殺敵纔是正經!”

……

東江鎮總兵府。

此時清兵已經完全進入城池,在佔領了城牆以及城裡的兵營後,大隊人馬將總兵府緊緊圍了起來。

總兵府分爲三進,前院是由黃龍手下的大將,從江西南昌一直跟着他來到遼東的李惟鸞鎮守,李惟鸞既是黃龍的家丁頭子,也是他的中軍都司。

他的一家十餘口全部住在前院,如今卻全部聚在一間屋子裡,屋子裡堆滿了柴禾,柴禾上也灑滿了香油。

李惟鸞有些不忍地看了看自己那三歲的小兒,以及白髮蒼蒼的雙親。

他“撲通”一聲跪在父母面前。

“父親、母親,恕孩兒不孝,不能護衛兩位大人的完全,還要……”

“啪”,他老父親一柺杖砸在他身上,“事到如今還囉嗦個甚?很好,你做得很好,我老李家也出了忠臣義士,此事必能在後世傳揚!”

李惟鸞大哭着在地上給雙親磕了三個響頭,站起來將手中的火把往地上一扔,然後頭也不回地衝了出去。

熊熊大火在這間房裡燒了起來,李惟鸞手裡拎着一把長槍,一腳踹開前院的大門,奮不顧身地殺了出去。

李惟鸞是黃龍手下最勇猛的大將,他帶着幾十人猛地殺了出來,倒是嚇了外面的清軍一跳。

李惟鸞一人一槍在清軍叢裡狀若瘋虎,身後大火燃燒的噼啪聲,小兒撕心裂肺的啼哭聲,讓他以及身後的親衛更加勇不可當,一人便可抵擋好幾個清兵(實際上在兩年前還是明軍)。

李惟鸞瘋狂地舞動着長槍,在他的攻擊下,凡是對上他的人都退避三舍。不過隨着小兒哭聲的戛然而止,他也停了下來。

此時也不知過了多久,長槍上的紅纓已經全部被血液浸透了,大量的血水沿着槍桿流了下來,他再也握不住了,乾脆也不舞動了,杵着長槍站在街面上,此時,汗水、血水,或許還有淚水完全模糊了他的雙眼,周圍大批清軍的身影都模模糊糊的。

“撲!”

這是身後院子裡燃燒的房樑倒塌的聲音。

聽到這聲音,李惟鸞深吸了一口氣,握着溼滑的槍桿正欲再撲上去,“撲撲撲”,身上突然傳來一陣劇痛,原來此時敵人的弓箭手發射了。

“呀!!!”

李惟鸞仰天大吼一聲,手中的長槍也迅猛地扔了出去。

“撲撲撲……”

大批的箭只射到了他身上,等孔有德、耿仲明兩人趕到時,李惟鸞已經被射成了一個刺蝟。

……

後院。

黃龍手下另一親信大將樊化龍正在一邊哭着一邊用手中的長刀將自己的親人一個個砍死,砍完之後清兵也撞破了後院大門,從外面衝了進來。

“呀!!!”

樊化龍一馬當先殺奔過去。

……

中庭。

五十歲的黃龍一動也沒動地坐在自己的交椅上,被耿仲裕削掉的鼻子、耳朵此時也沒有了遮攔,以前的假鼻子也沒了蹤影,在蒼白的面孔上赫然露出的黑洞洞的鼻孔令人觸目驚心。

他的兩個膝蓋也被耿仲裕削掉了,如今只能坐在椅子上指揮戰鬥。

眼看最終的時刻就要來臨,他卻絲毫沒有慌亂,正一品武官的袍服一絲不苟地穿在身上,一身耀眼的明光鎧彰顯了他尊貴武官的身份。

此時的他沒有理會前後院的打鬥,而是記掛着一事。

“我讓蜚兒與譚應華護送東江鎮總兵府的大印出海去登州,也不知有沒有順利抵達”

那是在清兵圍城的前幾日,他讓旅順口的水師拼死阻攔了孫龍的船隊,讓自己的另一名親信將領譚應華帶着自己的兒子黃蜚護送東江鎮的大印去登州,還讓他們“若是順利的話就將大印交給登萊巡撫,若是遇敵,便將大印沉入海底”。

“也罷,生死有命,但願蜚兒吉人自有天相”

他掙扎着站了起來,只見他雙腋下各夾着一支柺杖,他推開準備扶持自己的親兵慢慢地挪到了院子裡。

“萬衆一心兮,羣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衝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建奴兮,覓個封侯。”

那本是萬曆年間戚家軍的軍歌,最後一句本來是“殺盡倭奴兮”,被他改成了“殺盡建奴兮”,在此時此地倒也十分應景。

歌聲高亢、嘹亮,先是黃龍一人在唱,隨後他的親衛也跟着唱了起來,不知不覺的,前後兩院正在廝殺的明軍也跟着唱了起來。

“砰!”

不知在什麼時候,前後兩院通向中院的大門都被撞開了,進來了大批的清兵。

黃龍身邊的親衛一邊高唱着軍歌,一邊拼死殺向敵人。

隨着歌聲越來越微弱,最終只剩下了黃龍一人。

耿仲明一臉猙獰地撲向了黃龍,他的弟弟死在黃龍手裡,他可不想這麼便宜放過他。

不過他還是晚了一步。

黃龍在他近身之前已經拔出了他的佩劍。

隨着劍光一閃,黃龍的頭低了下來,佩劍也“當”的一聲掉在地上。

黃龍自刎而死,不過他依舊站立着,頭雖然低着,不過眼睛卻睜的大大的。

謹以此章悼念在明末清初旅順堡防禦戰裡殺身成仁、可歌可泣的黃龍及諸將!

第八章 美洲公司之一:陳啓新再入詔獄,如夢似幻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七章 西行漫記(六)孫傳廊與孫傳庭第三十一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下)第六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1)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三十七章 哈巴羅夫的新角色第五十九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5)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七十五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9)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四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六:二條宮第六十五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5)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二十二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下)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三十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上)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五十章 春之祭(四)祭司的舞蹈(上)第二十八章 立陶宛省(3)維爾紐斯定計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五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2)日常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四十六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下)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二章月朗星稀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上)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瀾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六十八章 明斯克大公國(10)第九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下)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二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六十四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4)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十九章 大漠雄心之九:部族騎兵的對決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四十五章 千里轉場(2)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中)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九章 美洲公司之二:彈指一揮間,煙波萬里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三十八章 哈爾濱第九章 北緯42度(三)驚濤駭浪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
第八章 美洲公司之一:陳啓新再入詔獄,如夢似幻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七章 西行漫記(六)孫傳廊與孫傳庭第三十一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下)第六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1)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二十八章 濟州風雲(下)濟州海峽之戰之二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三十七章 哈巴羅夫的新角色第五十九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5)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七十五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9)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四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六:二條宮第六十五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5)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二十二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下)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四十一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上)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三十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上)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五十章 春之祭(四)祭司的舞蹈(上)第二十八章 立陶宛省(3)維爾紐斯定計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3)第五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2)日常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四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變奏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二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4)第二十七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下)第四十六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下)第四十七章 小玉茲風雲(3)雨打哲德烏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二章月朗星稀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大對決(2)第二十七章 尼布楚大會(上)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瀾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六十八章 明斯克大公國(10)第九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下)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三十一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爾(下)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八十五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7)第二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六十四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4)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十九章 大漠雄心之九:部族騎兵的對決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四十五章 千里轉場(2)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中)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九章 美洲公司之二:彈指一揮間,煙波萬里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第四十三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下)第三十八章 哈爾濱第九章 北緯42度(三)驚濤駭浪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