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

十日後,尼堪返程了。

哈爾哈圖、羅承志、郭天才也跟着,幾日後便抵達了庫爾幹,在那裡,尼堪接見了主要遊牧在臨潢府的阿拉克卓特部的巴圖爾、杜爾伯特部的託音部以及在託博爾河東岸、隸屬於定方府的第一大部巴拉賓部的舍赫。

這三個部落,巴圖爾、託音都是信奉喇嘛教的,而舍赫的巴拉賓部依舊沒有定型,原本依附於西伯利亞汗國時,彼等對於薩滿教與天方教是兼而有之,西伯利亞汗國滅亡後,他們在俄羅斯人的影響下短暫地信了一段時間東正教。

他這一部,若是沒有尼堪的介入,多半會併到準格爾汗國,又信仰起喇嘛教,不過眼下的他在打了一圈轉之後最後還是回到了薩滿教的老路上。

有了咱雅班第達在臨潢府主持額爾德尼召,加上尼堪明顯對如今還在伏爾加河流域的土爾扈特部親近,託音部已經完全融入到了大夏國,何況他的女婿蕭承翰還是臨潢府的知府。

還是跟尋常一樣,尼堪坐在大帳裡,身後站着葉連納克、拔都兩人。

與巴圖爾三人說完後之後,尼堪指着身後的葉連納克、拔都兩人說道:“這兩人將來都是我軍的大將,如今都才二十歲,尚未婚配,你等看看,家裡頭若是有適齡女子的,可否嫁給他二人?”

三人眼睛都是一亮,這三人最晚的舍赫加入到大夏國也有一段時間了,對於大夏國的一些個規制還是清楚的。

尼堪的親衛頭目,放到外面,最後終會升到軍團指揮使的高位,而大夏國的軍團指揮使在這三人看來,有了這麼一個,便是一個汗國的雛形!

三人中,託音的女兒已經嫁給蕭承翰了,巴圖爾倒是有一個適齡的女兒,他當即站起來說道:“大汗,我的女兒原本許給了土默特左翼古祿格的兒子,既然大汗提起來,就得得罪那廝了,不過反正那廝與我的部落相差萬里,這廝就是不滿也無可奈何”

你尼堪笑道:“哪兒能呢,回頭我同古祿格說一聲,再給他尋摸一門好親事就是了,既然這樣,你看上了葉連納克還是拔都”

“拔都”

巴圖爾斬釘截鐵地說道:“不是葉連納克不好,拔都一看就是我蒙古男兒,在大汗手底下歷練了這許多年,不用說也是文武雙全了,嘿嘿,我很中意”

那舍赫也說道:“那我就選葉連納克了,正好他的相貌與我族相近,嘿嘿”

“那就這麼定了!”,尼堪根本沒理會葉連納克、拔都兩人的意見便一錘定音。

離開庫爾幹後,尼堪一行便進入了巴拉賓大草原。

所謂巴拉賓大草原,是指塔拉以南,哈薩克以北的廣大地區,這裡水草豐美,農牧兩宜,後世是俄羅斯在西伯利亞主要的農牧業基地之一,尼堪等進入巴拉賓大草原時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之一,到處是鬱鬱蔥蔥、一眼望不到頭的草場,由於河流衆多,這裡倒不是稀樹草原,而是草原與森林相互交映之地。

這樣的地方,若是交到向索倫人這樣使馬的部落手裡肯定會大放異彩,不過眼下包括巴拉賓部在內的部落都是完全的遊牧民族,對於森林無非是燒煮、取暖用,間或製作車輪、帳篷的骨架而已。

還真別說,這處大草原,包括巴拉賓部在內,相當一部分都是以前高車部落的後裔。

不多日,尼堪抵達了定方城(鄂木斯克)。

此時,已經有一座石橋利用額爾齊斯河中間的沙洲建起來了,石橋是多孔型拱橋架構,花了兩年時間,利用沙洲的作用,西安攔截一處河道建好橋樑後再修建另一半。

按照橋樑的總工程師孫德馨的算法,這種橋樑承載力相當強悍,就算將來走皇帝心中念念不忘的那火車也不在話下,不過到那時就得重新修建另外的橋樑了。

眼下,專門用於長途運輸的四輪載貨一噸重的馬車還是主力。

像這種馬車,若是直接在平緩的草原上奔跑,就只能拉動半噸重的貨物,當放到專用的半硬化、時常修葺保養的道路上後便能拉動一噸重的東西了。

眼下的定方城還只是一座修建在額爾齊斯河與鄂木河交匯之處的城池,方圓六裡,將來若是丁口增加了,完全可以將額爾齊斯河西岸也利用起來,大夏國佔據此地後,向此處也移民一萬戶,如今全部佈置以定方城爲中心的在額爾齊斯河兩岸。

此處的土壤條件不如臨潢府,不過水利條件卻大大好於臨潢府,至少不用排澇便可輕鬆耕作起來。

除了巴拉賓部,尚有以前屬於哈薩克汗國的克烈、乃蠻、韃靼等部,加起來也接近一萬戶了,當日,尼堪又親自接見了諸部酋長,並與彼等一起進行了圍獵。

十日後,尼堪的三千騎抵達了定遠府(新西伯利亞),定遠城的規模與臨潢府城一模一樣,都是周長八里。

與臨潢府相比,定遠府的地理位置自然不如其緊要,不過此地的土壤條件與臨潢府類似,多以營養豐富的黑土爲主,但與臨潢府多沼澤地相比,這裡卻主要以河流灌溉爲主,故此,耕作條件又大大好於臨潢府。

這還不算,定遠府北邊一帶,還是後世俄羅斯最大的泥炭產地,這種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炭,本質上還是一種有機物,既能做燃料,還能做肥料,由於定方城附近便有大量的無煙煤出產,自然而然,這些大量的泥炭就是作爲農田肥料的主要來源了。

西伯利亞最好的農牧產區,這便是尼堪對此地的定位,況且此地南面是準格爾部、哈薩克,此時的準格爾部剛剛擊敗哈薩克、葉爾羌(隸屬於葉爾羌汗國的乞爾吉斯人),正是勢頭最旺的時候,與彼等只有一河之隔(額爾齊斯河)的大夏國雖然戰力強橫,不過對於這個後世與清國打得不可開交的“大國”還是有所警惕的。

故此,她又是軍事重地。

郭天才的軍團指揮所設在定方城,那裡有一個騎兵旅、一個步軍旅,而這裡卻有巴彥的一個獨立旅。

巴彥親自帶着一個騎兵旅駐紮在定遠城,斛律金帶着一千五百步騎駐紮在陳湯城(塞米伊),託木斯克還有一千馬步軍,阿勒泰薩爾(新庫茲涅茨克)也有一千馬步軍,剩下來的玄策城(巴爾瑙爾)便只能有民兵護衛了。

七千五百馬步軍,想要對付南面強大的準格爾汗國自然力有不逮。

不過這裡卻是大夏國安置了遊牧部落最大、最多的地方。

這裡,有原屬於衛拉特杜爾伯特部落蘇都奎兄弟的一萬五千戶,葉連納克老爹伊申的阿勒泰薩爾乞爾吉斯部落約五千戶,博格拉部五千戶,兩萬戶牧戶全部在定遠府。

兩萬戶,放在漠北蒙古諸部,絕對是一個強大的部落了,若是這兩萬戶有一個統領管轄,此人必定是要稱汗的,不過在大夏國旗下,只能老老實實待在牧場上放牧。

有這麼多牧戶,自然就不需要安排太多的常備軍駐軍。

當晚,在定遠府尼堪自己的三進院落裡,哈爾哈圖、羅承志、郭天才、巴彥、王騭(安西政務的主要負責人,大夏國首批開科考試殿試五甲之一)、斛律金、蘇都奎、扎布、伊申等要人都濟濟一堂。

巴彥是尼堪的表弟,他的婚事早就由他父親墨爾根安排好了,而斛律金卻尚未婚配,當下由尼堪做主,將蘇都奎的女兒許給了他。

在將遼東的五萬戶農戶遷到安西后,臨潢府放了兩萬戶,定方府放了一萬戶,定遠府也是兩萬戶,以定遠府的遼闊及土地條件,兩萬戶自然不夠,不過移民這麼大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照尼堪的估計,最少要四年,才能讓此地的移民達到一個現有條件下的上限。

尼堪將這些人召集起來,一來親自接見彼等,算是施恩的一部分,另外則是有要事。

“在靠近我國定方府、定遠府的地方,是哈薩克中玉茲的領地,緊挨着我國的是乃蠻、克烈兩部,此兩部以南,廣袤的汗國中部,在一個叫卡拉幹達的地方,是欽察部以及依附於欽察部的阿兒渾、弘吉剌、瓦克等部”

繼續由王文慧彙報周邊形勢。

“哈薩克汗國,從地域上來說,以中玉茲最大,這裡遍佈丘陵、荒漠、半荒漠草場,地形最像喀爾喀,這裡各大部族牧戶加起來有近六萬戶,克烈、乃蠻各有一萬多戶,以欽察爲中心的中玉茲聯盟有三萬多戶”

“欽察部落的蘇丹叫康哥里圖,全名是伊瑞什.康哥里圖,也是江格爾的親戚,他兼任着中玉茲的汗,按照哈薩克的規制,最大的是可汗或者大汗,蘇丹或汗次之,比再次之”

“按照哈薩克汗國前任大汗葉斯木的規劃,中玉茲有常備軍兩萬,都在卡拉幹達”

“以前的哈薩克大汗最重大玉茲及中央軍團、東方軍團,去年,在與準格爾大汗巴圖爾的戰鬥中,彼等東方軍團大敗,已經退出了伊犁河谷、伊塞克湖一帶”

“故此,原本中玉茲是用來防備俄羅斯人的,如今倒好,成了防備我國的重兵集團,不過在江格爾戰敗之後,中玉茲、小玉茲都對江格爾都有些離心離德了”

“哦?”,正在閉目養神的尼堪突然睜開了眼睛。

“啓稟陛下,小玉茲那裡不用說了,以米扎爾爲首的哲德烏爾聯盟是長期以來江格爾家族的盟友兼親戚,倉促間難以離間,不過以耶律興遼爲首的契丹聯盟還是有餘地的,不過那需要一個契機”

“中玉茲也是如此,中間的以欽察部落爲首的聯盟,包括阿兒渾、弘吉剌、瓦克都是徹底的天方教徒,又是江格爾家族的聯盟及親戚,也不好下手”

“不過北邊的克烈、乃蠻兩部卻還是有餘地的,哈薩克不像衛拉特,對於宗教異常虔誠,像克烈、乃蠻兩部,其部內天方教、景教、薩滿教兼而有之,自然是與江格爾家族有關聯的上層都是天方教徒,而景教多是中層,下層以薩滿教居多”

“克烈部的比官叫阿卜杜拉.契芘阿拉爾,私下裡人家都叫他阿拉爾,是契芘家族的傑出代表,乃蠻部的比官倒是拔都將軍的同族”

尼堪將腦袋向後轉了一下,拔都趕緊說道:“陛下,王大人說的沒錯,我等都是屈出律一族,不過他是嫡出一脈,末將這一支卻是庶出的遠枝,乃蠻本部的比官叫屈出律.阿拉坦”

“阿拉坦?”,在蒙古語裡,阿拉坦是金色、黃金的意思,此人還姓屈出律,又叫阿拉坦,看來並沒有受那天方教影響很深。

(屈出律,乃滅了西遼國的那一支乃蠻部落)

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三十七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上)第四十就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上)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十七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1)辛龍子歸來第二十三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1)第十五章 支奴幹(二)潰退的安卡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二十三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1)第五十六章 尾聲(2)移民第三十八章 哈爾濱第七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八章 富庶的紅奇科伊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七十一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中)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五十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Ⅱ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八章 富庶的紅奇科伊第四十六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下)第五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3)新奧爾良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六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⑦第六十八章 明斯克大公國(10)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額璘沁的意外(上)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三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二十三章 一怒殺人第四十章 江淮風雲(九)第十六章 斗轉星移(下)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三十三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中)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四十五章 千里轉場(2)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中)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十八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下)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八十五章 美洲大草原(3)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四十五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中)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七十章 猶他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下)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四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8)阿巴拉契亞山小分隊的尾聲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十七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1)辛龍子歸來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三章 邊荒傳說Ⅱ之三:西海王子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
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三十七章 半島之殤(2)雅爾塔的前世今生(上)第四十就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5)刃之舞(上)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十七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1)辛龍子歸來第二十三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1)第十五章 支奴幹(二)潰退的安卡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二十三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1)第五十六章 尾聲(2)移民第三十八章 哈爾濱第七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第五十六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下)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八章 富庶的紅奇科伊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三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5)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七十一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中)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決心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三十八章 聲東擊西(上)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五十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Ⅱ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八章 富庶的紅奇科伊第四十六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下)第五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3)新奧爾良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六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⑦第六十八章 明斯克大公國(10)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額璘沁的意外(上)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三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二十三章 一怒殺人第四十章 江淮風雲(九)第十六章 斗轉星移(下)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十六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上)第三十三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中)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四十五章 千里轉場(2)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中)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十二章 阿茹娜日記之一:謎一般的男人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十八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下)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四十二章 勒拿河(二)哈巴羅夫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八十五章 美洲大草原(3)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四十五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中)第三十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中)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七十章 猶他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下)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四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8)阿巴拉契亞山小分隊的尾聲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九章 霜狼騎兵(5)第十七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1)辛龍子歸來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三章 邊荒傳說Ⅱ之三:西海王子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