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

五十歲的尼堪坐在龍椅上,面對着臺下大約一百名文武官員,神情似乎有些恍惚。

這一次,身在京城的正四品以上的官員幾乎都來了,雖然沒有像歐陽炯、張七想象的幾百人那麼誇張,不過上百名高級官員匯聚在一起還是頗有聲勢的。

以前,尼堪在北京的時候也上過幾次朝,但都在武英殿,因爲那時帝國的疆域雖然已經很廣袤了,但遠不如現在,別的不說,本土長江以南的土地都沒拿下,故此,一切都以軍事爲中心展開,自然大小事都在武英殿進行商議。

但現在帝國的疆域已經擴展到了一個限度,想要進一步擴展就要觸碰到敵對勢力的最核心利益了。

其實以大夏國眼下的實力,遠勝於蒙元帝國時期,若是硬橋硬馬地進攻,每到一處若是不闔城投降的,等到破城後就進行慘絕人寰的屠城也是能很快佔據大部分地方的,但這樣的事情尼堪明顯不想做,它佔據的地方多半是當地本身沒有強大的政權(東歐除外),自己進去不過是順天應命而已。

比如在美洲,他所佔據的巴西南部、烏拉圭一帶根本就沒有歐洲人進入,委內瑞拉雖然有西班牙人,但明顯不是他們的重點,他們的重心還是在墨西哥和秘魯。

而在北美洲,偌大的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地帶都是些尚處於氏族社會階段,零星掌握了冶煉技術,但多半用於金銀方面的部族,對付這些部族,大夏國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就可以達到目的,想想一下吧,假若你穿越到中國炎黃時代,你手下還有一支軍隊,那你就是中國的祖先,而不是炎帝、黃帝了。

美洲的這些部族所處的時代就是跟中國歷史上的炎黃時代差不多。

大夏國手下勉強談得上搶奪而來的土地就是後世皮薩切克灣附近了,沒有辦法,以大夏國當下的能力,有海上的優勢,但極度依賴煤鐵資源,便只能先佔住有煤鐵資源的港口附近,想要經略北美洲東海岸,皮薩切克灣是必然的選擇,放在其它地方,就必須要與土人大打出手才行。

接着便是安西,此時的安西,包括從額爾齊斯河一直到阿提拉河(伏爾加河)的廣袤地帶,大致是西伯利亞森林以南,錫爾河以北的區域,這裡纔是歐亞大陸上第二塊大草原地帶,此時,最好的草原肯定還是在漠北、漠南一帶,別的不說,那裡的氣候雖然寒冷,但比起西伯利亞還是好一些。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 衆 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接下來就是西伯利亞大草原,就是剛纔所說的範圍,歷史上漠北漠南的遊牧部族被中原王朝擊敗後肯定後逃到這裡,進而進入條件更加理想的歐洲,匈奴人、柔然人、突厥人概莫如是。

最後一塊超級大的草原地帶自然就是青藏高原,那裡的草原面積其實也很廣袤,並不亞於上述兩地,只要耐得住苦寒和高原反應,在那裡養活一個百萬人丁的遊牧部落還是可行的,這也是歷史上吐蕃人強大無匹,一度讓大唐也不敢小覷的主要原因。

當然了,有了宗教,加上紛紜的教派,迅速造成了吐蕃人的衰落。

於是,在西伯利亞大草原,雖然有哈薩克、準噶爾兩個汗國,但對於這兩個汗國來說,靠近西伯利亞的草原是最差的,他們各自掌控的土地中,對於哈薩克來說,最好的還是在巴爾喀什湖、錫爾河、裡海、鹹海附近,對於衛拉特人來說,阿爾泰山南部、天山附近纔是根本之地。

遊歷於阿爾泰山、天山之外,佔據了額爾齊斯河流域的杜爾伯特部、土爾扈特部不是分崩離析,便是遠走他鄉便是明證。

而其中最強大的和碩特部,由於佔據着天山最好的草場,還能一分爲二(以青藏高原爲領地的和碩特汗國以及以天山北麓爲腹地的小和碩特汗國),成了兩個強大的汗國,當然了,準噶爾部落的巴圖爾藉助塔城、七河流域崛起那是另說。

故此,大夏國輕而易舉佔據了西伯利亞大草原的北部,進而有了經略南部的基礎。

至於烏克蘭、克里米亞一帶,那確實是需要真刀實槍地打出來,但大夏國進入那裡時適逢哥薩克不滿波蘭人的大起義,何況在此時的烏克蘭,波蘭人牢牢掌控的還是第聶伯河以西的地方,以東的地方,也就是後世波爾塔瓦以南的區域,由於波蘭、俄羅斯都基於設立“緩衝地帶”的考慮,實際上就是哥薩克的保留地,不屬於任何一方實力,這也給大夏國切入創造良好的條件。

至於北非一帶,由於幾個巴巴里王國與摩洛哥王國長期不和,從納祖爾到烏季達一帶也實際上屬於三不管地帶,何況此時摩洛哥王國名義上的國王還是薩阿德家族,阿拉維家族雖然掌控着王國大部分地方,但依舊處於藩屬的地位。

以上種種,都讓大夏國恰逢其會,加上自身強橫的實力,纔在短時間裡拿了下來。

饒是如此,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塊土地是多餘的,就算在三不管地帶,若是沒有人佔住就罷了,一旦有人佔據,勢必會引起各方的覬覦,幾場惡戰是少不了的,幸好大夏國身板足夠強硬,否則是萬萬不可能在三十年時間獲得並穩住如此多的地盤的。

到了眼下這個光景,該歇一歇了。

臺上的尼堪心中暗暗嘆息,他這才體會到歷史上劉秀髮出的“既得隴又望蜀”的感嘆。

尼堪的運氣相當不錯,首先才五十歲,按照他的修爲,再幹個二十年一點問題也沒有,不過也就是二十年了,故此,從現在開始,他必須爲了他的龐大帝國進行一些預防性的提前佈局,否則,一旦他不在了,若是有不肖子孫出現,老大帝國分分鐘瓦解也是可以預料的事。

再者,他的兒子們都很爭氣,當然了,也可能是他還很健碩,又牢牢掌控着帝國的各個方面,他們不敢生出絲毫不臣之心罷了,無論如何,他還在穩穩地坐在大位上,讓自己繼續成爲包括他兒子們在內都只能仰視的存在。

最後,由於自己的打造的管轄帝國的機制,政務院、樞密院、理藩院三足鼎立的機構,加上凌駕於三者之上的都察院,其中的政務院管轄全國的政務系統,樞密院管轄軍事系統,理藩院管轄遊牧部族,實際上在三者之間形成了一種平衡。

政務院出產糧食、物資和薪餉,都是軍隊不可或缺的東西,但招募、訓練、徵調軍隊的權利掌握在樞密院手裡,另外,理藩院掌管龐大的遊牧部落,實際上就是掌控着龐大的部族騎兵,又與樞密院之間形成了平衡。

但這一切都是脆弱的,若是在最上面的皇帝是一箇中人以上資質之人的話,這一套體系肯定沒有任何問題的,但一旦皇帝的資質在中人以下,或者狂悖無度的話,都有可能毀掉這個帝國。

故此,就必須在自己還健在的時候設計出一套另外的機制來查缺補漏,這也是尼堪準備在回到京城才幾日便急急忙忙召開朝會的重要原因。

在他的設想中,當這套機制作爲大典形式固定下來後,若非出現極爲特殊的情況,就不能更改,否則就會受到他的詛咒——可憐的他也只能做出這種恐嚇了,以他來驚人的來歷,神秘的預判,相信舉國上下都已經知曉了他們的皇帝並非“凡人”——雖然沒有史書載明他出生時有“異象”,但大量的事實已經告訴他們他就是“天降聖人”。

他的真實來歷,到目前爲止只有他一人知曉,極有可能永遠只有他一人知曉,這本是就是一個神秘的暗示,讓包括他的兒子在內的人都戰戰兢兢不敢稍有違逆,這也算是有着神秘預判力的穿越者的福利之一吧。

臺下的人,最大的宋應星超過七十歲了,最小的張七才三十九歲,在帝國強大無匹的軍事、財政、國力舉世無匹的烘托下,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自信、從容的意味,雖然性格各異,但這一點是藏不住的。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衆正盈朝’?”,尼堪突然想到了東林黨,禁不住菊花一緊。

不過他很快就釋然了。

“在國家衰弱,臨近覆亡之時,有才便是德乃是至理,因爲你需要不停地從一連串危局中掙脫出來,只有足夠的才能才能讓你做到這一點,但在和平穩定的時代,品德自然更加重要了,因爲那時的國家肯定已經建起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此時才能雖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爲在行之有效的大制度面前,你的一切才能都可能顯出‘雕蟲小技’模樣,用不用都無傷大雅”

“此時,品德,只有高雅的品德才是維持大制度不崩壞的不二法寶,何況這套大制度還是來自幾百年以後的某人所設,就更談不上是不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問題了”

就在君臣之間互相在偷偷打量時,二十五歲、已經在大殿裡勤於早朝三年的太子、仁親王孫德威輕輕咳嗽了一聲,他這一咳嗽,大殿裡頓時靜了下來,這一幕讓尼堪也有些欣慰。

“看來太子這三年的歷練沒有白費啊”

“撲通”

隨着孫德威跪下,所有兒子、朝臣全部跪下了。

“臣等拜見吾皇,吾皇萬歲萬萬歲!”

熟悉又陌生的大陣聲音在空曠的勤政殿響徹起來,這一陣聲音讓尼堪頓時興奮起來。

作爲比較瞭解他們的皇帝,他知道這些聲音是出自於肺腑、並帶着崇敬的。

這就夠了。

他本來想站起來,但最後還是忍住了。

“衆卿平身”

他的聲音從高臺上的龍椅傳了下來,依舊是那麼從容、渾厚、低沉、悅耳,中氣十足,渾不似新納了兩個年輕妃子的皇帝。

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二十四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⑨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三十二章 江淮風雲(一)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七十六章 新金州(上)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四十二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二:史可法的定計第二十八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6)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七十六章 尾聲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七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上)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四十一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一:黃得功的突圍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七十一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中)第三十七章 哈巴羅夫的新角色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八十五章 美洲大草原(3)第二十一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上)羣寇雲集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五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1)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七十五章 向南,邂逅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四十五章 玄武青龍決之八:囂張的死神(4)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十三章 東江諸人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十五章 羅佳,羅佳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二十一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上)第三十六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中)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三十六章 智順王的盤算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三章 總攻前夕(二)藩國雲集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三十三章 行者無疆(1)海權時代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七章 額亦都與范德薩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六十二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中)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十三章 大夏監國(8)扎薩克圖省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九章 美洲公司之二:彈指一揮間,煙波萬里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二十六章 閃擊第二十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上)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五十二章 春之祭(六)聖者的光環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四十章 半島之殤(4)刻赤登陸戰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八十八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0)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三十三章 行者無疆(1)海權時代第二十九章 寧古塔風雲(四)事情正在向好的一面發展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九章 北緯42度(三)驚濤駭浪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
第十七章 瀚海新風(三)工坊,蒸蒸日上第四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2)方略第五章 阿拉套之戰(1)第二十四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⑨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三十二章 江淮風雲(一)第一章 蘇哈的葬禮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十章 大夏監國(6)虛幻的盛世第七十六章 新金州(上)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四十二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二:史可法的定計第二十八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6)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七十六章 尾聲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七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上)第十三章 東方已曉(七)大夏帝國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四十一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一:黃得功的突圍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七十一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中)第三十七章 哈巴羅夫的新角色第十六章 東方已曉(十)大夏帝國的第一次“殿試”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八十五章 美洲大草原(3)第二十一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上)羣寇雲集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五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1)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六章 索倫羣像之宿:老孫頭與孫老頭第七十五章 向南,邂逅第七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②第四十五章 玄武青龍決之八:囂張的死神(4)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二十七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5)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十三章 東江諸人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十五章 羅佳,羅佳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二十一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上)第三十六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中)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三十六章 智順王的盤算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三章 總攻前夕(二)藩國雲集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三十三章 行者無疆(1)海權時代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七章 額亦都與范德薩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六十二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中)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十三章 大夏監國(8)扎薩克圖省第二十四章 按圖索驥(上)薩雅克湖岸的推想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九章 美洲公司之二:彈指一揮間,煙波萬里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二十六章 閃擊第二十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上)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五十二章 春之祭(六)聖者的光環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四十章 半島之殤(4)刻赤登陸戰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二十三章 諜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八十八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0)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三十三章 行者無疆(1)海權時代第二十九章 寧古塔風雲(四)事情正在向好的一面發展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九章 北緯42度(三)驚濤駭浪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