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

就在李邦華召集衆人在莫愁湖上商議戰和之事時,崇明衛城附近,發生了一場海戰。

楊承恩帶着一整支艦隊南下了。

這次,除了九艘新式戰艦,還有十艘信天翁號,那上面裝載着整整一個步軍旅。

除此之外,還有十艘在外形上與以前的石勒喀、因果達很像的戰艦,不過都裝上了小一號蒸汽機,也只有一根主桅杆,上面掛着縱帆。

還有十艘槳帆船,也是石勒喀、因果達的級別。

長江艦隊,已經在海河上操練了好幾年的艦隊,終於駛到長江口了,這支艦隊的首領是從海軍裡抽調過來的,前滿清旅順水師將領宋國輔。

盤踞在崇明島的水師總兵黃斌卿一開始還準備與瀚海軍大戰一場,不過在遊隼號、金雕號的打擊下,他的艦隊很快就潰不成軍,最後唯一的一處港口也被瀚海軍佔據了。

在從信天翁號上吊下來的尼布楚青銅炮轟擊一日後,崇明衛城的西城門垮塌了。

已經在岸上休整一日的步軍旅從缺口殺了進去。

沒有懸念,半日後,步軍旅已經完全肅清了城池,包括黃斌卿在內的多人被俘,此時,聞訊趕來的舟山水師副將王朝先在外海又遭到海軍的打擊,最後在得知衛城已經陷落後便逃了回去,楊承恩並沒有追趕。

崇明衛城陷落的消息讓李邦華等人的步伐加快了。

整個六月份,雙方都是在脣槍舌戰中度過的,在這段時間,瀚海軍倒是允許明軍向黃得功部輸送部分糧食,不過每次只能輸送三日份的,每六日輸送一次,讓黃得功及其麾下既餓不死又沒什麼戰鬥力。

七月初,瀚海軍已經完全佔據了湖北,此時,與明國的談判也達成了。

在江北的明軍全部撤到江南後,完成運送任務的沈志祥部突然投降了大夏國,讓明國上下有些欲哭無淚,但仔細一想,這也在情理之中,以前在遼東時,尼堪就與沈志祥等交好,如今明顯是明國勢弱,彼等能在完成運送任務後投降,還總算保留了幾分對故國的情分。

八月,已經回到北京的尼堪也泛舟在太液池(中南海)上,他的面前只有兩人。

孫秀節、王文慧。

三十五歲的王文慧面白無鬚,臉上還抹了一層白粉,顯得更加煞白,北京的初秋就要來臨了,太液池上涼風習習,待久了還真有些涼意,尼堪在鑲藍袍的外面罩了一件紫紅色的披風,正在聆聽王文慧的彙報。

“陛下,按照您的吩咐,喀克篤禮在湖北,楊庭棟在陝西,曲承恩在河南,阿克墩在江北分別徵募兩個以步軍爲主的軍團,由於俘虜甚衆,光從俘虜裡挑選就夠了,眼下諸般事項很順利”

“嗯,整訓完成之後,以阿林阿爲長江提督,留在安慶,統領江北的所有兵馬,讓樞密院即刻發出詔書”

“那文官方面?”

“朕提議讓洪承疇擔任江北省的布政使,駐地揚州,以范文程爲湖北布政使,駐地漢陽”

“那都察院?”

“讓韓承影上吧,由許直頂替他的刑部尚書一職,當然了,這只是朕的建議,一切還要看政務院的想法”

“陛下,那范文程也就罷了,可洪承疇……”

“無妨,此人先後投靠清國、我大夏,還有可能回到明國?在彼等眼裡,他可是妥妥的的三姓家奴,何況眼下天下大勢明朗,他若不是瞎子就不會輕舉妄動”

“微臣還是不明白,爲何要讓這兩位擔任如此緊要之處的布政使?還請陛下提點”

“呵呵,也沒什麼,這兩人不但文事精通,還精通軍略,那范文程更是在戰馬上廝殺過的,擔任邊境省份大員正適合”

“陛下,好消息,新收四省的丁口大致統計出來了,這還是因爲在戰亂之後大部分丁口集中在大的城池附近的原因,尚有部分人丁藏在深山未來得及統計”

“快說”

“是,按照明國萬曆年間張居正掌權時的賬冊,陝西省有近八百萬丁口,我軍接手時銳減一半,只剩下四百萬,河南原有丁口五百萬,如今只剩下兩百萬,湖北有近千萬,如今只剩下七百萬,江北原有丁口一千五百萬,如今只剩下八百萬……”

“江北?爲何如此?”

“陛下,江北各府本也是富庶之地,不過戰亂、乾旱、蝗災、瘟疫、水災,加上逃亡江南的,故此……”

“知曉了,你繼續說吧”

“是,陛下”,王文慧繼續說道,“如今我國境內的丁口累計超過五千萬,五千萬,已經是一個大國了”

聽到這裡,尼堪自己也隱隱有些興奮,不過轉瞬一想,“五千萬,放到後世也就是一個省的人口,又有何可喜的?”

又想到,“也就是如今田地產量有限,否則不需要如此多的土地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了”

便開口說道:“秀傑,關中平原、江淮平原歷來都是中原的核心,如今也就是田地都種老了,肥力減弱,加上歷年的水災導致的鹽鹼地增多,否則養活更多的人口不成問題”

“政務院應該立即着手以下事情”

“其一,自然是重新丈量、分配田地,就算順國分過一次的也要重新分配”

“其二,就是大興水利,特別是黃河、淮河,既要考慮灌溉,又要考慮水災,水泥等物,要不吝使用!”

“其三,對於陝西、河南、江北三地的農戶,要指導彼等輪作,黑麥、苜蓿肥力都很強,如今丁口不多,正好可以多分田地,讓黑麥、苜蓿加入輪作,逐漸恢復土地肥力”

“以貸款的形勢鼓勵農戶多蓄養家畜,增加肥料,還是老法子,頭一年申請貸款的免息,第二年低息,第三年正常利息”

“湖北的水稻產量驚人,其一地便相當於陝西、河南、山西三地的產量,一定要細細經營,經營好了,這一省便抵得上好幾個省,此地同樣存在水災的問題,特別是荊江一帶,需要仔細考慮”

孫秀節一一記下了,心裡也是有些驚駭,“皇上似乎對這些地方瞭如指掌,是怎麼做到的?”

“陛下”,見尼堪再沒有說話了,王文慧繼續說道,“漢中的賀珍既沒有跟着李自成南下,也沒有投降張獻忠,聽說李自成麾下的宋獻策也投靠了他,向他鼓吹什麼‘漢中,王霸之基’之類的東西,這廝手底下還有幾萬人馬,倒是準備在此地稱王稱霸了”

“先不管他”

“在最近的一戰中,四川的張獻忠在閬中戰勝了重慶總兵曾英,此後,其有南下重慶的意思”

“哦?這廝最近不是沒有打過勝仗嗎?聽說那曾英手底下也有好些能征慣戰的大將,兵馬也不少,怎地敗了?”

“呵呵,職部大致打探清楚了,在聽說李自成大敗,且完全被逐出江北之後,張獻忠這廝似乎恢復了一些正常,也能如常視事了,如今他將政事交給了他的長子張可望,軍事交給了次子張定國,此後境內情形倒是好了許多,這張定國先敗楊展,後敗曾英,大有一統四川之象”

“明國方面,彼等將退往江南的黃得功安置在池州-蕪湖一帶,牟文綬安置在蘇州、常熟一帶,高傑餘部安置在松江府,劉良佐餘部安置在寧國府,四鎮封號依舊不變,另外,聽說彼等目前已經完全恢復了海運,並加大了廣東、福建兩省兩省糧食等物資輸往江南的力度”

“哦?是誰在承擔運輸?莫非是鄭芝龍?”

“不是,是一個文官,叫沈廷揚的,聽說還是沈默,沈部堂的叔叔,也出身淞滬造船世家,如今被朝廷任命爲福建、廣東兩省水師提督,當然了,他肯定管不了鄭芝龍,不過讓他出任此職,廣東、福建的賦稅、物資通過海運輸往江南倒是通暢得多”

“陛下,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在崇明的海軍指揮使楊承恩奏報,如果彼等運送糧食的船隻從崇明島附近通過,是否攔截?”

尼堪想了想,說道:“先不說這個,李自成呢?他這幾十萬大軍,加上家屬,區區一個湖南能安置的下?”

“陛下,卻是如此,果如陛下所料,在金聲恆北上之時,他讓李過督領大軍攻向袁州、吉安,眼下已經拿下袁州,吉安府的戰事正在進行中,李賊的部隊與左夢庚的都很龐大,雙方倒是棋逢敵手”

“另外,田見秀督領一支人馬開往貴州了,貴州貧瘠,但利於像李賊這樣的大軍隱藏,何況拿下貴州後,彼等還能覬覦四川,眼下彼等已經拿下了銅仁府,貴州兵力薄弱,若是沒有意外的話,不出一年,整個貴州就會成爲李自成的地盤”

“他的目標不是貴州”,尼堪突然插道,“四川,在長江以南還有大量的土地,那些土地,也是產量高企的地方,恐怕那纔是李自成說覬覦的”

說完不禁一笑,“這下又好戲看了,吳三桂、李自成、張獻忠擠到一起了”

“陛下,袁時中、宮文彩兩部一共十五萬人正在向克里米亞遷徙,預計要花上兩年時間,有一個騎兵旅跟着他們,此時應該到了喀爾喀”

“嗯”,尼堪眼裡閃現出一絲不忍,最後嘆了一口氣,說道:“兩部遷過去後,頭兩年的賦稅還是免了吧,從第三年開始徵收,其它房舍、傢俬、牲畜等物按照老規矩辦”

“是,陛下。日本方面,自從豪格拿下九州島後,雖然德川幕府極力掩蓋,在廣大的農戶裡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倒是在武士裡面掀起了巨浪,彼等已經顯露出對幕府的不滿了,按照柳川靜雲的情報,彼等中的一些年輕人開始在暗中串聯,企圖發起一個‘推翻幕府,讓天皇歸位’的運動”

“而德川家光也在暗中積蓄力量,準備在適當的時候給豪格致命一擊”

“嗯,讓他們鬧吧,只要豪格能在九州站穩腳跟,日本就無法安心發展,呵呵”

聽到這裡,尼堪不禁暗忖:“一個又恢復了老奴時代精悍的滿洲八旗,一個神道教深入人心的幕府日本,到底誰會強一些呢,還真是令人期待啊”

“以滿洲八旗的精悍,日本想要徹底消滅彼等,沒有個十年八年是不可能的,十年八年過後,恐怕日本國也是勢力大衰,屆時大夏國再給他雷霆一擊,嘿嘿”

“哈哈哈”

他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讓孫秀節、王文慧都是莫名其妙。

“咳咳,是的,陛下,按照柳川靜雲的情報,這日本國有丁口一千多萬,雖然遠不如我國,不過彼等的武士階層生性強悍,又讀過書,接觸過西夷,確實不可小覷,對了,瀛洲的孫德茂剛剛發來消息”

“哦?”,尼堪一下坐了起來,瀛洲,帝國拿下此地接近十年了,自己還從來沒有去看看,是時候去看一下了。

“先別說這個,回覆楊承恩,不許劫掠沈廷揚的船隻”

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五十章 齊魯風雲之一:錯綜複雜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三十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上)第三十三章 白山黑水(四)迷霧第四十四章 勒拿河(四)雅庫茨克之戰(上)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六十九章 愛達荷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十三章 大夏監國(8)扎薩克圖省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七十二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6)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七章 秋之行(7)暗流涌(中)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三十六章 夕照旅順灣(三)第三個右玉千戶所第四十三章 勒拿河(三)庫楚克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五十九章 巴巴里之一:阿蘭納爾演說地中海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七十一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中)第六十八章 川藏風雲(12)又一隻黃雀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六章 車臣汗(上)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二十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上)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四十三章 勒拿河(三)庫楚克第二十四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⑨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四十一章 玄武青龍決之四:女真化的蒙古部落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二十一章 冰火島(一)遠方來客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二十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上)第二十一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上)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⑥第十二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上)名將雲集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二十三章 一怒殺人第二十二章 關稅第六章 蝴蝶效應(二)北境三少之膽大包天豫親王第三章 寧北將軍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十九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④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五十四章 齊魯風雲之五:最後一戰(4)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十三章 摩爾多瓦之戰(下)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
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五十章 齊魯風雲之一:錯綜複雜第五十三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Ⅱ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三十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上)第三十三章 白山黑水(四)迷霧第四十四章 勒拿河(四)雅庫茨克之戰(上)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六十九章 愛達荷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十三章 大夏監國(8)扎薩克圖省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三十四章 大對決(五)關寧鐵騎VS西班牙大方陣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七十二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6)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七章 秋之行(7)暗流涌(中)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三十六章 夕照旅順灣(三)第三個右玉千戶所第四十三章 勒拿河(三)庫楚克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三十三章 宇久-平戶之戰(中)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4)破陣子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五十九章 巴巴里之一:阿蘭納爾演說地中海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七十一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中)第六十八章 川藏風雲(12)又一隻黃雀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六章 車臣汗(上)第二十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4)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五十五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中)第二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中)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三十八章 來自奧爾洪島的求援第二十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上)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四十三章 勒拿河(三)庫楚克第二十四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⑨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四十一章 玄武青龍決之四:女真化的蒙古部落第三十六章 塔爾巴哈臺第二十一章 冰火島(一)遠方來客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二十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上)第二十一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上)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⑥第十二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上)名將雲集第五十五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1)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二十三章 一怒殺人第二十二章 關稅第六章 蝴蝶效應(二)北境三少之膽大包天豫親王第三章 寧北將軍第三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十:李成樑後人第十九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④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五十四章 齊魯風雲之五:最後一戰(4)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十七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3)第十三章 摩爾多瓦之戰(下)第四章 工業革命的曙光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三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1)計劃(下)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六十一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上)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