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1)

比什凱克,後世吉爾吉斯斯坦首都,乞爾吉斯語,“攪拌馬奶的棒子”,在此時已經是乞爾吉斯人大量匯聚的地方,不過眼下卻是準噶爾汗國巴圖爾渾臺吉庶長子車臣的封地。

巴圖爾在世時十分寵愛土爾扈特大汗書庫爾岱青長女尤姆阿噶斯,並立她爲嫡福晉,故此,他的兒子僧格雖然只是第五個兒子,卻是嫡長子。

今年是東興三年,新任大汗僧格才三十歲。

而巴圖爾的長子車臣、次子卓特巴巴圖爾(已死)、四子卓禮克圖都是乞爾吉斯夫人布魯特所生,此時,乞爾吉斯部落雖然驍勇善戰,又能冶煉鐵器,還是半牧半農的部落,不過地位卻十分低下,布魯特的地位自然與同爲衛拉特四部之一的土爾扈特公主相比。

於是車臣等雖然年長,又驍勇善戰,卻不能繼承汗位。

僧格上臺之後,倒是沒有計較這些,他將汗國最爲豐美的伊犁河谷地封給了車臣(此地以前是和碩特部鄂齊爾圖汗長女阿奴的斡耳朵),並將楚河流域封給了車臣的另外一個同母弟卓禮克圖,讓兄弟倆一起對付怛邏斯的哈薩克東方軍團。

與歷史上一樣,布魯特平日對尤姆阿噶斯十分嫉妒,連帶着對她的兩個兒子僧格、噶爾丹十分憎恨,這種情緒帶給了她的三個兒子,於是,車臣、卓特巴巴圖爾、卓禮克圖對僧格一直懷着恨意。

何況,佔據天山以北的鄂齊爾圖此時在名義上還是衛拉特諸部的領袖,他的兩個女兒阿奴、阿海都嫁給了僧格,而這兩個女兒可是衛拉特諸部有名的美女兼才女,特別是阿奴,那可是衛拉特人心目中的“烏雲高娃”,意思是美貌與智慧並存的意思。

這更加劇了車臣兄弟心中的怒火。

巴圖爾在世的時候,他們自然不敢造次,在原本的歷史上,由於僧格所依仗的鄂齊爾圖汗十分強大ꓹ 另外在巴爾喀什湖附近遊牧的另一位和碩特部大酋昆都倫烏巴什勢力也相當不俗,他也是僧格的擁躉ꓹ 故此,三兄弟直到僧格上臺十二年後才採取措施,他們一起出手殺死了僧格。

這一世ꓹ 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

首先是盤踞在後世烏魯木齊一帶的鄂齊爾圖汗由於敗於大夏國之手,實力大爲削弱ꓹ 另外昆都倫烏巴什生的兒子太多了,這兒子一多ꓹ 就免不了爭奪領地ꓹ 況且,在大夏國的壓迫下,他們的領地日趨縮小。

在原杜爾伯特部落的俄木布岱青投靠大夏國之後,昆都倫烏巴什的牧地就直接與大夏國相鄰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不敢隨便出動去攻打哈薩克中玉茲,以佔據更多的牧場ꓹ 因爲要隨時提防瀚海軍的襲擊。

太多的兒子,不多的領地ꓹ 兒子之間便爆發了爭執ꓹ 最後便釀成了戰爭ꓹ 昆都倫烏巴什自家的事情都管不過來ꓹ 哪有心思來關注僧格與兄弟們的爛事。

於是,車臣與卓力格圖便有些躍躍欲試了。

但在這之前ꓹ 他們要解決一個問題。

就算他們能殺死僧格ꓹ 也沒有足夠的威望替代僧格成爲新的渾臺吉ꓹ 因爲他們是庶出,衆臺吉根本不會聽他們的。

當然了ꓹ 他們也不是完全無計可施。

攻擊怛邏斯並佔領之,達成巴圖爾時代都沒有的“偉業”,草原上終究以實力爲尊,佔領怛邏斯之後,不僅能樹立威望,還能奪取哈薩克人大量的牧場和牧戶以增強自己的實力——對於那些牧戶來說,大部分實際上都是奴戶或者變相的奴戶,接受誰的統治並無兩樣。

何況,眼下哈薩克汗國幼主上位,各玉茲各自爲政,暗中內鬥不已,正是出兵的好時機!

至於那什麼身邊還有大夏、葉爾羌這樣的強敵,就不是像車臣這樣的人物能夠考慮到了,對於他來說,奪取怛邏斯,迅速增強自己的聲望,再殺死僧格,以及那可惡的尤姆阿噶斯,爲自己的母親出一口氣纔是正經。

他不是巴圖爾,更不是固始汗,連僧格也不是,他只是滿懷“仇恨”的車臣!

說幹就幹。

比什凱克。

車臣、卓禮克圖以及另外一位臺吉正在大帳裡神色嚴肅地商討攻打怛邏斯的事宜。

另外那人叫巴哈班第,巴圖爾弟弟楚琥爾烏巴什的庶長子,估計也是在楚琥爾烏巴什膝下不大受待見,便與車臣同病相憐,關係最佳,歷史上,就是這三人加上死去的卓特巴巴圖爾聯手進入僧格的帳篷殺死了他,眼下只缺卓特巴巴圖爾。

車臣的老巢在伊犁河谷,比什凱克一帶本來就是封給巴哈班第的領地,不過要受車臣轄制而已,而整個楚河流域則是卓禮克圖的領地,眼下爲了對付哈薩克人,三人便都來到了比什凱克前線。

三人都是三十來歲模樣,車臣年紀年紀最大,今年三十七歲了,卓禮克圖三十五歲,而巴哈班第才三十歲。

其實,若說最爲強悍,那還要算車臣的二弟卓特巴巴圖爾,可惜他在與瀚海軍的戰鬥中死了,否則若是有他在齋桑泊一帶牽制,恐怕僧格的形勢更差。

巴圖爾子女並不多,而布魯特卻連生三個兒子,長相肯定不差,車臣長得像他母親,倒是一表人才,不過此人面目上似乎一直有一股陰氣沉鬱,讓人有些捉摸不透。

卓禮克圖倒是一幅憨直的模樣。

“臺吉”

作爲車臣手下的大將,又是長期鎮守與哈薩克人對峙的第一線,巴哈班第對情況最熟,由他來介紹情況最合適不過。

“對面的怛邏斯城高兩丈、寬半丈,方圓八里,是哈薩克人最大的城池,比突厥斯坦、塔什干還大,現任的東方軍團總督加杭伊爾在城裡佈置了大約一萬步騎,其中有幾千布哈拉步軍,另外就是那支塔哈幹精騎了……”

一聽“塔哈幹”三個字,車臣、卓禮克圖兩人都是眉頭一皺,那支騎兵不僅甲冑齊全,還都是高頭大馬,更兼作戰極爲勇猛,是準噶爾人的大敵,如果不是他們數量不多,在上次與江格爾的大戰中鹿死誰手還真尚未可知。

不過與準噶爾相比,一早就佔據西域一帶的哈薩克人就好像穿鞋的,而從漠北林中遷到此地的衛拉特人就好像光腳的,兩者相比,準噶爾人更豁得出去,故此,像塔哈幹這樣的精騎,如是掌握在準噶爾人手裡,肯定是作爲決定性力量,一次全部派出來的。

而加杭伊爾卻不一樣,他身後有龐大的部族,有廣袤的農田,有城堡,輕易捨棄不得,就好像歷史上屢見不鮮的遊牧部族對上漢民族那樣,哈薩克雖然也是遊牧民族,但在穩定了幾百年後,罈罈罐罐肯定比準噶爾人多。

這也是後世的噶爾丹以更少的人口能一舉滅掉龐大的哈薩克汗國的原因。

(史載哈薩克有“百萬精騎”,雖有些誇大,但幾十萬人馬還是有的)

“另外,在城外還有三座騎兵大營,各有三千騎左右,這是加杭伊爾最核心的力量,再就是奇姆肯特一帶的老巢了,據說那裡還有大約一萬騎兵,不過都是老弱病殘,如果需要那些騎兵出動,我等就離勝利不遠了”

車臣點點頭,問道:“我等的炮火準備的如何了?”

巴哈班第說道:“差不多了,有十門,都是千斤左右,都是用毛皮、馬匹從索倫人那裡換來的,操練了接近一年,應該問題不大,怛邏斯雖然高大,不過並沒有包磚,徹夜不停地轟擊之下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一聽此話,車臣、卓禮克圖兩人都是眼冒精光。

怛邏斯是東方軍團的老巢,還是大玉茲蘇丹的核心核心城堡之一,積累了幾百年的財富,若是破了此城,肯定能大大撈上一筆!

車臣終究是巴圖爾的長子,很快從興奮中平靜下來。

“加杭伊爾不足爲敵,我擔心的是塔什干的加藍托斯,他手下可是有一支龐大的力量”

“呵呵”,巴哈班第笑道,“根據我等布在突厥斯坦的探子回稟,哈薩克人正在爲博格拉汗位一事暗中爭奪,其中中玉茲的伊瑞什、大玉茲的加杭伊爾、塔什干的加藍托斯都是當事人,你想啊,此時若是我等擊敗加杭伊爾汗,另外兩人是不是勝算大增?”

車臣、卓禮克圖兩人對望一眼,原本有些擔憂的神色瞬時便緩解下來。

大局觀,對於此時遊牧部落的普通資質的臺吉來說是沒有的事,更多的是像林丹汗那樣擅長窩裡斗的人物,像固始汗、巴圖爾、噶爾丹那樣的人物實屬鳳毛麟角。

故此,大多數人在思考問題時,自然也會將對方代入這樣的想法,何況在他們看來,對面的加杭伊爾年僅五十,早已垂垂老矣,已經沒了年輕時的銳氣,在歷次與準噶爾人的戰鬥中也沒表現出什麼才能,按照常規作戰進行準備就行了。

另外,作爲乞爾吉斯人的外孫,車臣兄弟手下也各有一支乞爾吉斯精騎,加上準噶爾人的戰力本就是原衛拉特四部之冠,如果是在野外進行騎戰,他們完全有信心戰勝哈薩克騎兵。

“好!”

車臣站了起來,除非對方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物,蒙古人得決策沒那麼複雜,何況還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傳我的命令,楚河流域、伊犁河流域全部動員!一個月後齊聚比什凱克!”

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四十九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Ⅰ第八十五章 美洲大草原(3)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三十章 遠洋艦隊(上)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六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⑦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三十五章 夕照旅順灣(二)石明雄與宋國輔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五十五章 尾聲(1)收穫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六章 阿拉套之戰(2)第五十五章 尾聲(1)收穫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2)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二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二:第二手(上)第七十六章 尾聲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五十六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2)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二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上)第十四章 阿巴坎(一)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二十二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下)塔什干總督的禮物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十章 北緯42度(四)天地之怒第二十五章 東方欲曉(下)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九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③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二十二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七:雙城對峙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一章 博格拉汗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五十章 蒸汽航線(2)新北海道(上)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第三十三章 直布羅陀之戰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四章 庫呼轍爾戰役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十四章 斗轉星移(上)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六十章 川藏風雲(6)滾滾向前!第七章 西行漫記(六)孫傳廊與孫傳庭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五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3)新奧爾良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
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四十九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Ⅰ第八十五章 美洲大草原(3)第六十七章 川藏風雲(11)萬馬奔騰與並駕齊驅第三十章 遠洋艦隊(上)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八十三章 美洲大草原(1)第六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⑦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三十五章 夕照旅順灣(二)石明雄與宋國輔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五十五章 尾聲(1)收穫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六十六 謀劃之三:金南省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六章 阿拉套之戰(2)第五十五章 尾聲(1)收穫第二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十一:尾聲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2)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十九章 天下大亂(中)侯景現第二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二:第二手(上)第七十六章 尾聲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五十六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2)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二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上)第十四章 阿巴坎(一)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二十四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2)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二十二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下)塔什干總督的禮物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十章 北緯42度(四)天地之怒第二十五章 東方欲曉(下)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九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③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二十二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七:雙城對峙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一章 博格拉汗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十六章 一路向東(6)新阿勒泰薩爾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三章 大搖大擺渡河?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十一章 皮島陸戰(上)第五十章 蒸汽航線(2)新北海道(上)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第三十三章 直布羅陀之戰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三章 撥雲見日(上)第四章 庫呼轍爾戰役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十四章 斗轉星移(上)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六十章 川藏風雲(6)滾滾向前!第七章 西行漫記(六)孫傳廊與孫傳庭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五十一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3)新奧爾良第五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