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 回遷遼東

白克思不談整體收編,只談軍民拆分,這對東江鎮而言可能是相對比較容易接受的一種安排了。雖然在此過程中東江鎮必須交出軍隊的指揮權和軍屬駐地的行政司法權,但至少在名義上讓東江鎮的編制能繼續得以保存。當然了,沈志祥也明白海漢人這樣做可不是發善心,而是要利用東江鎮的旗號來完成他們與大明朝廷高層接觸的計劃而已。

也正因爲如此,沈志祥前幾日一直惴惴不安的心情終於平靜下來。他本來很是擔心海漢是否會因爲皮島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而心生不滿,但既然海漢願意按照事前商定的協議繼續推動東江鎮軍民回遷遼東,而且還派來一名執委級別的高官主持此事,足以說明海漢對於這次合作的重視程度。能夠有機會重返遼東大陸,沈志祥相信東江鎮的絕大部分軍民都不會那麼在意今後到底是總兵府說了算還是海漢人說了算。

對於白克思所提出的遷徙安置方案,沈志祥的確沒有多少意見好提,海漢在移民方面具備極爲豐富的經驗,在細節上遠比軍人當政的東江鎮考慮得更爲周全。按照海漢的安排,如果將雙方在黃海海域的海上運力加到一起,那麼在一個月之內足以完成這次人口遷徙任務。而在此之前他大概得先回一趟皮島,將此間商量的結果詳細告知沈世魁,由其在當地組織準備工作,沈志祥則在遼東這邊負責接受安置移民。

白克思對沈志祥百分百配合的態度非常滿意,既然沈志祥沒有提出什麼異議,那麼海漢準備的這套方案便作爲接下來遷徙行動的藍本,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了。原本以爲會有些周折反覆的談判過程,進行得卻是意料之外的順利。

沈志祥在海漢的要求下,將指揮權暫時交給了自己的副官,然後帶了數名親兵趕回皮島報訊。爲了能讓他快去快回,海漢還專門出動了一艘快速帆船充當任務限定的交通工具,負責沈志祥的接送任務。

幾乎是與此同時,坐鎮旅順的沙喜也得到了來自前線的通知,讓他儘快安排人手,去旅順西北爲東江鎮劃定的區域進行勘界。由於之前擔心東江鎮會對海漢的方案有所抗拒,所以幾乎沒有在當地做任何的準備工作,連劃界也是等到談判敲定方案之後纔開始實施。

沙喜得到消息之後絲毫沒有耽擱,立刻便派了人過去。他對於從皮島遷入人口這事如此上心,主要還是惦記着勞動力。既然對方願意接受海漢的安置方案,那沙喜就當然要近水樓臺先得月,設法從東江鎮的軍屬中挖一批人到旅順這邊來充當廉價勞動力,以解本地勞動力嚴重不足的燃眉之急。當然了,至於建立營地之類的事情,也只能等東江鎮的人過來自己動手了,沙喜可沒有這麼多閒置人手去替他們幹活。

而在此期間,在北邊的戰場上,後金軍與海漢軍也仍有不斷的零星交戰。雙方都在通過這樣的手段試探對方的反應,看看是否有什麼可加以利用的機會。

海漢軍並不介意在有機會的情況下將控制區再往北推進一段距離,連金州城一併打下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指揮部對於奪取金州城的興趣不大,畢竟當地孤城一座又不臨海,與金州地峽之間還有數裡平原地帶,後勤渠道很難保障安穩,而且海漢當下也的確分不出太多的兵力去駐守這座對海漢戰略意義不大的城池。

按照前線指揮部的意思,最好的局面就是逮着機會再次對後金軍施以重創,把消滅敵人有生力量作爲作戰的主要目的。至於攻城掠地,海漢現在只有打勝仗的本事,卻沒有守土的餘力,在遼東佔下這塊地已經算是海漢目前所能做到的極限了。除非往遼東引入大量明軍,否則也沒法守住面積更大的區域了,而軍方顯然並不打算讓除了東江鎮之外的明軍進入遼東。

不過後金對於海漢的真實目的就沒那麼清楚了,他們只知道海漢在佔領金州地峽之後繼續北上,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金州地峽已經丟了,對後金來說已經是處於不可再退的境地,就算知道自家軍事實力不如海漢,也只能死守金州城了。至於反撲金州地峽嘗試奪回這個天塹防線,阿濟格想是想過,但已經沒有勇氣用金州城的駐軍來賭這一把了。

基於這樣的形勢,後金軍退無可退,攻又攻不出去,所能作出的應對措施極爲有限,就只能以不斷的襲擾戰來拖慢海漢軍可能會發動的下一步攻勢。而海漢對於這樣的戰鬥方式並不陌生,雙方去年在旅順附近可是進行過一段時間的拉鋸戰,期間大大小小的戰鬥估計有近百次之多,也足以讓海漢瞭解後金軍的一些看家招式了。

爲了追求突襲效果,後金的零星攻勢基本都是以騎兵作爲主力,雖然保證了機動力,但防護力就沒法兼顧了,戰鬥時在裝備了步槍的海漢軍面前十分吃虧。一隊三五十騎的騎兵出戰,如果在行動期間遭遇了海漢軍,往往只能剩下一半左右的人活着回到金州城。多得幾次之後,城中的後金軍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畏戰情緒,即便是分配到出戰的騎兵隊,往往也會在出城之後有意繞着海漢的防區行進,儘可能避免與駐防在野外的海漢軍發生正面衝突。

雙方這種百十來人規模的戰鬥幾乎每天都要發生一兩起,但後金一直保持着剋制的態度,沒有將戰鬥規模進一步擴大的打算。哪怕海漢有時候主動進行挑釁,後金也會立刻就收兵回營,將部隊收縮在城內,下定了決心要跟海漢打城防拉鋸戰。

而海漢當然也不願再耗費大量彈藥去打一場意義不大的攻城戰,於是雙方在你來我往中保持着一種奇怪的默契,一直沒有讓發生在金州地峽以北地區的戰事擴大化。

沈志祥回到皮島的時候已經是1636年三月底,沈世魁先前便已經得到了信使回報,知道聯軍在遼東的戰事進展狀況,不過直到此時沈志祥回來,他纔能有機會詳細問起皮島軍在戰場上的表現。

沈志祥也不會隱瞞叔父,便一五一十揀重要的說了,對於自己指揮失當和部隊作戰不力之處,也全都講述出來。他並不擔心沈世魁會因此而斥責自己,因爲沈世魁膝下無子,老早就將他當作了沈家的血脈傳人,東江鎮的這些產業也都是遲早要交到他手上。這一戰表現好與不好,都不會影響到他在東江鎮的地位。

沈世魁聽了之後果然沒有發火,而是靜下心來與沈志祥一起分析過程中的失誤之處,以及海漢軍作戰方式值得借鑑的地方。沈志祥雖然是由商人轉職從軍,但在軍中所讀過兵書的確不少,加之執掌東江鎮之後領軍與後金軍纏鬥多年,作戰經驗倒也十分豐富,從沈志祥的講述中便已聽出了不少可加以改進的細節。

叔侄二人見面之後就先花了半天時間來複盤金州戰役的細節,詳細討論了皮島軍在戰鬥中的得失。沈志祥幾次想將話題轉到移民的事情上,卻都被沈世魁給帶回了原先的話題。

直到吃飯的時候,沈世魁才主動問道:“你可知我爲何要先過問皮島軍此次的戰場表現?”

沈志祥心頭也有些猜測,便試探着應道:“想必叔父是認爲海漢今後對待我東江鎮的態度,是與皮島軍在戰場上的表現息息相關?”

沈世魁點點頭道:“對,但也不全對。你可曾想過,如果皮島軍在戰場上的表現十分驚豔,海漢人會有什麼樣的看法?”

沈志祥道:“那自然是對我東江鎮更爲重視,以後或許會有更多遼東戰事也讓皮島軍參與其中。說不定他們一直不肯鬆口的火炮,也能有望再多配發一些給我們。”

沈世魁笑了笑道:“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如果皮島軍真能達到那樣的水平,只怕沒等來海漢的讚賞,先換來他們的忌憚了。”

沈志祥聞言眉頭一挑,似乎想到了沈世魁爲何會有這樣的念頭。

“雖然東江鎮在名義上與海漢結成了同盟,但海漢人要的是一支能被他們完全掌控住的軍隊,如果皮島軍讓海漢人感覺到了威脅,那他們大概就會中斷軍援,收編皮島軍,而不是讓皮島軍的編制單獨存在於遼東。”沈世魁不急不慢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之前聽說過一個從海漢那邊傳過來的詞,叫做協從軍,扮演與我們類似角色的軍隊不少,而且也不只是大明纔有。海漢人需要的不是跟他們一樣能打的軍隊,而是可以在戰爭中擔任輔軍角色的夥伴。”

沈志祥想了想道:“照叔父所說,即便是我皮島軍在戰場上沒有犯下任何錯誤,表現完美,那場戰鬥之後也還是很有可能會被調去做輔軍?”

沈世魁點點頭道:“雖然這可能會讓你心裡不太舒服,但事實很可能便是如此。給你一場戰鬥機會用於展示實力,然後不管結果如何,他們都會設法安排你的部隊去執行一些後勤方面的任務。”

沈志祥不禁有些失望,他原本認爲只要皮島軍在戰場上的表現足夠好,自己或許便能獲得海漢將領的青睞,連帶着也能爲東江鎮帶來更多的利益。但此時聽沈世魁分析內情,似乎情況的確是如其所說的那樣,這就很是打擊他的積極性了。

沈世魁察言觀色,大致能猜到沈志祥心中所想,便勸慰道:“你也不用失望,如果他們日後要在遼東用兵,你肯定還會是他們點將的對象,畢竟熟悉遼東的明將不多,能讓他們信賴的人就更少了。表現的機會日後還有,海漢人只要不瞎,自然會發現你的才能。”

沈志祥聽了這番安慰之後,臉色才稍稍好轉了一些。自從前一年去過浙江舟山見識了海漢的軍事實力之後,他一心就想轉投到海漢帳下,但如果海漢將領根本就看不上他的本事,這就很令人悲哀了。金州地峽那場戰鬥之後他一直耿耿於懷,便是覺得自己表現不夠優異,讓錢天敦等海漢將領失望了纔會導致後來接到的部署命令讓皮島軍慢慢脫離了戰場。

沈世魁接着說道:“如果老夫沒有料錯,海漢人應該已經定下了讓東江鎮回遷遼東之事,就是不知道他們打算將島上這一萬多號人安置在何處?”

沈志祥道:“叔父料想不錯,海漢人已在旅順西北三十里處劃了一塊地,專門用於安置我東江鎮的百姓。不過他們有一個要求,便是讓東江鎮軍民分駐,劃出這塊地方只能讓民衆住下,而軍隊則需另行分配駐地,想來應該是在金州地峽防線一帶。”

沈世魁道:“海漢人倒是算得精,如此一來,我東江鎮就算有什麼別的念頭,總得顧忌到親屬家人,在這種環境下肯定也不敢妄動了。你可質疑過這個要求?”

沈志祥搖頭道:“此事主動權不在我方手上,即便質疑也不見得有用,而且這次海漢來了一名執委大人出面處理此事,我若是駁了他的顏面,回遷遼東一事怕是要多生波折了。”

“竟然來了一名執委?海漢人倒是真看得起我東江鎮啊!”沈世魁對海漢的政體也有一定的瞭解,聞言難掩臉上吃驚的神色。他的想法與沈志祥見到白克思時相仿,便是海漢既然如此重視此事,那肯定不容東江鎮對回遷安置方案提出過多質疑,特別是軍民分別安置這個關鍵之處,要是東江鎮這邊不同意,那大概所有的談判都得從頭來過了。海漢人耗得起時間,但東江鎮耗不起,沈世魁也與侄子的想法一樣,希望能不惜代價地儘快促成此事。

3275.第3275章第1471章 北方航線(四)第2232章第20章 審訊3084.第3084章3306.第3306章第37章 緊急情況2647.第2647章2953.第2953章第1714章 見習期第九百八十六章 社會辦學第八百六十六章 來勢洶洶第3480章2593.第2593章第121章 海外考察(八)3099.第3099章第1842章 繼任者第九百零四章 北上考察(六)2688.第2688章3303.第3303章第1882章 地方割據第四百四十五章 交換條件3280.第3280章第八百零一章 陷入困境第1912章 行程安排第1156章 艦隊南歸3249.第3249章第1050章 專業人士第1421章 使命第233章 拓殖鐵爐港第1763章 武力展示(五)第1113章 救與不救2564.第2564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集情報第1269章 宣傳系統第2163章第八百一十六章 下一個目標2698.第2698章第2094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零九章 攻佔澎湖第1057章 應對乏術第3448章第3517章3369.第3369章2488.第2488章第238章 勝利港造船廠(三)第七百一十四章 人口交易第151章 移民安置第173章 推銷技巧第五百五十一章 對比落差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打六橫島第1990章第七百九十五章 無可遁形第八百九十六章 甕中捉鱉2450.第2450章第八百九十九章 北上考察(一)第1271章 前路不明第五百一十九章 解圍第七百八十六章 官商一體第1989章第1974章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第172章 離岸價與到岸價第2169章2753.第2753章第95章 貨幣(一)2750.第2750章第291章 福建來客第九百五十八章 蛛絲馬跡3247.第3247章第九百六十章 尋跡第五百八十七章 接管港島2667.第2667章第1563章 外交辭令2854.第2854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馬威3150.第3150章第2249章3105.第3105章第七百二十七章 圍城戰第3439章2838.第2838章3100.第3100章3039.第3039章第2168章2836.第2836章3390.第3390章第1239章 戰事來臨2474.第2474章第1336章 身份地位第六百九十九章 戰前佈局第1920章2691.第2691章第1141章 勘探銅礦第2301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另一種方案2527.第2527章第1582章 行騙題材3376.第3376章
3275.第3275章第1471章 北方航線(四)第2232章第20章 審訊3084.第3084章3306.第3306章第37章 緊急情況2647.第2647章2953.第2953章第1714章 見習期第九百八十六章 社會辦學第八百六十六章 來勢洶洶第3480章2593.第2593章第121章 海外考察(八)3099.第3099章第1842章 繼任者第九百零四章 北上考察(六)2688.第2688章3303.第3303章第1882章 地方割據第四百四十五章 交換條件3280.第3280章第八百零一章 陷入困境第1912章 行程安排第1156章 艦隊南歸3249.第3249章第1050章 專業人士第1421章 使命第233章 拓殖鐵爐港第1763章 武力展示(五)第1113章 救與不救2564.第2564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集情報第1269章 宣傳系統第2163章第八百一十六章 下一個目標2698.第2698章第2094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零九章 攻佔澎湖第1057章 應對乏術第3448章第3517章3369.第3369章2488.第2488章第238章 勝利港造船廠(三)第七百一十四章 人口交易第151章 移民安置第173章 推銷技巧第五百五十一章 對比落差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打六橫島第1990章第七百九十五章 無可遁形第八百九十六章 甕中捉鱉2450.第2450章第八百九十九章 北上考察(一)第1271章 前路不明第五百一十九章 解圍第七百八十六章 官商一體第1989章第1974章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第172章 離岸價與到岸價第2169章2753.第2753章第95章 貨幣(一)2750.第2750章第291章 福建來客第九百五十八章 蛛絲馬跡3247.第3247章第九百六十章 尋跡第五百八十七章 接管港島2667.第2667章第1563章 外交辭令2854.第2854章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馬威3150.第3150章第2249章3105.第3105章第七百二十七章 圍城戰第3439章2838.第2838章3100.第3100章3039.第3039章第2168章2836.第2836章3390.第3390章第1239章 戰事來臨2474.第2474章第1336章 身份地位第六百九十九章 戰前佈局第1920章2691.第2691章第1141章 勘探銅礦第2301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另一種方案2527.第2527章第1582章 行騙題材3376.第337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