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1章 壟斷經營

對商人來說,能夠在某個行業或者區域內實現壟斷,無疑是最爲暴利的經營模式,但要做到這一點卻並不容易。除了自身的經營規模和運作水平要達到一定程度之外,也需要其他的一些客觀條件,比如說來自官府的支持和扶助。

當然了,不管出於哪方面的考慮,由海漢高官掌管的臨管會都不可能扶持本地商人進行壟斷經營,來海漢國內經過了時間考驗的大商家纔是官方能夠信任的合作伙伴。這些商家熟知海漢法律法規,又能在海外很好地配合官方行事,自然也就得到了更多的特殊照顧。

比如在航運業中實力排名前列的詹氏船行,從海漢此次徵西行動的準備時期就已經開始配合官方,利用自身的運力爲軍方運輸人員和物資。在海漢艦隊出征馬尼拉期間,詹氏船行也出動了數十艘帆船隨同一起行動,擔當起了後勤輜重的任務。

這種出錢出力的行爲當然也不是白白付出,戰後到了分蛋糕的時候,在後勤航運中出力最大的詹氏船行自然也會得到更多的照顧。船行在馬尼拉這邊所有的經營活動都有官方背書,可靠程度自然遠勝一般的民營船行,所以在戰後很短的時間內就在本地航運市場拿下了一定的份額。而類似丁家船行這種有西班牙背景的本地商家,其原本所擁有的市場份額就遭受了明顯的擠佔,不得不將經營方向作出調整以避開海漢同行的鋒芒。

丁峰對形勢的觀察還是很清楚的,雖然戰後進入馬尼拉地區的海漢商家大多實力強勁,又有官方在背後支持,但終究還是會有一些經營領域是他們在短時間內難以進入的,比如本地西裔民衆的生活需求,海漢商家對此就比較陌生,短期內難以與這個特定族羣對接到位,而這卻正是丁家的優勢所在。

丁家紮根馬尼拉已經有幾代人的時間,長年累月與西裔相伴而居,對其生活需求自然是瞭如指掌。過去不做這個領域的買賣,主要是西班牙人抱着統治者那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讓丁家不得不通過小弗朗西斯這個中間商來完成交易。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西裔人員在本地就是處境最卑微的族羣,很多漢人爲了避嫌,甚至根本就不願與西裔有任何來往。在很多西裔民衆都處於缺衣少食的狀況下,有丁家願意向他們提供生活必需品,哪裡還能有挑三揀四的餘地。

當然了,馬尼拉的聰明人也不止丁峰一個,自然還有其他人意識到了這個商機,並且也不在乎什麼要與西裔保持距離這類說法,希望能趁着戰後重建社會秩序的這段空檔期,佔領西裔社區的生活物資市場。但這些競爭者相比丁家缺少了一個極爲重要的條件,那就是來自於官方的助力。

而丁家的官方助力,自然便是西管局了。按照西管局的職能,西裔聚居區的一應事務都在其管轄權限之內,自然也包括了生活物資供應在內。在這些區域開設向民衆出售各種生活必需品的商鋪,都得先在西管局這邊備案登記,獲准之後纔可實施。弗朗西斯主管的事務雖然並非商相關,但西管局特招的西裔人員卻是有一些人是負責這類事務,而弗朗西斯這邊只要放出風聲,那別人想把買賣做進去就沒那麼容易了。

西管局這邊也不會明確否決其他商家的申請,但只要多拖上一拖,讓丁家先進去把生意做起來,站住了市場之後,後來者想擠進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食物、藥材、布匹、酒、鹽、鐵製品等等,這些東西對西裔民衆來說是不可獲取的生活必需品,而丁家通過商鋪提供給他們的數量和質量都遠勝街頭小販,很快就佔領了城中大部分的西裔聚居區。西管局也無需什麼偏袒丁家的額外措施,只要生意開始做上路了,丁家這邊自然就能將市場佔住,從而實現壟斷經營。

不過令丁峰有些不開心的是,本地有背景的商家似乎也不止自己這一家,城南那邊還有另一家名爲“潮升商棧”的大明商行,似乎也很是精於此道。

關於這家商行,本地倒是有不少稀奇古怪的傳聞。據說這家商行的掌櫃在戰前頗得西班牙神父的賞識,也結交了不少馬尼拉當局的權貴人士,可在戰爭期間這家商行不知怎地去是抱上了海漢的大腿,其商棧還被海漢軍徵用爲攻城期間的臨時指揮所。或許便是因爲這個原因,戰後這家商行上下安然無恙,生意反而比之前做得更大了。有消息說就連海漢軍的後勤物資供應,也有一部分被這商行給攬下來了。

有人說這家商行的主人本就與海漢有舊,所以才能在戰爭期間和戰後獲得特殊照顧,但到底這故舊是怎麼個說法,就沒人能說得明白了。也有說這商行是在戰爭期間賣了西班牙人,才換來了海漢的器重,不過相信這種說法的人不多,因爲這商行是座落在城外,打仗的時候隔着高高的城牆,根本就不知道城裡西班牙人的情況,這又談何出賣?

丁峰在戰前也曾聽說過這家商行的名頭,據說那位姓冉的掌櫃很是有些手段,與馬尼拉大教堂的那位布蘭科神父私交甚好。不過這在他看來也沒什麼大不了,畢竟丁家的聯姻對象是當時的城防司令,這手段比結交神父又不知道要高出多少了。但戰後這潮升商棧的經營狀況似乎又有了一個飛躍,不僅城外的商棧擴大了經營規模,而且還在城內的西裔聚居區開設了幾處新的商鋪,其經營的商品也正好與丁家有所重疊。

對於這樣的競爭對手,丁峰當然不會坐視不顧,這天便專門將弗朗西斯和秦華成請出來,商議是否能夠用點手段遏制這個對手的發展。

“潮升商棧?在下倒是聽說過。”秦華成聽丁峰道明原委之後,便點頭應道:“這家的冉掌櫃是有點東西的,最近聽過不少人都誇讚此人路子廣,能達成常人不能爲之事。”

“哦?此人可有什麼特別的事蹟?”丁峰追問道。

秦華成道:“戰前的不太清楚,但最近倒是有幾件事與此人相關,在下以爲值得一提。”

秦華成所說的“值得一提”的事蹟主要有兩件。一是近期開始有漢人移民從大明渡海遷入馬尼拉,這個措施的目的是爲了增加本地的漢人人口,以此來穩固海漢對本地的統治。之所以要大費周章地從大明遷入移民,主要還是因爲海漢國本身的人口需求就存在很大的缺口,從大明招募移民的成本要比從海漢國內遷人低得多。這事衆所周知是由海漢官方組織,但具體承辦此事的卻是潮升商棧。

聽起來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畢竟過去從大明向馬尼拉遷入移民的事務也都是一些大明當地的牙行在操辦,但今時不同往日,馬尼拉這地方換了海漢人來統治之後,對於人口的遷入遷出控制都比過去嚴格多了。類似遷入移民這種事務,尋常的牙行已經沒法操辦了,只有像潮升商棧這種得到海漢官方認可的商行,纔有資格繼續在這個行業裡運營下去。而目前馬尼拉地區有此資格的民間機構,就只有潮升商棧一家而已,說是官方欽定也不爲過。

普通人或許不會太明白這意味着什麼,但秦華成在治安警衙門已經做了一段時日,對此自然有更爲深刻的認識:“海漢人對戶籍管理極爲重視,能讓潮升商棧接手移民事務,足見對其信任有加。也不知那掌櫃究竟有什麼本事,竟能讓臨管會如此青睞。”

弗朗西斯這個時候纔開口道:“你說的這個人,我也見過幾次,甚至還在守城戰期間向他的商棧派駐過一整隊的士兵,但那隊人或許是遭到了海漢軍的伏擊,就此無聲無息地消失了……他的確是一個很會打交道的人,也是戰前爲數不多會經常去城裡教堂參與祈禱的漢人。但與我們交往密切的漢人在戰後大多都遭到了打壓,而他能夠得以倖免,或許也正是他的社交能力起了作用。”

弗朗西斯回憶起了當時在城南與海漢軍交鋒時的一些事情,但有些細節已經記得不太清楚了,不然他或許能想起那晚曾不止一次向潮升商棧派出過人馬。

“又或許他在戰時向海漢人進貢了不少錢財來換取信任,誰知道呢?”秦華成慫了慫肩,跳過了這個沒有標準答案的猜測環節,然後開始講述他所知道的第二件事。

這第二件事相對就比較隱秘了,外界知道的人不多,秦華成如果不是幹了現在這個行當,他大概也根本就不會聽說相關的消息。

“據說城裡的西班牙教會在戰前曾經運了一批東西出城,當時就寄放在潮升商棧裡。”秦華成神秘兮兮地說道:“但戰後外界沒人知道這批東西去了哪裡,布蘭科神父對此也緘口不言。有人說是潮升商棧的掌櫃冉天祿私吞了這批東西,也有說他是交給了海漢人,由此才換來了現在的特殊待遇。”

“教會的東西?”弗朗西斯挑了挑眉毛道:“那很可能是一大筆財富啊!你們或許不太清楚,過去馬尼拉本地最大的財主,並不是商人或者官員,而是教會!跟教會比起來,我們這些人統統都算是窮人了。”

“那既然教會有這麼多錢,爲什麼不自行處理,而是要交給一個大明商人?”秦華成對此頗爲不解。

“或許神父認爲冉天祿的明人身份能夠幫助教會把這批東西瞞天過海,混過海漢人的搜查。”丁峰隨意猜測道。不過他也不知道他的這個猜測其實已經無限接近事實,只差一點就已經摸到真相了。

“那怎麼可能?”

弗朗西斯和秦華成對這個猜測都搖頭表示不信。在他們看來這個可能性實在太荒謬,不管是教會、冉天祿還是海漢人,大概都不會接受這樣一種安排。但奇妙的是當時布蘭科神父也正是看中了這種可能性,反其道而行之,將東西運去潮升商棧託管。講道理如果不是冉天祿有另一重身份,這個招數還真有可能就把海漢軍給瞞過去了。畢竟海漢軍當時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西班牙人身上,也並未打算要逐門逐戶地實施抄家,何況對象還是大明商人。

“是啊,那怎麼可能。”丁峰也立刻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搖搖頭把這個念頭從自己腦海中趕了出去:“或許是海漢軍將潮升商棧徵用爲指揮部的時候,發現了教會存放在那裡的東西,而冉天祿趁勢把這功勞攬在自己身上,從而換得了海漢的信任。”

丁峰的這個構想就合理多了,以冉天祿的社交本事,或許還真能在那種環境下說服海漢人,相信這批東西是由他從城內西班牙教會那裡弄出來的。這樣一來,海漢人對他的信任似乎也就說得通了。

“這人真是狗屎運啊!”秦華成也覺得丁峰的這個猜測有道理,頓時大嘆命運不公:“如果換了是我,這個時候大概就已經當上馬尼拉治安警的大頭目了!”

“如果換了是你,你可能已經死好幾遍了!”丁峰毫不留情地嘲諷道:“你看到這麼大筆錢,難道還打算上交?怕是不要命也得自己吞了吧!”

秦華成嘿嘿乾笑兩聲,卻並未否認丁峰的說法。他雖然不貪圖蠅頭小利,但如果真有弗朗西斯所形容的大筆錢財,那肯定是不會放過了。

“行了,說正事吧!”弗朗西斯不想浪費時間閒扯沒用的話題,重新提起了丁峰請他們出來的用意:“這個冉天祿既然是有官方的支持,那你還打算要對付他?我建議在摸清他的底細之前,先不要冒險,免得給自己惹上麻煩。”

第1979章第2113章第1013章 開國慶典(十三)2524.第2524章2786.第2786章第2229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實際困難第399章 勝利凱旋第1172章 事件發酵3127.第3127章第399章 勝利凱旋第1035章 野外偵查第2章 入夥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第1074章 準備就緒第84章 大生意小買賣第2220章2368.第2368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峴港狀況第2053章第1824章 止步於此第1606章 隱藏信息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3160.第3160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公捕公判第2346章第2251章第1070章 騎兵的短板第1547章 半殖民地第四百一十二章 勸說武森3071.第3071章第六百七十七章 參觀昌化2371.第2371章3324.第3324章2681.第2681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舉手之勞3275.第3275章第290章 殘酷的現實2459.第2459章第1204章 實習期2461.第2461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造訪巡檢司第333章 水陸並進第1061章 計劃變更2930.第2930章3309.第3309章第326章 開發與拆遷(一)第1649章 勸降第1123章 立場決定觀點第1522章 有賺有虧第1912章 行程安排第七百五十一章 野外軍訓第1524章 提前踩盤第49章 海漢第1930章第1366章 入冬之前第2103章2882.第2882章第264章 武裝遊行2617.第2617章第七百一十五章 奴隸販子第1633章 佔據主動第2206章第七百五十一章 野外軍訓第1623章 堂堂正正2709.第2709章第5章 籌備進行時(一)2996.第2996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可與不可第1949章第2272章第1586章 昌化鉅變第1840章 戰後清算第九百五十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1537章 各取所需第2230章2684.第2684章3351.第3351章第1550章 糧食行業第1201章 入職培訓3129.第3129章2849.第2849章第2115章第3467章第364章 花式促銷第1739章 海外招商第七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選擇2830.第2830章第2085章第1295章 步槍演示第七百五十三章 開荒屯墾2864.第2864章3167.第3167章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左右爲難的托馬斯第2168章第1100章 各取所需第2196章第336章 王湯姆的真實目的
第1979章第2113章第1013章 開國慶典(十三)2524.第2524章2786.第2786章第2229章第四百二十三章 實際困難第399章 勝利凱旋第1172章 事件發酵3127.第3127章第399章 勝利凱旋第1035章 野外偵查第2章 入夥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第1074章 準備就緒第84章 大生意小買賣第2220章2368.第2368章第五百三十九章 峴港狀況第2053章第1824章 止步於此第1606章 隱藏信息第九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3160.第3160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公捕公判第2346章第2251章第1070章 騎兵的短板第1547章 半殖民地第四百一十二章 勸說武森3071.第3071章第六百七十七章 參觀昌化2371.第2371章3324.第3324章2681.第2681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舉手之勞3275.第3275章第290章 殘酷的現實2459.第2459章第1204章 實習期2461.第2461章第四百七十四章 造訪巡檢司第333章 水陸並進第1061章 計劃變更2930.第2930章3309.第3309章第326章 開發與拆遷(一)第1649章 勸降第1123章 立場決定觀點第1522章 有賺有虧第1912章 行程安排第七百五十一章 野外軍訓第1524章 提前踩盤第49章 海漢第1930章第1366章 入冬之前第2103章2882.第2882章第264章 武裝遊行2617.第2617章第七百一十五章 奴隸販子第1633章 佔據主動第2206章第七百五十一章 野外軍訓第1623章 堂堂正正2709.第2709章第5章 籌備進行時(一)2996.第2996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可與不可第1949章第2272章第1586章 昌化鉅變第1840章 戰後清算第九百五十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1537章 各取所需第2230章2684.第2684章3351.第3351章第1550章 糧食行業第1201章 入職培訓3129.第3129章2849.第2849章第2115章第3467章第364章 花式促銷第1739章 海外招商第七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選擇2830.第2830章第2085章第1295章 步槍演示第七百五十三章 開荒屯墾2864.第2864章3167.第3167章第八百零三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左右爲難的托馬斯第2168章第1100章 各取所需第2196章第336章 王湯姆的真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