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2章 套話

對於各國外交人員來說,真正重要的外交事務其實不宜在宴會這樣的公開場合來進行交流和談判。特別是現場還有其他多個國家的外交人員,稍有不慎就很容易暴露本國的外交政策。所以今天這個場合其實只適合用來試探一下口風和態度,至於真正的問題,還是得留待日後找單獨會面的場合來慢慢進行溝通。

但這種顧忌並不會讓外交使節們就此緘默,雖然不宜談論自家的事,可不妨礙他們打聽別家的消息。比如費策賢就很有興趣想知道,朝鮮究竟從海漢手裡買了多少武器,是否與大明購入的武器是一樣的,價格幾何,打算何時列裝到軍隊中……這些問題如果直接問李希肯定是得不到答案的,但說不定能從海漢高官那裡得到隻言片語的信息。

其實朝鮮購入了多少海漢產的武器,都不會威脅到大明的安全,但費策賢認爲這種交易會助長朝鮮脫離大明的野心,對於大明而言並非好事。而且他認爲海漢人向朝鮮出售武器也沒安什麼好心,不過是想借助這樣的手段來逐步完成對朝鮮軍隊的控制,就如同他們曾經對安南、占城和其他一些小國所做過的那樣。說不得朝鮮爲此還答應了海漢某些更加過分的條件,不然這朝鮮使臣見着自己,怎地一副心虛的模樣?

既然已經到了各國使節活動的時間,費策賢就不再客氣了,起身便徑直走向了陶東來。他之所以不去找寧崎或是施耐德,是因爲這段時間的接觸下來,他發現這兩人的確不好應付,經常在談話時繞着繞着就把自己給繞進去了,往往是目的沒有達成,反而被對方給套了話。

費策賢認爲在海漢這幫高官當中,陶東來反而是比較好打交道的一個,因爲他的官位其實就是海漢名義上的領袖,是這個國家的無冕之王,可謂言出法隨,對他而言沒有必要忌憚任何人和事,也無需掩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當然了,這只是費策賢個人的想法,如果在此之前他向其他國家的使節打聽一下陶東來在外交領域的事蹟,或許就不會作出這種不甚明智的決定。

當初海漢執委會剛剛成立的時候,其實陶東來也承載了一部分的外交任務,而他的風格跟另外那兩位都是一個路數,在他手裡栽過跟頭的外國官員着實不少。費策賢以爲陶東來容易打交道一點,這真的是大錯特錯。

費策賢上前與陶東來見禮之後,便開門見山地切入了正題:“陶首長,本人有一事不明,希望能夠得到您指點迷津。朝鮮乃是我大明的藩屬國,照理說要向他們提供軍事援助,也須得經我國同意之後方可實施,但貴國目前的做法卻是有意繞開了大明,甚至唆使朝鮮對我國隱瞞真實情況。本人斗膽說一句,這樣做不大好吧?”

陶東來笑了笑道:“那以費大人的看法,如果要向朝鮮國提供軍事援助,怎麼做才能算是合理?”

兩人說話間,旁邊已經有了數名聽衆。海漢與大明之間的明爭暗鬥並不是什麼秘密,但極少有機會能聽到雙方官員在公開場合辯論這種話題,更何況陶東來一直被外界視爲海漢國的真正領袖,他所說的話就代表了海漢的官方態度,衆人自然是對此分外留心。他們也真的很想知道,海漢對於大明的真實態度究竟怎樣,新近被拉入海漢陣營的朝鮮國在這其中又是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費策賢見周圍已經聚集了足夠多的觀衆,也算是達到了他的預想,當下便應道:“貴國要向朝鮮提供軍事援助,出售武器,也不是不可以,但不應繞過大明自行其是,須得在此之前向大明通報一聲。另外這出售給朝鮮的武器裝備,也應先交付大明,再由大明向朝鮮進行分發部署,方纔是正道。”

衆人聽了費策賢的發言頓時議論紛紛,這通報大明也就罷了,畢竟宗主國的地位在那裡擺着,按規矩應當如此操作。但要將朝鮮買的武器裝備先交付大明,再由大明轉交,這擺明了就是要雁過拔毛。由大明對朝鮮所能得到的武器進行控制,這肯定也不是海漢向朝鮮出售武器的初衷,而且妥協的可能性極低。

便聽陶東來道:“好,那既然費大人口口聲聲說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國,請問作爲宗主國的大明,是否應該在朝鮮受到外部武力威脅時出兵相助,就如同萬曆年間所做的那樣。如果是,那麼後金在向朝鮮施加軍事壓力的時候,貴國在做什麼?”

大明在做什麼?難道費策賢能告訴眼前這些人,大明自身戰事吃緊,在東北戰場上被根本就顧不上去爲朝鮮解困了。但他能夠被派來海漢做使者,這臉皮也不是一般的厚,當下絲毫沒有猶豫便應道:“我國當然是在調兵遣將,準備攻打後金爲朝鮮國緩解壓力。”

陶東來卻搖搖頭否定了他的說法:“不,你們沒有。貴國近幾年對上後金軍的時候有過什麼勝績嗎?根據我們的瞭解是沒有的,而且局面相當被動,幾乎已經放棄了所有野外作戰,只能固守城池等待敵軍自行撤退。在這種情況下,顧不上自己的海外藩屬國倒也不奇怪。”

費策賢連忙否認道:“絕無此事,陶首長的消息來源怕是有問題。我明軍每年與後金軍交戰,皆有戰報送往京城兵部存檔,勝績也並不少見,只是三亞這邊消息閉塞,還未傳至此處而已。”

陶東來道:“是這樣的嗎?我這邊倒是有兵部的戰報謄抄資料,費大人要是想看看,我可以馬上叫人送過來。”

費策賢心裡氣得暗自罵娘,他可想不到陶東來能玩得這麼大,竟然要把兵部的資料拿出來公佈。這些東西顯然是未經公開的記錄,至於海漢人怎麼把這些絕密資料弄到手,那就不是他所能知道的了。費策賢也不敢賭陶東來的話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無疑會造成不小的動盪;如果是假……海漢連兵部的文書記錄都能造假了,那大明真的遲早要完。

費策賢趕緊主動轉移話題,不讓陶東來掌控談話方向:“朝鮮國身爲我國的藩屬國,與其他國家締結軍事條約原本就應該知會我國一聲。”

“你想多了。”陶東來搖搖頭道:“今時今日的朝鮮,未必會繼續把大明當作宗主國了。來人啊,請朝鮮特使李希大人過來。”

李希其實就站在人羣外圍,豎着耳朵在聽這兩人的辯論。他雖然也不太欣賞陶東來露骨的說法,但對費策賢的謊言也沒什麼好感。如果不是因爲這兩家是朝鮮的新舊靠山,李希很想站出來說一句與我無關。

但最終這兩家還是選擇了一起把朝鮮拉下水,這當然不是什麼默契,而是都想着要把朝鮮當槍使。去年海漢還未必會把臉撕破,但隨着海漢在南海的佈局逐漸完善,也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對大明朝廷的態度有諸多忌憚。陶東來今天在這個場合所表現出來的強硬態度,便已經宣告了海漢韜光養晦的路線正在發生着實質性的改變。

費策賢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後悔了,他覺得自己主動出擊是一個巨大的失誤,找上陶東來更是錯上加錯。如果他辯論的對象是寧崎或者施耐德,那即便對方是表現出了同樣的態度,至少在陶東來出面之前也還有一分迴旋的餘地。但如今表面態度的正是陶東來本人,而且話也說得很死,讓他很難再在這種場合下把話給圓回去。

費策賢現在只能指望李希會做人一點,想辦法把這個尷尬場面儘快帶過,不要再給海漢留下借題發揮的空間。

但李希並沒有他所預期的這種能力,這兩家任意其一都是朝鮮國得罪不起的對象,而如今要讓他來當中選擇站隊其中一方,這簡直比要他命還要痛苦。如果可以的話,李希很想馬上就暈倒在地,以逃避這個讓他左右爲難的環節。

但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都已經投在他身上,在這個時候昏倒就未免太矯情了。李希乾咳一聲,旁邊的人立刻便爲他閃出了一條通道,好讓他儘快加入到這場辯論當中。

李希乾笑道:“在下剛纔並未聽到兩位大人爭論的話題,莫非是與我國有關?其實大家討論問題點到爲止就好,莫要因爲一些虛構的問題而傷了和氣。”

李希蒼白無力的勸說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陶東來道:“衆所周知,朝鮮國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一直是大明的藩屬國之一,朝鮮國王也是由大明冊封,並由大明提供武力保護。但這種狀況在萬曆之後就已經起了變化,大明能給予朝鮮的幫助越來越少,以至於朝鮮國不得不獨力對抗來自北方的強敵。對朝鮮來說,大明這個宗主國除了掛個名之外,還能起到什麼實際的作用嗎?李大人,你覺得呢?”

李希一邊聽一邊額頭就在浸出冷汗,這種話要是有人在朝鮮國說出來,那肯定會被視作大逆不道。但陶東來就這麼輕輕鬆鬆地當着大明使者的面講了出來,很顯然是不打算給大明留什麼面子了。然而最後陶東來還要他表明態度,這要如何作答纔好?

費策賢哪肯給李希回答問題的機會,當下便立刻接過了話頭:“既然陶首長也承認大明與朝鮮國的從屬關係,那就不應該拿這種毫無根據的所謂變化來挑撥兩國關係。我國與朝鮮世代交好,陶首長還是省省力氣吧!”

陶東來笑道:“費大人,就算你不讓李大人當衆表態,也沒法改變客觀現實。現階段我們海漢能給予朝鮮的幫助,大明是給不了的。我們願意出手幫助朝鮮,不是因爲朝鮮是大明的藩屬國,而是因爲朝鮮與我國在某些方面具有互補性。換句話說,我們沒打算要成爲朝鮮的宗主國,朝鮮只要當我們的合作伙伴就行了。大明能做到這種程度嗎?”

大明能做到嗎?當然不可能。如果朝鮮國宣稱要與大明平起平坐,那朝廷肯定會大爲震怒,一個需要仰仗大明鼻息的藩屬國,憑什麼跟大明平起平坐?

但如果站在朝鮮的角度上,面對同樣強大的兩個國家,一個願意以夥伴關係與朝鮮相處,另一個卻要騎在自己脖子上還讓自己叫爸爸,試問哪一個會更得到朝鮮王室的歡心呢?

費策賢不是傻子,他聽了陶東來的論述之後便立刻想到了這一層,這對大明而言是一個基本無解的問題。大明不可能放棄兩百多年來的宗主國地位,哪怕是出現了海漢這樣的競爭對手也一樣。如果朝鮮國選擇倒向海漢,那最後或許就是大明與朝鮮關係破裂,甚至會宣佈朝鮮王室爲叛逆。但在大明目前所面臨的內憂外患處境下,暫時也不可能騰出手腳去懲罰朝鮮——更何況朝鮮背後已經有了新靠山海漢。

費策賢努力剋制住自己心頭的怒火,他知道這個時候如果發脾氣,那實際上就是認輸了。通過幾個回合的辯論,他已經意識到海漢想要着手影響大明對朝鮮的控制,但海漢爲什麼要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費策賢一時還是沒想明白。他只是肯定海漢絕不可能像陶東來聲稱的那麼好心,所謂的合作伙伴,必定只是進一步搜刮擄掠朝鮮的藉口而已。

“陶首長,你今天所說的這些話,有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兩國目前業已達成的外交協議,對兩國關係也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好不容易纔建立起來的外交關係,難道你就打算這麼輕易地毀掉嗎?”費策賢一字一句地問道。

陶東來搖頭道:“我只是想借此向各國表明我國的外交態度,那就是不論國家大小,我們都會一視同仁對待。或許大明和朝鮮過去有從屬關係,但對我們海漢來說,都一樣沒差。與我國建交的國家就是夥伴,而沒建交的,就是對手。”

3229.第3229章第1937章第1031章 希望油田(五)3204.第3204章2903.第2903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洋情報網第1192章 返回舟山3147.第3147章2761.第2761章第1400章 審訊結果第174章 銷售模式2466.第2466章第1442章 險情第九百五十章 形勢變化第1269章 宣傳系統第1305章 儋州農產品第1954章第162章 二道販子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2936.第2936章第九百八十五章 考察書院的收穫第1167章 緣分使然第九百五十章 形勢變化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1647章 胡安的決定第1969章第1523章 地下世界2396.第2396章第1257章 解決方案3305.第3305章2618.第2618章第1965章3335.第3335章3247.第3247章第2243章第1696章 一查到底第3507章第九百五十八章 蛛絲馬跡第1963章第1154章 炫耀武力第2337章3277.第3277章3212.第3212章第1194章 委曲求全2788.第2788章第361章 土地問題講座第94章 人口輸入第六百三十七章 交手(六)第1012章 開國慶典(十二)第1572章 競價與競爭2648.第2648章第2178章3293.第3293章第1361章 兵臨城下第203章 安西教練的野望第七百二十一章 馬打藍國3295.第3295章第1616章 修建使館第3467章3271.第3271章第3442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日島之戰(二)第四百三十章 張網第五百零四章 瓊州府城第3485章第1730章 外交手腕第1014章 開國慶典(十四)第1019章 實際困難第六百三十六章 交手(五)第1268章 入籍手續3300.第3300章第391章 盟軍到來第1164章 啼笑皆非3018.第3018章第2107章2638.第2638章第2045章第3482章第1241章 堅固防線2998.第2998章第1947章第1976章第1937章第6章 籌備進行時(二)第1089章 移民措施2898.第2898章第1088章 福山縣城第382章 全方位介入第五百零九章 行動方案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一桶金第3473章2390.第2390章2730.第2730章第1340章 如釋重負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2651.第2651章第1465章 招商會第1129章 古現鎮第103章 計劃提前第3449章
3229.第3229章第1937章第1031章 希望油田(五)3204.第3204章2903.第2903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洋情報網第1192章 返回舟山3147.第3147章2761.第2761章第1400章 審訊結果第174章 銷售模式2466.第2466章第1442章 險情第九百五十章 形勢變化第1269章 宣傳系統第1305章 儋州農產品第1954章第162章 二道販子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2936.第2936章第九百八十五章 考察書院的收穫第1167章 緣分使然第九百五十章 形勢變化第五百五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1647章 胡安的決定第1969章第1523章 地下世界2396.第2396章第1257章 解決方案3305.第3305章2618.第2618章第1965章3335.第3335章3247.第3247章第2243章第1696章 一查到底第3507章第九百五十八章 蛛絲馬跡第1963章第1154章 炫耀武力第2337章3277.第3277章3212.第3212章第1194章 委曲求全2788.第2788章第361章 土地問題講座第94章 人口輸入第六百三十七章 交手(六)第1012章 開國慶典(十二)第1572章 競價與競爭2648.第2648章第2178章3293.第3293章第1361章 兵臨城下第203章 安西教練的野望第七百二十一章 馬打藍國3295.第3295章第1616章 修建使館第3467章3271.第3271章第3442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日島之戰(二)第四百三十章 張網第五百零四章 瓊州府城第3485章第1730章 外交手腕第1014章 開國慶典(十四)第1019章 實際困難第六百三十六章 交手(五)第1268章 入籍手續3300.第3300章第391章 盟軍到來第1164章 啼笑皆非3018.第3018章第2107章2638.第2638章第2045章第3482章第1241章 堅固防線2998.第2998章第1947章第1976章第1937章第6章 籌備進行時(二)第1089章 移民措施2898.第2898章第1088章 福山縣城第382章 全方位介入第五百零九章 行動方案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一桶金第3473章2390.第2390章2730.第2730章第1340章 如釋重負第1363章 攻克中左所城2651.第2651章第1465章 招商會第1129章 古現鎮第103章 計劃提前第3449章